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覆晶式ic包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類,特別涉及一種覆晶式i:c包裝結構,尤指一種突
破目前傳統(tǒng)球數(shù)組式封裝(BGA)或微小型球數(shù)組式封裝({丄BGA/window BGA), 以基板(sub-tr'ay)配合傳統(tǒng)打線機(Wir'e Bounder)技術之覆晶式]::C包裝結 構。
背景技術:
常見的IC的包裝方式,如附圖1所示,是以傳統(tǒng)球數(shù)組式封裝(BGA)或 微小型球數(shù)組式封裝(P- BGA/window BGA.),其包裝的結構,系將[C10置于 V,板:ll(si!bt:ray)后,以傳統(tǒng)打線機將:[CIO引出接點101 (Pad)藉由打線 12(Wi:re Bounde:r)技術與基板1.1的引腳111,再f I:Cl(〕封膠13后,構成 ::C模塊,于使用時藉由錫球14與基板15結合。該常見的包裝結構,存在以 下的缺點
1- , IC10的引出接點(Pad)面積及間距難以降低,使得單位晶圓(Wafei-) 的晶粒數(shù)(G:ross I)ie)無法增加。
2 .無法增加內存集成電路(memory IC)單位面枳容量或數(shù)據(jù)引出點(data ]:/0pad)數(shù)量,使單位晶粒成本較高,難以消除噪聲改善性能(performance)。
3. 封裝成本高,且封裝面積較大,不適用于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
4. 封裝材料使用量高,不符環(huán)保要求,且檢修更換零件不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覆晶式IC包裝結構,以突破目前傳統(tǒng)球 數(shù)組式封裝或微小型球數(shù)組式封裝,以基板配合傳統(tǒng)打線機技術的缺陷,進 而降低制造成本,消除噪聲改善性能,且適用于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
一種覆晶式工C包裝結構,包含
工C,其引出點系設有金屬的突塊;
軟性電路板,系設有對應于IC突塊的引線,以供工C貼置亍該后面,使各突塊壓亍引線,將個別的ic及軟性電路板切害ij,以封膠將]:c、及軟性電路
板包覆;
藉由前述的構件組合、構成單顆ic模塊,且以正面球數(shù)組式或反面球數(shù)
成本降低,更可降低噪聲改善性能,以及降低封裝成本,縮小封裝面積,以 利亍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
其中該ic的突塊與軟性電路板的引線,系可藉由異方性導電膠使突塊與 引線結合;
其中,該ic的上方或軟性電路板的底面,系設有金屬件,以供保護工c
及散熱之作用;
其中,該金屬件系為金屬或其它硬質的材料; 其中,該軟性電路板系為單面板或雙面板;
覆晶式i:c包裝結構,系包含供ic貼S之軟性電路板、包覆于:[c的封膠, 以及迭置于ic—匕方的金屬件,其中,該]:c的引出點系設有金屬的突塊,使
IC藉由突塊與軟性電路板的引線結合后,切割為單顆的IC模塊,再以正面球
數(shù)組式或反面球數(shù)組式或引腳式與基板結合;從而可降低]::c引出接點面積及
引出點的數(shù)量,使單位晶粒成本降低,更可降低噪聲改善性能,以及降低封 裝成本,縮小封裝面積,以利千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
前述的覆晶式ic包裝結構,其中該設于]:c上方的金屬件,系為可供保
護ic及散熱用的金屬或其它硬質材料;
前述的覆晶式:[c包裝結構,其中該ic之突塊與軟性電路板之引線,系
可藉由異方性導電膠(ACF)結合。
i..可降低ic引出接點面積及間距,進而增加單位晶圓的晶粒數(shù)及增加 內存集成電路單位面積容量或數(shù)據(jù)引出點數(shù)量,使單位晶粒成本降低,更可 降低噪聲改轡性能。
枳ic單位面積容量
亍本實用新型較之傳統(tǒng)ic包裝結構,存在以下優(yōu):的目的,.
