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產品逐漸走近人們的生活,也漸漸成為 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技術發(fā)展趨勢的推動下,這些電子產品不斷從原始的體積大朝體積小的方向發(fā)展, 由笨重變輕薄,由難以挪動變成便攜式電子產品,而這些變化恰好符合人們方便攜帶電子 產品的理念。隨著各種體積小的電子產品的誕生,使用于電子產品上的電子組件也不斷的 集成化和輕薄化,以適應電子產品向輕薄化和功能齊全方向轉變的趨勢。同時,隨著科學 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電子產品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今,電子行業(yè)已經成為當前競爭尤為激烈的一個行業(yè),越來越多的廠商不遺余力的 致力于研發(fā)體積小、功能多且性能好的電子產品以搶占更多的市場,但是,隨之而來的問 題是,怎樣才能使得電子產品能在節(jié)省空間的同時又能增加其功能。
目前業(yè)界普遍使用的計算機外圍設備的對接口一般情況下只能對接一種規(guī)格的對接 電連接器,為了讓計算機能同時與多種外圍設備相連,則必須同時擁有多種外圍設備的對 接口。
業(yè)界通常將多種規(guī)格的連接器單獨安裝在電路板上,但是,在計算器需連接的外圍設 備越來越多的發(fā)展趨勢下,單獨安裝多種電連接器于電路板上會浪費電路板的空間,不利 于計算機向小型、輕薄化發(fā)展。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電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個對接框可插接多種對接電連接器、提高對接框空 間利用效率以及可降低電連接器高度,且可節(jié)省主板空間的電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包括 一絕緣本體,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一主體部,所述主體部 前端延伸有一舌板以及至少一側壁,所述至少一側壁位于所述舌板的側邊,且所述舌板的 至少一側形成一第一收容區(qū),所述舌板的至少一側和所述至少一側壁形成至少一第二收容 區(qū),所述第一收容區(qū)和所述第二收容區(qū)部分重迭,所述舌板具有至少一組第一收容槽進入 所述第一收容區(qū),所述側壁具有至少一組第二收容槽進入所述第二收容區(qū);以及至少兩組 導電端子,分別收容于上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
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通過在絕緣本體主體部的前端延伸有一舌板以及在主體部前端 延伸有位于舌板一側的至少一側壁,且舌板的至少一側形成一第一收容區(qū),舌板的至少一 側和至少一側壁形成至少一第二收容區(qū),且舌板具有至少一組第一收容槽進入所述第一收 容區(qū),側壁具有至少一組第二收容槽進入所述第二收容區(qū),分別用于收容至少兩組不同規(guī) 格的導電端子,而且第一收容區(qū)和第二收容區(qū)部分重迭,從而可以在相互重迭的第一收容 區(qū)和第二收容區(qū)均可對接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因此不僅提高了電連接器第一收 容區(qū)和第二收容區(qū)的利用效率,而且也可以節(jié)省主板(即電路板)的空間,同時也可以降低 電連接器的高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2為圖1所示第一組導電端子的立體圖3為圖1所示第二組導電端子的立體圖4為圖1所示第三組導電端子的立體圖5為裝設有導電端子的絕緣本體的立體圖6為裝設有導電端子的絕緣本體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7為裝設有導電端子的絕緣本體的局部立體剖視圖;圖8為圖7所示A方向的轉'正視圖9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10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另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照圖l,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包括遮蔽殼體1、裝設固定于遮蔽殼體l內的絕緣 本體2、裝設固定于絕緣本體2內的導電端子3以及與導電端子3相電性接觸的基板4。
請參照圖l,將電連接器100用于插接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的一側定義為前端,則遮 蔽殼體1的前端設有一對接口10,其用于與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對接。遮蔽殼體l的左右 側面分別設有兩彈片12,彈片12分布于對接口10的兩側并伸入所述對接口10內,其與對接 電連接器的摩擦配合。另外,遮蔽殼體1兩側的底緣向下延伸設有插腳14,用于將電連接 器100固定于電路板5上(如圖9所示)。
請參照圖1至圖4,導電端子3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端子組30、 31、 32以及 33。該各端子組為不同規(guī)格。
