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壓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變壓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家電產(chǎn)品的種類玲瑯滿目,然而驅(qū)動每種電器所需的電壓及功率不盡相同,因而需要有各種變壓器以提供不同需求的電壓及功率。目前,業(yè)界經(jīng)常用的變壓器產(chǎn)品有兩種。一種為高頻變壓器,一般主要為開關電源功率轉(zhuǎn)換變壓器。另一種為低頻變壓器,即為一般的硅鋼片變壓器。已知的變壓器包含有繞線架(bobbin)以及鐵芯組。變壓器的繞線架可供主級繞線(primary winding coil)與次級繞線(secondary winding coil)疊繞。鐵芯組部分地穿設于繞線架,即可使鐵芯組與疊繞于繞線架的主級繞線以及次級繞線產(chǎn)生電磁偶合感應,借以達到電壓轉(zhuǎn)換的目的。 然而,對于已知的變壓器來說,其繞線架在制造的過程中會因為開模誤差的因素,導致在后續(xù)組裝時匹配間隙較大。此現(xiàn)象不利于工廠生產(chǎn)控管,容易產(chǎn)生組裝歪斜等情形而不利量產(chǎn)。另外,繞線架在組裝時還必須由人工進行膠合固定(例如,用AB膠),更降低了組裝速度。此外,由于繞線架的開模誤差以及工廠工人組裝差異無法一致等因素,除了會導致鐵芯組在組裝后在外觀上會有歪斜的狀況,更會導致鐵芯組之間的寬度往往無法一致,致使變壓器的感值數(shù)據(jù)變異分散。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已知技術的問題,本發(fā)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變壓器,其主要通過將套筒套設于鐵芯組與隔絕蓋體之間及/或鐵芯組與繞線架之間,進而可降低模具誤差以及人工組裝差異的問題。套筒除了可解決鐵芯組發(fā)生組裝歪斜偏移而影響電氣特性的問題,套筒中的隔板的厚度亦可控制鐵芯組之間的距離,進而可達到固定感值并提高電氣特性穩(wěn)定度的功效。此外,本發(fā)明的變壓器還通過在繞線架與隔絕蓋體之間增加卡合結(jié)構的設計,進而可省略以往必須經(jīng)由人工進行點膠制程,并大大提升工廠生產(chǎn)組裝時的速度以及方便性。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一種變壓器包含有繞線架、鐵芯組以及第一套筒。繞線架包含有本體和貫穿本體的貫穿通道。鐵芯組穿設于貫穿通道中并環(huán)繞繞線架的側(cè)邊。鐵芯組包含有第一鐵芯以及第二鐵芯。第一鐵芯包含有第一末端。第一末端是設置于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第二鐵芯包含有第二末端。第二末端設置于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具有第一間隙。第一套筒設置于第一間隙,進而使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穿設于第一套筒中,且第一末端對準于第二末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方式,一種變壓器包含有繞線架、鐵芯組以及隔絕蓋體。繞線架包含有本體、貫穿本體的貫穿通道和環(huán)設于本體的繞線部。鐵芯組穿設于貫穿通道中并環(huán)繞繞線架的側(cè)邊。鐵芯組包含有第一鐵芯以及第二鐵芯。第一鐵芯包含有第一末端。第一末端設置于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第二鐵芯包含有第二末端。第二末端設置于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其中,第一末端對準于第二末端,且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具有第一間隙。隔絕蓋體設置于繞線部與鐵芯組之間。隔絕蓋體進一步包含有擋墻,且擋墻位于第一間隙。本發(fā)明的變壓器,主要通過將套筒套設于鐵芯組與隔絕蓋體之間及/或鐵芯組與繞線架之間,進而可降低模具誤差以及人工組裝差異的問題。套筒除了可解決鐵芯組發(fā)生組裝歪斜偏移而影響電氣特性的問題,套筒中的隔板的厚度亦可控制鐵芯組之間的距離,進而可達到固定感值并提高電氣特性穩(wěn)定度的功效。再者,為了配合不同電氣特性需求,只需簡單地修改套筒中的隔板的厚度或改變隔板于套筒中的位置,無需另外開繞線架與隔絕蓋體等大型復雜模具,可大大降低開模費用。此外,本發(fā)明的變壓器還通過在繞線架與隔絕蓋體之間增加卡合結(jié)構的設計,進而可省略以往必須經(jīng)由人工進行點膠制程,并大大提升工廠生產(chǎn)組裝時的速度以及方便性。
圖IA為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變壓器的立體組合圖;圖IB為繪示圖IA中的變壓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繪示圖IA中的第一鐵芯、第二鐵芯、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沿線段2-2’的剖面圖;圖3為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鐵芯、第二鐵芯、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的剖面圖;圖4為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變壓器的立體剖視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3、5變壓器30、50繞線架
300a、500a本體300b、500b貫穿通道
300c凸條302、502繞線部
302a主級繞線302b:次級繞線
304第一^合結(jié)構
32、52鐵芯組320、520第一鐵芯
320a、520a第一末端320b、520b第三末端 320c、320d導引溝槽321a、521a第一間隙
321b、521b第二間隙322、522第二鐵芯
322a、522a第二末端322b、522b第四末端
322c、322d導引溝槽34:第一套筒
340、360隔板342:第一容置槽
344第二容置槽346、366導引凹壁
