專利名稱:用于大電流的模塊式配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配電器。
背景技術:
配電器用于將電流從一根主電流導線分路成一些負載電路。例如由US 6,317,311 B1、US 6,560,123 B1和US 6,002,580 A已知這種配電器,它通常帶數(shù)量與負載電路數(shù)量對應的保護開關,其中每個保護開關連接在一個從主電流導線分出的用于一個負載電路的連接線內(nèi),以及在過電流的情況下將相應的負載電路與主電流導線分離。使用配電器為的是減少傳統(tǒng)配電系統(tǒng)的布線工作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配電器,它尤其可有利地用于大電流并能經(jīng)濟地生產(chǎn)和裝配。
按本發(fā)明此目的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達到。據(jù)此,采用配電器的一種模塊式結構。按本發(fā)明的配電器包括一個作為主供電裝置或饋電裝置的(第一)主匯流排以及一定數(shù)量的配電器模塊,亦即至少一個配電器模塊,但優(yōu)選地多個配電器模塊。在這里,每個可沿不間斷延伸的主匯流排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配屬一個保護開關并包括一個(第一)連接線,電流可借助它從主匯流排分路為一個負載電路。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包括一個扁平的外殼,在其外殼前側設計一個插接位置,用于插上一個保護開關,并且外殼沿橫向,亦即從端側到端側,被一個用于安裝第一主匯流排的(第一)通道穿過。
在這里通道以這樣的方式相對于插接位置布置,使得插接位置的一個第一接觸孔與此通道對應,也就是說,此通道可以通過第一接觸孔從外殼外側接近。插接位置的一個第二接觸孔與用于第一連接線的連接襯套的外殼安裝座相對應。
配電器的模塊這種結構方式可以實現(xiàn)高的預裝配度,并由此導致較低的生產(chǎn)及裝配費用。尤其是,此配電器通過相應數(shù)量的配電器模塊彼此靠緊排列成行,能特別簡單地與期望數(shù)量的待連接的負載電路相適配。基于每個配電器模塊扁平的結構形狀,它們可以與串列安裝設備類似地彼此靠緊安置。由此得到配電器的一種特別緊湊的結構方式。在這里,主匯流排穿過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互相對齊排列的通道,并由此構成一個公共的饋電裝置。
按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形式,配電器包括一個第二主匯流排,用于共同回送饋入負載電路中的電流。按此實施形式,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包括一個同樣沿橫向穿過外殼的用于安裝此第二主匯流排的第二通道。此外,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包括一個第二連接線,用于從負載電路回送電流,它伸入第二通道中,用于觸點接通第二主匯流排。
為了能達到配電器特別簡單地裝配,優(yōu)選地將所述或每個通道設在外殼側面上并且可以借助一個蓋朝外殼側面那邊掀開和蓋上。稱為外殼側面的尤其是與前面相鄰的外殼窄側,尤其是外殼上側及外殼下側。稱為蓋的是外殼壁的一個能可拆式固定在外殼上的部分。所述的蓋可以完全從外殼取下。但優(yōu)選地,蓋設計為翻板,它借助薄膜鉸鏈固定在外殼上。在外殼邊緣的上述通道設計允許簡化配電器的裝配,尤其每個配電器模塊的所述或每個通道在將蓋打開時可以從外部接近。因此,所述或每個匯流排可以特別方便地從外殼外側置入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相關的通道內(nèi)或對齊的通道段內(nèi)。以此方式,通過蓋方便地固定在各自的外殼上,防止接觸在外殼內(nèi)部的匯流排。
