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裝置,尤指一種將芯片模塊電性連接至電路板上的電 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一種電連接裝置,其包括一絕緣本體,設于所述絕緣本體內(nèi)的多數(shù)端子,一 加強框,一蓋體以及一驅動桿。所述絕緣本體具有貫穿所述絕緣本體的多數(shù)收容槽,各所述 端子對應收容于相應的各所述收容槽內(nèi),所述加強框設于所述絕緣本體外圍,其具有一第 一樞接端,及位于與所述第一樞接端相對另一側的一第二樞接端,以及一卡勾,所述蓋體為 中空結構,所述蓋體蓋設于所述加強框上方,其具有與所述加強框的所述第一樞接端相樞 接的一樞接端,及位于所述樞接端相對另一側的一扣勾,所述驅動桿具有一樞接部樞接于 所述加強框的所述第二樞接端,以及與所述卡勾相配合的一操作部,所述樞接部具有一壓 制部,操作所述操作部使所述壓制部恰與所述蓋體的所述扣勾壓制配合。操作所述驅動桿的所述操作部可使所述蓋體處于閉合和開啟狀態(tài),從閉合狀態(tài)到 開啟狀態(tài)過程中,所述驅動桿會朝所述樞接部的軸向位移路徑位移。閉合狀態(tài)下,所述操 作部卡合于所述卡勾,所述驅動桿的所述樞接部壓制所述扣勾于所述加強框上,開啟所述 電連接裝置時,撥動所述操作部,使之脫離所述卡勾的卡合,朝遠離所述卡勾的方向撥動, 所述驅動桿的所述樞接部遠離所述扣勾,從而使得所述蓋體借助所述第一樞接端的樞轉作 用,可以開啟所述蓋體。所述電連接裝置的缺失在于1.由于所述第二樞接端上未設有阻擋所述驅動桿于所述樞接部軸向位移的結構, 所以,當所述樞接部軸向位移時,有可能使得所述操作部較靠近所述加強框的邊框,從而導 致費盡工夫才能將所述操作部勾扣于所述卡勾,也有可能所述操作部按壓不下去,而需要 重新調(diào)整所述操作部于適當位置才能勾扣于所述卡勾,從而影響操作效率。2.由于所述第二樞接端上未設有阻擋所述驅動桿軸向位移的結構,所以不能起到 定位所述驅動桿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nèi)容針對背景技術面臨的所述種種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限制撥 桿的軸向位移量使得撥桿穩(wěn)固壓制壓框的電連接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絕緣本體;多數(shù)導電端子,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nèi);一底座,設于所述絕緣本體 外圍,所述底座一端設有至少一安裝部,所述底座延伸有一卡勾;一壓框,設于所述底座上 方,蓋設于所述絕緣本體上,所述壓框具有一樞接端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樞接端于所述底 座上相對位于所述安裝部的另一端,所述壓框遠離所述樞接端延伸有至少一配合部;一撥 桿,具有一第一桿體及由所述第一桿體一端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桿體,所述第二桿體上設有
3相鄰的至少一樞接部以及至少一壓制部,所述樞接部對應樞套于所述安裝部,且所述第二 桿體受所述第一桿體操控沿所述樞接部樞轉路徑,使所述壓制部恰與所述壓框的所述配合 部壓制配合,所述第二桿體另容許一軸向位移行程;至少一第一擋止部,所述第一擋止部至 少局部恰位于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路徑上;藉此限制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量。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通過于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路徑上 設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擋止部,限制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量,從而防止所述第二桿體過 度位移而保證所述第一桿體順利地勾扣所述卡勾,從而提高操作效率,也使得所述撥桿穩(wěn) 固地壓制所述壓框。為便于貴審查委員能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形狀、構造、特征及其功效能皆能有進 一步的認識與了解,結合實施例與附圖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圖;圖3為圖2所示電連接裝置的另一視角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的附圖標號說明絕緣本體10導電端子20底座30[0019]第一樞接端31第二樞接端32側壁33[0020]卡勾34安裝部311限位部312[0021]空間313定位孔321壓框40[0022]樞接端41定位板42定位部43[0023]配合部44撥桿50第一桿體51[0024]第二桿體52樞接部521壓制部522[0025]接合部53第一擋止部60第二擋止部61[0026]第三擋止部62第一邊63第二邊6具體實施方式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結構、特征以及功效等,現(xiàn)結合附圖和具體 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作進一步說明。請參照圖1至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的第一實施例,所述電連接裝置包括 一絕緣本體10,多數(shù)導電端子20,一底座30,一壓框40,一撥桿50,以及至少一第一擋止部 60。所述絕緣本體10對應收容各所述導電端子20。所述底座30圍設于所述絕緣本體10外圍,其呈方框狀,具有一第一樞接端31、一 第二樞接端32及垂直所述第一樞接端31與所述第二樞接端32的兩側壁33,所述第一樞 接端31與所述第二樞接端32相對設置,兩所述側壁33相對設置,其中一所述側壁33延伸 有一卡勾34,所述第一樞接端31設有連接在一起的至少一安裝部311以及至少一限位部3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樞接端31設有兩所述安裝部311和一所述限位部312,所述 限位部312設于兩所述安裝部311之間。