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無線通訊的定向天線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定向天線,是指在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方向上輻射,發(fā)射及接收電磁波特別強,而在其它的方向上發(fā)射及接收電磁波則為零或極小。定向天線可以增加輻射功率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保密性,采用定向接收天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抗干擾能力。但是,現(xiàn)有的定向天線通訊系統(tǒng)在其工作頻帶的邊緣位置,其信號的穩(wěn)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無線通訊的定向天線系統(tǒng),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高了定向天線系統(tǒng)在整個頻帶寬度內的信號穩(wěn)定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無線通訊的定向天線系統(tǒng),包括調制解調器,調制解調器連接至功率分配器,功率分配器連接至定向天線,所述定向天線包括基板,基板的一端設置有有源振子,有源振子連接有饋線,有源振子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振臂,第一振臂與有源振子垂直設置,第一振臂的頂部連接有第二振臂,第二振臂向基板內側傾斜設置,第二振臂與第一振臂之間的夾角為145°,第二振臂的頂部連接有第三振臂,第三振臂與第一振臂平行設置,兩個第三振臂的頂部之間連接有第四振臂,第四振臂與第三振臂相互垂直。
作為優(yōu)選,所述有源振子包括第一金屬殼,第一金屬殼的內部設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內設置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第一諧振板,第一金屬殼上設置有供第一振臂插接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側壁設置有第一絕緣層。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振臂包括與第一凹槽相互插接的插接部,插接部與第一絕緣層的接觸面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插接部連接有振臂主體,振臂主體與基板的接觸面上設置有條形凹槽,條形凹槽的長度為振臂主體長度的75%~80%。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振臂與第一振臂的連接處設置有弧形連接部,弧形連接部分別與第二振臂和第一振臂相切連接,第二振臂內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第三空腔,每個第三空腔內設置有與第一振臂相垂直的第二諧振板,第二諧振板與第三空腔之前通過第二絕緣層相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三振臂內設置有絕緣套管,絕緣套管內穿有螺旋金屬線,螺旋金屬線的一端與第二振臂相連,螺旋金屬線的另一端與第四振臂相連。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四振臂包括兩個相互套接的第二金屬殼,兩個第二金屬殼間隙配合,兩個第二金屬殼之間連接有接線端子,接線端子與螺旋金屬線相連。
作為優(yōu)選,所述調制解調器和功率分配器之間設置有功率放大電路,功率放大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子連接至調制解調器的輸出端,功率放大電路的第一輸出端子連接至功率分配器的輸入端;第一輸入端子通過第一電阻連接至第一運放的正相輸入端,第一運放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二電阻接地,第一運放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三電阻連接至第一運放的輸出端,第一運放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四電阻接地,第一運放的輸出端通過串聯(lián)的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連接至第一輸出端子,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之間通過串聯(lián)的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連接至第二運放的正相輸入端,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兩端并聯(lián)有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之間通過第九電阻接地,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之間通過第三電容接地,第二運放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電阻接地,第二運放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一電阻連接至第二運放的輸出端,第二運放的輸出端通過串聯(lián)的第十二電阻和第四電容連接至第三運放的反相輸入端,第十二電阻和第四電容之間連接至三極管的集電極,三極管的基極連接至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之間,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通過第五電容接地,三極管的發(fā)射極通過第六電容連接至第三運放的反相輸入端,第三運放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三電阻接地,第三運放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四電阻連接至第三運放的輸出端,第三運放的輸出端通過第七電容接地,第三運放的輸出端通過第二十八電阻連接至第一運放的正相輸入端。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通過改進定向天線的結構,提高了有源振子發(fā)射信號的精確度,降低了與其連接的振臂在信號傳輸中的干擾現(xiàn)象,同時擴展了振臂的有效波瓣寬度,使得定向天線的信號穩(wěn)定性顯著增加。功率放大電路可以改善通訊信號的強度,并且可以具有針對性的提高通訊信號的信噪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定向天線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有源振子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振臂的結構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二振臂的結構圖。