36第二套筒362:第三容置槽 364第四容置槽38、58隔絕蓋體 380第二卡合結(jié)構506:擋板 582擋墻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以附圖揭露本發(fā)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jié)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jié)不應用以限制本發(fā)明。也就是說,在本發(fā)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jié)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附圖起見,一些已知慣用的結(jié)構與組件在附圖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本發(fā)明的一技術方案是一種變壓器。更具體地說,其主要通過將套筒套設于鐵芯組與隔絕蓋體之間及/或鐵芯組與繞線架之間,進而可降低模具誤差以及人工組裝差異的問題。套筒除了可解決鐵芯組發(fā)生組裝歪斜偏移而影響電氣特性的問題,套筒中的隔板的厚度亦可控制鐵芯組之間的距離,進而可達到固定感值并提高電氣特性穩(wěn)定度的功效。此夕卜,本發(fā)明的變壓器還通過在繞線架與隔絕蓋體之間增加卡合結(jié)構的設計,進而可省略以往必須經(jīng)由人工進行點膠制程,并大大提升工廠生產(chǎn)組裝時的速度以及方便性。請參照圖1A、圖IB以及圖2。圖IA為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變壓器3的立體組合圖。圖IB為繪示圖IA中的變壓器3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繪示圖IA中的第一鐵芯320、第二鐵芯322、第一套筒34以及第二套筒36沿線段2_2’的剖面圖。如圖IA以及圖IB所示,本發(fā)明的變壓器3可以是應用于微波爐的直流變壓器,但并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本發(fā)明的變壓器3可以應用于任何有變壓需求的電子產(chǎn)品,只要在組裝過程中會因為模具誤差以及人工組裝差異而造成組裝效率低落問題,皆可應用本發(fā)明的概念提升變壓器3組裝時的速度與方便性。如圖IA以及圖IB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主要包含有繞線架30、鐵芯組32、第一套筒34、第二套筒36以及隔絕蓋體38。以下將詳細介紹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所包含的各組件的結(jié)構配置。如圖IA以及圖IB所示,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繞線架30可包含有本體300a、貫穿本體300a的貫穿通道300b以及繞線部302。繞線架30的繞線部302可供主級繞線302a以及次級繞線302b疊繞。繞線架30的繞線部302是環(huán)設于繞線架30的本體300a。隔絕蓋體38是設置于繞線部302與第一套筒34之間。變壓器3的鐵芯組32可部分穿設于繞線架30的貫穿通道300b中,并部分環(huán)繞繞線架30的側(cè)邊。借此,鐵芯組32與疊繞于繞線部302的主級繞線302a以及次級繞線302b即可產(chǎn)生電磁偶合感應,借以達到電壓轉(zhuǎn)換的目的。進一步來說,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鐵芯組32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鐵芯320 以及第二鐵芯322。第一鐵芯320可包含第一末端320a以及第三末端320b。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設置于繞線架30的側(cè)邊鄰近處。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穿設于繞線架30的貫穿通道300b中。第二鐵芯322可包含第二末端322a以及第四末端322b。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設置于繞線架30的側(cè)邊鄰近處。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穿設于繞線架30的貫穿通道300b中。其中,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之間具有第一間隙321a(請參見圖2所示)。第一套筒34設置于第一間隙321a。換言之,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末端322a穿設于第一套筒34中,或說第一套筒34套設于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之間,用以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對準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進而可防止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產(chǎn)生歪斜的情況而影響感值。如圖2所示,并請同時參閱圖IA以及圖1B,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之間具有第二間隙321b。第二套筒36的設置于第二間隙321b。換言之,第三末端320b與第四末端322b穿設于第二套筒36中,或說第二套筒36套設于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之間,用以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對準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進而可防止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產(chǎn)生歪斜的情況而影響感值。如圖2所示,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第一套筒34中可進一步包含有隔板340。第一套筒34的隔板340可使第一套筒34中分隔出第一容置槽342以及第二容置槽344。借此,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即可穿設于第一套筒34的第一容置槽342中并抵靠隔板340。同樣地,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即可穿設于第一套筒34的第二容置槽344中并抵靠隔板340。進一步來說,為了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能夠更準確地對準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第一套筒34的第一容置槽342的結(jié)構形狀可恰好與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匹配,并且第一套筒34的第二容置槽344的結(jié)構形狀可恰好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匹配。