按一種尤其在較低的材料和裝配費用方面有利的實施形式,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的外殼設計為朝一個端側那邊開口。因此外殼大體設計成薄殼狀,以及包括一個將外殼朝一個端側方向封閉的外殼底部和沿橫向延伸的側壁。此外,為了在材料費用比較低的同時增強外殼的剛性,有利的是在通過側壁構成的框架內(nèi)設置沿橫向延伸的外殼中間壁。如此設計的外殼因而設計成大體鉛字盒狀。
在裝配狀態(tài),配電器模塊開口的端側被相鄰配電器模塊的外殼底部封閉。為了覆蓋在一排配電器模塊中最外面的那個配電器模塊的端側,優(yōu)選地設一塊封閉板,它可以安裝在此端側上。在這里,此封閉板恰當?shù)卦O有一個或多個通孔,其中每一個與相鄰配電器模塊的通道對齊。
為了便于連接負載電路,第一和必要時第二連接線的連接端優(yōu)選地可以從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的外殼后壁接近。在這方面尤其是,相應的連接端通過外殼后壁向外引出。但與之不同也可以設想,第一和/或第二連接線朝外殼上側或外殼下側從外殼引出。
按本發(fā)明的一種有利的設計,通過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的第一連接線的連接襯套帶有間隙地固定在相關的外殼安裝座內(nèi),使保護開關在相應的插接位置的插上或從那里拔出更加容易。由此尤其補償了加工和裝配誤差,在剛性的觸點系統(tǒng)中這些誤差通常使保護開關的插接非常困難。連接襯套柔性地固定在外殼內(nèi),在配電器優(yōu)選地設計用于高耗用電流以及導體及接觸元件相應地設計為實心和剛性的情況下是特別有利的。
為了進一步改進保護開關的插塞連接性能,優(yōu)選地規(guī)定第一連接線不完全設計成剛性的。確切地說,在第一連接線內(nèi)設形式上為尤其環(huán)狀連接絞線類型的鉸鏈,連接襯套通過它與剛性的導體元件機械柔性地連接。
按選擇,配電器包括至少一個信號路徑,通過它可以應答一個與一個或多個保護開關的狀態(tài)相應的信號。為了構成一個這種信號路徑,配電器的至少一個配電器模塊包括一個或多個信號導體。所述或每個信號導體基本上沿橫向穿過配電器模塊的外殼,以及在一個端側具有第一接觸元件和對置的端側有第二接觸元件,其中,第一與第二接觸元件設計用于各相鄰的配電器模塊相應的信號導體觸點接通。優(yōu)選地,第一和第二接觸元件設計為彼此互補,因而構成一個互相匹配的插頭-插座對。由此達到在多個配電器模塊彼此靠緊排列成行時,相鄰模塊對應的信號導體互相觸點接通,并由此閉合成一個或多個信號路徑,它們沿橫向經(jīng)多個配電器模塊或甚至沿配電器的全長延伸。
為了使保護開關的一個信號觸頭觸點接通,至少一個配電器模塊包括至少一個信號導體,它除了一個(第一和/或第二)接觸元件外還有一個與插接位置的接觸孔對應的連接觸頭,用于相鄰配電器模塊信號導體的觸點接通?;谂潆娖鞯哪K結構方式,一個或多個信號路徑也可以方便和靈活地適應。尤其是,信號裝置可按選擇采用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設計或任意的混合形式來實現(xiàn)。
為了保護開關與第一主匯流排方便和耐大電流地觸點接通,規(guī)定,第一主匯流排有一定數(shù)量的觸頭安裝座,尤其接觸孔,用于安裝保護開關的插頭,其中,觸頭安裝座分別與每個配電器模塊插接位置的第一接觸孔對齊。
為了達到特別高的耗用電流,優(yōu)選地所述或每個主匯流排設計為有矩形橫截面的實心金屬匯流排。在這里,橫截面的面積恰當?shù)卦?50mm2與700mm2之間。按優(yōu)選的尺寸設計,所述或每個主匯流排橫截面的尺寸為20mm×25mm。因此,此橫截面優(yōu)選地有面積約500mm2。向所述或每個主匯流排的饋電按選擇在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的左或右進行。與之不同,饋電也可以在兩組配電器模塊之間的中央進行。在第一種情況下,所述或每個主匯流排優(yōu)選地設計用于饋入總電流為600A,在中央饋電時設計用于總電流至1200A。每個配電器模塊,并因而每個插接位置,配電器針對額定負荷至最大125A設計。