所述限位部312 —側具有一空間313,所述空間 313位于兩所述安裝部311之間,且所述空間313的開口朝向所述第二樞接端32,所述第二 樞接端32延伸設有至少一定位孔3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樞接端32延伸設有兩所述 定位孔321。所述壓框40的一樞接端41樞接于所述第二樞接端32上,所述樞接端41延伸具 有與兩所述定位孔321對應延伸設置的兩定位板42以及于兩所述定位板42之間延設的呈 圓弧狀的定位部43,并蓋設于所述絕緣本體10上方,相對的另一端上設有一配合部44,所 述配合部44至少部分進入所述空間313內(nèi)。所述撥桿50樞接于所述安裝部311,其具有一第一桿體51、由所述第一桿體51 — 端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桿體52,所述第一桿體51與所述第二桿體52的結合處形成一接合部 53,所述第二桿體52設有至少一樞接部521樞接于所述安裝部311上,以及連接所述樞接 部521的至少一壓制部522。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所述第一樞接端31,所述第二桿體52設 有兩所述樞接部521以及連接兩所述樞接部521的一所述壓制部522。所述第二桿體52容許一軸向位移行程,所述第二桿體52受所述第一桿體51操控 沿所述樞接部521軸向位移路徑,使所述壓制部522恰與所述壓框40的所述配合部44壓 制配合。所述第一擋止部60設于所述底座30上,與所述底座30 —體成型(當然,在其它 實施例中,也可以用粘性物質(zhì)粘合的方式,或者通過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的方式,或者通過 焊接的方式,或者通過其它金屬或塑料扣合件扣合的方式將所述第一擋止部60固定于所 述底座30上,或者,所述第一擋止部60也可不與所述底座30 —體成型,而是所述第一擋止 部60設于所述電路板上,并穿過所述底座30位于所述第二桿體52的軸向位移路徑上),且 至少局部恰位于所述第二桿體52的軸向位移路徑上,以限制所述第二桿體52的軸向位移 量。所述第一擋止部60靠近所述第二桿體52的末端,且與所述第二桿體52的末端之間存 在一間隙,以利于所述第二桿體52轉動。另外,所述第一擋止部60也可設于一電路板(未 圖示)上,并穿過所述底座30位于所述第二桿體52的軸向位移路徑上。組裝時,首先將各所述導電端子20對應裝入所述絕緣本體10內(nèi);其次,將所述底 座30放置于所述絕緣本體10外圍;然后將所述壓框40 —端的所述定位板42套入所述定 位孔321內(nèi),使得所述壓框40樞接于所述底座30的所述第二樞接端32上;最后,將所述撥 桿50安裝于所述底座30上,使兩所述樞接部521與所述底座30上所述第一樞接端31的 兩所述安裝部311相樞接。在所述撥桿50處于開啟狀態(tài)時,所述壓框40可相對所述底座30旋轉,將所述壓 框40開啟,撥動所述撥桿50使其處于閉合狀態(tài),即所述第一桿體51與所述底座30上的所 述卡勾34相扣持,所述撥桿50的所述壓制部522按壓于所述壓框40的所述配合部44上, 使所述壓框40與所述底座30穩(wěn)固連接在一起。操作所述撥桿50時,由于所述第一擋止部60至少局部恰位于所述第二桿體52的 軸向位移路徑上,所以,當所述第二桿體52軸向位移時,由于有所述第一擋止部60限制所 述第二桿體52的軸向位移量,而不會使得所述第一桿體51較靠近所述底座30的所述側壁 33,而發(fā)生需費盡工夫才能將所述第一桿體51勾扣于所述卡勾34,或所述第一桿體51按壓不下去,而需要重新調(diào)整所述第一桿體51于適當位置才能勾扣于所述卡勾34的這一情況, 從而提高了操作效率;另外,由于所述第一擋止部60至少局部恰位于所述第二桿體52的軸 向位移路徑上,所以,能起到定位所述撥桿50的作用。請參閱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的第二實施例,承上述第一實施例的結構, 于本實施例中,另設有一第二擋止部61,所述第二擋止部61設于所述接合部53 —側,所述 第二擋止部61呈L形,具有對應所述第一桿體51的一第一邊63及由所述第一邊63延伸 形成的一第二邊64,所述第二邊64對應所述第二桿體52。 除此之外,其余結構皆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相同,這樣,當撥動所述撥桿50 時,所述第二擋止部61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擋止部60共同作用,避免所述第二桿體 52位移過度,定位所述撥桿50,所述第二實施例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在設有所述 第一擋止部60的基礎上增設有所述第二擋止部61,雙向定位所述撥桿50。請參閱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的第三實施例,承上述第一實施例的結構, 于本實施例中,另設有一第三擋止部62,所述第三擋止部62自所述底座30的所述限位部 312朝其相對的所述第二樞接端32彎折延伸形成,并進入所述空間313內(nèi)。除此之外,其余結構皆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相同,這樣,當撥動所述撥桿50 時,所述第三擋止部62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擋止部60共同作用,避免所述第二桿體 52位移過度,定位所述撥桿50,所述第二實施例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在設有所述 第一擋止部60的基礎上增設有所述第三擋止部62,雙向定位所述撥桿50。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還可具有一第四實施例,承上述第二實施例的結構,于本 實施例中,增設一所述第三擋止部62,所述第三擋止部62自所述底座30的所述限位部312 朝其相對的所述第二樞接端32彎折延伸形成,并進入所述空間313內(nèi)。