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guān)于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有關(guān)于一種具有支撐柱的電子裝置的殼體。
背景技術(shù):
隨著光學科技與半導體技術(shù)的進步,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Display ; LCD)已廣泛的應用于電子產(chǎn)品顯示裝置上。液晶顯示器具有高畫質(zhì)、體積小、重量輕、低電壓驅(qū)動、低消耗功率及應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故已廣泛的應用于可攜式電視、行動電話、攝錄放影機、筆記型計算機、桌上型顯示器、以及投影電視等消費性電子或計算機產(chǎn)品中,成為顯示器的主流。目前,液晶顯示器已成為筆記型計算機顯示裝置的主流。然而,由于液晶顯示器的尺寸越來越大,而筆記型計算機的厚度越來越薄,在有限的空間下,面板與塑料上蓋的強度卻無法相應的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鍵盤區(qū)周圍,塑料上蓋的變形,常常使得面板接觸到鍵盤區(qū)周圍的筆記型計算機基座的殼體,以致于使得面板因此而受損。如何能有效地增加筆記型計算機上蓋的強度,進而避免面板的損壞,將可有效地增加筆記型計算機的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上述的先前技術(shù)中所述,由于筆記型計算機越來越輕薄,然而顯示面板的尺寸卻可做的越來越大。因此,傳統(tǒng)塑料上蓋的強度,并不足以避免外殼的變形,以致于常常使得面板受損。本發(fā)明的一目的提供一種電子裝置,不僅可增加電子裝置上蓋的強度,亦可以避免面板因應力集中而損壞的情況。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具有一底座具有一凹部,一鍵盤模塊設置于凹部,以及一上蓋樞設于底座。上蓋具有至少一支撐柱,且當上蓋蓋合于底座時,支撐柱是對應于凹部的至少一邊界的位置設置。其中支撐柱的寬度較佳地大于上蓋的厚度至少三倍。而支撐柱更可以包含有一主支撐組件與形成于主支撐組件兩側(cè)的延伸組件。其中,主支撐組件的寬度較佳地大于上蓋的厚度至少三倍,延伸組件的寬度則可大于主支撐組件的寬度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主支撐組件的邊緣距離凹部的邊界較佳地小于10毫米。此外,支撐柱亦可由多個支撐組件形成于上蓋的內(nèi)側(cè)所構(gòu)成。上述的支撐組件的總寬度大于上蓋的厚度至少三倍。且上述的支撐組件的邊緣距離邊界小于10毫米。其中支撐柱之間更可以形成至少一補強組件,例如是多個短補強肋垂直于支撐柱所構(gòu)成,一金屬板,或者是一金屬補強板,其并包含有包覆組件以包覆支撐柱。此外,底座更具有一機殼部,鄰設于凹部。
因此,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可利用配置于凹部邊界上方的支撐柱有效地增加上蓋的強度,亦可以避免安裝于上蓋的面板受損。此外,支撐柱的兩側(cè)更可以利用延伸組件進一步增加上蓋的強度,且可有效地避免上蓋形成縮水痕(sink mark)。支撐柱與支撐柱之間更可以形成補強組件,例如是垂直設置于支撐柱之間的短補強肋、金屬板或者是包含有包覆組件的金屬補強薄板,以提升上蓋的強度。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yōu)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的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實施例的側(cè)視示意圖2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實施例的上視示意圖3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一-種電子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側(cè)視示意 TX圖4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一-種電子裝置的支撐柱的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以/K
圖5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一 種電子裝置的支撐柱的另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符號說明
110上蓋400 支撐柱
120底座402 主支撐組件
122角隅404 延伸組件
124 機殼部406 延伸組件
130面板框架410 距離
140面板420寬度
150凹部430寬度
152凹部邊界440厚度
156凹部邊界450凹部邊界
160支撐柱500支撐柱
170支撐柱502 508 支撐組件
180補強組件510距離
190金屬補強薄板520寬度
192包覆組件540厚度
194連接組件550凹部邊界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揭露一種電子裝置,其利用支撐柱有效地增加上蓋的強度,亦可避免面板受損。以下將以圖示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發(fā)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術(shù)的人員在了解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后,當可由本發(fā)明所教示的技術(shù),加以改變及修飾,其并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圍。參閱圖1,圖1是繪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實施例的側(cè)視示意圖。如圖所示,一電子裝置,例如是一筆記型計算機,其包含有一上蓋110與一底座120,其中面板140安裝于上蓋110與面板框架130之中,而底座120 —般則配置有一機殼部124與一凹部150,凹部150可以用來安裝一鍵盤于其中,而機殼部IM則鄰設于凹部150。當電子裝置的上蓋110關(guān)閉時,由于面板140的尺寸越來越大,而上蓋110與面板框架130的強度仍無法有效避免面板140產(chǎn)生變形時。