如圖2所示,對于第一端子組30,其每一端子包括一第一頭部300和由第一頭部300垂 直彎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端子腳303。其中,第一頭部300上設有一第一接觸部301,第一 頭部300和第一端子腳303間設有一第一卡持部302,第一端子腳303焊接至基板4上,當然, 第一端子腳303也可以與基板4之間通過彈性壓縮接觸來實現兩者的電性導通。
如圖3所示,對于第二端子組31,其每一端子包括一第二頭部310和由第二頭部310延 伸形成的一第二端子腳313。其中,第二頭部310上設有一第二接觸部311,第二頭部310和 第二端子腳313間設有一第二卡持部312,第二端子腳313焊接至基板4上,當然,該第二端 子腳313也可與基板4之間通過彈性壓縮接觸來實現兩者的電性導通。
如圖4所示,對于第三端子組32,其每一端子包括一第三頭部320和由第三頭部320延 伸形成的第三端子腳323。其中,第三頭部320上設有一第三接觸部321,自該第三接觸部 321向前延伸形成一抵持部324,且第三頭部320和第三端子腳323間設有一第三卡持部322,第三^子腳323焊接至基板4i:,當然,該第三端子腳323也可與基板4之間通過彈性壓縮接 觸來實現兩者的電性導通。
如圖1所示,對于第四端子組33,其每一端子包括一第四頭部330和由第四頭部330垂 直彎折延伸形成的一第四端子腳331,其第四頭部330焊接至基板4上,其第四端子腳331焊 接至電路板5上,當然,該第四頭部330和第四端子腳331均可以分別與基板4和電路板5通 過彈性壓縮接觸實現電性導通。
請參照圖l、圖5至圖10,絕緣本體2設有一主體部20,主體部20的前端延伸有從上往 下依次堆迭設置的一第--隔板200、 一舌板25以及一第二隔板201。另外,主體部20后端向 后延伸設有兩定位柱28。
請參照圖8,所述舌板25具有一上側面250和一下側面252,上側面250和下側面252上 分別設有從絕緣本體2的主體部20向前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組第 -收容槽251和一第二組第 一收容槽253,分別用以收容第一端子組30和第二端子組31這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子, 另外,第一組第一收容槽251和第二組第一收容槽253均貫穿絕緣本體2的主體部20并與外 界連通。
定義一第一收容區(qū)21(第一收容區(qū)21位于舌板25的周圍),如圖8所示,用以插接對接 電連接器,而第一收容區(qū)21內設有第一端子組30和第二端子組31這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 子,因此,第一收容區(qū)21內可對接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
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只在上側面250上設有第一組第一收容槽251或只在下側面252 設有第二組第一收容槽253,相應地,第一組第一收容槽251或第二組第一收容槽253只收 容第一端子組30和第二端子組31這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子中的一種,以對接一種規(guī)格的 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
或者,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進一步在舌板25的左側面254和右側面255分別設有不 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子,那么僅在第一收容區(qū)21內就可以對接四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 (未圖示),從而大大提高了第一收容區(qū)21的利用效率。
所述第一隔板200具有一上側壁23,其臨近所述舌板25的上側面250,并與該舌板25的 上側面250相對設置。所述第二隔板201具有一下側壁24,其臨近所述舌板25的下側面252,并與該舌板25的下側面252相對設置。該下側壁24上設有從絕緣本體2的主體部20向前延伸 形成的第二收容槽26,該第二收容槽26貫穿該絕緣本體2的主體部20,當然,第二收容槽 26也可位于上側壁23(未圖示),其收容有第三端子組32,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二收容槽26 的前端成型有擋止部27,該擋止部27向下抵持所述抵持部324,防止第三端子組32上移, 進而將第三端子組32定位于第二收容槽26中。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該下側壁24與上述舌板 25的下側面252間形成一第二收容區(qū)210,并且由于舌板25的下側面252上也設有一第二端 子組31,所以該第二收容區(qū)210內收容有不同規(guī)格的第二端子組31和第三端子組32,所以 該第二收容區(qū)210內同樣可以對接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
第一收容區(qū)21和第二收容區(qū)210迭加起來形成一對接框211,其與上述遮蔽殼體l的對 接口10相對應,所以該對接框211內可以對接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 且第一收容區(qū)21和第二收容區(qū)210部分重迭,因此,不僅提高了對接框211空間的利用效率, 而且也降低了電連接器100的高度。