下面借助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圖1配電器透視分解圖,包括作為公共饋電裝置的第一主匯流排、作為公共電流引出線的第二主匯流排以及三個配電器模塊用于將電流分別分路為一個負載電路;圖2按圖1的配電器透視圖,包括已置入配電器模塊中的主匯流排;圖3按圖1的配電器一個配電器模塊的透視分解圖;圖4按圖3的配電器模塊側視圖;圖5按圖4的配電器模塊信號導體五種不同實施方案(5a-e)的透視分解圖;圖6按圖1的配電器三個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前視圖,包括并聯(lián)的信號裝置電路;圖7按圖8的視圖,這些配電器模塊有串聯(lián)的信號裝置;以及圖8按圖8的視圖,這些配電器模塊有串聯(lián)的信號裝置布線和回引的信號路徑。
在所有的圖中彼此對應的部分及尺寸始終用相同的符號表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中用分解圖表示的配電器1包括一個作為公共供電裝置或饋電裝置的第一主匯流排2和作為公共電流引出線的第二主匯流排3。
此外,配電器1包括三個配電器模塊4,它們每一個用于將電流從第一主匯流排2分路到一個負載電路以及將電流從負載電路回送到第二主匯流排3中。三個配電器模塊4在端側彼此靠緊安置。由這三個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4構成的組,在端側各用一塊封閉板5對外封閉。
圖2中表示的配電器1包括已置入配電器模塊4中的主匯流排2和3。
圖3用分解圖詳細表示配電器模塊4。如由此圖可以看出的那樣,配電器模塊4包括一個用絕緣材料尤其塑料制的外殼6。外殼6設計為薄殼狀并且具有一個(在按圖3的視圖中大部分被遮擋的)外殼底部7,它基本上覆蓋在按圖3的透視圖中背對著的外殼端側(下文簡稱端側8),以及外殼側壁9與之垂直并因而朝對置的(外殼)端側10方向伸出。此外,外殼6通過同樣垂直于外殼底部7伸出以及網(wǎng)狀連接的中間壁11增強。外殼6在背對外殼底部7的端側10開口。換句話說,由外殼底部7、外殼側壁9和中間壁11構成的外殼6有一種鉛字盒狀結構。外殼側壁9和中間壁11的垂直于外殼底部7的延伸方向也稱為橫向12。
在外殼6規(guī)定作為外殼前側13的窄側設計一個保護開關15的插接位置14。插接位置14具有一個用于保護開關15的一個(優(yōu)選地設計為片式插頭或插銷的)第一插頭17的第一接觸孔16以及一個用于保護開關15的一個(優(yōu)選地同樣設計為片式插頭或插銷的)第二插頭19的第二接觸孔18。此外,插接位置14設有三個另外的接觸孔20,用于保護開關15的(優(yōu)選地設計為扁插頭的)對應的信號觸頭21。
第一接觸孔16通入第一通道22,后者沿橫向12完全穿過外殼6并且規(guī)定用于安裝第一匯流排2。第一通道22設在外殼6的上側23,以及,在圖3中朝此上側23那邊開口。為了在需要時能覆蓋通道22設一個蓋24。蓋24設計為翻板以及在通道22的一個邊緣借助薄膜鉸鏈25可回轉運動地固定在外殼6上。蓋24的自由端26帶一個類似鉤子的卡鎖元件27,蓋24在回轉到通道22上面的狀態(tài)下可借助它鎖止在外殼6對應的支座28上。在此狀態(tài),蓋24與構成上側23的外殼側壁9平面地對齊。借此覆蓋通道22。
插接位置14的第二接觸孔18通入外殼安裝座29內(nèi),后者規(guī)定用于安裝保護開關15的插頭19用的連接襯套30。
連接襯套30是第一連接線31的組成部分。此連接線31還包括一個剛性的大體L形彎曲的導體元件32,它在其背對連接襯套30那一側有一個連接端33,用于連接一個負載電路。連接襯套30與導體元件32之間的電接觸通過絞線環(huán)34建立,它以兩端釬焊在連接襯套30上和導體元件32上的環(huán)形區(qū)內(nèi)。
