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電子設備安全監(jiān)控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監(jiān)控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電子設備越來越智能化。例如,人們不僅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通話、發(fā)短信等基礎操作,還可以在智能手機上安裝各種類型的應用程序(例如,視頻類應用程序、社交類應用程序、購物類應用程序、金融類應用程序等等),從而滿足各自不同的使用需求。不過,隨著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對電子設備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相關技術中,在電子設備執(zhí)行一些敏感操作時,需要對用戶身份進行認證。當確認用戶身份合法時,電子設備才執(zhí)行該操作。當確認用戶身份非法時,電子設備不執(zhí)行該操作。這一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非法用戶對電子設備的非法使用。不過,如果非法用戶偽造了合法用戶的身份認證信息,那么該非法用戶可以通過電子設備的認證,進而對電子設備進行非法操作。這樣,容易造成用戶信息泄露、用戶財產受損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監(jiān)控方法、裝置、計算機程序產品、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及電子設備。
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監(jiān)控方法,應用于電子設備,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用于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在根據(jù)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判斷用戶合法時,根據(jù)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所述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所述身份認證信息用于確認目標認證操作是否被允許;在根據(jù)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所述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
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監(jiān)控裝置,應用于電子設備,并且所述裝置包括:獲取模塊,被配置為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用于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確認模塊,被配置為在根據(jù)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判斷用戶合法時,根據(jù)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所述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所述身份認證信息用于確認目標認證操作是否被允許;執(zhí)行模塊,被配置為在根據(jù)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所述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
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含能夠由可編程的裝置執(zhí)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具有當由所述可編程的裝置執(zhí)行時用于執(zhí)行上述的監(jiān)控方法的代碼部分。
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包括一個或多個程序,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于執(zhí)行上述的監(jiān)控方法。
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上述的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以及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用于執(zhí)行所述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的程序。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即便是非法用戶破解或偽造了合法用戶的身份認證信息而成功進入該電子設備,電子設備也可以通過獲取當前用戶的用戶特征信息來對該用戶的身份進行二次驗證。當二次驗證結果表示該用戶為非法用戶時,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由此提升了電子設備的使用安全性,有效減少了因電子設備被非法操作而造成的用戶信息泄露、用戶財產受損等問題的出現(xiàn)。另外,電子設備是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的,使得當前用戶不易察覺到這一情況,從而降低了用戶特征信息被非法用戶故意模仿或偽造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對當前用戶的身份認證的準確性。
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但并不構成對本公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A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實施環(huán)境的示意圖。
圖1B是根據(jù)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實施環(huán)境的示意圖。
圖2A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2B是根據(jù)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將上述監(jiān)控方法應用于屏幕解鎖場景時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將上述監(jiān)控方法應用于門禁解鎖場景時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將上述監(jiān)控方法應用于支付應用場景時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裝置的框圖。
圖7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裝置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公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開。
圖1A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實施環(huán)境的示意圖。如圖1A所示,該實施環(huán)境可以包括電子設備100。在本公開中,電子設備100可以例如是智能機器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PC機、筆記本電腦、門禁解鎖裝置等等。圖1A中以電子設備100是智能手機為例來示意。
圖1B是根據(jù)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實施環(huán)境的示意圖。如圖1B所示,該實施環(huán)境可以包括電子設備100及云服務器200。其中,電子設備100與云服務器200之間可以通過各種有線或無線方式進行通信。示例地,電子設備100與云服務器200之間通過WiFi、藍牙、2G、3G、4G等方式進行通信。電子設備100可以向云服務器200上傳數(shù)據(jù),以便云服務器200進行數(shù)據(jù)存儲、數(shù)據(jù)處理等操作。