在其它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也可以另外在上側壁23上設有第二收容槽26,其收容 有第五端子組34(如圖10所示),這樣上側壁23和舌板25的上側面250便形成一第二收容區(qū) 210,由于舌板25的上側面250設有一第一端子組30,所以第二收容區(qū)210內收容有不同規(guī) 格的第一端子組30和第五端子組34,這樣以來,該第二收容區(qū)210內可以對接兩種不同規(guī) 格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
或者,也可以進一步在絕緣本體2的對接框211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左側壁和右側壁 (未圖示),可以單獨在左側壁或右側壁(未圖示)上設有第二收容槽26,該第二收容槽26內 收容有不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子,這時,設有第二收容槽26的左側壁或右側壁(未圖示)與舌板 25的左側面254或右側面255形成一第二收容區(qū)210(未圖示);也可以同時左側壁和右側壁 (未圖示)上設有第二收容槽26,該兩第二收容槽26內分別收容有不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子, 這時設有第二收容槽26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分別與舌板25的左側面254和右側面255形成一 第二收容區(qū)210(未圖示),這樣以來,每一個第二收容區(qū)210內分別可以對接兩種不同規(guī)格 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從而大大提高了對接框211的利用效率。
綜上所述,可以在舌板的四個側壁中的其中一個側壁上收容-組端子(如本實施例),也可以其中兩個側壁上分別收容不同規(guī)格的一組端子(如圖8所示),也可以其中三個側壁 上收容三種不同規(guī)格的端子組,也可以四個側壁上同時收容四種不同規(guī)格的端子組。
請參照圖l,基板4為一傳輸信號的電路板,其為板狀結構,表面分布有多個分別與各 端子組的端子腳相對應的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以及第三通孔43。另外,在基板4il還 設有定位孔44,其與絕緣本體2上的定位柱28相配合,以將基板4定位于絕緣本體2上。
請參照圖1至圖8以及圖9,組裝時,首先,將導電端子3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端子組 30、 31以及32分別裝設固定于絕緣本體2的第一組第一收容槽251、第二組第一收容槽253 以及第二收容槽26內,分別使得第一端子組30的第一卡持部302與第一組第一收容槽253的 槽壁相卡持,第二端子組31的第二卡持部312與第二組第一收容槽251的槽壁相卡持。第一、 第二以及第三端子組30、 31和32全部裝設固定于絕緣本體2中之后,各組端子對應的第一 頭部300、第二頭部310以及第三頭部320位于絕緣本體2的收容槽內,各組端子對應的第一 端子腳303、第二端子腳313以及第三端子腳323顯露于絕緣本體2之外。而第四端子組33的 每一端子皆完全顯露于絕緣本體2之外。
其次,將基板4組裝于絕緣本體2后端,使得絕緣本體2上的定位柱28進入并固定在基 板4的定位孔44內,且第一端子組30的端子腳303基板4彈性接觸,同時,第二,第三端子 組31和32的端子腳313和323對應插入基板4上的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中。然后,分別 將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子組30、 31和32的端子腳303、 313和323與基板4焊接在一起。再然 后將第四端子組33的端子頭部330對應插入基板4上的第三通孔43中,并與基板4悍接在一 起。
然后,將絕緣本體2裝設固定于遮蔽殼體1內。使得遮蔽殼體1的對接口10與絕緣本體2 的對接框211相對應。
最后,將電連接器100裝設固定于電路板5上,使得遮蔽殼體1底端的插腳14裝設固定 于電路板5上的第四通孔50中,且第四端子組33的第四端子腳331裝設固定于電路板5上的 第五通孔51中,并將第四端子腳331焊接至電路板5上。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電連接器100的絕緣本體2的舌板25的上側面250和下側面252上分 別設有兩組不同規(guī)格的端子組,即第一,第二端子組30和31,又由于分別與第一和第二端子組30和31對應接觸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插接在舌板25上時所占用的區(qū)域部分重迭, 所占用的總的區(qū)域為第一收容區(qū)21(第一收容區(qū)21位于舌板25的周圍),因此,該第一收容 區(qū)21內可對接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而由于絕緣本體2的下側壁24上設 有第三端子組32,舌板下側面252上設有第二端子組31,則舌板25的下側面252與絕緣本體 2下側壁24間形成的第二收容區(qū)210內也收容有兩組不同規(guī)格的端子組,即第二,第三端子 組31和32,所以該第二收容區(qū)210內也可以對接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 在本實施例中,絕緣本體2的第一收容區(qū)21可對接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 線)、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流先進技術附接)規(guī)格的對接電 連接器(未圖示),第二收容區(qū)210可對接RJ45類(如網線和電話線接頭)對接電連接器(未圖 示),但并不局限于此類對接電連接器。
