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主機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主機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可擴展硬盤的主機結構。
背景技術:
在傳統(tǒng)的電腦主機中,用于放置硬盤的位置往往不多,使得主機對于可擴展的硬 盤數(shù)量有了局限性,特別是在一些先前本來就進行過升級的主機上,想增加硬盤的數(shù)量可 是由于硬盤的放置位置的數(shù)量限制而不能實現(xiàn)。然而,一般的主機機箱內(nèi),在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插槽 的位置處卻是很空,特別是當PCI插槽未被完全插滿的情況下,就會留下一個比較大的利 用空間。但是,一方面在機箱上沒有預設用于固定硬盤的螺孔,另一方面沒有一個能通用于 承載2. 5英寸和3. 5英寸硬盤的托架,從而使得在主機機箱內(nèi)很難任意進行硬盤的擴展。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便于擴展硬盤的主機結構。一種主機結構,其包括機箱、托架及硬盤;所述機箱包括相互連接的前側板、上側 板、后側板、下側板及左側板,在所述前側板、上側板、后側板、下側板及左側板上均開設有 第一螺孔組;所述托架用于承載所述硬盤,該托架包括承載座及用于支撐所述承載座的支 腳,所述支腳上開設有一組與第一螺孔組相對應的第二螺孔組;所述硬盤分為第一硬盤和 第二硬盤,所述承載座上開設有用于固定第一硬盤的第三螺孔組和用于固定第二硬盤的第 四螺孔組。本發(fā)明提供的主機結構通過在機箱上開設有多組用于固定托架的第一螺孔組,并 在托架上開設有一組與第一螺孔組相對應的第二螺孔組;另外還在托架上開設有固定第一 硬盤和第二硬盤的第三螺孔組和第四螺孔組,從而使得主機機箱內(nèi)能擴展多個硬盤。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主機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中主機結構中的托架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1中主機結構內(nèi)擴展多個硬盤的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及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主機結構10,其包括機箱11、硬 盤12、托架13及多個螺釘14。所述機箱11長方體框架結構,其用于收容主板、電源、風扇(圖未示)及硬盤13 等器件。所述機箱11包括一前側板111、一上側板112、一后側板113、一下側板114及一左 側板115,所述前側板111、上側板112、后側板113及下側板114相互連接形成矩形框體,所述左側板115將框體的一端封閉。在所述前側板111、上側板112、后側板113、下側板114 及左側板115上都開設有第一螺孔組116。所述第一螺孔組116包括四個呈長方形狀排列 的螺孔,且所述第一螺孔組116的尺寸間距為130mmX 116mm。所述硬盤12分為第一硬盤121和第二硬盤122。所述第一硬盤121為2. 5英寸 硬盤,其長寬尺寸為100. 2mmX70. 0mm。所述第二硬盤122為3. 5英寸硬盤,其長寬尺寸為 147. OmmXlOl. 6mm。所述第一硬盤121和第二硬盤122的底部都設有用于固定的螺孔,在 第二硬盤122的兩個相對的側壁上還開設有用于進一步固定的螺孔。所述托架13用于承載所述硬盤12,其包括承載座131及用于支撐所述承載座131 的四個支腳132,所述支腳132上開設有與第一螺孔組116相對應的第二螺孔組132a,所述 第二螺孔組13 包括四個呈長方形狀排列的螺孔,且所述第二螺孔組13 的尺寸間距也 為 130mmX116mm。所述承載座131包括一基板131a、兩個第一側壁131b及一第二側壁131c,所述兩 個第一側壁131b相互平行的垂直固設于基板131a邊緣,所述第二側壁131c垂直固設于基 板131a另一邊緣且連接于兩個第一側壁131b之間,所述兩個第一側壁131b之間的間距為 103. 61mm,所述第二側壁131c所在的邊緣與其相對的邊緣的間距為150. 0mm。所述基板131a上呈陣列狀布設有多個散熱孔131r、一第三螺孔組131d及一第四 螺孔組131e。所述散熱孔131r用于提高硬盤12的散熱效果。所述第三螺孔組131d包括 四個呈長方形狀排列的螺孔,所述第三螺孔組131d的尺寸間距為76. 