2.可降低封裝成本,縮小封裝面積,簡化架構,達到輕薄短小的產品 設計。
4.易于檢修更換零刊 '5、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各類型IC,如Memory 、 S(〕C、 Comnumication、 Consume!'….等I:C與PCB間之組合加工。
本實用新型以設有引出點突塊之:ic,配合軟性電
數(shù)組式封裝或微小型球數(shù)組式封裝,以基板配合傳 而降低制造成本,且適用于輕薄短小的產品設計,,
附圖i為常見:[c包裝結構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IC平面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IC側視圖。
反,突破目前傳統(tǒng)球
5. -in ±± -J - 66 zt
^合'圖。
;n的IC與軟性電路板結合圖 結構圖,:,
射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伊 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 附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組裝圖。 拊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組裝圖。
組裝圖。
1^1 j t^i 1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至附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含1:C 2及軟性電路板3,于 IC2的引出點21系設有金屬之突塊22,該軟性電路板3則設有對應于突塊22 的引線31,將IC2貼S亍該軟性電路板3后,使各突塊22壓于引線31,或 藉由異方性導電膠使突塊22與引線31結合,再將個別之K〕2及軟性電路板3 切割。本實用新型的結合技術可達線距2(:) ~ 25tun,故而可用亍所有的IC,如附圖6所示,IC 2與軟性電路板3結合且切割為單顆的模塊后,系于 ::[:C 2的匕方迭置一金屬件4 ,并以封膠5將IC 2 、金屬件4及軟性電路板3 包覆,以構成正面引線式的單顆IC模塊,其中,該金屬件4系可—供保護IC
如附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3,系可設為一雙面板,使軟 性電路板3的引線31以穿孔方式分布于.....t、 —F,表面,當亍F表面的引腳31 連結錫球6,構成反面球數(shù)組式的單顆I(〕模塊,,
如附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系可依掘附圖6的結構, 于軟性電路板3的引線31設有錫球6,并將其中的金屬件4設于軟性電路板 3的底面,以構成正面球數(shù)組式的單顆IC模塊。
由于前述包裝后的不同型式的單顆:IC模塊,即可供加工組裝于基板,其 組裝方式有多種,如附圖9所示,系將附圖6的IC模塊置于基板7 —..匕,藉由 焊錫接點71將軟性電路板3的引線31連接于基板7的印刷電路72上,本實
依IC 2四邊布局的引出點21做延伸,其接線的線距配合線及線距依傳統(tǒng)對準 -記號及技術對準以控制兩者最小間隙方,在此間隙以焊錫接點7:1接合。
如附圖l()所示,將IC模塊置于基板8 匕使設于軟性電路板3下'表面 的引腳31所連結的錫球6,連結于基板8的印刷電路81 .....匕,本實施例的組裝 可取代傳統(tǒng)球數(shù)組式封裝或微小型球數(shù)組式封裝。
如附圖11所示,系為附圖8的IC模塊的加工組裝實施例,其組裝方式 系將IC模塊置于基板9上,使設于軟性電路板3 .....匕表面的引腳31所連結的 錫球6,連結于基板9的印刷電路91上,本實施例的效能最佳,唯需改變現(xiàn) 有的測試工具。
前述附圖ll.的實施例f系可如附圖12,于其中的基板9設有一凹槽92, 使IC模塊S于該凹槽92,同樣的,使設于軟性電路板3 ......匕表面的引腳31所
連結的錫球6,連結亍S板9的印刷電路91上,從而可縮小整個高度,將電 路板小型化。
權利要求1、一種覆晶式IC包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IC,其引出點系設有金屬的突塊;軟性電路板,系設有對應于IC突塊的引線,以供IC貼置于該后面,使各突塊壓于引線,將個別之IC及軟性電路板切割,以封膠將IC、及軟性電路板包覆。
2、依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式1C包裝結構,其特征在-f:其中該化 的突塊與軟性電路板的引線,并可由異方性導電膠使突塊與引線結合。
3 、依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覆晶式IC包裝結構,其特征在r;其屮該TC 的上方或軟性電路板的底面,系設有金屬件。
4、 依據(jù)權利要求〗所述的覆晶式1:C包裝結構,其特征在f:其屮該金 満件系為金屬或其它硬質的材料u
5、 依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覆晶式IC包裝結構,其特征在P;其中該軟 性電路板系為單面板或雙面板u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覆晶式IC包裝結構,屬于電子類,主要系包含供IC貼置的軟性電路板(如COF/TCP)、包覆于IC的封膠,以及迭置于IC上方的金屬件,其中,該IC的引出點(pad)系設有金屬的突塊,使IC藉由突塊與軟性電路板的引線結合后,切割為單顆的模塊,再以正面球數(shù)組式或反面球數(shù)組式(BGA orμ-BGA)或引腳式與基板(PCB)結合;從而可降低IC引出接點(Pad)面積及間距,進而增加單位晶圓(Wafer)之晶粒數(shù),及增加內存積IC單位面積容量或數(shù)據(jù)引出點(data I/Opad)數(shù)量,使單位晶粒成本降低,更可降低噪聲改善性能(performance),以及降低封裝成本,縮小封裝面積,以利于輕薄短小。
文檔編號H01L23/48GK201425939SQ200920093598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12日
發(fā)明者葉啟村 申請人:葉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