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表。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具備多個步進馬達等馬達,并且具備接收作為長波電波的標準電波的天線,進行基于標準電波的時刻修正等的電子表。
若重視馬達的動作精度,則優(yōu)選配置從對馬達的動作產(chǎn)生影響的外部磁場對馬達進行磁屏蔽的耐磁板。
但是,耐磁板由相對導磁率較高的材料形成,但若上述的相對導磁率較高的部件配置于天線的附近,則容易產(chǎn)生渦流,產(chǎn)生電能的損失(渦流損耗),導致天線的接收靈敏度降低。
因此,例如,在日本的專利文獻的特開2014-062852號公報中提出了設置從外部磁場對馬達進行磁屏蔽的耐磁板,并且在不與該耐磁板重疊的位置配置天線的方案。
然而,在電子表為手表等的小型的設備的情況下,必須在殼體內(nèi)的有限的空間中組裝全部的模塊,因此不可避免馬達與天線接近配置。
關于這一點,在日本特開2014-062852號公報所記載的技術中,為了使耐磁板覆蓋馬達,并且不與天線重疊,將耐磁板形成異形的形狀。
但是,將耐磁板形成為異形的形狀耗費制造成本,并且必須與天線的組裝位置對應地改變耐磁板的形狀,從而也存在無法使耐磁板通用化的問題。
另外,即使將耐磁板形成異形的形狀,因馬達與天線的配置也考慮存在難以在耐磁板與天線之間隔開充分的距離的情況,從而存在天線的接收靈敏度降低的擔憂。
在通過標準電波進行時刻修正的電子表中,天線的接收靈敏度的降低使作為鐘表的本來的性能降低。
因此,在電子表中,為了確保天線的電波接收性能,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犧牲馬達的耐磁性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鑒于以上的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兼顧確保馬達的動作精度與天線的電波接收性能的電子表。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電子表具備:天線;以及馬達,其具備定子、與上述定子磁性連接的線圈、配置于上述定子的收納部的轉(zhuǎn)子磁鐵,上述電子表的特征在于,在相對于上述天線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上述馬達配置有獨立耐磁板,該獨立耐磁板是上述轉(zhuǎn)子磁鐵的直徑以上寬度的耐磁板,并且是覆蓋包含上述轉(zhuǎn)子磁鐵的上述馬達的一部分的帶狀的耐磁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表的主視圖。
圖2是表示在第一實施方式中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圖3A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馬達以及獨立耐磁板的俯視圖。
圖3B是沿著圖3A的b-b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3C是沿著圖3A的c-c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4A是表示從與定子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進入馬達的外部磁場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4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與定子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配置于馬達的第二耐磁部的俯視圖。
圖5A是表示從定子的長度方向進入馬達的外部磁場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5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定子的長度方向上延伸并配置于馬達的第一耐磁部的俯視圖。
圖6A是表示在馬達中產(chǎn)生的磁通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6B是表示從消除圖6A所示的磁通的流動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現(xiàn)有例的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圖8A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一變形例的馬達以及獨立耐磁板的俯視圖。
圖8B是沿著圖8A的b-b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8C是沿著圖8A的c-c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圖9是表示在第一實施方式的一變形例中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圖10是表示在第一實施方式的一變形例中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圖11是表示在第二實施方式中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圖12是表示在第二實施方式的一變形例中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圖13是表示在第三實施方式中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電子表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此外,對以下敘述的實施方式附加了用于實施本發(fā)明而在技術上優(yōu)選的各種限定,但不將本發(fā)明的范圍限定于以下的實施方式以及圖示例。