61mmX61. 72mm,該第 三螺孔組131d用于固定第一硬盤121 ;當?shù)谝挥脖P121固設于基板131a上時,其一端與第 二側壁131c所在邊緣相對的另一邊緣相平齊。所述第四螺孔組131e包括四個呈長方形狀 排列且鄰近第一側壁131b的螺孔,所述第四螺孔組131e的尺寸間距為95. 25mmX44. 45mm, 該第四螺孔組131e用于固定第二硬盤122。所述兩個第一側壁131b上還開設有與第二硬 盤122的側壁上的螺孔對應的第五螺孔131f。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每兩個支腳132固設于其中一第一側壁131b的同一側且靠近 該第一側壁131b的兩端。所述支腳132使得基板131a與托架13的承載面(圖未示)之 間保持一定的間隙。在對硬盤12的擴展過程中,先將硬盤12放置于基板131a上,并使硬盤12底部的 螺孔與基板131a上的第三螺孔組131d或第四螺孔組131e相對正,再使用螺釘14對硬盤 12進行固定。然后,可以根據(jù)機箱11內(nèi)的空間實際情況,將承載有硬盤12的托架13放置 于設置有第一螺孔組116的前側板111、上側板112、后側板113、下側板114及左側板115 上,使托架13上的第二螺孔組13 與第一螺孔組116相對正,再使用螺釘14對托架13進 行固定,從而完成對硬盤12的擴展。本發(fā)明提供的主機結構通過在機箱上開設有多組用于固定托架的第一螺孔組,并 在托架上開設有一組與第一螺孔組相對應的第二螺孔組;另外還在托架上開設有固定第一 硬盤和第二硬盤的第三螺孔組和第四螺孔組,從而使得主機機箱內(nèi)能擴展多個硬盤??梢岳斫獾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做 出其它各種像應的改變與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與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 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主機結構,其包括機箱、托架及硬盤;所述機箱包括相互相連接的前側板、上側 板、后側板、下側板及左側板,在所述前側板、上側板、后側板、下側板及左側板上均開設有 第一螺孔組;所述托架用于承載所述硬盤,該托架包括承載座及用于支撐所述承載座的支 腳,所述支腳上開設有一組與第一螺孔組相對應的第二螺孔組;所述硬盤分為第一硬盤和 第二硬盤,所述承載座上開設有用于固定第一硬盤的第三螺孔組和用于固定第二硬盤的第 四螺孔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座包括一基板、兩個第一側壁 及一第二側壁,所述兩個第一側壁相互平行的垂直固設于基板邊緣,所述第二側壁垂直固 設于基板另一邊緣且連接于兩個第一側壁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四個支腳,所述支腳分別 固設于第一側壁兩端。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第一側壁之間的間距大于第 二硬盤的寬度,所述第二側壁所在的邊緣與其相對的另一邊緣之間的間距大于第二硬盤的 長度。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開設有多個散熱孔。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第一側壁上分別開設有用于 固定第二硬盤的第五螺孔組。
全文摘要
一種主機結構,其包括機箱、托架及硬盤;所述機箱包括相互連接的前側板、上側板、后側板、下側板及左側板,在所述前側板、上側板、后側板、下側板及左側板上均開設有第一螺孔組;所述托架用于承載所述硬盤,該托架包括承載座及用于支撐所述承載座的支腳,所述支腳上開設有一組與第一螺孔組相對應的第二螺孔組;所述硬盤分為第一硬盤和第二硬盤,所述承載座上開設有用于固定第一硬盤的第三螺孔組和用于固定第二硬盤的第四螺孔組。本發(fā)明通過在機箱上開設有多組用于固定托架的第一螺孔組,并在托架上開設有與第一螺孔組相對應的第二螺孔組,從而使得主機機箱內(nèi)能擴展多個硬盤。
文檔編號G06F1/18GK102053672SQ20091030890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27日
發(fā)明者劉磊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