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殼及應(yīng)用其的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門蓋的機殼及應(yīng)用其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的機殼內(nèi)設(shè)有許多元件。此些元件有些是固定于機殼內(nèi),有些可從機殼內(nèi)取出。一般來說,可通過機殼的開口將位于機殼內(nèi)的元件取出。一般來講,要將機殼內(nèi)的元件取出需要工具;然而,工具并非隨時都在機殼的附近。因此,當(dāng)使用者臨時找不到工具時,如何取出元件便成為使用者的困擾。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本技術(shù)領(lǐng)域業(yè)者努力的目標(biāo)之一。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殼及應(yīng)用其的電子裝置,機殼的門蓋可作為取出機殼內(nèi)元件的工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達(dá)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機殼。機殼包括一殼體、一門蓋及一連接元件。殼體具有一開口。門蓋選擇性地蓋住或露出開口且包括一釋放部。釋放部用以釋放位于殼體內(nèi)的一元件。連接元件連接門蓋與殼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一連接器及一機殼。機殼包括一殼體、一門蓋及一連接元件。殼體具有一開口。門蓋選擇性地蓋住或露出開口且包括一釋放部。釋放部用以釋放位于連接器內(nèi)的一元件。連接元件連接門蓋與殼體。
為了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圖,作詳細(xì)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一視角的外觀圖;
圖1B為圖1A的電子裝置的另一視角的外觀圖;
圖1C為圖1A的電子裝置沿方向1C-1C’的剖視圖;
圖1D為圖1A的門蓋露出開口的示意圖;
圖1E為圖1D的元件從連接器退出的示意圖;
圖2A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
圖2B為圖2A的門蓋勾出元件的示意圖;
圖3A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
圖3B為圖3A的門蓋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
圖5A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
圖5B為圖5A的門蓋勾出元件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100、200、300、400、500:電子裝置
110、210、310、410:機殼
111a:開口
111:殼體
112、212、312、412:門蓋
1121:蓋板
1122:第一抵靠部
1123:第二抵靠部
1123a:第二連接部
1124、2124、4124:釋放部
113:連接元件
1131:彈性元件
1133:第一連接部
1132:連接線
1131a:第一端
1131b:第二端
114:限位件
115:限位環(huán)
120、220、520:連接器
121:退出頂銷
130:元件
130r:卡槽
4124a:突出部
4124b:凹口
3125:密合墊
1C-1C’:剖面方向
P1:路徑
t1:厚度
W1: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A至圖1E,圖1A繪示依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一視角的外觀圖,圖1B繪示圖1A的電子裝置的另一視角的外觀圖,圖1C繪示圖1B的電子裝置沿方向1C-1C’的剖視圖,圖1D繪示圖1A的門蓋露出開口的示意圖,而圖1E繪示圖1D的元件從連接器退出的示意圖。
電子裝置100可以是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影像擷取裝置或其它具有可攜帶性的電子裝置。
電子裝置100包括機殼110及連接器120,其中連接器120可接受一元件130(元件130繪示于圖1D)的插入。元件130例如是卡盤(Tray),其具有凹槽130a(凹槽130a繪示于圖1E),可容置元件135,其中元件135例如是電子卡,如用戶身分辨識模塊(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存儲卡、其它種類電子卡片或卡片類型以外的元件等。在元件135置于凹槽130a后,元件130可將元件135插入連接器120內(nèi),使元件135電連接于連接器120。另一實施例中,可在不通過元件130的情況下,直接把元件135插入連接器120。
如圖1A及圖1B所示,機殼110包括殼體111、門蓋112、連接元件113及限位件114。殼體111具有一開口111a。門蓋112可選擇性地蓋住或露出開口111a,例如,圖1A所示的門蓋112蓋住開口111a,而圖1D所示的門蓋112露出開口111a。
