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卡扣式的適配卡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計算機主機的組裝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易拆卸與安裝的計算機主機適配卡的組裝裝置。
背景技術:
近十年來,由于半導體制造工序的進步,個人計算機價格日趨便宜,再加上網(wǎng)絡的崛起,諸多日常事務多可憑借計算機與網(wǎng)絡處理,今日計算機為多數(shù)人工作與居家的必備品。然而,計算機難免有出差池的時候,當計算機運作不正常時,需要檢測軟硬件,以弄清原因并修復計算機。對于硬件檢測來說,使用者往往需要頻繁地更換計算機各部分的零組件以分別進行檢驗。
更有許多對機械硬件有興趣的人,平日以拆拔計算機為興趣。這些人平日喜歡將不同機臺型號的計算機排列組裝,以測試不同組件間的兼容性,尋求較佳的執(zhí)行效能、或升級計算機硬件配備以提高運算速率;或是將數(shù)臺故障的舊計算機拆解后,揀擇未毀壞的配備更重新拼組一臺可用的計算機。凡此種種,需要頻繁地拆拔與組裝各內(nèi)部組件。
計算機組件執(zhí)行運算時常會伴隨著高速震動,然而由于電子組件性屬精密,細微的震動均會降低使用年限。為了避免電子組件運轉(zhuǎn)時的震蕩破壞內(nèi)部硬件,主機內(nèi)部的零組件,如硬盤、光驅(qū)或是適配卡等,均需以各種固設手段固定在主機板上的各個容置空間或插槽。傳統(tǒng)上為解決此震蕩的問題,多將零組件以螺絲鎖固的方式固定在主機殼內(nèi),雖然螺絲可確保硬件牢固地嵌于其所屬的容置空間或插槽內(nèi),但卻產(chǎn)生了拆拔與組裝的困難,造成一般使用者檢測或升級硬件上的麻煩。
以主機板上插設的適配卡而言,如圖1所示,公知的適配卡10由一板體11的側(cè)邊有一固定條15構成,且該固定條15上開設有一固定孔17,該固定條15與計算機主機殼上開設的多個開槽24相對應。該板體11的一側(cè)邊并與該主機板上的插槽電連接。
當適配卡側(cè)邊固定在主機板上的插槽后,該固定條15與機殼上為適配卡10預設的開槽24、該固定孔17與機殼上的插孔22相對應。因此公知的作法多以一螺絲30P穿設主機殼與固定條15,以將該適配卡10固設在主機板,使其不受電子組件運轉(zhuǎn)時產(chǎn)生的震蕩毀壞。
然而,由于一般適配卡10是以螺絲鎖固于計算機的主機殼內(nèi),因此需要通過螺絲30P及螺絲起子才能使適配卡10固定在計算機主機殼內(nèi);反之,也需要靠螺絲起子才可拆拔適配卡10。雖然螺絲30P可促使適配卡更穩(wěn)固的設置在主機板,但卻增加組裝或拆卸的困難度,實際操作上費力又耗時,若螺絲旋轉(zhuǎn)得越緊,雖可使適配卡越穩(wěn)固地置于機殼內(nèi),然而相對地也造成下次拆卸的困難;另一方面,若缺少無螺絲起子或螺絲時,組裝或拆卸的工事更是無從著手。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卡扣式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可使適配卡穩(wěn)固地組裝固定在計算機主機上,且無需使用任何的螺栓組件或螺絲起子即可固定適配卡。由于適配卡的安裝采用卡榫易拆卸的設計,使用者可以輕松地組裝、擴充計算機設備或是升級計算機內(nèi)部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以N形的扣件取代公知的螺絲部分,因此當適配卡插入主機板上的插槽(一般為PCI插槽)時,適配卡的固定條可利用該卡榫在一端將其固定。由于該卡榫樞接于該主機殼上,因此其可在該主機殼上為適配卡開設的插孔處轉(zhuǎn)動,當卡榫轉(zhuǎn)至該適配卡時,其上有多個定位部可分別抵住機殼與固定條,所以可固定該適配卡。而拆卸時則松開這些定位部即可松開適配卡。因此本實用新型無需螺絲與螺絲起子,即可輕易地拆卸與組裝適配卡。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以將適配卡固定在于計算機主機殼的卡扣式裝置,其由略呈N形的本體與機殼于軸向樞接而成;其中,該本體由V形片體的鉗制部與一夾制部于一端相連接而成;同時該鉗制部的彎角處形成一樞孔,其一端與夾制部連接,另一端設置有L形扣片,且夾制部朝向外界的一面上設有與適配卡固定孔對應的凸鈕;另外,該夾制部由二片略平行的圓弧片體形成,并以這些片體自內(nèi)外夾擠機殼;最后,該本體上并凸設有扳柄以供使用者扳動。
