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開關,具體說是一種自動轉(zhuǎn)換開關。
技術背景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用于供電系統(tǒng)中當主供電電源出現(xiàn)故障時既能避免故障電源 向負載供電、又能可靠選擇合格電源投入正常運行,以保證供電不間斷。 一般較 為重要的場所,例如醫(yī)院、機場、碼頭都依靠自動轉(zhuǎn)換開關來提供連續(xù)的供電, 通常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具有多個斷開或閉合的觸點。自動轉(zhuǎn)換開關通常要求具有一定的接通和分斷能力,在出現(xiàn)電源故障時又能 快速的轉(zhuǎn)接電源。在現(xiàn)有技術中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的觸頭系統(tǒng)通常采用的結構之一是 刀片式結構,動觸頭為上、下雙層刀片,在轉(zhuǎn)接電源時為動、靜觸刀摩擦接觸斷 開,很難保證在斷開時的快速分閘,這樣將對動、靜觸頭造成嚴重損害,從而降 低轉(zhuǎn)換開關的壽命。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是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自 動轉(zhuǎn)換開關,它能有效地提高轉(zhuǎn)換開關的接通與分斷能力。本實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鎖定功能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它能有效 地保證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的快速分閘。解決上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包括隔離開關、電動操作 機構和第一連桿,所述的第一連桿一端與電動操作機構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隔離開關包括-——一個底座和一個外殼;——設置在底座上的具有靜觸點的電源接觸板和具有靜觸點的負載接觸板; ——一個橋式觸頭系統(tǒng),包括支撐件和設置在所述支撐件上的至少一個接觸 橋,所述的每個接觸橋上具有一對與所述靜觸點相對配置的動觸點,所述的支撐件設置在底座上開設的縱向槽內(nèi),其上還設有卡槽; ——一個致動機構,包括可伸縮桿、儲能彈簧和第二連桿,所述的可伸縮桿 和第二連桿分別軸接在外殼上,其自由端與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軸接;所 述的儲能彈簧套裝在可伸縮桿上; ——一個聯(lián)動裝置,具有一個與卡槽配合的凸起、 一個合閘驅(qū)動面和一個分 閘驅(qū)動面。本實用新型相對于刀片式結構轉(zhuǎn)換開關的優(yōu)越性在于采用橋式動觸頭系 統(tǒng),通過聯(lián)動裝置帶動橋式動觸頭系統(tǒng)縱向運動,使動靜觸點快速通斷,并且產(chǎn) 生的電弧能被有效的吸收,從而提高了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的壽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還設有包括一個限制件 和一個復位彈簧的鎖定裝置,所述的限制件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外殼的支柱上, 一端 與復位彈簧連接,另一端具有一個與聯(lián)動裝置的第一鎖定面相配合的第二鎖定 面,以及一個與第二連桿的臂相配合的脫扣桿。鎖定裝置十分有效的保證了觸頭 的壓力,使接通與分斷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的 壽命。所述的支柱位于所述支撐件的中心線上。這樣的設置使得緩沖彈簧的反力 方向通過支柱。所述的限制件開設有弧形槽,所述的外殼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定 位銷。這樣,限制件的轉(zhuǎn)動角度被限定在弧形槽內(nèi)。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橋式觸頭系統(tǒng)的接觸橋設置所述支 撐件上開設的安裝孔內(nèi),其間還設有緩沖彈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隔離開關處于合閘位置的示意圖。圖3為隔離開關分閘過程示意圖.圖4為隔離開關處于分閘位置的示意圖。