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啟式隔離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隔離開關,尤其是指一種對HD型系列隔離開關進行重大改進的開啟式隔離開關。
背景技術:
作為開關,接觸系統(tǒng)十分重要。接觸系統(tǒng)既要做到接觸良好,還要做到節(jié)省材料。接觸系統(tǒng)一般都由動觸頭和靜觸頭構成。目前,HD型系列隔離開關由安裝板、上靜觸頭及上接線片、下靜觸頭及下接線片、動觸頭、軸及絕緣套管、絕緣件、牽引桿及絕緣套、滅弧罩及滅弧柵構成,其靜觸頭都是單塊的,動觸頭都是雙塊的,并采用壓力彈片夾緊,接線片也單獨作為一個零件。這樣,工序多,零件多,耗材多,制造復雜,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開啟式隔離開關,它加工工序簡單,耗材少,成本較低。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開啟式隔離開關,它由安裝板、上靜觸頭及上接線片、下靜觸頭及下接線片、動觸頭、軸及絕緣套管、絕緣件、牽引桿及絕緣套、滅弧罩及滅弧柵構成,上靜觸頭與上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下靜觸頭與下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動觸頭為刀形,上靜觸頭和下靜觸頭豎立部分改為有彈性的U型結構。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不同部分在于接觸系統(tǒng),上靜觸頭與上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作為一個零件,下靜觸頭與下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作為一個零件,動觸頭為刀片改成了單塊結構,上靜觸頭和下靜觸頭豎立部分改為有彈性的U型結構,不但達到了接觸良好的要求,而且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節(jié)省銅材40%左右,加工工序減少了一半,制造簡單,大大降低了成本。
四
圖1是本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
圖中1、安裝板,2、絕緣套管,3、滅弧罩,4、滅弧柵,5、上靜觸頭,6、彈簧圈,7、動觸頭,8、絕緣件,9、軸,10、牽引桿,11、絕緣套,12、下靜觸頭,13、盤形彈簧,14、墊板。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發(fā)明再作描述。
參見圖1和圖2,一種開啟式隔離開關,它由安裝板1、上靜觸頭5及上接線片、下靜觸頭12及下接線片、動觸頭7、軸9及絕緣套管2、絕緣件8、牽引桿10及絕緣套11、滅弧罩3及滅弧柵4構成,上靜觸頭5與上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下靜觸頭12與下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動觸頭7為刀形,上靜觸頭5和下靜觸頭12豎立部分改為有彈性的U型結構。
參見圖2,上靜觸頭5豎立部分外面卡裝兩個彈簧圈6,使上靜觸頭5豎立部分產生足夠的彈力,使與動觸頭7接觸狀況更好。
參見圖1和圖2,下靜觸頭12豎立部分外面左右都有盤形彈簧13,使動觸頭7閉合與斷開時都能與下靜觸頭12接觸良好。
參見圖2,上靜觸頭5和下靜觸頭12下面襯以墊板14,使上靜觸頭5和下靜觸頭12固定在安裝板1上更容易和更牢靠。
權利要求
1.一種開啟式隔離開關,它由安裝板(1)、上靜觸頭(5)及上接線片、下靜觸頭(12)及下接線片、動觸頭(7)、軸(9)及絕緣套管(2)、絕緣件(8)、牽引桿(10)及絕緣套(11)、滅弧罩(3)及滅弧柵(4)構成,其特征在于上靜觸頭(5)與上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下靜觸頭(12)與下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動觸頭(7)為刀形,上靜觸頭(5)和下靜觸頭(12)豎立部分改為有彈性的U型結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啟式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上靜觸頭(5)豎立部分外面卡裝兩個彈簧圈(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啟式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下靜觸頭(12)豎立部分外面左右都有盤形彈簧(1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啟式隔離開關,其特征在于上靜觸頭(5)和下靜觸頭(12)下面襯以墊板(14)。
全文摘要
一種開啟式隔離開關,它由安裝板、上靜觸頭及上接線片、下靜觸頭及下接線片、動觸頭、軸及絕緣套管、絕緣件、牽引桿及絕緣套、滅弧罩及滅弧柵構成,上靜觸頭與上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下靜觸頭與下接線片聯(lián)為一體,動觸頭為刀形,上靜觸頭和下靜觸頭豎立部分改為有彈性的U型結構。它加工工序簡單,耗材少,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H01H33/00GK1801421SQ200510061740
公開日2006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黃文平 申請人:黃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