面板140將接觸到底座120中凹部150的角隅122,其可能造成面板140的損壞,進而降低了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本發(fā)明則利用支撐柱160與支撐柱170其分別設置于凹部150的凹部邊界152與凹部邊界156的附近,有效地增加了上蓋110的強度,進而改善了上蓋110受力時,而避免面板140產(chǎn)生變形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支撐柱160與支撐柱170分別平行于鍵盤的上下兩端,其不僅可增加上蓋110的強度,且可減少上蓋110受力時的變形量。此外,支撐柱160與支撐柱170更可以進一步設置至少一補強組件180,以進一步增加上蓋110的強度。此補強組件180可以是一金屬板,或者是參閱圖2的補強組件180, 其可以是例如多個短補強肋,垂直設置于支撐柱160與支撐柱170之間,以進一步地增加上蓋110的強度。另參閱圖3,補強組件亦可以是由一薄的金屬板所構(gòu)成的金屬補強薄板190,其更可以包含兩端的包覆組件192包覆于支撐柱160與支撐柱170的外側(cè),以及連接組件194 連接兩側(cè)的包覆組件192,以進一步地增加上蓋110以及支撐柱160與支撐柱170的強度。 進一步參閱圖4,其繪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電子裝置的支撐柱的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如圖所示,支撐柱400可包含有一主支撐組件402,形成于凹部邊界450的附近,其中主支撐組件402的寬度420較佳地需大于上蓋110厚度440的三倍,亦即上蓋110厚度440若為1 毫米(millimeter ;mm),主支撐組件402的寬度420較佳地大于3毫米,且主支撐組件402 的邊緣至凹部邊界450的距離410較佳地小于2/3的主支撐組件402的寬度,即當主支撐組件402的總寬度420約為15毫米時距離410小于10毫米。因此可有效地避免面板140 因碰觸到凹部的角隅而產(chǎn)生損壞。此外,支撐柱400的主支撐組件402的兩邊,更可以形成延伸組件404與延伸組件 406,以避免上蓋110形成縮水痕(sink mark),且同時增加上蓋110的強度。此外,延伸組件404與延伸組件406的寬度430較佳地大于主支撐組件402的寬度420的二分之一。另參閱圖5,其是繪示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一種電子裝置的支撐柱的另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支撐柱500較佳地是由多個支撐組件502/504/506/508所構(gòu)成,其中支撐柱500的邊緣,亦即支撐組件502的外側(cè)邊緣或支撐組件508的外側(cè)邊緣,至凹部邊界550 的距離510,在支撐柱500的寬度520約為15毫米時,較佳地小于2/3支撐柱500的寬度 520,亦即約小于10毫米,以有效地避免面板140因碰觸到凹部的角隅而產(chǎn)生損壞。此外, 支撐柱500的寬度520,亦即支撐組件502的外側(cè)邊緣至支撐組件508的外側(cè)邊緣的寬度 520較佳地大于上蓋110厚度MO的三倍。因此,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利用配置于凹部邊界550上方附近的支撐柱可有效地增加上蓋的強度。當電子裝置的面板安裝于上蓋時,更可有效地避免面板受損。此外,支撐柱的兩側(cè)更可以利用延伸組件進一步增加上蓋的強度,且可有效地避免上蓋形成縮水痕。支撐柱與支撐柱之間更可以形成補強組件,例如是垂直設置于支撐柱之間的短補強肋、金屬板或者是包含有包覆組件的金屬補強薄板,以提升上蓋的強度。特別是使用在筆記型計算機上蓋的寬度大于280毫米,亦即使用在大于15. 6時的屏幕的筆記型計算機時,可有效地加強上蓋的強度,并避免面板受損。其中,安裝于上蓋的面板僅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而非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由于本發(fā)明所揭露的上蓋的強度可以有效地被增加,故可以有效地保護安裝于其上的任何電子組件,而非僅限定于面板。 如熟悉此技術(shù)的人員所了解的,以上所述是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凡其它未脫離本發(fā)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本申請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底座,具有一凹部;一鍵盤模塊,設置于該凹部;以及一上蓋,樞設于該底座,且該上蓋具有至少一支撐柱,當該上蓋蓋合于該底座時,該支撐柱是對應于該凹部的至少一邊界的位置設置。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柱的寬度大于該上蓋的厚度至少三倍。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柱包含一主支撐組件與形成于該主支撐組件兩側(cè)的延伸組件。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柱是由多個支撐組件形成于該上蓋的該內(nèi)側(cè)。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補強組件。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補強組件是多個短補強肋垂直于該至少一支撐柱,一金屬板或具有包覆組件的一金屬補強板。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底座更具有一機殼部,是鄰設于該凹部。
全文摘要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有一上蓋與一底座。上蓋包含有至少一支撐柱形成于內(nèi)側(cè),且對應于底座的一凹部的至少一邊界的位置。支撐柱的寬度大于上蓋的厚度至少三倍。此外,支撐柱的邊緣距離凹部的邊界小于10毫米。所述的電子裝置不僅可增加電子裝置上蓋的強度,亦可以避免面板因應力集中而損壞的情況。
文檔編號G06F1/18GK102281730SQ20101020328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6月11日
發(fā)明者林伯安, 秦德森, 陳建宏, 黃俊智 申請人:仁寶電腦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