圖5為橋式觸頭系統(tǒng)示意圖。圖6為聯(lián)動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包括兩極隔離開關2、 6、 一 個電動操作機構5和第一連桿3,所述的第一連桿3 —端與電動操作機構5相連。 所述的每個隔離開關2、 6包括底座21 、外殼10、橋式觸頭系統(tǒng)9、致動機構15、 聯(lián)動裝置27、第二連桿26和鎖定裝置32。隔離開關2、 6通過壓板1、螺桿8 以及支撐件4連接在一起。所述底座21上縱向并排設有4對電源接觸板20和負載接觸板24,每對電源 接觸板20和負載接觸板24分置在底座21的兩側(cè),其內(nèi)側(cè)端部分別具有一個靜 觸點22和靜觸點23。所述的橋式觸頭系統(tǒng)9包括支撐件35和設置在所述支撐件35上的4個接觸 橋18,所述的每個接觸橋18上具有一對與所述靜觸點22、 23相對配置的動觸 點19、 25。所述支撐件35上開設有4個橫向貫通的安裝孔43,每個接觸橋18 分別設置在相應的安裝孔43內(nèi),安裝孔43和接觸橋18之間留有空隙,之間安 裝有緩沖彈簧34。在支撐件35的中間部位開設有與聯(lián)動裝置配合的卡槽33。所 述的支撐件35呈條狀結構,設置在底座21上開設的縱向槽29內(nèi)。一個致動機構15,包括可伸縮桿40、儲能彈簧14和第二連桿26,所述的可 伸縮桿40和第二連桿26分別軸接在外殼10上,其自由端與第一連桿3的另一 端軸接;所述的儲能彈簧14套裝在可伸縮桿40上。所述的聯(lián)動裝置27呈"T"形結構,具有一個與卡槽33配合的凸起38、 一 個合閘驅(qū)動面36、 一個分閘驅(qū)動面37和第一鎖定面16。所述的的鎖定裝置32包括一個限制件13和一個復位彈簧12,所述制件13 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外殼10的支柱11上,所述的支柱11位于所述支撐件35的中心 線A-A上。這樣的設置使得緩沖彈簧34的反力方向通過支柱11。限制件13的 一端與復位彈簧12的一端連接,另一端具有一個與聯(lián)動裝置27的第一鎖定面 16相配合的第二鎖定面17,以及一個與第二連桿26的臂28相配合的脫扣桿30。 復位彈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外殼10上。在隔離開關處于分閘狀態(tài)時,限制件 13受聯(lián)動裝置27的壓制使復位彈簧12處于儲能狀態(tài)。所述的限制件13上還開 設有以一個支柱11為圓心的弧形槽42,所述的外殼10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定 位銷31。這樣,限制件13的轉(zhuǎn)動角度被限定在弧形槽42內(nèi)。在所述合閘驅(qū)動面36和分閘驅(qū)動面37之間設有一個凸塊(圖中未視出), 用來推動聯(lián)動裝置27上、下運動,從而帶動推動橋式觸頭系統(tǒng)9完成合間或分 閘動作。該凸塊可以是致動機構15的一個部件,也可以是第一連桿3上的一個 部件,或者直接是伸縮桿40、第二連桿26和第一連桿3交接的心軸41。在圖4中,隔離開關2處于分閘位置。電動操作機構5通過第一連桿3帶動 致動機構15壓縮儲能彈簧14,當致動機構15壓縮儲能彈簧14到中間位置(也 就是通常所說的"死點"位置)時,儲能彈簧14能量釋放,致動機構15加速 運動,心軸41推動聯(lián)動裝置27的合閘驅(qū)動面36運動。從而使聯(lián)動裝置27推動 橋式觸頭系統(tǒng)9沿A-A作向上的直線運動,實現(xiàn)隔離開關2的合閘。這時,由 于聯(lián)動裝置27解除了對限制件13的壓制,因此限制件13在復位彈簧12的作用 下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使得第二鎖定面17與第一鎖定面16配合實現(xiàn)對觸頭系統(tǒng) 9的鎖定,如圖2所示。在圖2、圖3中,隔離開關2處于合閘位置,電流流向為箭頭方向,橋式觸 頭系統(tǒng)9的緩沖彈簧34保證了隔離開關2觸頭壓力,同時,由于作用力與反作 用力的關系,緩沖彈簧34又對橋式觸頭系統(tǒng)9具有一組反力,方向通過支柱ll。 實現(xiàn)分閘時,電動操作機構5通過連桿3帶動致動機構15壓縮儲能彈簧14,這 時致動機構15剛離開聯(lián)動裝置27的合閘驅(qū)動面36向下運動,橋式觸頭系統(tǒng)9 受自身緩沖彈簧34的反力,勢必會產(chǎn)生動觸頭19、 22和靜觸頭25、 23分開的 趨勢,但由于鎖定裝置32的第二鎖定面17牢牢地將聯(lián)動裝置27的第一鎖定面 16鎖住,使得動觸頭19、 22和靜觸頭25、 23之間始終具有固定的壓力接觸。 