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油浸式變壓器的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包括多個繞組及容納繞組及其內部結構的箱體。按照絕緣冷卻的方式來分類,可將變壓器分為油浸式變壓器和干式變壓器,油浸式變壓器將鐵芯和繞組都浸入裝滿變壓器油的油箱中,有著漏磁小、機械強度高的優(yōu)點,應用場合廣泛。
現(xiàn)有技術中還存在在散熱器的散熱片內設置散熱介質流道,并通過進液管和回液管連接散熱片的技術方案,上述散熱片設置在變壓器箱體側壁上,底部空間占用大,,增加了土地成本,同時提高了安裝變壓器的成本,經(jīng)濟性下降。另外,采用在散熱片內設置散熱介質流道的方案時,往往還需要在變壓器頂部設置油枕來補充變壓器油,零部件多,體積大,重量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壓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變壓器零部件多、體積大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變壓器,包括變壓器箱體和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散熱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內設有散熱介質流道,所述散熱器還包括分別連接在散熱介質流道上下兩端的進液管和回液管,進液管和回液管均與變壓器箱體的內腔相通,所述進液管高于變壓器箱體的頂部。
上述散熱片設有兩組以上,所述進液管和/或回液管包括與每組中的各散熱片同時連接的支路管和與支路管連接的匯流管。
上述進液管的匯流管水平布置,其長度方向中部與豎直布置的進液連接管的上端連通,所述進液連接管的下端連接在變壓器箱體的兩相向布置的側壁之間的中部。
上述回液管的匯流管水平布置,其長度方向的一端與豎直布置的回液連接管的上端連通,所述進液連接管的下端連接在變壓器箱體上靠近側壁的部分。
上述變壓器還包括散熱器支架,所述散熱器支架包括供散熱片支撐放置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與各組散熱片之間的間隔對應的散熱通孔。
上述支撐板位于變壓器箱體外側,所述散熱器支架還包括傾斜連接在支撐板與變壓器箱體的側壁之間的連接板。
上述散熱器整體位于變壓器箱體的頂部,所述進液管和回液管連接在變壓器箱體的頂板上。
上述進液管和回液管可拆連接在變壓器箱體上。
上述進液管和回液管通過法蘭結構與變壓器箱體可拆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種變壓器,包括變壓器箱體和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散熱片,所述散熱片內設有散熱介質流道,所述散熱器還包括分別連接在散熱介質流道上下兩端的進液管和回液管,進液管和回液管均與變壓器箱體的內腔相通,所述進液管高于變壓器箱體的頂部,散熱片組與進液管和回液管相連,進液管和回液管直接跟變壓器箱體的內腔連接,能夠減少箱體外周箱壁的加工量,采用整塊鋼板焊接箱體,增強了箱體強度,提高了穩(wěn)定性,杜絕了傳統(tǒng)變壓器中因溫度太高而導致外周箱體與散熱器連接處爆裂的情況,提高了安全性,另外減少了零部件數(shù)量,節(jié)約了安裝空間。
進一步的,上述散熱片設有兩組以上,所述進液管和/或回液管包括與每組中的各散熱片同時連接的支路管和與支路管連接的匯流管,減少了散熱器與進液管和回液管的焊接點,減少了加工量,提高了結構的整體強度。
進一步的,上述進液管的匯流管水平布置,其長度方向中部與豎直布置的進液連接管的上端連通,所述進液連接管的下端連接在變壓器箱體的兩相向布置的側壁之間的中部。上述回液管的匯流管水平布置,其長度方向的一端與豎直布置的回液連接管的上端連通,所述回液連接管的下端連接在變壓器箱體上靠近側壁的部分。將回液管和進液管的位置進行了分開布置,變壓器油受熱膨脹在管道里流動時受到的管道壁的阻力和變徑處受到的阻力小,優(yōu)化了散熱路徑,提高了散熱效率。
進一步的,上述變壓器還包括散熱器支架,所述散熱器支架包括供散熱片支撐放置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與各組散熱片之間的間隔對應的散熱通孔。支撐板減少了散熱器在工作時的振動,提高了穩(wěn)定性,散熱通孔加快了散熱片組間的空氣流通,提高了散熱效率。
進一步的,上述支撐板位于變壓器箱體外側,所述散熱器支架還包括傾斜連接在支撐板與變壓器箱體的側壁之間的連接板。傾斜連接節(jié)約空間,節(jié)省材料又保證了散熱器支架的結構穩(wěn)定性。
進一步的,上述散熱器整體位于變壓器箱體的頂部,所述進液管和回液管連接在變壓器箱體的頂板上。散熱器通過進液管和回液管分別與變壓器箱體連接,變壓器油受熱膨脹沿進液管進入散熱器,在散熱器回路中與散熱片的散熱介質流道進行熱傳導,溫度下降,受重力影響沿回液管進入箱體,提高了散熱效率,優(yōu)化了熱傳導的路徑。且散熱器可直接進行拆卸,分體安裝,實現(xiàn)模塊化維修。同時變壓器油在熱傳導運動時會將從空氣中吸收的水分、灰塵和氧化后的油垢都帶入散熱器中,只需定期更換檢修散熱片,從而減緩了變壓器中變壓器油的劣化速度。