除此之外,其余結構皆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相同,這樣,當撥動所述撥桿50 時,所述第二擋止部61、所述第三擋止部62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擋止部60共同作 用,避免所述第二桿體52位移過度,定位所述撥桿50,所述第四實施例與所述第一實施例 的區(qū)別在于在設有所述第一擋止部60的基礎上增設有所述第二擋止部61與所述第三擋止 部62,雙向定位所述撥桿50更加可靠。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電連接裝置具有如下優(yōu)點1.操作所述撥桿時,由于所述第一擋止部、所述第二擋止部或者所述第三擋止部 至少局部恰位于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路徑上,所以,當所述第二桿體軸向位移時,由于 有所述第一擋止部、所述第二擋止部或者所述第三擋止部限制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 量,而不會使得所述第一桿體較靠近所述底座的所述側壁,而發(fā)生需費盡工夫才能將所述 第一桿體勾扣于所述卡勾,或所述第一桿體按壓不下去,而需要重新調(diào)整所述第一桿體于 適當位置才能勾扣于所述卡勾的這一情況,從而提高了操作效率。2.由于所述第一擋止部、所述第二擋止部或者所述第三擋止部至少局部恰位于所 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路徑上,所以能起到定位所述撥桿的作用。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 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 變更,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絕緣本體;多數(shù)導電端子,收容于所述絕緣本體內(nèi);一底座,設于所述絕緣本體外圍,所述底座一端設有至少一安裝部,所述底座延伸有一卡勾;一壓框,設于所述底座上方,蓋設于所述絕緣本體上,所述壓框具有一樞接端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樞接端于所述底座上相對位于所述安裝部的另一端,所述壓框遠離所述樞接端延伸有至少一配合部;一撥桿,具有一第一桿體及由所述第一桿體一端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桿體,所述第二桿體上設有相鄰的至少一樞接部以及至少一壓制部,所述樞接部對應樞套于所述安裝部,且所述第二桿體受所述第一桿體操控沿所述樞接部樞轉路徑,使所述壓制部恰與所述壓框的所述配合部壓制配合,所述第二桿體另容許一軸向位移行程;以及至少一擋止部,所述擋止部至少局部恰位于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路徑上;藉此限制所述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止部與所述底座一體成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一電路板,所述底座固定 于所述電路板上,所述擋止部設于所述電路板上,并穿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桿體的軸 向位移路徑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止部位于所述樞接部的一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止部靠近所述第二桿體的末端。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于所述安裝部的一端設有 一空間,所述空間鄰近所述安裝部,所述配合部進入所述空間內(nèi)。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桿體與所述第二桿體的結 合處形成一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一側設有一所述擋止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止部具有對應所述第一桿體 的一第一邊及由所述第一邊延伸形成的一第二邊,所述第二邊對應所述第二桿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于設有所述安裝部的一端 設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與所述安裝部相連接,所述限位部朝所述絕緣本體方向彎折延 伸形成一所述擋止部。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止部與所述撥桿之間具有一 間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連接裝置,其包括一絕緣本體;多數(shù)導電端子;一底座,其延伸有一卡勾,其一端設有至少一安裝部;一壓框,其具有一樞接端樞接于底座,樞接端于底座上相對位于安裝部的另一端,壓框遠離樞接端延伸有至少一配合部;一撥桿,具有一第一桿體及由第一桿體一端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桿體,第二桿體上設有相鄰的至少一樞接部以及至少一壓制部,樞接部對應樞套于安裝部,且第二桿體受第一桿體操控沿樞接部樞轉路徑,使壓制部恰與配合部壓制配合,第二桿體另容許一軸向位移行程;至少一擋止部,擋止部至少局部恰位于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路徑上,藉此限制第二桿體的軸向位移量,使得撥桿穩(wěn)固壓制壓框。
文檔編號H01R13/639GK201601367SQ20102002620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5日
發(fā)明者何建志 申請人: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