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變壓器制造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雙高壓共用一個調壓線圈的多功能變壓器。
背景技術:
國外變壓器做為電力行業(yè)的輸變電設備,大都應用于電力增容或備用變壓器等場合,往往受到技術參數(shù)、制造成本、運輸以及基礎承重等的限制。如果采用常規(guī)結構,在滿足原有變壓器技術參數(shù)的條件下,就會導致變壓器制造成本和重量的增加,即不能滿足經濟性的要求,也不能滿足運輸和現(xiàn)場基礎承重的要求。要實現(xiàn)高壓兩種不同電壓及調壓范圍,按照常規(guī)結構,需要兩套獨立的高壓線圈和調壓線圈,需要引出六只高壓套管,結構復雜,成本高。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結構來實現(xiàn)電壓和調壓范圍的改變,同時滿足經濟性的要求、運輸和現(xiàn)場基礎承重的要求。
目前兩個高壓線圈共用一個調壓線圈,實現(xiàn)兩種調壓范圍電壓的變壓器尚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多功能變壓器無法實現(xiàn)高壓兩種不同電壓及調壓范圍等不足之處,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同時滿足變壓器的技術參數(shù)、經濟性要求、運輸及基礎承重,實現(xiàn)兩種調壓范圍的雙高壓共用一個調壓線圈的多功能變壓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fā)明一種雙高壓共用一個調壓線圈的多功能變壓器,包括高壓繞組、低壓繞組、油箱、高壓套管、低壓套管以及高壓中性點套管,還同時具有有載分接開關和無勵磁分接開關,二者位于變壓器的長軸中心線兩側;高壓繞組為兩個,即高壓Ⅰ繞組和高壓Ⅱ繞組,油箱內設置三相三柱鐵心結構,三相三柱鐵心上由內向外分別套裝有低壓繞組、高壓Ⅰ繞組、高壓Ⅱ繞組以及調壓繞組,高壓Ⅰ繞組與高壓Ⅱ繞組通過無勵磁開關串聯(lián)連接,高壓Ⅰ、Ⅱ繞組出頭在上端,通過共用的三只高壓套管引出。
所述三相三柱鐵心由三個鐵心柱、四個鐵軛構成的三相變壓器閉合磁路,安裝上、下夾件以及上、下夾件腹板。
高壓套管從高壓繞組Ⅰ、Ⅱ端部引出;高壓中性點套管位于高壓側靠近無勵磁分接開關,高壓中性點套管豎直引出直接與中性點引線連接;低壓套管位于油箱的低壓側,分六個套管垂直引出,低壓套管與低壓繞組出頭引出的低壓引線連接。
儲油柜位于油箱上方與開關相對的另一側,平行于變壓器長軸方向并沿長軸向外延伸。
冷卻裝置分組集中布置在油箱的高壓側,高壓套管直接從油箱上部引出。
高壓中性點套管布置在高壓側遠離高壓套管的方向。
油箱上具有六個低壓升高座,該低壓升高座為把裝式結構,連接低壓套管。
高壓Ⅰ繞組為左繞向,高壓Ⅱ繞組為左繞向,兩個高壓線圈通過無勵磁開關串聯(lián)連接。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優(yōu)點:
1.本發(fā)明通過兩個高壓線圈共用一個調壓線圈,實現(xiàn)兩種調壓范圍的電壓,既可滿足兩種調壓范圍的電壓輸出,同時滿足變壓器的技術參數(shù)、經濟性要求、運輸及基礎承重。
2.本發(fā)明高壓線圈Ⅰ和高壓線圈Ⅱ通過無勵磁開關串聯(lián)連接,可在不用兩個獨立完整高壓線圈的情況下實現(xiàn)兩種高壓電壓,一個基本線圈實現(xiàn)一種高壓,兩個高壓線圈通過無勵磁開關串聯(lián)連接實現(xiàn)另一種高壓電壓,即實現(xiàn)兩種高壓電壓又節(jié)省一個高壓線圈,節(jié)約銅的用量,重量輕,滿足現(xiàn)場重量要求,經濟性好。