再者,由于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抵靠第一套筒34的隔板340,并且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同樣亦抵靠第一套筒34的隔板340,因此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之間的距離可由第一套筒34的隔板340的厚度來控制。換言之,為了使鐵芯組32可達到配合不同電氣特性的目的,可以在制造第一套筒34時,通過改變第一套筒34中的隔板340的厚度,進而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之間的距離調(diào)整至所需的距離。由此可知,第一套筒34除了可解決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發(fā)生組裝歪斜偏移而影響電氣特性的問題,第一套筒34中的隔板340的厚度亦可控制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之間的距離,進而可達到固定感值并提高電氣特性穩(wěn)定度的功效。再者,為了配合不同電氣特性需求,亦可通過簡單地修改隔板340于第一套筒34中的位置,無需另外開繞線架30與隔絕蓋體38等大型復雜模具,因此本發(fā)明的變壓器3的開模成本并不會增加。同樣示于圖2中,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第二套筒36中亦可進一步包含有隔板360。第二套筒36的隔板360可使第二套筒36中分隔出第三容置槽362以及第四容置槽364。借此,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即可穿設于第二套筒36的第三容置槽362中并抵靠隔板360。同樣地,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即可穿設于第二套筒36的第四容置槽364中并抵靠隔板360。 進一步來說,為了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能夠更準確地對準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第二套筒36的第三容置槽362的結(jié)構形狀可恰好與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匹配,并且第二套筒36的第四容置槽364的結(jié)構形狀可恰好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匹配。再者,由于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抵靠第二套筒36的隔板360,并且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同樣亦抵靠第二套筒36的隔板360,因此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之間的距離可由第二套筒36的隔板360的厚度來控制。換言之,為了使鐵芯組32可達到配合不同電氣特性的目的,同樣可以在制造第二套筒36時,藉由改變第二套筒36中的隔板360的厚度,進而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之間的距離調(diào)整至所需的距離。同樣地,第二套筒36除了可解決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發(fā)生組裝歪斜偏移而影響電氣特性的問題,第二套筒36中的隔板360的厚度亦可控制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之間的距離,進而可達到固定感值并提高電氣特性穩(wěn)定度的功效。再者,為了配合不同電氣特性需求,亦可藉由簡單地修改隔板360于第二套筒36中的位置。請參照圖3。圖3為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鐵芯520、第二鐵芯522、第一套筒34以及第二套筒36的剖面圖。如圖3所示,于第二實施例的變壓器3中,第一鐵芯520可包含第一末端520a以及第三末端520b。第二鐵芯522可包含第二末端522a以及第四末端522b。第一套筒34套設于第一鐵芯520的第一末端520a與第二鐵芯522的第二末端522a之間。借此,第一鐵芯520的第一末端520a即可穿設于第一套筒34的第一容置槽342中并抵靠隔板340。同樣地,第二鐵芯522的第二末端522a即可穿設于第一套筒34的第二容置槽344中并抵靠隔板340。另外,第二套筒36是套設于第一鐵芯520的第三末端520b與第二鐵芯522的第四末端522b之間。借此,第一鐵芯520的第三末端520b即可穿設于第二套筒36的第三容置槽362中并抵靠隔板360。同樣地,第二鐵芯522的第四末端522b即可穿設于第二套筒36的第四容置槽364中并抵靠隔板360。在此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鐵芯520與第二鐵芯522與圖2中的第一鐵芯320與第二鐵芯322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鐵芯520與第二鐵芯522的長度不同。于實際應用中,若為了搭配不同電器需求,可采用長度不同的第一鐵芯520與第二鐵芯522,進而改變第一間隙521a與第二間隙521b的位置。此時,繞線架30、第一套筒34以及第二套筒36等復雜模具即可繼續(xù)沿用而無需另外開模,進而降低開發(fā)模具的費用。如圖IA以及圖IB所示,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第一套筒34可進一步包含有導引凹壁346,用以于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以及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套設于第一套筒34中的期間,導引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相對地,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可包含有對應于第一套筒34的導引凹壁346的導引溝槽320c,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可包含有對應于第一套筒34的導 引凹壁346的導引溝槽322c。通過第一套筒34的導引凹壁346可滑動地與第一鐵芯320的導引溝槽320c相互卡合,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即可于套設于第一套筒34中的期間受第一套筒34的導引凹壁346所導引。