圖1是公知的適配卡固定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適配卡的立體圖(一);圖5是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適配卡的立體圖(二);圖6是沿圖5的線6-6的斷面剖視圖;圖7是沿圖4的線7-7的斷面剖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適配卡10 板體11 固定條15固定孔17 插孔22 開槽24穿孔26 螺絲30P扣件30扳柄35 樞軸31 凸鈕33樞座34 扣片35 樞孔37壓制腳391扣合腳39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nèi)容,以下將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解說。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適配卡的固定裝置,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配合參照此二圖,該扣具30由V形的鉗制部31與一圓弧的夾制部39于一端連接而成。其中,該鉗制部31由一片體彎折形成,該彎折處定義一樞孔37;同時,該片體的另一端設置有扣片32,其略成直角的L形彎折。最后,該反折處朝向外界的一面上,還設有一凸鈕33。
此外,另一端腳末端設置一夾制部39,其由二實質(zhì)呈平行的片體構成。換句話說,該扣件30的夾制部39,由二重迭且略為彎曲的圓弧狀片體的一端與該鉗制部31連接形成。另外,該夾制部39朝該鉗制部31的方向彎曲。最后,該夾制部39由扣合腳393與壓制腳391于一端設置在鉗制部31上形成。
更進一步來說,該壓制腳391位于外層,一端與該鉗制部31連接,另一端則形成階梯狀;且其外表面形成多個波浪。另外,該扣合腳393的一端也連接于鉗制部31上,另一端則呈二段彎折的L形。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由多個并排的扣件30,以該樞孔37于軸向上與一樞軸42樞接,并設置于一樞座44上。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多個并排的扣件30于軸向以一樞軸42串接,并將此并聯(lián)的結構固設于一樞座44上。其中,該扣件30上有一矩形的扳柄35,該扳柄35優(yōu)選地由該夾制部39與該鉗制部31的連接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板體。
圖4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適配卡的立體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適配卡時的扣入圖。由于一般市售的計算機內(nèi)部多設有多組適配卡10,所以機殼上也應對應有多組開槽24與插孔22,以供所需。因此優(yōu)選地,本實用新型各個插孔22上均對應樞設一扣件30,以便利適配卡10的拆拔或組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30于軸向以樞軸42樞接成一并聯(lián)的扣具組,再將該扣具組固設于一樞座44上,以將其設置于機殼內(nèi)。
由圖4與圖5可知,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適配卡的固定裝置,用以固設于機殼上。如圖所示,該扣件30分別與機殼上的開槽24對應,使用者可壓住該扣件30上設置的扳柄35并扳動該扣具30。由于該扣具30樞接于樞軸42上,所以其可以沿著該樞軸42轉(zhuǎn)動而處于扣緊態(tài)51與松開態(tài)53。當該扣件30呈扣緊態(tài)51時,鉗制部31與該適配卡10的固定條15鄰接,夾制部39的另一端將夾制該機殼,所以使該鉗制部31可擠壓該固定條15,從而使該適配卡牢固地嵌于主機板的插槽內(nèi)。
再參考圖4與圖5,該扣件組本處于松開態(tài)53(如圖4所示),但適配卡10插于主機板上后,與之對應的扣件30將由使用者左扳桿35處下壓至扣緊態(tài)51,并以該扣件30的夾制部39與鉗制部31分別抵住機殼與固定條15,促使該適配卡10嵌于主機板上,從而不因外界晃動而脫離。
另一方面,請配合參看圖6與圖7,前者為6-6軸的截面圖,后者則為7-7軸的截面圖。該V形鉗制部31于中央彎折轉(zhuǎn)角處定義出該樞孔37,并以樞軸42在扣件30的軸向貫穿該樞孔37,以使該扣件30可以該樞軸42為中心旋轉(zhuǎn),由此可調(diào)整地扣住適配卡,使該扣件30具有松開態(tài)53與扣緊態(tài)51。然此扣片35雖在此處被說明為L形片體,然其實際上可為可壓制固定條15一端的任意形狀。此外,當該扣件30的扣片35扣合該固定條15時,該鉗制部31與該固定條接觸面上設置的凸鈕33可嵌于適配卡10上的固定孔17,以強該扣件30的固定功效。
仍參考圖6與圖7。該扣合腳的末端則向外彎折成L形,該壓制腳391多由具有彈性的材料構成,且其略為向扣合腳393彎曲,所以該壓制腳391可受外力朝扣合腳393的方向下壓;當外力移除時,該壓制腳391的變形尚未超過該材料的屈服強度,因此該壓制腳391將回復至原來的形狀,并利用該回復彈力與扣合腳的L端壓配合,以夾制機殼。