當致動機構15壓縮儲能彈簧14到中間位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死點"位置, 參見圖3)時,儲能彈簧14儲能達到最大,致動機構15繼續(xù)運動,儲能彈簧14 能量釋放,致動機構15加速運動,這時致動機構15的第二連桿26的臂28推動 鎖定裝置32的脫扣桿30,使鎖定裝置32向圖3示箭頭方向旋轉(zhuǎn),第二鎖定面 17與聯(lián)動裝置27的第一鎖定面16分離,致動機構15推動聯(lián)動裝置27的分閘 驅(qū)動面37實現(xiàn)隔離開關2分閘。聯(lián)動裝置27實現(xiàn)對限制件13的壓制。應該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 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實質(zhì)精神范圍內(nèi)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均落入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 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包括隔離開關(2、6)、電動操作機構(5)和第一連桿(3),所述的第一連桿(3)一端與電動操作機構(5)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開關(2、6)包括——一個底座(21)和一個外殼(10);——設置在底座(21)上的具有靜觸點(22)的電源接觸板(20)和具有靜觸點(23)的負載接觸板(24);——一個橋式觸頭系統(tǒng)(9),包括支撐件(35)和設置在所述支撐件(35)上的至少一個接觸橋(18),所述的每個接觸橋(18)上具有一對與所述靜觸點(22、23)相對配置的動觸點(19、25),所述的支撐件(35)設置在底座(21)上開設的縱向槽(29)內(nèi),其上還設有卡槽(33);——一個致動機構(15),包括可伸縮桿(40)、儲能彈簧(14)和第二連桿(26),所述的可伸縮桿(40)和第二連桿(26)分別軸接在外殼(10)上,其自由端與第一連桿(3)的另一端軸接;所述的儲能彈簧(14)套裝在可伸縮桿(40)上;——一個聯(lián)動裝置(27),具有一個與卡槽(33)配合的凸起(38)、一個合閘驅(qū)動面(36)和一個分閘驅(qū)動面(37)。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包括一個限制件(13) 和一個復位彈簧(12)的鎖定裝置(32),所述的限制件(13)可轉(zhuǎn)動地安裝 在外殼(10)的支柱(11)上, 一端與復位彈簧(12)連接,另一端具有一 個與聯(lián)動裝置(27)的第一鎖定面(16)相配合的第二鎖定面(17),以及一 個與第二連桿(26)的臂(28)相配合的脫扣桿(30)。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11)位于所述 支撐件(35)的中心線(A-A)上。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制件(13)開設有 弧形槽(42),所述的外殼(10)上設有與之相配合的定位銷(31)。
5、 如權利要求l-4任何一項所述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橋式觸頭 系統(tǒng)(9)的接觸橋(18)設置所述支撐件(35)上開設的安裝孔(43)內(nèi), 其間還設有緩沖彈簧(3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轉(zhuǎn)換開關,包括隔離開關、電動操作機構和第一連桿,所述的第一連桿一端與電動操作機構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開關包括底座、外殼、設置在底座上的具有靜觸點的電源接觸板和具有靜觸點的負載接觸板、橋式觸頭系統(tǒng)、致動機構和聯(lián)動裝置。本實用新型相對于刀片式結構轉(zhuǎn)換開關的優(yōu)越性在于采用橋式動觸頭系統(tǒng),通過聯(lián)動裝置帶動橋式動觸頭系統(tǒng)縱向運動,使動靜觸點快速通斷,并且產(chǎn)生的電弧能被有效的吸收,從而提高了自動轉(zhuǎn)換開關的壽命。所述的自動轉(zhuǎn)換開關還設有包括一個限制件和一個復位彈簧的鎖定裝置,有效的保證了觸頭的壓力,使接通與分斷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文檔編號H01H1/20GK201122518SQ20072011234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7月27日
發(fā)明者敖登貴, 汪泰宇, 魏勝琪 申請人: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