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安全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383閱讀:2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安全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把裝置和電纜連接起來的連接器,主要涉及一種具有改進的連接工作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的連接器。
已有技術中有一種如
圖16所示結構的接線端子板(見公開號碼為194172/1988的日本實用新型專利公告)。已有技術的這種連接器包括一個基板37,設置在基板37上的安裝螺紋孔38,一個連接于基板37的端子部件40,把基板37和端子部件40通過安裝螺紋孔38固定起來的基板固定螺釘39,一個覆蓋端子部件40的絕緣覆蓋件42,設置在端子部件40上以把絕緣覆蓋件42固定于端子部件40的絕緣覆蓋件孔41。
在上述結構中,通過把基板固定螺釘39擰緊于安裝螺紋孔38中而把端子部件40固定在基板37的一個規(guī)定的位置上。電纜連接到端子部件40的各端子上。絕緣覆蓋件42也是利用絕緣覆蓋件孔41固定在端子部件40的露出部分上的。
圖17A至17C是已有技術連接器的一例子的說明圖,其中圖17A是一插座盒的立體圖。如這些圖所示,在插座盒50上設置了多個端子孔51。圖17B是一根電纜52的絕緣層已剝去的一端固定在端子53上(用實線表示的)時的立體圖。圖中用點劃線表示的狀態(tài)示出端子的原始形狀。為了把電纜固定到端子上,以箭頭所示方向把端子卷起來。圖17C是一個剖視圖,它示出了固定于電纜52的端子53安裝于插座盒50中的狀況。
如果要進一步了解有關類似連接器的資料,請參閱下列文獻公開號為39280/1991的日本實用新型專利公告,其中揭示一種“壓力連接器”,公開號為45983/1988的日本實用新型專利,其中揭示的是“母線的終端連接器”(Terminal Connector for a BusLine),公開號為164172/1988的日本實用新型專利揭示了一種“連接器型接線端子板”(ConnectorType Terminal Board”),公開號為33686/1984的日本實用新型專利揭示了一種“帶電阻的連接器”,公開號為138174/1986的日本實用新型專利揭示了一種“連接器外殼”,公開號為82206/1993的日本專利揭示了一種“連接器裝置”,以及公開號為133987/1986的日本實用新型專利揭示了一種“電路板的連接器”。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已有技術連接器中,存在著如下所述的若干問題。
第一,為了把電纜連接到插座盒上,先要把電纜固定到端子上,然后把其上固定有電纜的端子插進插座盒。為此,需要一種專用工具或專用設備來把電纜固定于端子上。
第二,在已有技術的接線端子板中,很容易打開或合上絕緣覆蓋件。因此,由于覆蓋件很易因差錯而被打開,故安全不能保證。此外,為擰緊端子螺釘,需把絕緣覆蓋件移開,這就意味著這類接線端子板的工作性能是很差的。
第三,在一使用如上所述的已有技術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的計算器類的總線傳輸系統(tǒng)中,例如,如果要把一個安裝在傳輸裝置內的基片上的驅動器集成電路(driver IC)和一個接收器集成電路(receiver IC)連接起來,如果連接器移開,傳輸通道就將斷路。此外還有,如果一驅動器集成電路和一接收器集成電路之間的連接要在系統(tǒng)的外面進行,就需要外部接線,這也意味著其工作性能是較差的。
第四,當若干裝置相互間用一根電纜連接起來時,如果用這樣一種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進行線路連接,各裝置的所有電纜都通過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連接起來,從而,各裝置的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與電纜之間的線路連接只能在安裝好電纜之后進行。此外,如果用多個連接器或不同類型的接線端子板來克服上述問題,就會增加零部件的數量,必然導致裝置成本的增加,妨礙裝置尺寸的減小。
第五,在上述已有技術的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中,如果需為一個傳輸通道連接一個終端電阻,電阻必須安裝在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的外面或安裝在傳輸裝置的里面。這樣,導致工作性能差,且增加了傳輸裝置的成本。
