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該電連接器的端子模組的結(jié)構(gòu)及該電連接 器的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美國專利公告第US6019631號揭示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一種上下堆 疊的一對連接器,該對連接器包括第一電連接器及設置于第一電連接器下方的第二電連 接器。所述第一電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一呈L狀的上端子座及一收容于上端子座內(nèi)的上端 子組。所述上端子座設有水平部及垂直于水平部的垂直部,所述水平部設有可供對接連 接器插入配合的對接空間,垂直部連通對接空間設有若干垂直于對接方向的端子槽。所 述上端子組設有一承載件及若干上對接端子,所述各上對接端子設有對接端,由對接部 彎折延伸的水平端及由水平端的末端垂直彎折延伸的垂直端,所述水平端一體成型設置 于承載件上。該上端子組組裝在上端子座的水平部,對接端子的對接部延伸收容在對接 空間內(nèi),而垂直端則收容在垂直部的端子槽內(nèi)。所述第二電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一下端子 座及一收容于下端子座內(nèi)的下端子組。所述下端子座設有前壁及與前壁相對設置的后 壁,所述前壁向后凹設有可供對接連接器插入對接的對接空間,后壁則垂直于電連接器 的配合方向設有若干端子孔。所述下端子組設有一承載體及若干下對接端子,所述各下 對接端子設有對接部,由對接部彎折延伸的水平固持部及由水平固持部的末端垂直彎折 延伸的垂直固持部,所述水平固持部一體成型設置于承載件上。該下端子組組裝在下端 子座的上方,下對接端子的對接部延伸收容在對接空間內(nèi),而垂直固持部則收容在下端 子座的端子孔內(nèi)。所述第二電連接器安裝于上端子座水平部的下方。該種堆疊式的電連 接器設有多個端子座,且對應每個端子座皆設有承載對接端子的承載件,其元件數(shù)量較 多,結(jié)構(gòu)復雜,組裝工序較多,成本較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元件數(shù)量較少、組裝工序較少且能夠節(jié)省成本 的電連接器。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較小的電連接器。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電連接器,其用于 安裝至一電路板,該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端子模組,各端 子模組包括堆疊設置的上端子組和下端子組,所述上端子組包括上絕緣體及安裝于上絕 緣體上的若干上對接端子,下端子組包括下絕緣體及安裝于下絕緣體上的若干下對接端 子,所述上端子組安裝于下端子組的上方且上對接端子延伸收容在下絕緣體內(nèi)。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電連接器將端子模組的結(jié)構(gòu)整體簡化,即將上端子組 的端子座結(jié)構(gòu)簡化,僅能夠固持上對接端子的水平端,且上對接端子的垂直端即上對接 端子的后端和下對接端子皆通過下端子組的端子座來固定,最后再裝入絕緣本體內(nèi),該電連接器的結(jié)構(gòu)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的元件較少,結(jié)構(gòu)簡單,因此裝配工序也較少,故而, 成本也較小。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其組裝工序 少、裝配簡單從而能夠節(jié)省工時。一種電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一設有多個插接口的絕緣本體,可供對接連接器自前向后插入配合;2)提供若干第一、第二對接端子,該等第一、第二對接端子之中間部分連接于料帶之上;3)提供一第一絕緣端子座,該第一絕緣端子座設有一開口,前述第一對接端子 裝入該絕緣端子座于自開口處切除中間部分的料帶;4)提供一第二絕緣端子座,該第二絕緣端子座設有一舌板,所述舌板設有一開 口,前述第二對接端子裝入第二絕緣座內(nèi)并于開口處切除中間部分的料帶;5)將裝有第一對接端子的第一絕緣端子座裝入第二絕緣端子座的上方形成一端 子模組;6)將前述端子模組裝入絕緣本體,此時第一、第二對接端子對應收容在各插接 口內(nèi)。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電連接器之元件較少,因此,該電連接器的組裝工序 較少,且裝配簡單,能夠節(jié)省工時,并且進一步減少了成本。