尤其可以從圖4看出,導體元件32位置固定地固定在外殼6內(nèi),所以導體元件32的連接端33從外殼6的后壁35伸出。反之,連接襯套30帶有間隙地置入相關的外殼安裝座29中。基于絞線環(huán)34的機械柔性,連接襯套30因而可相對外殼6和與該外殼位置固定的導體元件32運動。連接襯套30這種柔性的固定用于補償加工誤差,并由此改善保護開關15在插接位置14內(nèi)的可插塞性,尤其使連接襯套30在插入保護開關15時能適應對應的插頭19的位置,由此避免保護開關15歪斜或卡死。
為了將電流從負載電路回送到第二主匯流排3內(nèi),配電器模塊4包括一個第二連接線36(圖3),它由剛性和基本上平的導體元件37構成。導體元件37位置固定地裝在外殼6內(nèi)(圖4),所以它將連接端38從外殼6的后壁35伸出。導體元件37的與連接端38對置的端部39用于與第二主匯流排3觸點接通,并為此目的它伸入外殼6的一個規(guī)定用于安裝第二匯流排3的第二通道40中。此第二通道40設計在外殼6的一個下側41上,并且在圖3和圖4所示的狀態(tài)朝此下側41那邊開口。在通道40的一個邊緣處,一個設計為翻板的蓋24仍借助薄膜鉸鏈25固定在外殼6上,所以通道40也可以通過蓋24的回轉和卡鎖覆蓋在外殼6上。
插頭位置14的接觸孔20通入一個設在外殼安裝座29與通道22之間的用于最多三個信號導體43的外殼安裝座42內(nèi),這些信號導體用于傳輸例如說明一個或多個保護開關15開關狀態(tài)的低壓信號。
在圖3和4中以及再次在圖5a的放大詳圖中表示了信號導體43的一種設計方案43a。這種設計方案43a包括一個基本上平的金屬的扁帶料制的導體元件44。在導體元件44的橫端45上構成一個設計為扁插頭的第一接觸元件46。導體元件44對置的橫端47帶有第二接觸元件48,它設計為夾緊蹄片用于與接觸元件46一致的扁插頭。接觸元件46和48因而尤其按插頭-插座對彼此互補。在接觸元件46與48之間,導體元件44帶有一個連接觸頭49,它仍設計為用于扁插頭的夾緊蹄片,以及用于與保護開關15的一個信號觸頭21觸點接通。
尤其從圖3和4的一覽圖中可以看出,信號導體43在外殼安裝座42中處于三個平面E1、E2和E3內(nèi),它們每一個與插接位置14的一個接觸孔20相對應。按圖3和4,平面E1和E3分別鋪設一個信號導體43,而在平面E2內(nèi)未設信號導體。
接觸元件46和48用于信號導體43與相鄰配電器模塊4對應的信號導體43觸點接通。為此,接觸元件46設在配電器模塊4的端側8而接觸元件48設在配電器模塊4的端側10,并且可以從外部接近。如果在兩個相鄰的配電器模塊4中在相同的平面E1至E3上各存在一個信號導體43,則當配電器模塊4互相接合時,一個信號導體43的接觸元件46便自動與相鄰配電器模塊4的接觸元件48觸點接通。因此,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4的信號導體43,便構成一個經(jīng)多個配電器模塊4串列的信號路徑P,例如在圖6中示意表示的那樣。
取代上述信號導體43的設計方案43a,可以選擇將信號導體43的另一些在圖5b至5e中表示的設計方案43b-e用在外殼安裝座42內(nèi)。在按圖5b或5c的設計方案43b和43c中,只分別存在接觸元件46或48之一和連接觸頭49。此外,在圖5b中表示的設計方案43b的特點在于,接觸元件46鵝頸狀從導體元件44的平面彎出。因此可以構成一個在兩個平面E1、E2、E3之間變換的信號路徑P″(見圖7和8)。反之,在設計方案43d中取消了連接觸頭49。在使用這種設計方案43d時,信號路徑P可以跨接一個配電器模塊4的區(qū)域,并不占用相關的接觸孔20(見圖8)。最后,借助按圖5e的設計方案43e,可以在相鄰平面E1、E2、E3內(nèi)逆原始的信號裝置方向回引一個信號路徑P(見圖8)。