進一步的,進液管和回液管可拆連接在變壓器箱體上??稍诂F(xiàn)場直接進行拆卸,分體安裝,實現(xiàn)模塊化維修。
進一步的,上述進液管和回液管通過法蘭結構與變壓器箱體可拆連接。通過法蘭連接,拆卸方便,連接強度高且密封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外形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外形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外形結構右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散熱器支架外形結構主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散熱器支架外形結構俯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散熱器進液管外形結構主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散熱器進液管外形結構右視圖;
圖8位本發(fā)明中變壓器散熱器回液管外形結構主視圖;
圖9為本發(fā)明中變壓器散熱器回液管外形結構右視圖;
圖中:1.散熱器;2.散熱器支架;3.變壓器箱體;4.回液管;5.進液管;6.箱蓋;7.連接板;8.支撐板;9.匯流管;10.支路管;11.散熱片法蘭盤;12.法蘭盤。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例如圖1~9所示:本發(fā)明包括變壓器箱體3和散熱器1,散熱器1的上下兩端分別于回液管4和進液管5連接,回液管4和進液管5分別與變壓器箱體內腔相通且進液管5高于變壓器箱體3的頂部。箱體側壁的加工量變小,提高了箱體的強度,減少了焊接點也減少了零部件數(shù)量,節(jié)約了空間。散熱器1中的各散熱片組同時連接支路管10,支路管10又連接于匯流管9,其中匯流管9為兩頭焊絲密封牢固,中間有多個開孔與支路管10焊接牢固,開孔數(shù)量和短接管數(shù)量與散熱片組數(shù)一致。支路管10與散熱片法蘭盤11焊接,使散熱器1的焊接點減少,降低了散熱器漏油的情況。進液管5的匯流管9水平布置,其長度方向中部與豎直布置的進液管5的上端連通,所述進液管5的下端連接在變壓器箱體3的兩相向布置的側壁之間的中部。上述回液管4的匯流管9水平布置,其長度方向的一端與豎直布置的回液管4的上端連通,所述回液管4的下端連接在變壓器箱體3上靠近側壁的部分,使變壓器油在管道里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減小,優(yōu)化了散熱路徑。在變壓器箱體3的側壁上傾斜焊接一個連接板7,用于支撐與連接板7焊接的支撐板8,支撐板8上開有散熱通孔,連接板7和支撐板8減少了工作時散熱器的振動,提高了穩(wěn)定性,同時散熱通孔也加快了散熱片組間的空氣流通,提高了散熱效率,連接板7傾斜連接支撐板8,節(jié)約了空間和材料。散熱器1整體安裝在變壓器箱體3的頂部,進液管5和回液管4連接在箱蓋6上,散熱器此時可作為油枕,用于儲存變壓器油,且吸收了水分、灰塵和氧化后的油垢,減緩了變壓器油的劣化速度。進液管5和回液管4通過法蘭盤12與箱蓋6連接,拆卸方便,連接強度高且密封性好。
本發(fā)明的工作方式為:將鐵芯和繞組裝入變壓器箱體內,并充入變壓器油,將箱蓋與變壓器箱體配合,密封安裝。將變壓器散熱器所用的出液管、進液管通過法蘭片與箱蓋上的法蘭盤連接,保證了連接的強度和密封性。散熱器安裝在變壓器箱體的頂面,散熱器分別與出液連管、進液連管進行法蘭連接,散熱器中的每組散熱片共用一個進液支路管和一個回液支路管,進液支路管和回液支路管為焊接在匯流管管上的短接管。安裝在頂面的散熱器分別與進液連管和出液連管連接,形成了一個簡易的油枕,變壓器油受熱膨脹沿進液管進入散熱器,在散熱器回路中與散熱介質流道的內壁進行熱傳導,溫度下降,受重力影響沿回液管進入箱體內腔,提高了散熱效率,優(yōu)化了熱傳導的路徑,同時變壓器油在熱傳導運動時會將從空氣中吸收的水分、灰塵和氧化后的油垢都帶入散熱器中,只需定期更換檢修散熱片,從而減緩了變壓器中變壓器油的劣化速度。
變壓器箱體外側焊接有支架,支架由支撐板和連接板焊接成,支撐板開有散熱通孔,連接板傾斜連接支撐板,支撐板和連接板減輕了重量,減少了對箱體的作用力,同時也滿足了支架的穩(wěn)定性要求。支撐板上的通孔加快了散熱片間的空氣流通,提高了散熱效率。
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散熱器還可以安裝在變壓器箱體的側壁頂部,也能滿足散熱和油枕的作用,同時也保證了箱體的強度,避免箱體側壁焊接點因高溫而裂開的情況,保證了變壓器的使用安全,也減少了零部件的數(shù)量,占用空間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