如圖1C所示,門蓋112包括蓋板1121、第一抵靠部1122及第二抵靠 部1123。第一抵靠部1122及第二抵靠部1123分別設(shè)于蓋板1121的相對二端,而成為門蓋112的二端。當(dāng)門蓋112蓋住開口111a時,蓋板1121位于開口111a內(nèi)以蓋住開口111a,而第一抵靠部1122及第二抵靠部1123位于殼體111內(nèi)且抵靠殼體111的內(nèi)側(cè)面。由于第一抵靠部1122及第二抵靠部1123抵靠在殼體111的內(nèi)側(cè)面上,使門蓋112不容易脫離開口111a。此外,第一抵靠部1122與第二抵靠部1123至少一者可具有可撓性或軟性,使門蓋112在蓋住開口111a的過程中,第一抵靠部1122及/或第二抵靠部1123可形變而容易進(jìn)入殼體111內(nèi)或移出殼體111外。
如圖1B及圖1C所示,門蓋112的第二抵靠部1123包括釋放部1124。釋放部1124是一突出部,其中突出部的端部剖面可以是半圓形剖面、矩形剖面、橢圓形剖面、方形剖面或其它外形剖面。本實施例中,連接器120包括退出頂銷121,釋放部1124用以觸發(fā)退出頂銷121,以釋放位于連接器120內(nèi)的元件130,以下以圖1D及圖1E進(jìn)一步說明。
如圖1D及圖1E所示,門蓋112可脫離開口111a。連接元件113連接于門蓋112。連接元件113具有可伸縮性及/或彈性,使門蓋112脫離開口111a后,門蓋112的活動范圍擴大,進(jìn)而使門蓋112相距開口111a一足夠距離;如此一來,門蓋112的延伸方向可大致上垂直于退出頂銷121,使釋放部1124可沿大致上垂直于退出頂銷121的路徑P1經(jīng)由開口111a觸發(fā)退出頂銷121,進(jìn)而使元件130從連接器120退出,如圖1E所示。也就是說,門蓋112可作為取出元件130的工具。由于連接元件113連接于門蓋112,當(dāng)使用者要取出元件130時,無需特別尋找工具,且門蓋112不容易脫落。
如圖1B所示,連接元件113連接門蓋112與殼體111。連接元件113具有可伸縮性及/或彈性。例如,連接元件113包括彈性元件1131及連接線1132,其中彈性元件1131提供連接元件113彈性及/或可伸縮性。連接線1132連接彈性元件1131與門蓋112。舉例來說,彈性元件1131包括第一端1131a及第二端1131b,彈性元件1131的第一端1131a連接于殼體111或限位件114,而連接線1132連接彈性元件1131的第二端1131b與門蓋112。
一實施例中,連接線1132可不具有伸縮性,然而也可具有伸縮性。就材質(zhì)而言,連接線1132的材質(zhì)可包括塑膠、金屬、橡膠、尼龍或其組合。此外,彈性元件1131可以是彈簧或彈性橡膠,其中彈簧如壓縮彈簧。另一實施例中,連接元件113可省略連接線1132;在此設(shè)計下,整條連接元件 113可以是彈性元件(例如是彈性元件1131),其可直接連接門蓋112與殼體111,或直接連接門蓋112與限位件114。
如圖1B所示,限位件114固定于殼體111。上述彈性元件1131的位置或位移量可受到限位件114限制;如此,可避免彈性元件1131在形變過程(如移動門蓋112時)中因為晃動而與殼體111內(nèi)的其它元件干涉。此外,限位件114可以是筒狀,彈性元件1131的至少一部分可位于限位件114內(nèi);或者,限位件114可以是一封閉環(huán)體或一開放環(huán)體,彈性元件1131可穿過限位件114設(shè)置。
如圖1B所示,機殼110可還包括一限位環(huán)115,其設(shè)于殼體111上。連接元件113可穿過限位環(huán)115,例如,連接元件113的連接線1132可穿過限位環(huán)115。如此一來,連接元件113的位置或位移量受到限位環(huán)115的限制,避免連接元件113過度晃動。另一實施例中,機殼110的限位環(huán)115的數(shù)量可以是多個;或者,機殼110也可省略限位環(huán)115。
此外,連接元件113及門蓋112各包括連接部,連接元件113與門蓋112通過此二連接部連接。舉例來說,如圖1D所示,連接元件113的連接線1132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連接部1133,而門蓋112的第二抵靠部1123具有第二連接部1123a。連接元件113可通過第一連接部1133穩(wěn)固地連接于第二連接部1123a,使門蓋112不容易因為掉落而遺失。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133是一環(huán)結(jié),第二連接部1123a是一連接孔,其中第一連接部1133穿過第二連接部1123a而綁在第二抵靠部1123上,以穩(wěn)固地連接于門蓋112。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133可以是卡勾,其可卡合于第二連接部1123a,以穩(wěn)固地連接于門蓋112。此外,第一連接部1133與第二連接部1123a可相對活動地連接,然而也可彼此固定(無法相對活動)。
請參照圖2A及圖2B,圖2A繪示依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而圖2B繪示圖2A的門蓋勾出元件的示意圖。電子裝置200包括機殼210及連接器220。機殼210包括殼體111、門蓋212、連接元件113、限位件114(未繪示)及限位環(huán)115(未繪示)。殼體111具有開口111a。門蓋212可選擇性地蓋住或露出開口111a。
