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纜端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域的機械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纜端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通信設備硬件技術方面,E1出線愈發(fā)成為衡量該設備技術領先的一個很為重要的指標,E1出線密度越高,從一方面便意味著設計的集成度高,通信設備的E1出線,主要依賴于連接器的合理設計及可靠性安裝,安裝方面指與通信電纜的安裝以及與設計之間的安裝互連。
現有的一種E1方案采用64pin牛頭連接器,牛頭連接器插頭部分配加鑄鐵外殼,鐵殼很容易與面板相連,實現屏蔽要求,單位連接器最多出32管75ohm同軸電纜(即16路E1),但是單E1接地沒有富裕的針腳實現,且連接器的體積偏大,實現高密度出線十分困難。
現有的另一種E1方案采用SCSI68pin連接器實現,該連接器針腳密度高,最多可接4根8管同軸,16路E1信號,但該種E1方案采用連接器的導體pin針是片狀導體,插拔時易發(fā)生彎針的現象,而且由于連接器本身結構的問題,與同軸電纜相接時的工藝十分復雜,難度較大,報廢率相對較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供一種高密度出線的電纜連接器,要求體積小可靠性高,工藝簡單,易于安裝使用。
為了達到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2mm的HM1系列的插頭,保證E1的高密度出線,HM1結構的單面性保證該連接器的防誤差功能,同時采用可組合安裝的屏蔽結構緊固電纜,采用導電金屬簧片確保電纜連接器與插座良好電連接,用螺栓確保與插座的緊固連接。
一種電纜端連接裝置,包括2mm的HM1系列的接口(1)、屏蔽外殼(2)、電纜固定器(4)和電纜(3),屏蔽外殼(2)將接口(1)和電纜固定器(4)包裹并固定,電纜固定器(4)將電纜(3)與固定器(2)固定并電連接,電纜(3)與接口(1)連接,所述的2mm的HM1系列接口規(guī)格為4*18,支持16路E1的連接。
所述屏蔽外殼分為屏蔽外殼(205)和屏蔽外殼(216),屏蔽外殼由螺栓(218)和螺母(206)配合、螺栓(213)和螺母(204)配合、螺栓(203)和螺母(214)配合緊固。
為了達到良好的屏蔽效果,進一步包括簧片211和簧片201,簧片211與簧片201緊抱接口(1),并卡接在屏蔽外殼(2)中,與屏蔽外殼電連接。簧片能夠和插座卡緊,保持良好電連接。
為了方便屏蔽外殼的安裝,進一步包括螺栓(212)和螺栓(202),螺栓202位于屏蔽外殼(205),螺栓212位于屏蔽外殼(216),螺栓202與螺栓212可以緊固到被連接插座上。
所述的電纜固定器(4)分為固定器內套(40)、固定卡(42)和固定器外套(41),固定器內套(40)通過固定卡(42)接與屏蔽外殼(216)緊密電連接,固定卡(42)通過螺栓與屏蔽外殼(216)連接,將電纜與屏蔽殼固定,固定器外套(41)與固定器內套(40)配合,將電纜的屏蔽與屏蔽外殼(216)電連接。
所述的電纜固定器(4)還可以采用合抱夾的形式,分為合抱夾片801、合抱夾片802、螺栓803、螺栓804、螺栓805、螺栓807組成。合抱夾片801與合抱夾片802有螺紋孔,螺栓803、螺栓804、螺栓805、螺栓807可以直接安裝緊固。也可以用螺母緊固。
所述的電纜(3)通過電纜固定器(4)和屏蔽外殼(2)與接口(1)連接,并與接口(1)成一定的角度,該角度為30度~45度。
為了便于安裝,增加使用者拔插時的摩擦力,所述的屏蔽外殼(2)與電纜(3)結合部有不平突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不僅能實現E1的高密度出線、屏蔽的連接可靠,并且屏蔽的連接可靠可靠性高,出現彎針的幾率小,同時加工工藝容易實現,方便加工,達到如目的1.實現E1的高密度出線;2.電纜與電纜端連接器的加工工藝容易實現,方便加工。
3.電纜端連接器插拔可靠性高,出現彎針的幾率小。
4.屏蔽的連接可靠。
5.采用斜出線,節(jié)省了安裝空間。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圖1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采用合抱夾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采用合抱夾的結構分解圖;圖6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采用合抱夾的結構分解圖;圖7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中合抱夾的結構分解圖;圖8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中合抱夾的六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的一種應用實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和圖2和圖3,為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示意圖及本發(fā)明電纜端連接裝置結構示意圖,包括插頭1、屏蔽外殼2、電纜固定器4和電纜3。
其中,所述插頭1為2mm的HM1系列,4*18個連接管腳,可以支持32路E1的連接。
所述的屏蔽外殼主要由屏蔽外殼205,屏蔽外殼216兩個部分組成,螺栓213、螺栓212、螺栓213和螺母214、螺母214、螺母214配合將屏蔽殼緊密固定。簧片211和簧片201分別卡接在屏蔽外殼205和屏蔽外殼216,提供與插座的可靠電接觸,確保屏蔽可靠。
