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信號傳輸排線的結構設計,特別是關于一種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排線結構一般是將數條外覆有絕緣層的導線并列形成一排線的結構,可應用在許多種電器設備、電子設備、計算機設備及通訊設備中作為信號的傳送之用。此種傳統(tǒng)的排線應用在固定連接構件之間時,并不會有任何問題,但若應用在需要配合轉軸結構的應用場合時,即無法符合其需求。
而在目前許多電子設備或通訊設備中,卻經常會使用到轉軸結構。例如在目前廣受使用的通訊手機的結構設計中,其蓋板或屏幕即經常是以轉軸結構結合在手機主體上。為了要使電訊號由手機主體傳送至該蓋板或屏幕,目前的作法是采用小型化的排線產品或以極細導線捆束來作為訊號的傳輸線。
雖然采用小型化或極細導線捆束來作為訊號的傳輸線的作法,勉強可符合訊號傳送的需求,但其轉軸構件的尺寸卻無法縮小,如此會使得整個手機主體的機構設計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再者,以目前手機設計或是筆記本電腦的應用領域中,經由轉軸構件而傳送的訊號數愈來愈多、轉軸構件的尺寸也愈來愈小、且轉軸結構由單純的一維結構改用了二維轉軸結構,故使得傳統(tǒng)的排線設計無法適應此一需求。在此一狀況下,若仍采用傳統(tǒng)的排線設計,即使排線可以通過該轉軸結構的軸孔,但在產品的使用時,卻會因為該排線的存在而使得轉軸結構的操作受到影響,且該排線也會因為使用者的旋轉操作,而使各個排線中的各別導線受到相互牽制、扭曲的困擾,嚴重者會造成該排線中部分導線的受損。
為適應前述的需求,而有集束排線的研制。此類產品雖然可以解決排線通過軸孔的問題,但在該排線兩端所連接的電子組件(例如連接器或焊接點)腳位設計方面,卻遇到很大的限制。例如,在電子產品電路基路的原始設計中,其連接器的腳位若已固定,則即必定要選用有相符合腳位的排線。若兩者的腳位不同,則在連接作業(yè)時將會產生困擾。同時也使得排線制造廠商在制作排線時,必需研制出各種不同腳位的排線產品供選用,才能符合各種不同應用場合的所需。如此不僅造成廠商在研發(fā)、制作、成本、生產線安排等問題,也使得使用者在選用時造成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由不同的折疊安排,可達到可調適因應不同腳位需求的電路連接場合。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由使用者依據不同腳位需求而使用的電路連接排線,其不僅使對應的腳位可予以調整,且也可提供多種不同長度、不同插接端型態(tài)等不同產品供選用。
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結合一轉接板的電路連接排線,在該排線疊合之后,在其插接端更結合有一轉接板,該轉接板上由已知的線路布線技術形成多數條信號布線,且該轉接板可采用單面板、雙面板、或多層板。組成本發(fā)明中的連接排線中的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插接端除了可疊置結合一轉接板之外,也可以各別結合一轉接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包括有
一第一排線,其具有一連接側緣及一插接端,該第一排線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一第二排線,其具有一連接側緣及一插接端,該第二排線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一元件配置區(qū)段,其表面設有一元件插接區(qū)及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該元件配置區(qū)段具有一第一側緣及一第二側緣,其中的第一側緣與第一排線的連接側緣相連接,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該元件配置區(qū)段的信號傳輸線與第一排線的對應信號傳輸線相連通;一疊合區(qū)段,其表面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疊合區(qū)段具有一內側緣及一外側緣,其中該內側緣連接于該元件配置區(qū)段的第二側緣,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而該外側緣則與該第二排線的連接側緣相連接,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該疊合區(qū)段的信號傳輸線與第二排線及元件配置區(qū)段的對應信號傳輸線相連通。
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呈平行延伸出。
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長度相同。
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長度不同。
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至少插接端連接有插接器。
該第一排線更包括有一叢集區(qū)段,該叢集區(qū)段包括有多數條沿著該排線的延伸方向的平行切割線予以切割開,而形成多數條叢集排線所構成,各個叢集排線呈現可獨立自由彎折的叢集結構,每一條叢集排線內部包括有至少一條以上的信號傳輸線。