該扣件30的另一端腳由二重迭的片體組成,其穿設于機殼上開設的穿孔26,該穿孔26需設置于該開槽24的上。因為該第二片體末端彎折定義出L形的扣合腳393,用以抵制機殼外表面;由于該壓制腳391與扣合腳393之間有一縫隙,以允許該夾制部以鄰接關系擠壓于機殼。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以三機構定位適配卡10。此三機構,其一為謂夾制部39,利用該壓制腳391與該扣合腳393配合以鄰接并擠壓夾于機殼;其二為凸鈕33,由于其嵌于機殼的插孔22內(nèi)使適配卡不晃動;其三為扣片35,其可防止該固定條15與主機殼脫離;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扣件30以上述三手段,分別以該扣件30的夾制部39與鉗制部31抵制于機殼與適配卡,以將該適配卡10緊密地固設在主機板上的插槽內(nèi)。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扣件30的使用狀態(tài)圖。如圖所示,并配合參考圖5。由于該第一片體材質(zhì)具有有彈性,且其片體本身呈彎曲圓弧形,所以其可受下壓力變形(如箭頭所示),并使該壓制腳391與該殼體分離,因此該扣具可沿樞軸42往殼體外部的方向旋轉(zhuǎn),為便于使用者施力,本實用新型另外提供一扳柄31,優(yōu)選地,其設置于扣件30的二端腳中央,使用者手指可輕易地按壓住此處機構,并扳動該扣件30旋轉(zhuǎn)的,以使該扣合腳393、扣片35與凸鈕33與機殼和適配卡10分離,從而松開該適配卡10,以便于使用者后續(xù)拆拔適配卡。
然而,上述所揭示的附圖及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并非由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凡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特征范疇,所進行的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卡扣式的適配卡固定裝置,用以將適配卡固定左計算機機殼內(nèi)的主機板的插槽內(nèi),所述適配卡由設有電路的板體與連接于側(cè)邊的固定條構成,且所述固定條的一端開設固定孔,所述固定裝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個以上的扣件與樞軸;所述樞軸橫向設置在主機殼為適配卡預留的開槽上方;且所述扣件由鉗制部與夾制部于一端連接而成,并與所述樞軸沿軸向樞接,所述樞軸固設在機殼上;其中,所述鉗制部與所述適配卡的一側(cè)對應設置,貼合并壓制適配卡;另外,所述夾制部與所述機殼對應設置,其具有二片體分別自機殼內(nèi)向外夾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鉗制部由一長板在中間彎折形成的V形體,所述彎折處定義出樞孔并且所述樞軸貫穿其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鉗制部的外表面凸設有與適配卡的固定孔對應的凸鈕。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鉗制部的一端與所述夾制部連接,另一端設置有扣片,其與所述固定條一端的形狀對應設置并壓制所述固定條。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為所述另一端彎折成L形的片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凸鈕,其設置在所述夾制部的外表面,并與所述適配卡的固定孔對應設置,嵌入所述固定孔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制部由二實質(zhì)呈平行的片體于一端與鉗制部連接而成,所述二片體朝所述鉗制部方向彎曲成圓弧,其一片體為壓制腳,另一片體為扣合腳。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制腳末端呈階梯狀,抵制所述機殼的表面開口。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上還設置有扳柄。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適配卡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柄為設置在夾制部與鉗制部的連接處并沿所述連接處向外沿伸的凸板。
專利摘要一種用以將適配卡固定在計算機主機殼的卡扣式裝置,其由略呈N形的本體與機殼沿軸向樞接而成;其中,該本體由V形片體的鉗制部與夾制部于一端相連接而成;同時該鉗制部的彎角處形成樞孔,其一端與夾制部連接,另一端設置L形扣片,且夾制部朝向外界的一面上設有與適配卡固定孔對應的凸鈕;另外,該夾制部由二片略平行的圓弧片體形成,并由此片體從內(nèi)向外夾擠機殼;最后,該本體上并凸設扳柄以供使用者扳動。
文檔編號G06F1/18GK2898916SQ20062000422
公開日2007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1日
發(fā)明者劉用偉 申請人:漢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