如圖6至8中示意表示的那樣,通過為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4適當配備信號導體43的設計方案43a-e,可以構成不同類型的信號路徑P、P′、P″、P。圖6至8分別表示三個彼此靠緊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4前視圖,亦即從插接位置14觀察,所以尤其可以看出上下重疊地布置在三個平面E1、E2、和E3內(nèi)的接觸孔20。點線分別暗示一個信號路徑P、P′、P″、P,換句話說表示在兩個或更多個接觸孔20之間的導電連接。在這里,用黑點K暗示一個接觸孔20的區(qū)域,為相應的接觸孔20配設一個連接觸頭49。
圖6中表示的線路圖與按圖3和4的配電器模塊4的結構相對應。在這里為平面E1的每個接觸孔20和平面E3的每個接觸孔20配設一個按設計方案43a的信號導體43,所以,一方面平面E3的接觸孔20以及另一方面平面E1的接觸孔20,分別連接成一個信號路徑P、P′。在按圖7的配電器模塊4另一種結構中,通過組合信號導體43的設計方案43b及43c,分別在平面E2的一個接觸孔20與相鄰配電器模塊4設在平面E3內(nèi)的一個接觸孔20之間獲得一個信號路徑P″。圖8表示上述信號裝置布線的一種改型。在這里,通過使用按設計方案43e的信號導體43,使一個從沿信號裝置方向最后一個配電器模塊4中為平面E2配設的接觸孔20出發(fā)的信號路徑P迂回到平面E1中,在那里,此信號路徑P通過設計方案43d的信號導體43沿這些配電器模塊4回引,并不占用處在此路程上的接觸孔20。
在每個保護開關15內(nèi)部,優(yōu)選地以這樣的方式布設信號觸頭21,即,當保護開關15斷開時使與平面E3對應的信號觸頭21和與平面E1對應的信號觸頭21短路,并且,當保護開關15導通時,使與平面E3對應的信號觸頭21和與平面E2對應的信號觸頭21短路。因此,通過在與平面E3對應的信號觸頭21上施加信號電壓,可以在與平面E1和E2對應的信號觸頭21上應答保護開關15的開關狀態(tài)。
在按圖6的線路布置中,各保護開關15就信號裝置而言并聯(lián)。若在信號路徑P上施加一個信號電壓,則在插上的各保護開關15中至少一個斷開時在信號路徑P′上存在電壓。
按圖7和8,插在配電器模塊4上的各保護開關15就信號裝置而言串聯(lián)。因此當所有插接位置14被保護開關15占用而且所有的保護開關15均導通時,正好使串聯(lián)的信號路徑P″和必要時P貫通。
兩個主匯流排2和3設計為基本上實心的具有矩形橫截面A的銅匯流排(圖1)。每個主匯流排2、3設計用于600A的耗用電流。每個主匯流排2、3的橫截面A,優(yōu)選地有尺寸約為20mm×25mm,因而具有面積約500mm2。
第一主匯流排2在其前側54設有一些孔55(圖1),它們每一個作為插座用于保護開關15的插頭17。在第二主匯流排3的上側56加工有一些槽57,它們每一個規(guī)定作為導體元件37的端部39的安裝座。為了建立良好的電接觸,規(guī)定,每個導體元件37的端部39用螺釘固定在相關的槽57內(nèi)。為此,每個主匯流排2、3具有至少一個用于連接主電源的螺旋端子58。
為了裝配配電器1,將數(shù)量上與待連接的負載電路的數(shù)量相應的配電器模塊4,按圖1在端側彼此靠緊排列成行。在這里,配電器模塊4通過安裝在每個外殼6的端側10上并插入相鄰配電器模塊4的端側8相應的孔(圖中沒有明示)內(nèi)的導銷59(圖3)對齊、可拆地互相連接。在這里,一個配電器模塊4的外殼6的開口的端側10通過相鄰配電器模塊4的外殼底部7封閉。
接著,將主匯流排2和3置入各自朝上側23或下側41開口的通道20或40中。第一主匯流排2的孔55相對于配電器模塊4定位為,使每一個孔55與插接位置14的接觸孔16對齊。同樣,第二主匯流排3的槽57相對于配電器模塊4定位為,使導體元件37的端部39分別置入槽57內(nèi)。
在用螺釘將導體元件37與第二匯流排3固定后,蓋24按圖2回轉到各自的通道22或40上面,并卡鎖在外殼6上。此外,將封閉板5套到主匯流排2和3上,并使之與各自鄰接的外部配電器模塊4連接。為此,每塊封閉板5設有通孔60和61,它們與配電器模塊4的通道22或40對齊。此外,每塊封閉板5設一些孔62,相鄰配電器模塊4的信號導體43可穿過它們觸點接通。
