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容式觸控裝置及應用在電容式觸控裝置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一種電容式觸控裝置及應用在該電容式觸控裝置的數(shù)據(jù)傳輸 方法。
背景技術:
在傳統(tǒng)應用上,大尺寸電容式觸控屏幕皆使用表面電容式(surface capacitive)感測技術,但表面電容式感測技術是利用流向銀幕各端點的一組電 流不同來判別手指的位置,因此當觸碰觸控面板的手指數(shù)為二指以上時,回 報電流組數(shù)仍為一組,故僅能辨別一組絕對坐標位置,例如在二維矩陣時僅 能回報一組X,Y參數(shù),因而無法達到多指觸控的功能。
所有觸點可定位(All Points Addressable; APA)型陣列電容式感測技術雖 然可以達到多指觸控的功能,但是其需要對每個點傳感器(Point Sensor)進行 充放電的動作,以矩陣形狀的觸控面板來說,當X軸及Y軸的感應線(trace) 增加時,APA型陣列電容式的像素數(shù)目將急劇增加,因而造成取像速度(frame rate)下降,故不適用于大尺寸觸控面板的應用。
另一種軸交錯(Axis Intersect; AI)型陣列電容式感測技術也同樣能達到多 指觸控的功能。圖1顯示傳統(tǒng)應用在小尺寸觸控面板的AI型陣列電容式感 測技術,其包括一小尺寸觸控面板10以及一 AI型陣列電容式觸控IC 12掃 描觸控面板10,以一最大可支持掃描22條感應線的AI型陣列電容式觸控IC 12為例來說,雖然應用在X軸及Y軸各有10條感應線TRX1 TRX10及 TRY1 TRY10的小尺寸觸控面板10時取像速度還不錯,但是若要將AI型陣 列電容式觸控IC 12應用于X軸及Y軸各有40條感應線TRX1 TRX40及 TRY1 TRY40的大尺寸觸控面板14時,如圖2所示,則必須增加AI型陣列 電容式觸控IC 12可掃描的總感應線數(shù)量,然而,觸控IC 12每次對電容充放電所花費的時間占整體觸控面板應用上取像速度的比例非常大,也就是說取
像速度問題主要由觸控IC 12在每個幀(frame)中對感應線充放電所決定,故 以增加可掃描感應線數(shù)的方法應用于大尺寸觸控面板14將會有一非常大的 缺點,就是整體應用上的取像速度將會嚴重下降,進而影響應用端的效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容式觸控裝置及應用在該電容式觸控裝 置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
一種電容式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面板具有多條感應線,一第一集成電路, 以及一第二集成電路掃描負責的感應線以送出掃描數(shù)據(jù)給該第一集成電路以 進行運算。根據(jù)本發(fā)明, 一種應用在該電容式觸控裝置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包括 先讓該第二集成電路送出在一方向軸上其所負責掃描的所有感應線的感應量 的總和給該第一集成電路,接著送出在該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掃描的 每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與其編號乘積的總合給該第一集成電路,跟著送出一 第一信息告知該第一集成電路在該方向軸上所檢測到的對象數(shù)目,緊接著再 送出一第二信息給該第一集成電路以告知在該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負 責掃描的第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最后送出一第三信息告知該第一 集成電路在該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最后一條感應線的感應 量是否為零。
本發(fā)明有助于實現(xiàn)大尺寸的電容式觸控面板,進而提供更多的應用。
圖1顯示傳統(tǒng)應用在小尺寸觸控面板的AI型陣列電容式感測技術; 圖2顯示傳統(tǒng)應用在大尺寸觸控面板的AI型陣列電容式感測技術; 圖3顯示使用二顆以上陣列電容式觸控IC的電容式觸控裝置; 圖4顯示圖3中副觸控1C將數(shù)據(jù)傳輸給主觸控IC的流程圖;以及 圖5顯示根據(jù)圖4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而得到的數(shù)據(jù)結構。
5附圖標號10觸控面板
12觸控IC
14觸控面板
20電容式觸控裝置
22觸控面板
24觸控IC
26觸控IC
28觸控IC
30觸控IC
32觸控IC
50數(shù)據(jù)結構中的字段
52數(shù)據(jù)結構中的字段
54數(shù)據(jù)結構中的字段
56數(shù)據(jù)結構中的字段
58數(shù)據(jù)結構中的字段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3顯示使用二顆以上陣列電容式觸控IC的電容式觸控裝置20,其中 四顆AI型陣列電容式觸控IC24、 26、 28及30作為副觸控IC用以掃描大尺 寸的觸控面板22,假設觸控面板22具有80條感應線,副觸控IC 24、 26、 28及30各負責掃描20條感應線以提高取像速度,其中每一副觸控IC 24、 26、 28及30可以只負責掃描一個軸向或一個以上的軸向,主觸控IC 32接收 來自副觸控IC24、 26、 28及30的掃描數(shù)據(jù)并進行最后整體運算,之后主觸 控IC 32再針對所需要的應用進行后續(xù)的動作,主觸控IC 32也控制電容式觸 控裝置20的整體運作并且還負責與外部溝通,如果有需要主觸控IC 32也可 以參與掃描工作,如虛線所示,而副觸控IC24、 26、 28及30也可以加入部分運算于其中以降低主觸控IC 32的負荷。
圖4顯示圖3中副觸控IC將數(shù)據(jù)傳輸給主觸控IC的流程圖,以副觸控 IC 24及主觸控IC 32之間的數(shù)據(jù)傳輸為例,首先副觸控IC 24先送出信息 Sum—dVi給主觸控IC 32,如圖4的步驟S40所示,該信息Sum一dVi為該副 觸控IC 24在一方向軸(axis)上所負責掃描的所有感應線的感應量的總和,接 著副觸控IC24再送出信息Sum一dViRi給主觸控IC32,如步驟S42所示,信 息Sum—dViRi為副觸控IC 24在該方向軸上所掃描的每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 與其編號乘積的總合,舉例來說,假設副觸控IC24掃描X軸方向編號分別 為1、 2及3的感應線,而這些感應線的感應量分別為dV一l、 dV一2及dV_3, 則副觸控IC 24所送出的信息Sum—dV;Ri-dV—lxl+dV—2x2+dV—3x3。緊接著 進行步驟S44讓副觸控IC 24送出信息FingerNum給主觸控IC 32,信息 FingerNum表示副觸控IC 24在該方向軸上所檢測到的手指數(shù)目,接著副觸 控IC 24再送出信息FrontEdge給主觸控IC 32,信息FrontEdge表示副觸控 IC 24在該方向軸上所負責掃描的第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如步驟 S46所示,最后副觸控IC 24送出信息LastEdge給主觸控IC 32,信息Lasffidge 表示在該方向軸上副觸控IC 24所負責掃描的最后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 為零,如步驟S48所示。
圖5顯示根據(jù)圖4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而得到的數(shù)據(jù)結構,其包括字段50儲存 信息Sum一dVi用以告知主觸控IC 32在一方向軸上副觸控IC 24所負責掃描 的所有感應線的感應量的總和,字段52儲存信息Sum—dViRi用以告知主觸控 IC32在該方向軸上副觸控IC 24所掃描的每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與其編號乘 積的總合,字段54儲存信息FingerNum用以告知主觸控IC 32在該方向軸上 副觸控IC 24所檢測到的手指數(shù)目,字段56儲存信息FrontEdge用以告知主 觸控IC 32在該方向軸上副觸控IC 24所負責掃描的第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 否為零,以及字段58儲存信息LastEdge用以告知主觸控IC 32在該方向軸 上副觸控IC 24所負責掃描的最后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同理,其它的副觸控IC26、 28及30的操作也如上所述。在不需利用感 應量或前后幀(frame)感應量間關系的應用下,本發(fā)明的方法可以較快的將數(shù) 據(jù)傳送給主觸控IC。
