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連接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其導電端子以下壓 方式電性導接時,其接觸部僅產(chǎn)生較小水平位移的電連接器。背景技術:
圖l為一種現(xiàn)有的電連接器,其用于電性連接芯片組51至印刷電 路板61,其包括絕緣本體81及導電端子91,絕緣本體81設有若千收容 槽810用于收容導電端子91。該導電端子91包括固持于絕緣本體81內 的基部911、自基部911一端延伸出的彈性臂913及自基部911另 一端延 伸出的焊接部912,彈性臂913的末端設有一接觸部9131,接觸部9131 向上延伸出絕緣本體81的上表面,以與芯片模組51上對應設置的導接 片512相接觸,焊接部912向下延伸出絕緣本體81的下表面,其上可通 過焊接錫球71而與印刷電路板61上所設的對應墊片612電性導接,從 而建立芯片模組51與印刷電路板61間的電性連接。
現(xiàn)有電連接器存在如下的缺陷其導電端子91的接觸部9131受壓 時,彈性臂913將相對基部911產(chǎn)生轉動,使得接觸部9131在芯片模組 51的導接片512上產(chǎn)生較大的水平位移,且因接觸部9131與導接片512 間有較大的相對接觸壓力,故導電端子91的接觸部9131容易因滑動較 大而磨損,同時將刮傷芯片模組51的導接片512。
所以,實有必要對現(xiàn)有電連接器的缺失做進一步改良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導電端子的彈性臂具 有良好彈性,且當導電端子的接觸部與芯片模組以下壓方式相導接 時,其接觸部在水平方向不產(chǎn)生位移。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手段 一種電 連接器,用于電性連接芯片模組至印刷電路板,其包括第一絕緣本體、 第二絕緣本體、導電端子及焊接端子,導電端子整體為線型結構,其
包括第一固持部、彈性部及第二固持部,其中第一固持部容置于第一 絕緣本體中,其末端形成一接觸部露出于第一絕緣本體外用于電性連 接芯片模組,第二固持部容置于第二絕緣本體中且與焊接端子電性連 接,該焊接端子容置于第二絕緣本體中且可電性連接至印刷電路板, 所述導電端子受擠壓過程中,其彈性部向外擴張,以此使導電端子具 有良好的彈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當導電端子的接 觸部受壓時,彈性部向外擴張,以此提供導電端子良好的彈性,導電 端子接觸部^U故上下方向運動,在水平方向上不產(chǎn)生位移,故可解決 接觸部水平滑動較大而造成端子磨損的問題。
圖l是與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相關的電連接器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部分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部分組件的另 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部分組件的的立體組合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部分組件的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包括第一絕緣本體1、第二絕緣本體2、 導電端子3及焊接端子4。
第 一 絕緣本體1為平板狀結構,其設有用于承接芯片模組(未圖示) 的承接面ll及與承接面ll相對的第一表面12,貫穿承接面ll及第一表 面12設有第一通孔1U,請同時參閱圖5所示,舉一通孔lll自承接面 ll第一表面12為上部窄下部寬結構。
第二絕緣本體2為平板狀結構,其設有用于安裝至印刷電路板(未 圖示)的安裝面22及與安裝面22相對的第二表面21,貫穿安裝面ll及 第二表面21設有第二通孔222,安裝面22還設有延伸入第二絕緣本體2
內部的容置槽221,容置槽221與第二通孔222為連通設計。
導電端子3整體為線型結構,其包括第一固持部31、第二固持部 33及位于第一固持部31與第二固持部33之間的彈性部32。第一固持部 31末端設有一接觸部311用于電性連接至芯片模組,如圖2所示,第一 固持部31為倒U形結構,且相互連接的兩部分互相接觸。自第一固持 部31的兩部分下方末端分別向下并向外延伸出彈性部32,其包括第一 彈性部321及第二彈性部322,其分別向遠離彼此的方向彎折使每一彈 性部321、 322呈倒置V形而具有一個夾角。自彈性部32豎直向下延伸 出第二固持部33,其包括自第一彈性部321延伸出的第三固持部331及 自第二彈性部322延伸出的第四固持部332,第三固持部331與第四固 持部332大致平行,二者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絕緣本體2的第二通孔 222的直徑。
焊接端子4呈L形并包括豎直平面內的基部41及自基部彎折延伸 出的水平平面內的焊接部42,基部兩側設有倒刺41 1 。