第六,當要對一個其傳輸裝置中既有基于總線或母線系統(tǒng)的傳輸系統(tǒng),又有基于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系統(tǒng)的這樣一種系統(tǒng)進行系統(tǒng)轉換時,就必須將外部的線路與已有技術的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相連或斷開,這又意味著工作性能是較差的。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器。當把一根或多根電纜連接到該連接器時,不需從插腳盒中取下插座盒就能擰緊端子螺釘,它省去了已有技術中所必須的專用工具或專用設備,這樣就既能提高連接器的連接工作性能及安全性,又能避免裝置成本的增加,并可以使裝置的尺寸減小。
實現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纜連接器,它包括含有一個端子部分和一個插腳接觸件的一個插座盒,端子部分有電纜接連其上的端子,插腳接觸件則連接于所述端子上;以及,一個含有一基片插腳的插腳盒,所述插座盒以這樣一種方式容納在所述插腳盒內,即,所述插腳盒蓋住所述端子部分,而所述插腳接觸件與所述基片插腳形成電氣連接,其中,所述插座盒的頂部是開口的,所述插腳盒上有通孔,當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插座盒時,所述端子部分與所述通孔對齊。
一種電纜連接器,它包括含有一個端子部分、若干插腳接觸件和若干接觸元件的一種插座盒,端子部分有多個連接相應電纜的端子,而所述插腳接觸件則連接于所述多個端子的對應端子上;以及,一個含有若干基片插腳的插腳盒,所述插座盒以這樣一種方式置于所述插腳盒內,即,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端子部分,所述插腳接觸件與所述基片插腳的對應基片插腳形成電氣接觸,其中,所述插座盒的頂部和底部是開口的,所述插腳盒上有通孔,當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插座盒時,所述端子部分與所述通孔對齊。
一種電纜連接器,它包括一對插座盒,所述插座盒的每一個包括一個端子部分、多個插腳接觸件和多個接觸元件,所述端子部分有相應電纜連接其上的多個端子,所述插腳接觸件連接在所述多個端子的相應端子,所述多個接觸元件與所述多個端子和插腳接觸件的對應部分相連;以及,一個含有若干基片插腳的插腳盒,所述插座盒以這樣一種方式置于所述插腳盒內,即,所述插腳盒覆蓋在所述端子部分上,所述插腳接觸件與所述基片插腳的對應基片插腳作電氣連接,所述插座盒之一的接觸元件與另一個所述插座盒的相對應的接觸元件相接觸,其中,所述插座盒的面對插腳盒的頂部和底部是開口的,所述插腳盒上有通孔,當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插座盒時,所述端子部分與所述通孔對齊。
根據本發(fā)明的連接器中,插座盒中設置有一個端子部件,因此不需用專用工具來把電纜連接到插座盒,用一個螺絲起子就可把電纜連接到插座盒。此外,端子螺釘頭在把插座盒插進插腳盒(pinheader)時就蓋在插腳盒內,因此,不必安裝絕緣覆蓋件。
此外,在本發(fā)明的連接器中,有能插入螺絲起子或測試棒的孔設置在連接器的插腳盒中,因此,不需從插頭盒中取出插座盒就能擰緊端子螺釘,甚至在插座盒插進插腳盒之后,也能通過插進測試棒而進行電纜的連接性檢測。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器中,在插座盒內設置了彼此相對的接觸件的接觸元件,連接器則設置成兩排,使兩個相對的連接器能相互電接觸,省略了在有關裝置內基片上的另外的接線和連接器部分的外部接線。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器中,連接器設置成兩排的插座盒可改變成一個雙插座盒,其中每一個插座盒針對連接器的一個相應的排,插座盒的兩個單元部分能相互接合連接。因此,不必為各裝置提供兩個分開的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此外,當在多個裝置間進行電纜連接時,僅兩根電纜連接到各裝置(位于各電纜最末端的裝置除外),兩根電纜分別連接到一個插座盒。各連接有一根電纜的插座盒的兩個單元部分相互接合以連接,然后插進一兩級插腳盒,使得裝置之間的電纜連接可在安裝之前完成。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連接器中,母線或總線傳輸系統(tǒng)的終端電阻可設置在一插座盒內。從而,當一傳輸電纜連接到位于一母線傳輸系統(tǒng)最末一級的一裝置的一連接器插座盒之一時,一終接在母線的電阻很容易連接于其上。因此,不必為各裝置提供一個單獨的或分開的終端電阻。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連接器中,用以避免接觸元件相互接觸的、由一非導電平板組成的分隔件可安裝在插腳盒上,因此,當在一個母線系統(tǒng)傳輸和一個環(huán)路系統(tǒng)傳輸間進行轉換時,就不必把傳輸線與外部接線相連或斷開。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連接器中,分隔件可裝有一個傳輸線的終端電阻,從而,只要安裝分隔件就能連接一個終接傳輸線的電阻,因此,不必為各裝置提供一個單獨的或分開的終端電阻。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連接器中,平板的一部分可被插入,以使得在多個接觸元件中的所需部位形成連接。而不需外部接線,而只需在插座盒內的接觸件之間的連續(xù)就可以。
