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特別涉及ー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
背景技術:
線圈繞線機是一種機電一體化的設備,變壓器的線圈有多種,特別是簧形線圈,其主要由銅絲卷繞而成,但是生產簧形線圈的方法大多數(shù)采用半機械化操作,特別是上下線材時,主要是依靠人力來完成上線材,生產完成ー個簧形線圈后,再依靠人力來取下。具體來說,首先將銅絲卡在轉軸上,然后啟動電機迫使轉軸轉動,靠人力將銅絲沿著轉軸繞,繞道一定的長度后,轉軸停止轉動,再靠人力將銅絲剪斷,其過程相當麻煩,不僅勞動強度大,操作過程相當麻煩,而且結果不精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ー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該繞線結構設計合理,實現(xiàn)自動上線、自動繞線,生產效率高。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ー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ー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電機組和移動機構,所述電機組包含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螺桿,所述第ニ電機固定連接轉軸,所述轉軸的端部設有定位部,所述轉軸靠近定位部的一端外圍設有軸套,所述軸套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機構。進ー步地,所述移動機構設有通孔I,所述通孔I設置于所述移動機構與所述軸套的連接處,所述轉軸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所述轉軸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I與所述軸套活動連接。進ー步地,所述移動機構下部中間位置設有與所述螺桿相匹配吻合的帶有螺紋的通孔II。進ー步地,所述電機組設置于操作面板的殼體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自動上、下線材,所述轉軸的定位部自動定位線材,自動繞線圈,線圈繞線完成后通過所述軸套自動把線圈從轉軸上取下。所述轉軸連接的電機通過控制系統(tǒng)的變頻器來控制電機的停止或換向,控制精度高,操作調整方便,繞線圈數(shù)準確,全自動作業(yè),生產效率高。
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除去控制面板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以下是本實用新型零部件符號標記說明機架10、電機組20、第一電機21、第二電機22、移動機構30、通孔I 31、通孔II 32、螺桿40、轉軸50、定位部51、軸套60、操作面板70。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歩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解析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與精神,藉由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詳述得到進一歩的了解。如說明書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0,所述機架10上設有電機組20和移動機構30,所述電機組20設置于操作面板70的殼體內,所述電機組20連接控制系統(tǒng),所述控制系統(tǒng)設置于機架10內部。所述電機組20包含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所述第一電機21的電機軸固定連接螺桿40,用于帶動所述螺桿40的轉動。所述第二電機22固定連接轉軸50,用于帶動所述轉軸50轉動,以自動進行繞線材。所述轉軸50的端部設有定位部51,所述定位部51用于自動上料,線材通過所述定位部51定位,不需要手工進行上線材,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轉軸50靠近定位部51的一端外圍設有軸套60,所述軸套60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機構30,所述軸套60用于線圈繞制完成后,使線圈自動脫離所述轉 軸50。所述移動機構30設有通孔I 31,所述通孔I 31設置于所述移動機構30與所述軸套60的連接處,所述轉軸50 —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22的電機軸,所述轉軸50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I 31與所述軸套60活動連接。所述移動機構30下部中間位置設有與所述螺桿40相匹配吻合的帶有螺紋的通孔II 32。所述螺桿40—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21的電機軸,所述螺桿40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II 32活動連接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設置于所示機架10的端部。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吋,開啟電源后,首先線材通過所述定位部51進行定位,所述第二電機22帶動所述轉軸50進行旋轉,由于線材已被所述定位部51固定,因此,線材開始纏繞在所述轉軸50上。與此同時,所述第一電機21開始帶動所述螺桿40轉動,由于所述移動機構30上設有帶有螺紋的通孔II 32,因此所述移動機構30通過所述螺桿40的轉動而移動;待線圈達到規(guī)定的長度后,所述第二電機22停止旋轉,進而所述轉軸50停止,此時,所述第一電機21反轉,所述螺桿40開始帶動所述移動機構30返回原始位置,進而帶動所述軸套60自動把完成的線圈從轉軸50上推取下,再進入下一個線圈的生產過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自動上、下線材,自動繞線圈,且控制精度高,操作調整方便,繞線圈數(shù)準確,全自動作業(yè),生產效率高。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包括機架(10),所述機架(10)上設有電機組(20)和移動機構(30),所述電機組(20)包含第一電機(21)和第二電機(22),所述第一電機(21)固定連接螺桿(40),所述第二電機(22)固定連接轉軸(50),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50 )的端部設有定位部(51),所述轉軸(50 )靠近定位部(51)的一端外圍設有軸套(60 ),所述軸套(60)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機構(30)。
2.根據(jù)權利要求 I所述的一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30)設有通孔I (31),所述通孔I (31)設置于所述移動機構(30)與所述軸套(60 )的連接處,所述轉軸(50 ) —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22 ),所述轉軸(50 )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通孔I (31)與所述軸套(60)活動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30)下部中間位置設有與所述螺桿(40)相匹配吻合的帶有螺紋的通孔II (32)。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組(20)設置于操作面板(70)的殼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自動簧形線圈繞線機的繞線結構,該繞線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電機和移動機構,電機包含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第一電機固定連接螺桿,第二電機固定連接轉軸,轉軸的端部設有定位部,轉軸靠近定位部的一端外圍設有軸套,軸套固定連接移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自動上線,自動繞線,完成繞線后自動取下線圈,控制精度高,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H01F41/06GK202394699SQ20112045450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許錦為 申請人:康展電子(東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