圖2A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方法的流程圖,其中,該方法可以應用于電子設備,例如,圖1A或圖1B所示的電子設備100。如圖2A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驟201中,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該用戶特征信息用于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
在本公開中,電子設備以靜默的方式獲取用戶特征信息,該用戶特征信息可以用于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用戶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當前用戶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該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人臉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聲紋特征信息、指紋特征信息等。示例地,針對人臉特征信息和虹膜特征信息,電子設備可以通過配置其上的攝像頭、以靜默方式采集當前用戶的圖像信息,并通過對該圖像進行分析以獲得人臉特征信息和虹膜特征信息。針對聲紋特征信息,電子設備可以通過配置在其上的麥克風、以靜默方式采集當前用戶的聲音信息,并通過對該聲音信息進行分析以獲得聲紋特征信息。針對指紋特征信息,電子設備可以通過配置在其上的指紋傳感器、以靜默方式采集當前用戶的指紋信息,并通過對該指紋信息進行分析以獲得指紋特征信息。
可替換地或附加地,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用戶特征信息還可以包括當前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其中,用戶操作特征信息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戶在實施操作時所在位置、用戶實施操作的時間、在用戶實施操作時電子設備接入的網絡的網絡信息等。
通過步驟201,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便可以獲取到當前用戶的用戶特征信息,無需與用戶進行交互。這樣,非法用戶不會提前知曉這一情況,并且不容易偽造合法用戶的用戶特征信息。
在步驟202中,在根據(jù)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判斷用戶合法時,根據(jù)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其中,該身份認證信息用于確認目標認證操作是否被允許。
在本公開中,目標認證操作是指電子設備中,需要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并在認證通過后才能執(zhí)行的操作中的任一操作。例如,該目標認證操作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屏幕解鎖操作、門禁解鎖操作、應用登錄或支付操作等等。例如,該應用可以包括社交類應用、通訊錄應用、金融類應用、帶支付功能的應用等等。
身份認證信息可以用于確認目標認證操作是否被允許。在本公開中,該身份認證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數(shù)字密碼信息、圖形密碼信息、生物特征密碼信息等等。其中,生物特征密碼信息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人臉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指紋特征信息、聲紋特征信息等等。
當用戶要進行目標認證操作時,電子設備提示用戶輸入身份認證信息。當電子設備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后,電子設備可以將接收到的身份認證信息與該電子設備內預置的、屬于合法用戶的身份認證信息進行匹配。當電子設備接收到的身份認證信息與預置的、屬于合法用戶的身份認證信息相匹配時,判定當前用戶合法。當電子設備接收到的身份認證信息與預置的、屬于合法用戶的身份認證信息不匹配時,判定當前用戶非法,此時,電子設備可以禁止當前用戶進行該目標認證操作。
或者,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當電子設備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后,該電子設備可以將接收到身份認證信息發(fā)送至云服務器,以由該云服務器來判斷該用戶是否合法。其中,云服務器根據(jù)接收到的身份認證信息來判斷用戶是否合法的方式與上面描述的在電子設備側進行判斷的方式相類似,此處不再贅述。云服務器可以在完成身份認證后,向電子設備返回認證結果,其中,該認證結果可以表征用戶是否合法。這樣,電子設備通過解析該認證結果,便可獲知當前用戶是否合法。
當根據(jù)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判斷用戶合法時,電子設備可以根據(jù)在步驟201中獲取到的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以實現(xiàn)對用戶身份的二次認證。
示例地,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電子設備可以將獲取的用戶特征信息與預先存儲的用戶特征(該預先存儲的用戶特征為合法用戶的用戶特征)進行匹配,并根據(jù)匹配結果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例如,當獲取的用戶特征信息與電子設備內預先存儲的用戶特征不匹配時,電子設備可以確認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當獲取的用戶特征信息與電子設備內預先存儲的用戶特征匹配時,電子設備可以確認當前用戶為合法用戶。
或者,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電子設備可以將獲取的用戶特征信息發(fā)送至云服務器,以由該云服務器根據(jù)該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其中,云服務器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特征信息來判斷用戶是否非法的方式與上面描述的在電子設備側進行判斷的方式相類似,此處不再贅述。云服務器可以向電子設備發(fā)送用于表征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的指示消息。這樣,電子設備可以根據(jù)該指示消息,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
如上所述,在步驟201中獲取的用戶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當前用戶的生物特征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電子設備或者云服務器通過將獲取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與預先存儲的、屬于合法用戶的生物特征進行匹配的方式,來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可替換地或附加地,在步驟201中獲取的用戶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當前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電子設備或云服務器可以通過將該當前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與之前存儲的、歷史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進行匹配的方式,來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該實施方式主要基于當前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和歷史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來判斷當前用戶對電子設備的使用是否符合該電子設備的合法用戶的使用習慣,并以此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例如,在滿足以下條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時,確認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當前的用戶所在位置不屬于歷史的用戶所在位置;當前的用戶操作時間不屬于歷史的用戶操作時間;電子設備當前接入的網絡不屬于電子設備歷史接入的網絡。