在保護開關15插到配電器模塊4的插接位置14上后,負載電路的端部可以連接在配電器模塊4的連接端33和38上。負載電路的與連接端33觸點接通的端部通過連接線31和保護開關15與主匯流排2連接。負載電路的與連接端38觸點接通的端部通過連接線36與主匯流排3連接。
附圖標記一覽表1配電器 35后壁2主匯流排 36連接線3主匯流排 37導體元件4配電器模塊 38連接端5封閉板 40 39端部6外殼 40通道7外殼底部 41下側8端側 42外殼安裝座9外殼側壁 43信號導體10 端側45 43a-e (信號導體)設計方案11 中間壁 44導體元件12 橫向 45橫端13 外殼前側 46接觸元件14 插接位置 47橫端15 保護開關50 48接觸元件16 接觸孔 49連接觸頭17 插頭 54前側18 接觸孔 55孔19 插頭 56上側20 接觸孔 55 57槽21 信號觸頭 58螺旋端子22 通道 59導銷23 上側 60通孔24 蓋 61通孔25 薄膜鉸鏈60 62孔26 自由端 A 橫截面27 卡鎖元件 E1平面28 支座 E2平面29 外殼安裝座 E3平面30 連接襯套65 P 信號路徑31 連接線 P′ 信號路徑32 導體元件 P″ 信號路徑33 連接端 K 點34 絞線環(huán)
權利要求
1.一種配電器(1),包括一個作為主供電裝置的主匯流排(2)以及一些分別配屬于一個保護開關(15)并可沿共同的不間斷延伸的主匯流排排列成行的配電器模塊(4),它們每一個包括一個第一連接線(31),用于向一個負載電路供電,其中,-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具有一個外殼(6),在其外殼前側(13)設計一個插接位置(14),用于插入配屬的保護開關(15),并且,外殼沿橫向(12)被一個用于安裝第一主匯流排(1)的第一通道(22)穿過,以及,-插接位置(14)的一個第一接觸孔(16)與第一通道(22)相對應,并且插接位置(14)的一個第二接觸孔(18)與用于第一連接線(31)的連接襯套(30)的外殼安裝座(29)相對應。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具有一個作為主電流引出線的第二主匯流排(3),其中,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具有一個沿橫向(12)穿過外殼(6)的用于安裝第二主匯流排(3)的第二通道(40)以及一個進入第二通道(40)內(nèi)的第二連接線(36),用于從負載電路回送電流。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具有至少兩個配電器模塊(4),它們在端側彼此靠緊排列成行,使得互相對應的通道(22、40)對齊。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通道(22、40)設在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的一個外殼側面(23、41)上并且可以借助一個蓋(24)朝外殼側面(23、41)那邊掀開和蓋上。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蓋(24)設計為借助一個薄膜鉸鏈(25)固定在外殼(6)上的翻板。
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的外殼(6)設計為朝一個外殼端側(8、10)那邊開口。
7.按照權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連接線(31、36)的一個連接端(33、38)在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的外殼(6)的一個后壁(35)可以從外部接近。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連接端(33、38)從后壁(35)向外伸出。