此外,在本發(fā)明的一個連接器中,一個分隔件可以在一插座盒插進一插腳盒之后安裝,這樣就無需把插座盒從插腳盒中取出就能檢測分隔件的安裝情況;另外,把一個分隔件插進互連裝置中的每一個,就能進行電纜的斷路檢測。
結合附圖及通過下面的描述將能理解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連接器結構剖視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和2的連接器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和2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和2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和6的連接器結構剖視圖;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和6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6、7和8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連接器結構剖視圖;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4和9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連接器結構立體圖;圖1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連接器結構剖視圖;圖14是一說明圖,它示出了使用實施例4連接器的一基于母線系統(tǒng)的傳輸結構;圖15是一說明圖,它示出了使用實施例6連接器的一基于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結構;和圖16是一已有技術的接線端子板的立體圖。
圖17A、17B和17C是已有技術連接器結構的說明圖。
現在對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連接器進行詳細描述。首先,先描述實施例1。圖1是實施例1連接器的剖視圖;圖2至4是立體圖,用以說明實施例1的連接器。
實施例1的連接器基本上由一插座盒1和一插腳盒7組成。插座盒1包括各有一個插腳接觸件5的多個接觸件4,一插腳接觸件5與一基片插腳8接觸使其與基片插腳8作電氣連接;防止接觸件4朝左、右和上面方向偏移的接觸件固定部件6;位于接觸件4的上面并把電纜夾在它與接觸件4之間的角墊片3;把電纜與角墊片3一起往下壓的端子螺釘2;具有一鎖件10的避免插座盒1脫出插腳盒7的鎖片9。
插腳盒7有使電路板和插座盒1中的接觸件4之間形成電連接的基片插腳8和接合孔11,插座盒1的鎖件10在接合孔11中被鉤住以避免脫離。
采用上述結構時,如果要連接電纜,先把插座盒1中的端子螺釘2松開,去掉絕緣層的電纜一端被插在角墊片3和接觸件4之間,這樣,擰緊端子螺釘就可以把電纜連接于插座盒1中。
然后,將插座盒1插進插腳盒7中,使鎖件10與接合孔11接合,避免插座盒1脫開。此時,插座盒1中的端子螺釘2和角墊片3被蓋在插腳盒7內。為此,就可避免外面的物體與插座盒中的端子螺釘2或角墊片3接觸,從而確保了它的安全性。
下面對實施例2進行描述。圖2、3和4是示出實施例2的立體圖。在這些圖中,實施例2的連接器有端子螺釘孔12,當插座盒1被在上面實施例1連接器的插腳盒7蓋住時,一螺絲起子可插入端子螺釘孔12。
采用上述結構,在連接有電纜的插座盒已插進插腳盒7的情況下,通過把螺釘起子插進端子螺釘孔12并擰緊端子螺釘2,然后把測試棒從端子螺釘孔12插入就可對插在連接器之間的電纜進行連續(xù)性檢測。這也確保了工作性能的提高。
下面對實施例3進行描述。圖5是實施例3連接器的剖視圖,圖6和7是實施例3連接器的立體圖。此外,圖14是一說明圖,它示出使用實施例3連接器的基于一母線傳輸系統(tǒng)的例子。