同樣地,通過第一套筒34的導引凹壁346可滑動地與第二鐵芯322的導引溝槽322c相互卡合,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即可于套設于第一套筒34中的期間受第一套筒34的導引凹壁346所導引。同樣示于圖IA以及圖IB中,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第二套筒36亦可進一步包含有導引凹壁366,用以于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以及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套設于第二套筒36中的期間,導引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相對地,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可包含有對應于第二套筒36的導引凹壁366的導引溝槽320d,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可包含有對應于第二套筒36的導引凹壁366的導引溝槽322d。通過第二套筒36的導引凹壁366可滑動地與第一鐵芯320的導引溝槽320d相互卡合,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即可于套設于第一套筒34中的期間受第一套筒34的導引凹壁366所導引。同樣地,通過第二套筒36的導引凹壁366可滑動地與第二鐵芯322的導引溝槽322d相互卡合,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即可于套設于第一套筒34中的期間受第一套筒34的導引凹壁366所導引。此外,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為了于第二套筒36穿設于繞線架30的貫穿通道300b中的期間,防止第二套筒36于繞線架30的貫穿通道300b中隨意地轉(zhuǎn)動而不利于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以及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套設,繞線架30的本體300a于貫穿通道300b中可進一步包含有對應于導引凹壁366的凸條300c。因此,通過繞線架30的凸條300c的結(jié)構形狀配合以可滑動地與第二套筒36的導引凹壁366卡合,第二套筒36即可于套設于繞線架30的貫穿通道300b中的期間受繞線架30的凸條300c所導引。于一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的變壓器3亦可省略上述的第二套筒36。只要繞線架30的貫穿信道300b的結(jié)構形狀可分別恰好與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以及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匹配,并且繞線架30的凸條300c的結(jié)構形狀配合以分別可滑動地與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以及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卡合即可。如圖IA以及圖IB所示,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3中,為了省略以往在將繞線架30與隔絕蓋體38相互固定時所必須進行的人工點膠制程以提升工廠生產(chǎn)組裝時的速度以及方便性,繞線架30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一卡合結(jié)構304。第一卡合結(jié)構304設置于繞線架30的本體300a,并介于貫穿通道300b的兩端與繞線部302之間,用以于隔絕蓋體38銜接于貫穿通道300b的兩端時與隔絕蓋體38相互卡合。相對地,隔絕蓋體38亦可進一步包含有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隔絕蓋體38的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可用以于隔絕蓋體38銜接于貫穿通道300b的兩端時,通過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與繞線架30的第—合結(jié)構304相互卡合而與繞線架30相互固定。當然,繞線架30的第一^^合結(jié)構304以及隔絕蓋體38的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的結(jié)構形狀亦可相互置換(例如,第一^^合結(jié)構304為凹槽而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為凸出卡榫;或第一卡合結(jié)構304為凸出卡榫而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凹槽),只要能達到使繞線架30的第一^^合結(jié)構304以及隔絕蓋體38的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穩(wěn)固地相互卡合的目的即可。此外,繞線架30的第一卡合結(jié)構304以及隔絕蓋體38的第二卡合結(jié)構380的數(shù)量相對應,且可依照需求而彈性地改變。請參照圖4。圖4為繪示依照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變壓器5的立體剖視圖。如圖4所不,于本實施方式的變壓器5中,若供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以 及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套設的第二套筒36被省略,則若要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與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之間保留預定的間隙(亦即,第二間隙321b)且相互對準,亦可使繞線架50于貫穿通道500b中進一步包含有擋板506。借此,第一鐵芯320的第三末端320b和第二鐵芯322的第四末端322b即可分別由貫穿通道500b的兩端穿設至貫穿通道500b中并抵靠擋板506。同樣地,若供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以及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套設的第一套筒34被省略,則若要使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與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之間保留預定的間隙(亦即,第一間隙321a)且相互對準,亦可使隔絕蓋體58進一步包含有擋墻582。