圖6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三振臂的結構圖。
圖7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四振臂的結構圖。
圖8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五振臂的結構圖。
圖9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功率放大電路的電路圖。
圖10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降噪電路的電路圖。
圖中:1、調制解調器;2、功率分配器;3、定向天線;4、基板;5、有源振子;6、饋線;7、第一振臂;8、第二振臂;9、第三振臂;10、第四振臂;11、第一金屬殼;12、第一空腔;13、第一諧振板;14、第一凹槽;15、第一絕緣層;16、插接部;17、第二空腔;18、振臂主體;19、條形凹槽;20、弧形連接部;21、第三空腔;22、第二諧振板;23、第二絕緣層;24、絕緣套管;25、螺旋金屬線;26、第二金屬殼;27、接線端子;28、第五振臂;29、第三金屬殼;30、第三諧振板;31、第三絕緣層;32、功率放大電路;33、降噪電路;IN1、第一輸入端子、IN2、第二輸入端子、OUT1、第一輸出端子;OUT2、第二輸出端子、R1、第一電阻;R2、第二電阻管;R3、第三電阻;R4、第四電阻;R5、第五電阻;R6、第六電阻;R7、第七電阻;R8、第八電阻;R9、第九電阻;R10、第十電阻;R11、第十一電阻;R12、第十二電阻;R13、第十三電阻;R14、第十四電阻;R15、第十五電阻;R16、第十六電阻;R17、第十七電阻;R18、第十八電阻;R19、第十九電阻;R20、第二十電阻;R21、第二十一電阻;R22、第二十二電阻;R23、第二十三電阻;R24、第二十四電阻;R25、第二十五電阻;R26、第二十六電阻;R27、第二十七電阻;R28、第二十八電阻;C1、第一電容;C2、第二電容;C3、第三電容;C4、第四電容;C5、第五電容;C6、第六電容;C7、第七電容;C8、第八電容;C9、第九電容;C10、第十電容;C11、第十一電容;L1、第一電感;A1、第一運放;A2、第二運放;A3、第三運放;A4、第四運放;A5、第五運放;Q1、第一三極管;Q2、第二三極管;Q3、第三三極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jù)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guī)手段,在此不再詳述。
參照圖1-10,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調制解調器1,調制解調器1連接至功率分配器2,功率分配器2連接至定向天線3,所述定向天線3包括基板4,基板4的一端設置有有源振子5,有源振子5連接有饋線6,有源振子5的兩端設置有第一振臂7,第一振臂7與有源振子5垂直設置,第一振臂7的頂部連接有第二振臂8,第二振臂8向基板4內側傾斜設置,第二振臂8與第一振臂7之間的夾角為145°,第二振臂8的頂部連接有第三振臂9,第三振臂9與第一振臂7平行設置,兩個第三振臂9的頂部之間連接有第四振臂10,第四振臂9與第三振臂9相互垂直。有源振子5包括第一金屬殼11,第一金屬殼11的內部設置有第一空腔12,第一空腔12內設置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第一諧振板13,第一金屬殼11上設置有供第一振臂7插接的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的側壁設置有第一絕緣層15。第一振臂7包括與第一凹槽14相互插接的插接部16,插接部16與第一絕緣層15的接觸面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17,插接部16連接有振臂主體18,振臂主體18與基板4的接觸面上設置有條形凹槽19,條形凹槽19的長度為振臂主體18長度的80%。第二振臂8與第一振臂7的連接處設置有弧形連接部20,弧形連接部20分別與第二振臂8和第一振臂7相切連接,第二振臂8內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第三空腔21,每個第三空腔21內設置有與第一振臂7相垂直的第二諧振板22,第二諧振板22與第三空腔21之前通過第二絕緣層23相連接。第三振臂9內設置有絕緣套管24,絕緣套管24內穿有螺旋金屬線25,螺旋金屬線25的一端與第二振臂8相連,螺旋金屬線25的另一端與第四振臂10相連。第四振臂10包括兩個相互套接的第二金屬殼26,兩個第二金屬殼26間隙配合,兩個第二金屬殼26之間連接有接線端子27,接線端子27與螺旋金屬線25相連。
調制解調器1和功率分配器2之間設置有功率放大電路32,功率放大電路32的第一輸入端子IN1連接至調制解調器1的輸出端,功率放大電路32的第一輸出端子OUT1連接至功率分配器2的輸入端;第一輸入端子IN1通過第一電阻R1連接至第一運放A1的正相輸入端,第一運放A1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二電阻R2接地,第一運放A1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三電阻R3連接至第一運放A1的輸出端,第一運放A1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四電阻R4接地,第一運放A1的輸出端通過串聯(lián)的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連接至第一輸出端子OUT1,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之間通過串聯(lián)的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連接至第二運放A2的正相輸入端,