主觸控IC32將所有副觸控IC24、 26、 28及30所傳送的信息Sum—dVi 及Sum一dViRi分別累加后將得到信息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公式1
以及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公式2
其中,N為副觸控IC的總數(shù),Offseti為第I個副觸控IC所需考慮的感 應線起始值編號偏差。在主觸控IC 32中利用Sum—dVR除以Sum—dV可算 出在該方向軸上的手指中心點位置,又信息FingerNum為副觸控IC在該方 向軸內(nèi)所算出的手指數(shù)目,而信息FrontEdge為特定值時則副觸控IC第一條 應感線的感應量不為零,信息LastEdge為特定值時則副觸控IC最后一條應 感線的感應量不為零,是以,利用各副觸控IC24、 26、 28及30所提供的信 息,主觸控IC 32可以算出在該方向軸上的手指中心位置與手指數(shù)目。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在電容式觸控裝置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所述的電容式觸控裝置包含一第一集成電路及一第二集成電路,所述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送出在一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所有感應線的感應量的總和給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送出在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掃描的每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與其編號乘積的總合給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送出一第一信息給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所述的第一信息表示在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檢測到的對象數(shù)目;送出一第二信息給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所述的第二信息表示在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第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以及送出一第三信息給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所述的第三信息表示在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最后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
2. —種電容式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容式觸控裝置包括 一觸控面板,具有多條感應線;一第一集成電路;以及一第二集成電路,掃描負責的感應線并送出掃描數(shù)據(jù)給所述的第一集成 電路以進行運算,所述的掃描數(shù)據(jù)的數(shù)據(jù)結構包含一第一字段,用以告知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在一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 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所有感應線的感應量的總和;一第二字段,在所述的第一字段之后,用以告知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在 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掃描的每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與其編 號乘積的總合;一第三字段,在所述的第二字段之后,用以告知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在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檢測到的對象數(shù)目;一第四字段,在所述的第三字段之后,用以告知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在 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第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以及一第五字段,在所述的第四字段之后,用以告知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在 所述的方向軸上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最后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 是否為零。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容式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成 電路根據(jù)所收到的掃描數(shù)據(jù)算出在所述的方向軸上的對象中心位置及對象數(shù) 目。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容式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控制所述的電容式觸控裝置的整體運作。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容式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成電路負責與外部溝通。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容式觸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集成電路包括軸交錯型陣列電容式觸控集成電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電容式觸控裝置及應用在電容式觸控裝置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電容式觸控裝置包括一第一集成電路及一第二集成電路。一種應用在該電容式觸控裝置的數(shù)據(jù)傳輸方法,包括讓該第二集成電路送出一掃描數(shù)據(jù)給該第一集成電路,該掃描數(shù)據(jù)的內(nèi)容包括在一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所有感應線的感應量的總和、在該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掃描的每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與其編號乘積的總合、在該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檢測到的對象數(shù)目、在該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第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以及在該方向軸上該第二集成電路所負責掃描的最后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是否為零。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1556522SQ20081009243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4月11日
發(fā)明者洪澤倫, 陳長新, 黃榮壽 申請人: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