又由于第一收容區(qū)21和第二收容區(qū)210部分重迭,從而在相互重迭的第一收容區(qū)21和 第二收容區(qū)210內可以對接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未圖示),因此不僅提高了電連 接器100對接框211空間的利用效率,又由于第一收容區(qū)21和第二收容區(qū)210相重迭,相對 于將多種不通規(guī)格的電連接器直接堆迭來講,在本實施例中,多種不同規(guī)格電連接器組裝 在一起后的高度比較低,另外,相對于將多種電連接器獨立裝設于電路板上,減少了主板 (即電路板)上組裝的電連接器的數量,進而可以節(jié)省主板(即電路板)的空間。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通過在絕緣本體的主體部的前端延伸有一舌板以及在 主體部前端延伸有位于舌板一側的至少一側壁,且舌板的至少一側形成一第一收容區(qū),舌 板的至少一側和至少一側壁形成至少一第二收容區(qū),且舌板具有至少一組第一收容槽進入 所述第一收容區(qū),側壁具有至少一組第二收容槽進入所述第二收容區(qū),分別用于收容至少 兩組不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子,而且第一收容區(qū)和第二收容區(qū)部分重迭且形成一個可與對接電 連接器對接的對接框,從而一個對接框內可以對接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因此不 僅提高了電連接器對接框空間的利用效率,而且也可以節(jié)省主板(即電路板)的空間;同時 也可以降低電連接器的高度,另外,也減少了組裝于主板上的電連接器的數量。
權利要求1. 一種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絕緣本體,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一主體部,所述主體部前端延伸有一舌板以及 至少一側壁,所述至少一側壁位于所述舌板的側邊,且所述舌板的至少一側形成一 第一收容區(qū),所述舌板的至少一側和所述至少一側壁形成至少一第二收容區(qū),所述 第一收容區(qū)和所述第二收容區(qū)部分重迭,所述舌板具有至少一組第一收容槽進入所 述第一收容區(qū),所述側壁具有至少一組第二收容槽進入所述第二收容區(qū);以及至少兩組導電端子,分別收容于上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具有至少兩組第一收容槽,其 中一組第一收容槽進入所述第二收容區(qū)。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具有一上側面和一下側面,所 述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上側面。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具有一上側面和一下側面,所 述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下側面。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上側壁和下側壁,所述第 二收容槽位于所述下側壁。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上側壁和下側壁,所述第 二收容槽位于所述上側壁。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第 二收容槽分別位于所述左側壁或右側壁。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組導電端子的規(guī)格不同。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導電端子為USB規(guī)格,或為SATA 規(guī)格,所述另一組導電端子為RJ45規(guī)格。
10.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一遮蔽殼體,所述絕緣本體收容于所述遮蔽殼體內。
專利摘要一種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其設有一主體部,主體部前端延伸有一舌板以及位于舌板的側邊的至少一側壁,且舌板的至少一側形成一第一收容區(qū),舌板的至少一側和該至少一側壁形成和第一收容區(qū)部分重迭的至少一第二收容區(qū),舌板有至少一組第一收容槽進入第一收容區(qū),側壁有至少一組第二收容槽進入第二收容區(qū);以及至少兩組導電端子,分別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第一收容區(qū)和第二收容區(qū)內均可收容至少兩組不同規(guī)格的導電端子,從而第一收容區(qū)和第二收容區(qū)內均可以對接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對接電連接器,從而提高了第一收容區(qū)和第二收容區(qū)的利用效率,節(jié)省了主板的空間,且降低了電連接器的高度。
文檔編號H01R27/00GK201156629SQ20082004289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15日
發(fā)明者朱德祥 申請人:番禺得意精密電子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