3.本發(fā)明在變壓器的長軸中心線兩側分別放置了有載分接開關和無勵磁分接開關,開關結構布置合理,有效利用長軸空間,節(jié)省變壓器油的用量,滿足現(xiàn)場重量要求,經濟性好。
4.本發(fā)明低壓套管位于油箱的低壓側,分六個套管垂直引出,在油箱外部實現(xiàn)三角連接,可以滿足現(xiàn)場不同聯(lián)結組別的要求。
5.本發(fā)明的研發(fā)成功,在變壓器的設計中有了較大的突破,同時滿足變壓器的技術參數(shù)、經濟性要求、運輸及基礎承重,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變壓器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變壓器的側面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銘牌繞組接線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繞組接線原理圖。
其中,1為變壓器主體;2為高壓套管;3為低壓套管;4為高壓中性點套管;5為儲油柜;6為油箱;7為冷卻裝置;8為上夾件;9為下夾件;10為上夾件腹板;11為下夾件腹板;12為低壓升高座;13為高壓Ⅰ繞組;14高壓Ⅱ繞組;15為有載分接開關;16為無勵磁分接開關;17為高壓繞組Ⅰ上部出頭;18為高壓繞組Ⅱ上部出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雙高壓共用一個調壓線圈的多功能變壓器,包括高壓繞組、低壓繞組、油箱6、高壓套管2、低壓套管3以及高壓中性點套管4,還同時具有有載分接開關15和無勵磁分接開關16,二者位于變壓器主體1的長軸中心線兩側;高壓繞組為兩個,即高壓Ⅰ繞組13和高壓Ⅱ繞組14,油箱6內設置三相三柱鐵心結構,三相三柱鐵心上由內向外分別套裝有低壓繞組、高壓Ⅰ繞組13、高壓Ⅱ繞組14以及調壓繞組,高壓Ⅰ繞組13與高壓Ⅱ繞組14通過無勵磁開關16串聯(lián)連接,高壓Ⅰ、Ⅱ繞組出頭在上端,通過共用的三只高壓套管2引出,實現(xiàn)220kV與150kV兩種電壓輸出。
本實施例中,高壓Ⅰ繞組13(150kV)與高壓Ⅱ繞組(70kV)通過無勵磁分接開關16串聯(lián),高壓Ⅰ繞組為左繞向,高壓Ⅱ繞組為左繞向,實現(xiàn)220kV與150kV兩種高壓,并分別接至調壓線圈,一個基本線圈實現(xiàn)一種高壓,兩個高壓線圈通過無勵磁開關串聯(lián)連接后實現(xiàn)另一種高壓電壓,實現(xiàn)兩種調壓范圍。
本實施例中,高壓套管2直接從高壓繞組端部豎直引出;儲油柜5位于油箱上方與開關16相對的另一側,平行于變壓器長軸方向并延長軸向外延伸;冷卻裝置7分組集中布置在油箱6的高壓側,與變壓器主體1長軸方向平行。分組集中布置即分成兩組,每組六個散熱器,兩組分列在油箱6的高壓側,兩組油路獨立;低壓套管3分六只引出,在油箱外部實現(xiàn)三角連接。
鐵心結構采用三相三柱結構,由三個鐵心柱及四個鐵軛構成該三相變壓器的閉合磁路。同時采用鐵芯拉板、夾件及墊腳來保證鐵心片的夾緊、器身起吊、壓緊及短路狀態(tài)下的機械強度。鐵心的上下夾件腹板14、15形成鐵心框架。
低壓升高座12為圓筒式結構,為把裝結構。
如圖4、5所示,油箱6內設置三相三柱鐵心,三相三柱鐵心上分別套裝有低壓繞組、高壓繞組Ⅰ13(150kV)、調壓繞組、高壓繞組Ⅱ14(70kV);高壓繞組Ⅰ13(150kV)與高壓繞組Ⅱ(70kV)通過無勵磁分接開關16串聯(lián),實現(xiàn)220kV與150kV兩種高壓,并分別接至調壓線圈,實現(xiàn)兩種調壓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