9.按照權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的第一連接線(31)的連接襯套(30)帶有間隙地裝入相關的外殼安裝座(29)內(nèi)。
10.按照權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的第一連接線(31)具有一個位置固定地固定在外殼(6)內(nèi)的、剛性的導體元件(32),它借助一個連接絞線(34)與連接襯套(30)機械柔性地和導電地連接。
11.按照權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至少一個配電器模塊(4)包括至少一個信號導體(43、52、53),該信號導體具有一個設在外殼端側(8)上的第一接觸元件(46)和一個設在對置的外殼端側(10)上的第二接觸元件(48),用于觸點接通相鄰配電器模塊(4)的信號導體(43、52、53)。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第一接觸元件(46)與第二接觸元件(48)按插頭-插座對設計為彼此互補。
13.按照權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至少一個配電器模塊(4)包括至少一個信號導體(43、52、53),該信號導體具有一個設在外殼端側(8、10)上的用于觸點接通一個相鄰配電器模塊(4)的信號導體(43、52、53)的接觸元件(46、48)以及一個與插接位置(14)的一個另外的接觸孔(20)對應的用于觸點接通保護開關(15)的一個信號觸頭(21)的連接觸頭(49)。
14.按照權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第一主匯流排(2)分別具有一個與每個配電器模塊(4)的插接位置(14)的第一接觸孔(16)對齊的觸頭安裝座(55)。
15.按照權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主匯流排(2、3)設計為具有矩形橫截面(A)的實心金屬匯流排。
16.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所述或每個主匯流排(2、3)的橫截面(A)面積在250mm2與700mm2之間。
17.按照權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配電器(1),其特征為,具有一塊安裝在配電器模塊(4)的外殼(6)的一個外殼端側(8、10)上的封閉板(5),該封閉板總是具有一個與外殼(6)的所述或每個通道(22、40)對齊的通孔(60、61)。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以經(jīng)濟地生產(chǎn)并能易于裝配尤其可以有利地用于大電流的配電器(1),所述配電器包括一個作為主供電裝置的主匯流排(2)以及至少一個配電器模塊(4),后者具有一個連接線(31),用于向一個負載電路供電。所述或每個配電器模塊(4)具有一個外殼(6),在其外殼前側(13)設計一個插接位置(14),用于插入保護開關(15),并且,外殼沿橫向(12)被一個用于安裝第一主匯流排(1))的第一通道(22)穿過。插接位置(14)的一個第一接觸孔(16)與第一通道(22)相對應。插接位置(14)的一個第二接觸孔(18)與用于第一連接線(31)的連接襯套(30)的外殼安裝座(29)相對應。
文檔編號H02B1/056GK1934760SQ200580008672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5月24日
發(fā)明者馬庫斯·比爾納 申請人:埃倫貝格爾及珀恩斯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