圖1是符合本發(fā)明的電連接器的組裝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的分解圖。圖3是圖2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圖。圖4是圖2所示電連接器的端子模組的分解圖。圖5是圖4所示電連接器的端子模組另一視角的分解圖。圖6是本發(fā)明電連接器的端子模組的組裝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5所示為符合本發(fā)明的一種電連接器100,該電連接器100用于安裝 于一外部電路板(未圖示)上并用于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配合連接。所述電連接器 100包括絕緣本體1、安裝于絕緣本體1上的若干端子模組3及包覆于絕緣本體1外的遮 蔽殼體5。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絕緣本體1設有前端面11、與前端面11相對設置的后 端面13及連接前端面11與后端面13的側(cè)壁15。所述前端面11向后凹設有并列設置的 若干對對接口 111,各對對接口 111上下堆疊設置,用于供對接連接器(未圖示)插入配 合連接。所述后端面13向后平行于側(cè)壁15延伸設有若干中間壁131,該等中間壁131將 后端面13與側(cè)壁15之間的空間隔成若干個用于收容端子模組3的收容空間17。所述各 中間壁131設置于相鄰對對接口 13之間。所述上下對接口 111之間設有一間隔板133, 所述間隔板133將上下對接口 111分隔開來。
如圖4和圖5所示,各端子模組3包括一上下堆疊的上端子組7及下端子組9。所述上端子組7包括上絕緣體71及裝設于上絕緣體71內(nèi)的若干上對接端子73。 所述上絕緣體71設有一水平的平板部711及自平板部711垂直延伸的垂直壁712。所述垂 直壁712之間設有若干上端子槽713,該等上端子槽713將平板部711分隔成前端部(未 標號)與后端部(未標號)。所述前端部(未標號)對應各上端子槽713設有前后并列設 置的第一上端子卡持槽714及第二上端子卡持槽715,所述第二上端子卡持槽715與上端 子槽713之間設有第一開口 716。所述后端部(未標號)對應各上端子槽713設有第三上 端子卡持槽717。所述各垂直壁712的底面上設有凸塊719。所述上對接端子73設有上端子水平部733、自上端子水平部733的一端向上然后 向后彎折的上端子對接部731、及自上端子水平部733向下垂直延伸的上端子垂直部735 及設置于上端子垂直部735末端的焊接部737。所述上端子對接部731用于與對接連接器 的端子(未圖示)配合連接,且上端子對接部731與上端子垂直部735位于上端子水平部 733的相反兩側(cè)。所述上端子水平部733在裝入上絕緣體71之前連接于一料帶720上, 上端子對接部731連接于一料帶721,上端子焊接部737連接于一料帶722。所述上端子 水平部733安裝于上端子槽713內(nèi)、第一上端子卡持槽714、第二上端子卡持槽715及第 三上端子卡持槽717內(nèi)。所述第一上端子卡持槽714、第二上端子卡持槽715及第三上端 子卡持槽717形成多個干涉位置,從而保證了上對接端子73的水平部733在裝入上絕緣 體71上時不會發(fā)生彎曲翹起。所述下端子組9包括下絕緣體91及裝設于下絕緣體91內(nèi)的若干下對接端子93。 所述下絕緣體91設有一主體94及自主體94延伸出的舌板95。所述主體94設有平行于 電連接器100安裝方向的凸部941及連接于凸部941的凹部942。所述凸部941設有若干 收容上對接端子73的上端子垂直部735的上端子孔943。所述凹部942設有頂面913,所 述頂面913向下凹設有若干下端子孔944及凹槽945。所述上端子孔943與下端子孔944 皆貫通所述主體94設置。所述舌板95則自所述凹部942的頂面913向前延伸形成。所 述凹槽945則用于與上絕緣體71的凸塊719配合將上絕緣體71固定于下絕緣體91上。