該第二排線更包括有一叢集區(qū)段,該叢集區(qū)段包括有多數條沿著該排線的延伸方向的平行切割線予以切割開,而形成多數條叢集排線所構成,各個叢集排線呈現可獨立自由彎折的叢集結構,每一條叢集排線內部包括有至少一條以上的信號傳輸線。
該第一排線在疊合于第二排線之后,在其插接端更結合有一轉接板,在該轉接板上形成多數條信號布線。
該轉接板上更結合有一連接座。
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插接端各別結合有一轉接板,在該轉接板上形成多數條信號布線。
該轉接板上各別結合有一連接座。
再者,本發(fā)明的連接排線若于結合轉接板之后,由該轉接板的線路布線設計及搭配采用單面板、雙面板、或多層板,更可以達到跳線、腳位變更的彈性應用。
經由本發(fā)明的結構設計,可以使得本發(fā)明的信號傳輸排線可應用于許多具有一維或二維轉軸結構的電子設備中,且可因應兩端欲連接的電子元件的腳位需求而調整排線的插接端腳位,使得在實際的應用時,展現極大的應用彈性,而不會受到腳位的限制。
圖1顯示本發(fā)明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第一實施例于展開時的立體圖。
圖2顯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的立體分解圖。
圖3顯示本發(fā)明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于展開時的平面示意圖。
圖4至圖6顯示本發(fā)明的折疊電路連接排線在折疊操作時的立體圖。
圖7顯示圖6中7-7斷面的剖視圖。
圖8至圖10顯示本發(fā)明的折疊電路連接排線在折疊操作時的立體圖。
圖11顯示圖10中11一11斷面的剖視圖。
圖12顯示本發(fā)明的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之一或兩者更包括有一叢集區(qū)段的立體圖。
圖13顯示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分別以集束及保護材予以集束,而在其端部則分別連接一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14顯示本發(fā)明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第二實施例于展開時的立體圖。
圖15顯示本發(fā)明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于穿置結合于一轉軸機構時的立體圖。
圖16顯示本發(fā)明更可結合一轉接板的實施例圖。
圖17顯示圖16中的轉接板上也可配置一連接座。
圖18顯示本發(fā)明更可結合一轉接板的另一實施例圖。
附圖標號100電路連接排線 1第一排線11連接側緣 12插接端13信號傳輸線 2第二排線21連接側緣 22插接端23信號傳輸線 3元件配置區(qū)段31元件插接區(qū) 32、33信號傳輸線34第一側緣 35第二側緣4疊合區(qū)段41信號傳輸線42內側緣 43外側緣P1參考腳位 P2參考腳位L1可折線 L2可折線L3可折線 5叢集區(qū)段51平行切割線 52集束及保護材5a、5b集束及保護材 6a、6b連接器7轉軸構件71軸孔8轉接板 8a轉接板
8b轉接板81信號布線82連接座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所示,其顯示本發(fā)明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第一實施例于展開時的立體圖,圖2顯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顯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于展開時的平面示意圖。
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電路連接排線100是以軟性電路板的技術所制成,其包括有一第一排線1及第二排線2,該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呈平行延伸出。
該第一排線1具有一連接側緣11及一插接端12,該第一排線1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13(如圖3所示)。在該第一排線1的插接端12可以是一般已知的金手指插接端或是具有浮雕接觸區(qū)段型態(tài)的插接端,其插接端具有數個腳位(例如1~60腳位),且該插接端12的每一個腳位皆有預設的腳位編號,例如其中之一可作為供辨識用的第一參考腳位P1。
該第二排線2具有一連接側緣21及一插接端22,該第二排線2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23。在該第二排線2的插接端22可以是一般已知的金手指插接端或是具有浮雕接觸區(qū)段型態(tài)的插接端,且該插接端22的每一個腳位皆有預設的腳位編號,例如其中之一可作為供辨識用的第一參考腳位P2。
電路連接排線100中包括有一元件配置區(qū)段3,其表面設有一元件插接區(qū)31,可供設置一連接器。該元件配置區(qū)段3可以圖式所示的方向配置,也可旋轉九十度角配置。在該元件插接區(qū)31的兩側接觸區(qū)分別布設連接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32、33。
該元件配置區(qū)段3具有一第一側緣34及一第二側緣35,其中的第一例緣34與第一排線1的連接側緣11相連接,并在其間形成一可折線L1。該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信號傳輸線32與第一排線1的對應信號傳輸線13相連通。