在步驟203中,在根據(jù)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根據(jù)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電子設備可以執(zhí)行報警操作,例如,發(fā)出警報聲,以警示當前用戶或當前用戶周邊的其他人員。
可替換地或附加地,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根據(jù)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電子設備可以向指定用戶發(fā)送告警信息,以通知該指定用戶電子設備當前正在被非法操作。其中,電子設備可以通過向指定用戶發(fā)送電子郵件、短信、社交應用消息等方式來發(fā)出告警信息。在本公開中,指定用戶可以包括電子設備的合法用戶,也可以包括由該合法用戶所指定的任意用戶,例如,該合法用戶的親人、朋友等。
可替換地或附加地,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根據(jù)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電子設備可以按照預設的權限規(guī)則執(zhí)行權限控制操作。示例地,假設用戶利用身份認證信息成功登錄某個應用,那么當電子設備通過二次認證過程確認該用戶為非法用戶時,可以對該用戶進行權限控制,使其無法使用當前登錄的應用的一些或全部功能。例如,控制該用戶的權限使其無法瀏覽該應用下的用戶數(shù)據(jù)、無法通過該應用向外發(fā)送消息、無法進行支付、轉賬、匯款等涉及金融交易的操作,等等。
可替換地或附加地,在又一種實施方式中,在根據(jù)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電子設備可以向云服務器發(fā)送身份認證信息和/或用戶特征信息,以便云服務器對非法用戶所使用的身份認證信息和/或非法用戶的用戶特征信息進行存檔,便于對非法用戶進行真實身份確認、位置追蹤等等。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即便是非法用戶破解或偽造了合法用戶的身份認證信息而成功進入該電子設備,電子設備也可以通過獲取當前用戶的用戶特征信息來對該用戶的身份進行二次驗證。當二次驗證結果表示該用戶為非法用戶時,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由此提升了電子設備的使用安全性,有效減少了因電子設備被非法操作而造成的用戶信息泄露、用戶財產受損等問題的出現(xiàn)。另外,電子設備是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的,使得當前用戶不易察覺到這一情況,從而降低了用戶特征信息被非法用戶故意模仿或偽造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對當前用戶的身份認證的準確性。
圖2B是根據(jù)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方法的流程圖,其中,該方法可以應用于電子設備,例如,圖1A或圖1B所示的電子設備100。如圖2B所示,上述監(jiān)控方法還可以包括:
在步驟204中,在根據(jù)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判斷用戶合法時,允許用戶執(zhí)行目標認證操作。
這樣,當非法用戶破解或偽造了身份認證信息而成功進入該電子設備時,允許該用戶執(zhí)行目標認證操作,由此可以降低非法用戶的警覺性,使其不易察覺,以便于在其無感知的情況下成功獲取其用戶特征信息,使得監(jiān)控的隱蔽性更強。
有時,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場景:當電子設備的合法用戶輸入自身的身份認證信息后,將其電子設備交由其他人(例如親人、朋友等)使用。此時,當前用戶的用戶特征信息不符合電子設備的合法用戶的用戶特征信息,當前用戶會被判定為非法用戶,電子設備將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比如發(fā)出報警聲、發(fā)送告警信息等。顯然,這不符合電子設備合法用戶的期望。因此,在本公開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一問題,在執(zhí)行步驟201時,電子設備可以在用戶輸入身份認證信息時,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這樣,可以確保電子設備獲取到的身份認證信息和用戶特征信息是針對同一用戶的。當用戶為電子設備的合法用戶時,電子設備在其輸入身份認證信息的同時以靜默的方式獲取用戶特征信息,電子設備能夠對身份認證信息和用戶特征信息進行雙重認證,確定當前用戶為合法用戶。即使該電子設備之后交由其他人使用,這些其他人也不會被判定為是非法用戶,進而不會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從而提高上述方案的實用性。
圖3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將上述監(jiān)控方法應用于屏幕解鎖場景時的示意圖。在圖3所示的屏幕解鎖場景中,用戶通過輸入數(shù)字密碼成功解鎖,進入到電子設備的界面中。此時,電子設備100的攝像頭102可以以靜默的方式獲取用戶人臉特征信息。當電子設備100通過分析確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此時對用戶操作權限進行控制。例如,當用戶點擊某個應用時,電子設備不給予響應,用戶無法使用任何應用程序。
圖4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將上述監(jiān)控方法應用于門禁解鎖場景時的示意圖。在圖4所示的門禁解鎖場景中,用戶通過偽造的指紋套401成功打開門禁鎖。此時,門禁解鎖裝置400通過攝像頭402以靜默的方式獲取用戶的虹膜特征信息。當門禁解鎖裝置400通過分析確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此時門禁解鎖裝置400控制報警器403進行報警,并可以向管理員發(fā)送告警信息以通知管理員。
圖5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將上述監(jiān)控方法應用于支付應用場景時的示意圖。在圖5所示的支付應用場景中,用戶通過輸入用戶名和登錄密碼成功登錄支付應用。此時,電子設備內置的指紋傳感器以靜默的方式獲取用戶的指紋特征信息。當電子設備通過分析確認用戶為非法用戶后,禁用該應用的轉賬、匯款、支付等涉及金融交易的功能。
圖6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裝置600的框圖,其中,該裝置600可以應用于電子設備,例如,圖1A或圖1B所示的電子設備100。如圖6所示,該裝置600可以包括:獲取模塊601,被配置為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用于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確認模塊602,被配置為在根據(jù)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判斷用戶合法時,根據(jù)所述獲取模塊601所獲取到的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所述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所述身份認證信息用于確認目標認證操作是否被允許;執(zhí)行模塊603,被配置為在根據(jù)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所述當前用戶為非法用戶時,執(zhí)行指定的安全操作。