屏蔽外殼205,屏蔽外殼216的設計了不平突起22,以增大摩擦力,方便使用者的安裝和拆卸。
安裝螺釘202和安裝螺釘212分別位于屏蔽外殼205,屏蔽外殼216,可以將電纜端連接裝置牢固的與插座連接為一體。
電纜固定器4由夾片42、固定器外套40、固定器內套41組成,通過壓緊兩個壓線螺釘43,夾片42將電纜3固定到屏蔽外殼205。固定器內套40通過卡接與屏蔽外殼緊密電連接,固定器外套41與固定器內套40配合,將電纜的屏蔽層與屏蔽外殼可靠電連接。
所述的電纜3與接口1成一定的角度,該角度與接口1成30度到45度之間,節(jié)省了安裝空間。
圖4為電纜固定器4采用合抱夾形式的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為合抱夾的剖視圖。合抱夾緊抱電纜3,同時卡接在屏蔽外殼中。
圖5和圖6為本發(fā)明電纜端采用合抱夾的結構分解圖,圖7為合抱夾的結構分解圖參看圖7與圖8,合抱夾由合抱夾片801、合抱夾片802、螺栓803、螺栓804、螺栓805、螺栓807組成。合抱夾片801與合抱夾片802有螺紋孔,螺栓可以直接安裝緊固,當然也以額外加螺母緊固。
在合抱夾片801與合抱夾片802,有卡接槽808,卡口807可以卡接到屏蔽外殼205,屏蔽外殼216中,同時卡接的時候保持電連接,確保良好的屏蔽效果。
參考圖9,在前面板35mm×300mm的單板有效空間范圍內實現64路E1電纜的出線,如圖單板的前面板分布了4個本發(fā)明電纜端連裝置,因此每個前面板共可完成4×16=64路E1的出線。在面板上有螺栓孔,螺栓212和螺栓202可以緊固在螺栓孔中,固定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纜端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1)、屏蔽外殼(2)、電纜固定器(4)和電纜(3),屏蔽外殼(2)將接口(1)和電纜固定器(4)包裹并固定,電纜固定器(4)將電纜(3)與固定器(2)固定并電連接,電纜(3)與接口(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殼(2)分為屏蔽外殼(205)和屏蔽外殼(216),屏蔽外殼由螺栓(218)和螺母(206)配合、螺栓(213)和螺母(204)配合、螺栓(203)和螺母(214)配合緊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接裝置進一步包括簧片(211)和簧片(201),簧片(211)與簧片(201)緊抱接口(1),并卡接在屏蔽外殼(2)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纜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連接裝置進一步包括螺栓(212)和螺栓(202),螺栓(202)位于屏蔽外殼(205),螺栓(212)位于屏蔽外殼(216),螺栓(202)與螺栓(212)可以緊固到被連接插座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1)為2mm的HM1系列接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端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纜固定器(4)分為固定器內套(40)、固定卡(42)和固定器外套(41),固定器內套(40)通過固定卡(42)與屏蔽外殼(216)電連接,固定卡(42)通過螺栓與屏蔽外殼(216)連接,將電纜與屏蔽殼固定,固定器外套(41)與固定器內套(40)配合,將電纜的屏蔽層與屏蔽外殼(216)電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端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纜固定器(4)由合抱夾片(801)、合抱夾片(802)、螺栓(803)、螺栓(804)、螺栓(805)、螺栓(807)組成,合抱夾片(801)與合抱夾片(802)有螺紋孔,螺栓(803)、螺栓(804)、螺栓(805)、螺栓(807)可以直接安裝緊固。也可以用螺母緊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端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纜(3)通過電纜固定器(4)和屏蔽外殼(2)與接口(1)連接,并與接口(1)成30度~45度的角。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端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外殼(2)與電纜(3)結合部有不平突起。
全文摘要
一種電纜連接裝置,包括插頭、屏蔽外殼、電纜固定器、電纜,其中,所述的插頭的接口結構形式采用2mm的HM1系列,提供16路E1;所述的屏蔽外殼包含螺釘能夠與插座鎖緊,并與插座有可靠的電連接;所述的電纜固定器分為內套、外套、固定夾,其中內套卡接在電纜端連接器外殼,內套與外套配合式保證電纜屏蔽層和屏蔽殼相接,固定夾能夠將電纜牢固的固定在屏蔽外殼。本發(fā)明不僅能實現E1的高密度出線,并且可靠性高,出現彎針的幾率較小,同時加工工藝容易實現,方便加工。
文檔編號H02G15/06GK1728488SQ200410054869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武鴻彬, 王俊寧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