所述舌板95對應各下端子孔944設有前后并列設置的第一下端子卡持槽951及 第二下端子卡持槽953。且所述舌板95設有第二開口 955,該第二開口 955設置于所述 第二下端子卡持槽953與凹部942的邊緣之間。所述下對接端子93設有下端子水平部933、自下端子水平部933 —端向下然后向 后彎折的下端子對接部931、及自下端子水平部933向下垂直延伸的下端子垂直部935及 設置于下端子垂直部935末端的焊接部937。所述下端子對接部931與下端子垂直部935 位于下端子水平部933的同一側(cè)。所述下端子對接部931用于與對接連接器的端子(未 圖示)配合連接,且該下端子水平部933在裝入下絕緣體91之前連接于一料帶(未圖示) 上。所述下端子水平部933安裝于第一下端子卡持槽951及第二下端子卡持槽953內(nèi), 下端子垂直部935固持收容于下端子孔944內(nèi)。所述第一下端子卡持槽951及第二下端 子卡持槽953形成多個干涉位置,從而保證了下對接端子93的水平部933在裝入下絕緣 體91上時不會發(fā)生彎曲翹起。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電連接器100將端子模組3的結(jié)構(gòu)簡化,即將上端子組 7的上絕緣體71的結(jié)構(gòu)簡化,該上絕緣體71僅能夠固持上對接端子73的水平部733,且上對接端子73的垂直部735即上對接端子73的后端和下對接端子93皆通過下端子組9 的下絕緣體91來固定,最后再裝入絕緣本體1內(nèi),該電連接器100的結(jié)構(gòu)相較于現(xiàn)有技 術的元件較少,結(jié)構(gòu)簡單,因此裝配工序也較少,故而,成本也較小。安裝該電連接器100時,則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將所述上對接端子73的上端子水平部733安裝于上絕緣體71上并于第 一開口 716處切除連接于上端子水平部733的料帶720,然后按照預定之要求將上端子對 接部731向上然后向后彎折,并切除連接于上端子對接部731的料帶721,最后將上端子 垂直部735垂直向下彎折并切除連接于上端子焊接部737的料帶722。此時,上端子水平 部733固持于第一上端子卡持槽714、第二上端子卡持槽715、上端子槽713內(nèi)及第三上 端子卡持槽717內(nèi);第二步,將所述下對接端子93安裝于下絕緣體91上,并自舌板95的第二開口 955切除連接于下端子水平部933的料帶(未圖示)。此時,下端子水平部933安裝于絕 緣體的舌板95的第一下端子卡持槽951及第二下端子卡持槽953內(nèi),下端子垂直部935 固持收容于下端子孔944內(nèi);第三步,將裝有上對接端子73的上絕緣體71裝入下絕緣體91上形成端子模組 3。此時,上絕緣體71的凸塊719收容在下絕緣體91凹部942的凹槽945內(nèi),平板部711 的前端部位于舌板95的上方,后端部及垂直壁712位于凹部942的上方,上對接端子73 的上端子垂直部735則固持收容在凸部941的上端子孔943內(nèi)。所述上絕緣體71的前端 部(未標號)與下絕緣體91的舌板95之間形成一凹口(未標號),該凹口對應配合于所 述間隔板133將上對接端子和下對接端子分隔開來。第四步,將組裝形成的端子模組3裝入絕緣本體1。此時,上對接端子73的上 端子對接部731及部分上端子水平部733延伸入上對接口 111內(nèi)。下對接端子93的下端 子對接部931及部分下端子水平部933延伸入下對接口 111內(nèi)。上絕緣體73的后端及下 絕緣體93的主體94則收容在收容在收容空間17內(nèi)。第五步,將遮蔽殼體5包在絕緣本體1的外圍。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電連接器100涉及的元件較少,因此,該電連接器100 組裝步驟較少,且裝配簡單,從而進一步減少了成本。另,該電連接器100的結(jié)構(gòu)不僅適用于具有上下堆疊的一對對接口的電連接 器,同時也適用于具有多對對接口的電連接器。
