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功率橫流二氧化碳激光選模腔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屬于橫流CO2激光腔,特別適用于高功率橫流CO2激光器改善激光束的方向性,獲得單?;虻碗A模輸出。
為滿足高功率(千瓦乃至萬瓦)CO2激光器多用途工業(yè)加工,如激光上釉、深透焊接及切割需要,尤其是對較厚金屬材料的焊接和切割,要求激光束有良好的方向性。國外在改善橫流CO2激光器光束質量方面已做了十多年工作,但到目前為止,除了美國GTE Sylvania公司采用七折迭腔(拉長腔法)來獲得單模和低階模輸出外(見美國專利3772610),其余都采用非穩(wěn)腔來改善光束質量,例如美國AVCO公司萬瓦非穩(wěn)腔橫流CO2激光器(圖一)〔見Applied Optics 13,1979(1974)〕,蘇聯(lián)原子能研究所萬瓦級四次振蕩一次放大,非穩(wěn)腔橫流CO2激光器(圖二)〔見Sov.J.Quant.Electr.10,1439(1980)〕,英國Culham實驗室數(shù)千瓦級二通道非穩(wěn)腔橫流CO2激光器(圖三)〔見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10,29,(1978)〕,日本三菱電機研究所數(shù)千瓦級非穩(wěn)腔橫流CO2激光器(圖四)〔見L-ザ-研究,第10卷2號43(1982)〕。由圖一至圖四可以看出,非穩(wěn)腔在技術上比較復雜,需采用側向耦合輸出,至少要四塊腔鏡,且為空心環(huán)狀輸出;非穩(wěn)腔要求有較高的增益系數(shù)和增益長度,即放大倍率不宜太小,否則會直接影響遠場聚焦特性;非穩(wěn)腔調(diào)整困難,光學穩(wěn)定性要求高,調(diào)整容限在10-3弧度量級。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盡量簡化腔的結構而獲得良好的激光束,要求達到激光功率高,光束方向性好,調(diào)整容限大。
本發(fā)明的高功率橫流CO2激光選模腔是一種兩球鏡選模腔,如圖五所示。圖中1是激光耦合窗口,2是激光反射鏡,均為球面鏡,激光耦合窗口為雙球面的凹凸透鏡,并且當反射鏡為凹面反射鏡時,它與凸面朝向腔內(nèi)的激光耦合窗口滿足下列關系(1)| (R2)/(R1) |=1.5-2.0(2)(1+ (L)/(|R1|) )(1- (L)/(|R2|) )=0.80-0.90當反射鏡為凸面反射鏡時,(如圖六)它與凹面朝向腔內(nèi)的激光耦合窗口滿足下列關系(1)| (R2)/(R1) |=1.5-2.0(2)(1- (L)/(|R1|) )(1+ (L)/(|R2|) )=0.80-0.90鏡1和鏡2的橫向尺寸以保證激光束不受攔截。
上述式子中,R1為激光耦合窗口兩球面的曲率半徑,R2為反射鏡的曲率,L為兩鏡之間距離。
激光耦合窗口是用ZnSe或GaAs制造的,周邊用水冷卻;反射鏡為銅質鍍金的,采用背面水冷。
本發(fā)明的高功率橫流CO2激光選模腔,實驗表明具有下列優(yōu)點1.結構簡便;
2.可采用不鍍膜ZnSe作耦合窗口,全斑輸出;
3.不再受增益系數(shù)和增益長度限制,可采用鍍膜技術來選擇適當透過率;
4.調(diào)整容限較寬,理論計算及實測表明,該種腔的調(diào)整容限為10-4弧度量級,比非穩(wěn)腔大一個數(shù)量級,大大有利于長時間連續(xù)運轉的穩(wěn)定性要求。
5.電光轉換效率高,大于12%。
6.光束方向性,80%的激光能量在2毫弧度(半角)之內(nèi)。
實驗表明,利用本發(fā)明的選模腔,已獲得低階模激光3000瓦的輸出,與多模輸出相比,約為90%左右。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功率橫流CO2激光選模腔,由一塊激光耦合窗口(1)和一塊激光反射鏡(2)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激光耦合窗口和激光反射鏡均為球面鏡,并且當反射鏡為凹面鏡時,它與凸面朝向腔內(nèi)的激光耦合窗口滿足下列關系。(1)| (R2)/(R1) |=1.5-2.0(2)(1+ (L)/(|R1|) )(1- (L)/(|R2|) )=0.80-0.90當反射鏡為凸面鏡時,它與凹面朝向腔內(nèi)的激光耦合窗口滿足下列關系(1)| (R2)/(R1) |=1.5-2.0(2)(1- (L)/(|R1|) )(1+ (L)/(|R2|) )=0.80-0.90鏡1和鏡2的橫向尺寸以保證激光束不受攔截。其中R1為激光耦合窗口(1)的曲率半徑,R2為反射鏡(2)的曲率半徑,L為兩鏡之間距離。
2.一種按照權利要求
1所說的高功率橫流CO2激光選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激光耦合窗口是ZnSe或GaAs的,所說的激光反射鏡為銅質鍍金的。
3.一種按照權利要求
1或2所說的高功率橫流CO2激光選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激光耦合窗口的周邊用水冷卻,所說的激光反射鏡采取背面水冷。
專利摘要
一種適用于高功率橫流CO
文檔編號H01S3/08GK85104370SQ85104370
公開日1986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1985年6月8日
發(fā)明者程兆谷, 王潤文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