電路連接排線100中包括有一疊合區(qū)段4,其表面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41,疊合區(qū)段4具有一內側緣42及一外側緣43,其中該內側緣42連接于該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第二側緣35,并在其間形成一可折線L2,而該外側緣43則與該第二排線2的連接側緣21相連接,并在其間形成一可折線L3。該疊合區(qū)段4的信號傳輸線41與第二排線2的對應信號傳輸線23及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信號傳輸線33相連通。
上述的實施例中,該電路連接排線100的第一排線1、第二排線2、元件配置區(qū)段3、疊合區(qū)段4上所布設的信號傳輸線皆是以單層板作一較佳實施例說明,當然本發(fā)明也可以應用在雙層板或多層板的電路連接排線結構中。
參閱圖4至圖6所示,其是顯示本發(fā)明的折疊電路連接排線100在折疊操作時的立體圖。首先,可將該第一排線1沿著可折線L1折疊至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底面(如圖4所示),然后再將第二排線2沿著可折線L3折疊至疊合區(qū)段4的底面(如圖5所示),最后將該第一排線1連同疊合區(qū)段4再折疊至已疊合在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第一排線1的底面,而完成了本發(fā)明折疊電路連接排線100的疊合操作(如圖6所示)。
圖7是顯示圖6中7-7斷面的剖視圖,其顯示本發(fā)明的折疊電路連接排線100在完成上述的疊合操作之后,第一排線1會位于第二排線2的頂面位置,而第一排線1的參考腳位P1將會與第二排線2的參考腳位P2位在相反的對應位置。
參閱圖8至圖11所示,其是顯示本發(fā)明的折疊電路連接排線100在另一折疊操作時的立體圖。首先,可將該第二排線2沿著可折線L3折疊至疊合區(qū)段4的底面(如圖8所示),然后再將第二排線2連同疊合區(qū)段4沿著可折線L2折疊至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底面(如圖9所示),最后將該第一排線1沿著可折線L1折疊至已疊合在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第二排線2的底面,而完成了本發(fā)明折疊電路連接排線100的疊合操作(如圖10所示)。
圖11是顯示圖10中11-11斷面的剖視圖,其顯示本發(fā)明的折疊電路連接排線100在完成上述的疊合操作之后,第一排線1會位于第二排線2的底面位置,而第一排線1的參考腳位P1將會與第二排線2的參考腳位P2位在相反的對應位置。
圖12是顯示本發(fā)明的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之一或兩者更包括有一叢集區(qū)段5,該叢集區(qū)段5包括有多數條沿著該排線的延伸方向的平行切割線51予以切割開,而形成多數條叢集排線所構成,各個叢集排線呈現可獨立自由彎折的叢集結構,每一條叢集排線內部包括有至少一條以上的信號傳輸線。該叢集區(qū)段5可以一集束及保護材52予以集束及保護。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的插接端連接至一共同的連接器6。
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除了以單一集束及保護材52予以整體集束之外,也可以各別的方式予以集束,例如圖13所示,該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分別以集束及保護材5a、5b予以集束,而在其端部則分別連接一連接器6a、6b。再者,該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延伸出的長度可為相同,也可為不同。
參閱圖14所示,其顯示本發(fā)明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第二實施例于展開時的立體圖。在此一實施例中,其組成構件皆與圖3所示的實施例相同,其差異在于元件配置區(qū)段3的配置位置恰與疊合區(qū)段4相對調。在此一實施例架構下,如同前一實施例所述的不同折疊順序,則可產生不同的腳位對應關系,也可使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的上下疊合關系予以改變。
圖15是顯示本發(fā)明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于穿置結合于一轉軸機構時的立體圖,其顯示本發(fā)明的電路連接排線100經由集束區(qū)段可輕易通過轉軸構件7的軸孔71。且在電路連接排線100的插接端可以不同的連接器或不同的連接器、不同排線長度、以及不同腳位對應的需求而予以改變。
圖16是顯示本發(fā)明更可結合一轉接板的實施例圖。如圖所示,該第一排線1在疊合于第二排線2之后,在其插接端12更結合有一轉接板8,該轉接板8上可由已知的線路布線技術形成多數條信號布線81。該轉接板8可依實際的需要而采用單面板、雙面板、或多層板。由該轉接板8上的線路布線設計,可以達到跳線、腳位變更的目的。
圖16中所示的轉接板8為可插接的結構型態(tài),當然也可以依需要在該轉接板8上配置其它的電路元件。例如圖17是顯示圖16中的轉接板8上也可配置一連接座82,由該連接座82可供其它插接器(未示)插置連接,而達到更彈性化的應用。