請同時參閱圖4、 5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00組裝完成后, 導電端子第一固持部31容置于第一絕緣本體1的第一通孔111中且其 可沿第一通孔lll上下滑動,且其接觸部311露出第一絕緣本體承接面 11,導電端子第一彈性部321與第二彈性部322亦有部分容置于第一通 孔lll中,導電端子第二固持部33容置于第二絕緣本體2的第二通孔 222中,由于第三固持部331與第四固持部332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絕 緣本體2的第二通孔222的直徑,所以第二固持部33可利用第二通孔 222對其的壓縮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使其牢固定位于第二通孔222中。
焊接端子4容置于容置槽221中,其倒刺411與第二絕緣本體2干涉 以將焊接端子4牢固定位于第二絕緣本體2中,焊接端子4的焊接部42 露出第二絕緣本體2的安裝面22外面,以焊接至印刷電路板,導電端 子第二固持部33穿過第二絕緣本體2的第二通孔222且其末端抵靠焊
觸。
當導電端子3的接觸部311以下壓的方式與芯片模組電性連接時,
第一絕緣本體l浮動的設置于導電端子固持部31上,彈性部32的第一 彈性部321及第二彈性部322受力相應分別向遠離彼此的方向擴張,以 此提供給導電端子3良好的彈性,此時第一、第二彈性部321、 322各 自形成的夾角角度變小。本實用新型的導電端子接觸部311僅做上、 下方向運動,減小了接觸部311的水平移動,所以可解決接觸部311水 平滑動較大而造成導電端子3磨損的問題。
應當指出,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不是全部 或唯 一 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 而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 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1.一種電連接器,用于電性連接芯片模組至印刷電路板,其包括第一絕緣本體、第二絕緣本體、導電端子及焊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端子整體為線型結構,包括第一固持部、彈性部及第二固持部,其中第一固持部容置于第一絕緣本體中,其末端形成一接觸部露出于第一絕緣本體外用于電性連接芯片模組,第二固持部容置于第二絕緣本體中且與焊接端子電性連接,該焊接端子容置于第二絕緣本體中且可電性連接至印刷電路板,所述導電端子受擠壓過程中,其彈性部向外擴張,以此使導電端子具有良好的彈性。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包括第一彈性部 與第二彈性部,每一彈性部向遠離彼此的方向彎折并形成第一夾角,當導電端 子接觸部受芯片模組擠壓時,每一彈性部向遠離彼此的方向擴張形成第二夾角, 其中第一夾角角度大于第二夾角。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設有容置 第二固持部的第二通孔,第二固持部包括大致平行的第三固持部與第四固持部, 二者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徑。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包括承接 面、第一表面及貫穿承接面與第一表面的第一通孔,其中承接面用于承接芯片 模組。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包括第二 表面、安裝面及貫穿第二表面及安裝面的第二通孔,其中安裝面用于安裝至印 刷電路板。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面設有延伸至絕緣 本體內部的容置槽,其中所述焊接端子容置于該容置槽中。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端子設有基部及自 基部延伸形成的焊接部。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設有倒刺與第二絕 緣本體干涉配合。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持部與所述焊接 部電性連接。
10.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容置于第一 絕緣本體的第一通孔中,且可沿第一通孔上下滑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第一絕緣本體、導電端子、第二絕緣本體及焊接端子,導電端子設有第一固持部容置于第一絕緣本體中、第二固持部容置于第二絕緣本體中及位于第一固持部與第二固持部之間的彈性部,第一固持部末端形成接觸部用于電性連接至芯片模組,焊接端子設有基部及自基部延伸設置的焊接部,基部容置于第二絕緣本體中且焊接部露出第二絕緣本體外用以焊接至印刷電路板,所述第二固持部與焊接部電性連接,當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受壓時,彈性部向外擴張,以此提供導電端子良好的彈性,導電端子接觸部僅做上下方向運動,減小了接觸部的水平移動,所以可解決接觸部水平滑動較大而造成端子磨損的問題。
文檔編號H01R12/71GK201178168SQ20072004165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劉家豪, 謝福斌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