實施例3的連接器包括一兩級插座盒13和一兩級插腳盒17。兩級插座盒13包括各有一接觸基片插腳8以作電連接的插腳接觸件5的多個接觸件4和避免接觸件4朝左、右和上面方向偏移的接觸件固定部件6。同樣,它有接觸元件14、與接觸件4一起把電纜夾在其間的角墊片3和把電纜及角墊片3壓下去的端子螺釘2,接觸元件設置得使它們中的每一個與另一個相對,并且對應的相對接觸件4可以相互作電接觸。鎖桿9有一個鎖件10,以避免兩級插座盒13脫離蓋在它上面的兩級插腳盒17。
兩級插腳盒17包括一電路板;與兩級插座盒13內的接觸件4形成電連接的基片插腳8;及接合孔11,兩級插座盒13的鎖件10在接合孔11中被鉤住,以避免兩級插座盒13脫開。
采用上述結構,相對的接觸件4通過接觸元件14能形成電連續(xù),因此,不需在圖14中所示的外部接線29a、29b和29c,這樣進一步確保工作性能的提高。
下面對實施例4進行描述。圖9和11是剖視圖,它們示出了實施例4的連接器;圖10是圖9和11中連接器的立體圖;圖13是圖9中所示結構的一個有所變化的例子;此外,圖14是一個說明圖,它示出了使用實施例4連接器的基于一母線系統(tǒng)的傳輸結構。
實施例4的連接器采用分開的插座盒23和一個兩級插腳盒17。分開的插座盒23有接合銷22,在分開的插座盒的兩個單元部分相互面對面的情況下,接合銷22可以把分開的插座盒23的兩個單元部分接合連接成上述實施例1的插座盒1。形成了接合銷22能插入的接合銷插入孔21,并設置接觸元件14,使得當分開的插座盒23的兩個單元部分相互接合連接時,相互相對的接觸件4之間能夠形成電氣接觸。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接觸元件14,能在相對接觸件4之間形成電連續(xù),因此,不必使用在圖14中所示的外部接線29a、29b和29c。此外,即使傳輸電纜28a和28b連接到分開的插座盒23,但由于插座盒23兩個單元部分都接合和連接到傳輸電纜28a和28b的兩邊,然后插入兩級插腳盒17,在分開的插座盒23接合連接之前,傳輸電纜28a和28b并不通過分開的插座盒集合成一根電纜。這也將進一步確保改善工作性能。
圖13所示的連接器是圖9所示的分開的插座盒23的一個有所變化的例子(分開的插座盒36)。如圖13所示,用具有凹凸部分34的按鈕32和具有凹凸部分35的接觸件33來代替端子螺釘2。當按下按鈕32時,按鈕凹凸部分34和接觸件凹凸部分35相互接合,從而,電纜被連接到其上。
下面對實施例5進行描述。圖12是實施例5的連接器的立體圖,而圖14是一個說明圖,它示出了使用實施例5的一個基于母線系統(tǒng)的傳輸結構。
實施例5的連接器有一個插座盒25,其中,通過焊接把相應傳輸線的終端電阻26連接到以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式平行排列在分開的插座盒23中的接觸件4上。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把其內采用終端電阻26的插座盒25接合連接到圖14所示的傳輸電纜終端,就可對一傳輸通道進行終端的接線處理,因此,不需要外部接線,再一次確保工作性能的改進。
下面對實施例6進行描述。圖5是實施例6的連接器結構剖視圖,圖7和8是它的立體圖。此外,圖15是一個說明圖,它示出了采用實施例6的連接器的基于一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結構。
實施例6的連接器采用一個兩級插座盒13、一個兩級插腳盒17和一個分隔件16。兩級插腳盒17包括一設置在相互平行延伸的基片插腳8之間的分隔件安裝部分15和一個接合凸出部分20以把分隔件16固定到分隔件安裝部分15的凹進部分20a。由非導電材料制成的分隔件16有若干平板16a、16b和16c,當分隔件插進分隔件安裝部分時,這些平板能避免兩級插座盒13的接觸元件14間的接觸;它也有固定分隔件的凸出部分20,使分隔件不能在凸出部分20與凹進部分20a在分隔件安裝部分15內的接合的位置移動。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把分隔件16插進兩級插腳盒17使兩級插座盒13插入兩級插腳盒17時,兩級插座盒13的接觸元件14被分隔件16相互分隔開,因此,圖15所示的基于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就能夠實現。如果不安裝分隔件16,就可形成圖14所示的基于母線系統(tǒng)的傳輸。
在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情況下,當兩級插座盒13脫離兩級插腳盒17時,分隔件16保留在兩級插腳盒17的里面,使得接觸元件14相互接觸。為此,無需斷開傳輸通道就可分開發(fā)送器(transmitter)31。此外,當兩級插座盒13連接在發(fā)送器31行將被連接的位置上時,可以安裝另外一個發(fā)送器31。
下面對實施例7進行描述。圖8是實施例7的連接器分隔件結構的立體圖;而圖15是一說明圖,它示出了采用實施例7的連接器分隔件16的一基于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結構。實施例7的分隔件16在實施例6的分隔件中加入了一厚膜電阻18和一導電墊片19。