隔絕蓋體58設置于繞線部502與第一鐵芯320以及第二鐵芯322之間。借此,第一鐵芯320的第一末端320a和第二鐵芯322的第二末端322a即可分別抵靠擋墻582。由以上對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的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fā)明的變壓器,主要通過將套筒套設于鐵芯組與隔絕蓋體之間及/或鐵芯組與繞線架之間,進而可降低模具誤差以及人工組裝差異的問題。套筒除了可解決鐵芯組發(fā)生組裝歪斜偏移而影響電氣特性的問題,套筒中的隔板的厚度亦可控制鐵芯組之間的距離,進而可達到固定感值并提高電氣特性穩(wěn)定度的功效。再者,為了配合不同電氣特性需求,只需簡單地修改套筒中的隔板的厚度或改變隔板于套筒中的位置,無需另外開繞線架與隔絕蓋體等大型復雜模具,可大大降低開模費用。此外,本發(fā)明的變壓器還通過在繞線架與隔絕蓋體之間增加卡合結(jié)構的設計,進而可省略以往必須經(jīng)由人工進行點膠制程,并大大提升工廠生產(chǎn)組裝時的速度以及方便性。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變壓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繞線架,包含一本體和一貫穿該本體的貫穿通道; 一鐵芯組,穿設于該貫穿通道中并環(huán)繞該繞線架的側(cè)邊,該鐵芯組包含 一第一鐵芯,包含一第一末端,該第一末端設置于該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以及一第二鐵芯,包含一第二末端,該第二末端設置于該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其中該第一末端對準于該第二末端,且該第一末端與該第二末端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以及 一第一套筒,設置于該第一間隙,且該第一末端與該第二末端穿設于該第一套筒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套筒中進一步包含一隔板,使該第一套筒中分隔出一第一容置槽以及一第二容置槽,該第一末端穿設于該第一容置槽中并抵靠該隔板,該第二末端穿設于該第二容置槽中并抵靠該隔板。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套筒進一步包含一導引凹壁,該第一末端和該第二末端分別包含有對應于該第一套筒的該導引凹壁的一導引溝槽。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壓器進一步包含一隔絕蓋體,其中該繞線架進一步包含一繞線部,該繞線部環(huán)設于該繞線架的本體,該隔絕蓋體設置于該繞 線部與該第一套筒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該繞線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卡合結(jié)構,設置于該繞線架的本體,該隔絕蓋體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卡合結(jié)構,該隔絕蓋體是通過該第二卡合結(jié)構與該第—合結(jié)構相互卡合而與該繞線架相互固定。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壓器進一步包含一第二套筒,穿設于該貫穿通道中,其中該第一鐵芯進一步包含一第三末端,該第二鐵芯進一步包含一第四末端,該第三末端和該第四末端穿設于該貫穿通道中的該第二套筒中,該第三末端對準于該第四末端,且該第三末端和該第四末端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套筒中進一步包含一隔板,使該第二套筒中分隔出一第三容置槽以及一第四容置槽,該第三末端穿設于該第三容置槽中并抵靠該隔板,該第四末端穿設于該第四容置槽中并抵靠該隔板。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套筒進一步包含一導引凹壁,該第三末端和該第四末端分別包含有對應于該第二套筒的該導引凹壁的一導引溝槽。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該本體于該貫穿通道中進一步包含對應于該導引凹壁的一凸條。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壓器,其特征在于,該繞線架于該貫穿通道中進一步包含一擋板,該第一鐵芯進一步包含一第三末端,該第二鐵芯進一步包含一第四末端,該第三末端和該第四末端分別由該貫穿通道的兩端穿設至該貫穿通道中并抵靠該擋板,該第三末端對準于該第四末端,且該第三末端和該第四末端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
11.一種變壓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繞線架,包含一本體、一貫穿該本體的貫穿通道和一環(huán)設于該本體的繞線部; 一鐵芯組,穿設于該貫穿通道中并環(huán)繞該繞線架的側(cè)邊,該鐵芯組包含 一第一鐵芯,包含一第一末端,該第一末端設置于該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以及一第二鐵芯,包含一第二末端,該第二末端設置于該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其中該第一末端對準于該第二末端,且該第一末端與該第二末端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以及一隔絕蓋體,設置于該繞線部與該鐵芯組之間,該 隔絕蓋體進一步包含一擋墻,且該擋墻位于該第一間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變壓器,包含繞線架、鐵芯組以及第一套筒。繞線架包含本體與貫穿本體的貫穿通道。鐵芯組包含第一鐵芯與第二鐵芯。第一鐵芯的第一末端與第二鐵芯的第二末端設置于繞線架的側(cè)邊鄰近處。第一套筒設置于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的第一間隙,進而使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穿設于第一套筒中。并且,第一末端對準于第二末端。
文檔編號H01F27/30GK102779628SQ2011101263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fā)明者張治良, 賴信宗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