該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的插接端除了可疊置結合一轉接板8之外,當然也可以各別的轉接板分別連接在該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的插接端,圖18即是顯示該第一排線1與第二排線2的插接端分別連接一轉接板8a、8b的立體圖。
本發(fā)明的電路連接排線可應用于許多具有兩軸或三軸的轉軸結構的電子設備中,例如手機、可攜式計算機、可攜式數字影像撥放器等應用。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具體實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構思和范圍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組件的置換,或依本發(fā)明專利保護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專利涵蓋之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排線,其具有一連接側緣及一插接端,該第一排線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一第二排線,其具有一連接側緣及一插接端,該第二排線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一元件配置區(qū)段,其表面設有一元件插接區(qū)及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該元件配置區(qū)段具有一第一側緣及一第二側緣,其中的第一側緣與第一排線的連接側緣相連接,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該元件配置區(qū)段的信號傳輸線與第一排線的對應信號傳輸線相連通;一疊合區(qū)段,其表面布設有多數條信號傳輸線,疊合區(qū)段具有一內側緣及一外側緣,其中該內側緣連接于該元件配置區(qū)段的第二側緣,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而該外側緣則與該第二排線的連接側緣相連接,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該疊合區(qū)段的信號傳輸線與第二排線及元件配置區(qū)段的對應信號傳輸線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呈平行延伸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長度相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長度不同。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至少插接端連接有插接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排線更包括有一叢集區(qū)段,該叢集區(qū)段包括有多數條沿著該排線的延伸方向的平行切割線予以切割開,而形成多數條叢集排線所構成,各個叢集排線呈現可獨立自由彎折的叢集結構,每一條叢集排線內部包括有至少一條以上的信號傳輸線。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排線更包括有一叢集區(qū)段,該叢集區(qū)段包括有多數條沿著該排線的延伸方向的平行切割線予以切割開,而形成多數條叢集排線所構成,各個叢集排線呈現可獨立自由彎折的叢集結構,每一條叢集排線內部包括有至少一條以上的信號傳輸線。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排線在疊合于第二排線之后,在其插接端更結合有一轉接板,在該轉接板上形成多數條信號布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轉接板上更結合有一連接座。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排線與第二排線的插接端各別結合有一轉接板,在該轉接板上形成多數條信號布線。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其特征在于該轉接板上各別結合有一連接座。
全文摘要
一種可改變對應腳位的電路連接排線,包括有一第一排線、一第二排線、一元件配置區(qū)段、及一疊合區(qū)段,該元件配置區(qū)段具有一第一側緣及一第二側緣,其中的第一側緣與第一排線的連接側緣相連接,該元件配置區(qū)段的信號傳輸線與第一排線的對應信號傳輸線相連通,該疊合區(qū)段的一內側緣連接于該元件配置區(qū)段的第二側緣,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而該外側緣則與該第二排線的連接側緣相連接,并在其間具有一可折線,該疊合區(qū)段的信號傳輸線與第二排線及元件配置區(qū)段的對應信號傳輸線相連通。
文檔編號H01R11/03GK1953274SQ200510112899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19日
發(fā)明者林昆津, 卓志恒, 蘇國富 申請人:易鼎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