采用上述結構,分隔件16加進了厚膜電阻18和導電墊片19,使得兩級插座盒13中的接觸元件14接觸導電墊片19。由于不必在發(fā)送器31內設置圖15所示的終端電阻26,從而,傳輸線的終端接線處理很容易完成。
下面對實施例8進行描述。圖8是實施例8的連接器分隔件結構的立體圖;圖15是一個說明圖,它示出了采用實施例8的連接器分隔件的一基于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結構。實施例8的分隔件16在實施例6的分隔件中為平板16a、16b和16c中加進了一具有一薄的連接部分(比分隔件16的其它部分薄)的斷開部分55,使平板16a、16b和16c能獨立地分開。
采用上述結構,當平板16a、16b、16c以箭頭所示方向被彎時,利用斷開部分55就能斷開平板16a、16b、16c中的一個,使接觸元件14能在任何位置相互接觸。因此,如圖15所示,僅一個傳輸電纜28的末端的一根屏蔽線(shield line)30接地時,通過斷開各要接地的發(fā)送器(發(fā)送器31除外)的分隔件平板,屏蔽線30之間就可以形成連接,這樣就不需要外部接線。
下面對實施例9進行描述。圖11是實施例9的連接器結構的剖視圖。實施例9的連接器有分開的插座盒23、一個兩級插腳盒17和一個分隔件16。一分開的插座盒23有一個凹進部分24,以把一個分隔件固定在分開的插座盒23內而形成上面實施例4的連接器。
采用這個結構,分開的插座盒23相互接合和連接的兩個單元部分插進兩級插腳盒17,然后把分隔件16以箭頭所示方向插進該組合件。從而通過接合和連接凸出部分20把分隔件固定在凹進部分24里,就可以斷開接觸元件14之間的連接。為此,在多個裝置與電纜連接后,僅需插進一個分隔件就能實現裝置間電纜的斷開。
如上所述,采用本發(fā)明的連接件,把電纜連接到插座盒時無需使用專用工具,這樣,就確保了電纜連接的工作性能的改進。另外,由于端子插腳部分被插腳盒覆蓋,提高了安全性。
采用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端子螺釘可在插座盒插進插腳盒之后擰緊,這也確保工作性能的改進。
另外,在通過一根母線連接各種裝置時,就不必在各裝置用外部接線把一驅動器集成電路(driver IC)連接到一接收器集成電路(receiver IC),而且,還能避免因錯誤接線而導致的傳輸失誤。
采用本發(fā)明的連接器,在電纜安裝之前,就能進行互連各種裝置的電纜連接,這就改進了接線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不必為各裝置提供一種連接器或接線端子板的兩個單元部分而降低了總成本。
還有,采用本發(fā)明的連接器,不必為各裝置提供一個獨立的終接電阻或一個開關,這又降低了成本。
此外,用同一個發(fā)送器既能實現基于母線系統(tǒng)的傳輸,又能實現基于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這又降低了成本。
此外,在基于環(huán)路系統(tǒng)的傳輸情況下,一發(fā)送器可與另一發(fā)送器互換,或者可以為系統(tǒng)增加另一個發(fā)送器而不用中斷傳輸,這提高了傳輸系統(tǒng)的可靠性。
還有,接觸元件根據需要可電連接或斷開,因此,不需要外部接線。
采用本發(fā)明的連接器,不必取出插座盒就能檢測分隔件的安裝情況,另外,甚至在電纜安裝于裝置之間后,也能進行裝置間的連續(xù)性檢測。
雖然本發(fā)明針對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這是為了達到對本發(fā)明的完整而清晰的公開揭示,但附加權利要求
并不因此受以上所陳述的實施例的限制,而是應被認為包括本專業(yè)技術人員所能作出的、所有落入本發(fā)明在這里的提出的基本精神范圍內的種種變化和替代型式。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纜連接器,它包括含有一個端子部分和一個插腳接觸件的一個插座盒,端子部分有電纜接連其上的端子,插腳接觸件則連接于所述端子上;和一個含有一基片插腳的插腳盒,所述插座盒以這樣一種方式容納在所述插腳盒內,即,所述插腳盒蓋住所述端子部分,而所述插腳接觸件與所述基片插腳形成電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的頂部是開口的,所述插腳盒上有通孔,當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插座盒時,所述端子部分與所述通孔對齊。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包括一個連接于所述端子的終端電阻。