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兩端并聯(lián)有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之間通過第九電阻R9接地,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之間通過第三電容C3接地,第二運放A2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電阻R10接地,第二運放A2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一電阻R11連接至第二運放A2的輸出端,第二運放A2的輸出端通過串聯(lián)的第十二電阻R12和第四電容C4連接至第三運放A3的反相輸入端,第十二電阻R12和第四電容C4之間連接至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至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之間,第一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通過第五電容C5接地,第一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通過第六電容C6連接至第三運放A3的反相輸入端,第三運放A3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三電阻R13接地,第三運放A3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四電阻R14連接至第三運放A3的輸出端,第三運放A3的輸出端通過第七電容C7接地,第三運放A3的輸出端通過第二十八電阻R28連接至第一運放A1的正相輸入端。
第一電阻R1為3kΩ、第二電阻R2為11 kΩ、第三電阻R3為35 kΩ、第四電阻R4為5 kΩ、第五電阻R5為20 kΩ、第六電阻R6為25 kΩ、第七電阻R7為10 kΩ、第八電阻R8為22 kΩ、第九電阻R9為15 kΩ、第十電阻R10為7 kΩ、第十一電阻R11為2 kΩ、第十二電阻R22為12 kΩ、第十三電阻R13為35 kΩ、第十四電阻R14為23 kΩ、第二十八電阻R28為15 kΩ。第一電容C1為35μF、第二電容C2為70μF、第三電容C3為50μF、第四電容C4為60μF、第五電容C5為110μF、第六電容C6為45μF、第七電容C7為15μF。
另外,在基板4上設置有第五振臂28。第五振臂28與有源振子5相互垂直,第五振臂28位于有源振子5的中線上。第五振臂28包括若干個首尾連接的第三金屬殼29,第三金屬殼29下方設置有第三諧振板30,第三諧振板30位于基板4上,第三諧振板30與第三金屬殼29之間填充有第三絕緣層31。通過設置第五振臂28,可以對與波瓣寬度中心部位的信號強度進行有效控制,并提高頻段邊緣的信號信噪比,提高整個頻段的信號均勻度。
在功率放大電路32和功率分配器2之間設置有降噪電路33。降噪電路33的第二輸入端子IN2與功率放大電路32的第一輸出端子OUT1相連,降噪電路33的第二輸出端子OUT2與功率分配器2的輸出端相連。第二輸入端子IN2通過串聯(lián)的第十五電阻R15和第八電容C8連接至第四運放A4的正相輸入端,第四運放A4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六電阻R16接地,第四運放A4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七電阻R17接地,第十五電阻R15和第八電容C8之間通過第九電容C9接地,第四運放A4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八電阻R18連接至第四運放A4的輸出端,第四運放A4的輸出端連接至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第四運放A4的輸出端通過第十九電阻R19連接至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第二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通過串聯(lián)的第二十電阻R20和第二十一電阻R21連接至第十五電阻R15和第八電容C8之間,第二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連接至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通過串聯(lián)的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一電感L1和第二十三電阻R23連接至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第一電感L1和第二十三電阻R23之間通過第十電容C10接地,第三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通過第十一電容C11連接至第二十電阻R20和第二十一電阻R21之間,第二十二電阻R22和第一電感L1之間連接至第二輸出端子OUT2,第二輸出端子OUT2通過第二十四電阻R24連接至第五運放A5的反相輸入端,第五運放A5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二十五電阻R25接地,第五運放A5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連接至第五運放A5的輸出端,第五運放A5的輸出端通過第二十七電阻R27連接至第四運放A4的反相輸入端。降噪電路33可以對輸入信號進行帶通濾波,并通過反饋電路實現(xiàn)通頻帶的實時調整,從而可以對輸入信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精確降噪,進一步提高輸出信號的信噪比。
第十五電阻R15為13 kΩ、第十六電阻R16為5 kΩ、第十七電阻R17為8 kΩ、第十八電阻R18為9 kΩ、第十九電阻R19為4 kΩ、第二十電阻R20為21 kΩ、第二十一電阻R21為5 kΩ、第二十二電阻R22為10 kΩ、第二十三電阻R23為40 kΩ、第二十四電阻R24為25 kΩ、第二十五電阻R25為15 kΩ、第二十六電阻R26為13 kΩ、第二十七電阻R27為9 kΩ。第八電容C8為135μF、第九電容C9為90μF、第十電容C10為150μF、第十一電容C11為55μF。第一電感L1為0.34mH。
本發(fā)明可以提高了定向天線系統(tǒng)在整個頻帶寬度內的信號穩(wěn)定性。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