可選地,所述裝置600還可以包括:目標認證操作允許模塊,被配置為在根據(jù)用戶輸入的身份認證信息判斷用戶合法時,允許用戶執(zhí)行目標認證操作。
可選地,所述確認模塊602可以包括:第一確認子模塊,被配置為將所述用戶特征信息與預先存儲的用戶特征進行匹配,根據(jù)匹配結果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或者,所述確認模塊402可以包括:第一發(fā)送子模塊,被配置為將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發(fā)送到云服務器,以由所述云服務器根據(jù)所述用戶特征信息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第二確認子模塊,被配置為接收所述云服務器發(fā)送的用于表征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的指示消息,根據(jù)所述指示消息確認當前用戶是否為非法用戶。
可選地,所述第一確認子模塊被配置為將所述當前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與存儲的歷史的用戶操作特征信息進行匹配,其中所述用戶操作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戶所在位置、用戶操作時間、所述電子設備接入的網絡的網絡信息。
可選地,所述執(zhí)行模塊603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報警子模塊,被配置為執(zhí)行報警操作;告警信息發(fā)送子模塊,被配置為向指定用戶發(fā)送告警信息;權限控制子模塊,被配置為按照預設的權限規(guī)則執(zhí)行權限控制操作;第二發(fā)送子模塊,被配置為向云服務器發(fā)送所述身份認證信息和/或所述用戶特征信息。
可選地,所述獲取模塊601可以被配置為在用戶輸入身份認證信息時,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獲取用戶特征信息。
關于上述實施例中的裝置,其中各個模塊執(zhí)行操作的具體方式已經在有關該方法的實施例中進行了詳細描述,此處將不做詳細闡述說明。
圖7是根據(jù)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監(jiān)控裝置700的框圖,該裝置700可以是電子設備。如圖7所示,該裝置700可以包括:處理器701,存儲器702,多媒體組件703,輸入/輸出(I/O)接口704,以及通信組件705。
其中,處理器701用于控制該裝置700的整體操作,以完成上述的監(jiān)控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存儲器702用于存儲各種類型的數(shù)據(jù)以支持在該裝置700的操作,這些數(shù)據(jù)的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該裝置700上操作的任何應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應用程序相關的數(shù)據(jù),例如聯(lián)系人數(shù)據(jù)、收發(fā)的消息、圖片、音頻、視頻等等。該存儲器702可以由任何類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儲設備或者它們的組合實現(xiàn),例如靜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SRA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簡稱EE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簡稱EP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簡稱PROM),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簡稱ROM),磁存儲器,快閃存儲器,磁盤或光盤。多媒體組件7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頻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觸摸屏,音頻組件用于輸出和/或輸入音頻信號。例如,音頻組件可以包括一個麥克風,麥克風用于接收外部音頻信號。所接收的音頻信號可以被進一步存儲在存儲器702或通過通信組件705發(fā)送。音頻組件還包括至少一個揚聲器,用于輸出音頻信號。I/O接口704為處理器701和其他接口模塊之間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塊可以是鍵盤,鼠標,按鈕等。這些按鈕可以是虛擬按鈕或者實體按鈕。通信組件705用于該裝置500與其他設備之間進行有線或無線通信。無線通信,例如Wi-Fi,藍牙,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2G、3G或4G,或它們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因此相應的該通信組件705可以包括:Wi-Fi模塊,藍牙模塊,NFC模塊。
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裝置700可以被一個或多個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數(shù)字信號處理設備(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簡稱DSPD)、可編程邏輯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簡稱PLD)、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簡稱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他電子元件實現(xiàn),用于執(zhí)行上述的監(jiān)控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含能夠由可編程的裝置執(zhí)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具有當由所述可編程的裝置執(zhí)行時用于執(zhí)行上述的監(jiān)控方法的代碼部分。
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包括指令的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儲器702,上述指令可由裝置700的處理器701執(zhí)行以完成上述的監(jiān)控方法。示例地,該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以是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CD-ROM、磁帶、軟盤和光數(shù)據(jù)存儲設備等。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公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公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公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公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公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公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公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公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公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