3.一種電纜連接器,它包括含有一個端子部分、若干插腳接觸件和若干接觸元件的一種插座盒,端子部分有多個連接相應電纜的端子,而所述插腳接觸件則連接于所述多個端子的對應端子上;和一個含有若干基片插腳的插腳盒,所述插座盒以這樣一種方式置于所述插腳盒內,即,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端子部分,所述插腳接觸件與所述基片插腳的對應基片插腳形成電氣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的頂部和底部是開口的,所述插腳盒上有通孔,當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插座盒時,所述端子部分與所述通孔對齊。
4.如權利要求
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包括若干連接于所述多個端子的對應端子的終端電阻。
5.如權利要求
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腳盒包括通過所述接觸元件中斷電連續(xù)性的中斷裝置。
6.如權利要求
5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斷裝置包括多個終端電阻。
7.如權利要求
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各含一個螺釘端子。
8.如權利要求
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各含一個按鈕接觸件。
9.如權利要求
3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包括把它鎖進所述插腳盒的鎖件。
10.一種電纜連接器,它包括一對插座盒,所述插座盒的每一個包括一個端子部分、多個插腳接觸件和多個接觸元件,所述端子部分有相應電纜連接其上的多個端子,所述插腳接觸件連接在所述多個端子的相應端子,所述多個接觸元件與所述多個端子和插腳接觸件的對應部分相連;和一個含有若干基片插腳的插腳盒,所述插座盒以這樣一種方式置于所述插腳盒內,即,所述插腳盒覆蓋在所述端子部分上,所述插腳接觸件與所述基片插腳的對應基片插腳作電氣連接,所述插座盒之一的接觸元件與另一個所述插座盒的相對應的接觸元件相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的面對插腳盒的頂部和底部是開口的,所述插腳盒上有通孔,當所述插腳盒覆蓋所述插座盒時,所述端子部分與所述通孔對齊。
11.如權利要求
10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的每一個至少包括一個連接于所述多個端子的預定端子的終端電阻。
12.如權利要求
10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腳盒包括在所述多個接觸元件的預定接觸元件之間中斷電連續(xù)性的中斷裝置。
13.如權利要求
1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斷裝置包括一終端電阻。
14.如權利要求
1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包括把它鎖進所述插腳盒的鎖件。
15.如權利要求
10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盒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安裝所述中斷裝置的固定裝置,所述中斷裝置插進所述插座盒并由所述固定裝置固定。
專利摘要
一種連接電纜的連接器,包括一具有連接電纜的端子螺釘的插座盒,與端子螺釘電氣連接的基片插腳,一個能容納插座盒以覆蓋螺釘的插腳盒。采用這種連接器,當把電纜連接于插座盒時無需專用工具和專用設備,從而確保連接器具有改進的工作性能及安全性能,并能實現連接器尺寸的減小。
文檔編號H01R13/70GKCN1078965SQ95108473
公開日2002年2月6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28日
發(fā)明者高橋昇, 可知祐紀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專利引用 (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溧水县| 本溪| 新野县| 卢龙县| 长寿区| 淳安县| 巴南区| 温宿县| 兴义市| 当阳市| 利津县| 酉阳| 武清区| 文昌市| 阜新| 长兴县| 河曲县| 屯留县| 涡阳县| 孝感市| 禹城市| 宕昌县| 三都| 尼玛县| 张掖市| 长顺县| 岐山县| 珠海市| 永吉县| 吴旗县| 乐平市| 长寿区| 黔西| 肇州县| 米林县| 武宁县| 商河县| 阿尔山市| 南丰县| 利辛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