權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其用于安裝至一電路板,該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絕 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端子模組,各端子模組包括堆疊設置的上端子組和下端子組,其特征在 于所述上端子組包括上絕緣體及安裝于上絕緣體上的若干上對接端子,下端子組包括 下絕緣體及安裝于下絕緣體上的若干下對接端子,所述上端子組安裝于下端子組的上方 且上對接端子延伸收容在下絕緣體內(nè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絕緣體設有一主體及自主體 延伸出的舌板,所述主體設有一凸部及連接于凸部的凹部,所述凸部設有若干部分收容 上對接端子的上端子孔,凹部設有若干部分收容下對接端子的下端子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自凹部向前延伸,該舌板 之前端對應各下端子孔設有前后并列設置的一對卡持槽,所述下對接端子部分固持收容 在該等卡持槽內(nèi)。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對接端子設有第一水平部, 由第一水平部的一端向后彎折延伸的第一對接部及由第一水平部的另一端垂直彎折的第 一垂直部,所述第一垂直部與第一對接部位于第一水平部的同一側(cè),所述第一水平部固 持收容在所述卡持槽內(nèi),第一垂直部固持安裝于下端子孔內(nèi)。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設有一開口,所述下端子 的第一水平部部分暴露于該開口內(nèi)。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絕緣體設有平板部及自平板 部垂直延伸的垂直壁,所述垂直壁之間設有若干上端子槽,所述平板部的前端對應各上 端子槽設有前后并列設置的一對上端子卡持槽,平板部的后端亦對應各上端子槽設有一 上端子卡持槽,所述各前后上端子卡持槽與上端子槽將所述上對接端子固持于上絕緣體 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對接端子設有第二水平部, 由第二水平部的一端向上并向后彎折延伸的第二對接部及由第二水平部的另一端向下垂 直彎折的第二垂直部,所述第二垂直部與第二對接部位于第二水平部的相反兩側(cè),所述 第二水平部固持收容在上絕緣體的上端子卡持槽及上端子槽內(nèi),第二垂直部則固持收容 在下絕緣體的上端子孔內(nèi)。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絕緣體的垂直壁設有凸塊, 下絕緣體的凹部對應所述凸塊設有凹槽,所述凸塊收容于所述凹槽內(nèi)從而將上絕緣體固 定于下絕緣體的凹部上方。
9.一種電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一設有多個插接口的絕緣本體,可供對接連接器自前向后插入配合;2)提供若干第一、第二對接端子,該等第一、第二對接端子之中間部分連接于料帶 之上;3)提供一第一絕緣端子座,該第一絕緣端子座設有一開口,前述第一對接端子裝入 該絕緣端子座并于開口處切除中間部分的料帶;4)提供一第二絕緣端子座,該第二絕緣端子座設有一舌板,所述舌板設有一開口, 前述第二對接端子裝入第二絕緣座內(nèi)并于開口處切除中間部分的料帶;5)將裝有第一對接端子的第一絕緣端子座裝入第二絕緣端子座的上方形成一端子模6)將前述端子模組裝入絕緣本體,此時第一、第二對接端子對應收容在各插接口內(nèi)。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絕緣端子座設 有若干第一、第二端子孔,所述第一對接端子的尾端固持收容于第一端子孔內(nèi),第二對 接端子的尾端固持收容于第二端子孔內(nèi)。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該電連接器可安裝至一電路板,其包括絕緣本體及收容于絕緣本體內(nèi)的若干端子模組,各端子模組包括堆疊設置的上端子組和下端子組,所述上端子組包括上絕緣體及安裝于上絕緣體的若干上對接端子,下端子組包括下絕緣體及安裝于下絕緣體的若干下對接端子,所述上端子組安裝于下端子組的上方且上對接端子延伸收容在下絕緣體內(nèi),上述電連接器結(jié)構(gòu)簡單、涉及元件較少、組裝工序少、從而能夠節(jié)省工時及減少成本。
文檔編號H01R13/40GK102013584SQ20091030659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4日
發(fā)明者卜建明, 梁艷華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