本實施例中,連接器220是一推拉(push-pull)式連接器,門蓋212的釋放部2124是一卡勾,用以將元件130從連接器220勾出。進(jìn)一步地說,如圖2A所示,當(dāng)門蓋212露出開口111a時,由于連接元件113具有可伸縮性, 使門蓋212的活動范圍擴大,進(jìn)而使門蓋212相距開口111a一足夠距離;如此一來,門蓋212的延伸方向沿大致上垂直于元件130,使門蓋212可沿大致上垂直于元件130的路徑P1經(jīng)由開口111a勾住元件130。如圖2B所示,元件130具有卡槽130r。當(dāng)門蓋212經(jīng)由開口111a進(jìn)入殼體111內(nèi)時,門蓋212的釋放部2124可進(jìn)入元件130的卡槽130r,以將元件130從連接器220勾出,并可使元件130完全脫離連接器220。
相似于上述電子裝置100,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的門蓋212以連接元件113連接于殼體111,因此當(dāng)使用者要取出元件130時,無需特別尋找工具,且門蓋212也不容易遺失。
請參照圖3A及圖3B,圖3A繪示依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而圖3B繪示圖3A的門蓋的剖視圖。電子裝置300包括機殼310及連接器120。機殼310包括殼體111、門蓋312、連接元件113、限位件114(未繪示)及限位環(huán)115(未繪示)。殼體111具有開口111a,門蓋312可選擇性地蓋住或露出開口111a。
本實施例中,門蓋312包括蓋板1121、第一抵靠部1122、第二抵靠部1123及密合墊3125,其中密合墊圍繞蓋板1121。當(dāng)門蓋312蓋住開口111a時,密合墊3125卡合開口111a的內(nèi)側(cè)壁與蓋板1121之間;如此,可避免門蓋312輕易脫離殼體111且/或可防止液體入侵于殼體111內(nèi)。一實施例中,密合墊3125的材質(zhì)例如是塑膠或橡膠等具有可壓縮性的材料。
雖然上述實施例的釋放部以突出部或卡勾為例說明,然而其它實施例中,釋放部也可為其它結(jié)構(gòu),以下以圖4進(jìn)一步說明。
請參照圖4,其繪示依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電子裝置400包括機殼410及連接器120。機殼410包括殼體111、門蓋412、連接元件113、限位件114(未繪示)及限位環(huán)115(未繪示)。殼體111具有開口111a,門蓋312可選擇性地蓋住或露出開口111a。
門蓋412包括蓋板1121、第一抵靠部1122及第二抵靠部1123,其中第二抵靠部1123包括釋放部4124。與上述實施例的釋放部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釋放部4124包括二突出部4124a及凹口4124b,凹口4124b形成于二突出部4124a之間。凹口4124b的寬度W1大致上等于或大于元件130的厚度t1(厚度t1繪示于圖2B),使元件130可進(jìn)入凹口4124b內(nèi)而受到凹口4124b的限制。如此一來,在將元件130推入連接器120的過程中,可避免元件130 輕易脫離釋放部4124,以增加推動元件130的穩(wěn)定性。另一實施例中,凹口4124b的寬度W1可小于元件130的厚度t1,使元件130可卡合于凹口4124b,進(jìn)而可以釋放部4124將元件130拉出/推入。
請參照圖5A及圖5B,圖5A繪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外觀圖,而圖5B繪示圖5A的門蓋勾出元件的示意圖。電子裝置500包括機殼110及連接器520。機殼110包括殼體111、門蓋112、連接元件113、限位件114(未繪示)及限位環(huán)115(未繪示)。殼體111具有開口111a。門蓋112可選擇性地蓋住或露出開口111a。
本實施例中,連接器520可以是一按壓/彈出(push-push)式連接器。門蓋112的釋放部1124可經(jīng)由開口111a去按壓元件130,以將元件130及設(shè)于凹槽130a內(nèi)的元件135從連接器520退出。當(dāng)要將元件130插入連接器520時,也可用釋放部1124將元件130推入連接器520內(nèi),以讓元件135電連接于連接器520。另一實施例中,可在不通過元件130的情況下,使用門蓋112直接將元件135推入連接器520內(nèi)。此外,其它實施例中,圖5A的釋放部1124可由上述釋放部2124或4124取代。
綜上所述,當(dāng)連接器包括一退出頂銷或連接器為按壓/彈出式連接器時,可使用具有卡勾、突出部及/或凹部的釋放部將元件130及/或135從連接器內(nèi)退出及/或推入連接器內(nèi);當(dāng)連接器為推拉式連接器時,可使用具有卡勾的釋放部將元件130及/或135從連接器內(nèi)勾出及/或推入連接器內(nèi)。如此,具有釋放部的門蓋可做為將元件從連接器釋放或?qū)⒃迫脒B接器內(nèi)的工具。由于門蓋隨機殼移動,因此當(dāng)使用者要取出元件時,無需特別尋找其它工具。
雖然結(jié)合以上優(yōu)選實施例公開了本發(fā)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yīng)當(dāng)以附上的權(quán)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