[第一實施方式]
首先,參照圖1~圖7,對本發(fā)明的電子表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以下,將電子表簡稱為“鐘表”。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鐘表(電子表)的主視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鐘表100具備殼體(以下,在實施方式中為“鐘表殼體1”。)。鐘表殼體1例如由不銹鋼、鈦等金屬、陶瓷、各種合成樹脂等形成。此外,形成鐘表殼體1的材料不限定于此處例示的材料。
本實施方式的鐘表殼體1形成為中空的短柱形狀,在鐘表100的表面?zhèn)?鐘表的視覺確認側(cè))安裝有由透明的玻璃等形成的風擋部件11。
另外,在鐘表100的背面?zhèn)劝惭b有未圖示的背蓋。
在該鐘表殼體1的圖1的上下兩端部、換句話說指針方式的鐘表的12點方向側(cè)的端部以及6點方向側(cè)的端部設置有安裝未圖示的鐘表帶的帶安裝部12。
另外,鐘表100在鐘表殼體1的側(cè)部等具備操作按鈕13。
操作按鈕13與其插入側(cè)的端部收容于鐘表殼體1內(nèi)部的未圖示的模塊連接。另外,操作按鈕13構(gòu)成為壓入操作按鈕13或者使其旋轉(zhuǎn),由此能夠進行各種操作。
在鐘表殼體1的內(nèi)部且風擋部件11的下側(cè)設置有顯示部14。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部14是具備文字板15以及配置于該文字板15的上方的時針、分針、秒針等指針17的指針方式的顯示部。
在文字板15的表面?zhèn)鹊闹芫壊颗渲糜杏芍羔?7表示的成為時刻的基準的時字部件16。
此外,顯示部14的構(gòu)成等不限定于圖示例,也可以將進一步具備功能針的小顯示部等設置于顯示部內(nèi)。另外,顯示部14也可以是具備液晶面板等的數(shù)字方式的顯示部,也可以包含具備指針的指針方式的顯示部與具有液晶面板等的數(shù)字方式的顯示部雙方。
在鐘表殼體1內(nèi)收容有例如由用于使指針17運針的輪系機構(gòu)、馬達4(參照圖2)等構(gòu)成的未圖示的鐘表轉(zhuǎn)動機構(gòu)、天線3(參照圖2)、供各種電子部件等安裝的電路基板23(參照圖3B以及圖3C)以及包含用于向鐘表100的各功能部供給電力的電池(未圖示)等的未圖示的模塊。而且,指針軸18從模塊側(cè)貫通文字板15的大致中央部并向文字板15的上方突出。
本實施方式的指針軸18將時針用、分針用、秒針用等的多個旋轉(zhuǎn)軸重疊配置于同一軸上,指針17(例如時針、分針、秒針)分別連接于指針軸18的各旋轉(zhuǎn)軸。
若指針軸18通過鐘表轉(zhuǎn)動機構(gòu)的動作進行旋轉(zhuǎn),則安裝于指針軸18的各旋轉(zhuǎn)軸的各種指針17繞指針軸18的軸在文字板15的上表面分別單獨地旋轉(zhuǎn)。
此外,安裝于指針軸18并繞指針軸18的軸運針的指針17的個數(shù)等不限定于圖示例。例如指針17可以僅是一個,也可以除了時針、分針、秒針之外,將進行關于各種功能的顯示的功能針設為指針17。另外,除了對時針等進行支承的指針軸18之外,也可以另外設置對功能針進行支承的指針軸。
圖2是表示配置于底板上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天線3以及多個馬達4(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六個馬達4a~4f)以配置于底板21的上方的狀態(tài)設置于模塊內(nèi)。
此外,圖2所示的天線3以及馬達4的個數(shù)、配置等是一個例子,不限定于此處例示的例子。
本實施方式的天線3接收包含時刻信息的標準電波。
天線3具備例如由磁性材料的非晶體金屬、鐵氧體等構(gòu)成的芯部31以及卷繞于該芯部31的線圈32。
鐘表100基于由天線3接收的標準電波進行時刻修正等。
馬達4使動作部動作。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有六個馬達4(即,馬達4a~4f)。
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動作部圖示了三個指針17(即,秒針、分針、時針),但設置于鐘表100的動作部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設置更多的動作部。
圖3A是本實施方式的馬達的俯視圖,圖3B是沿著圖3A的b-b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3C是沿著圖3A的c-c線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此外,在圖3B以及圖3C中,利用雙點劃線表示在圖3A中未表示的部件。
如圖3A至圖3C所示,馬達4(馬達4a~4f)具備定子41、與該定子41磁性連接的線圈42以及配置于定子41的收納部411的轉(zhuǎn)子43。
馬達4(馬達4a~4f)是對與定子41磁性連結(jié)的線圈42適當?shù)厥┘域?qū)動脈沖,從而使轉(zhuǎn)子43以預定的步進角旋轉(zhuǎn)的步進馬達。
定子41是在馬達4的長度方向(圖3A以及圖3B的橫向)上延伸的板狀的部件。
定子41例如由坡莫合金等高磁導率材料形成。此外,形成定子41的材料不限定于坡莫合金。
如圖3A所示,定子41具有收容轉(zhuǎn)子43的收納部411。
收納部411是大致圓形的孔部,在本實施方式中,配置于定子41的長度方向(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圖3A以及圖3B的橫向,馬達4的長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另外,在收納部411的內(nèi)側(cè)面的大致對置的位置形成有兩個內(nèi)側(cè)凹部(內(nèi)凹口)412。
內(nèi)側(cè)凹部412構(gòu)成用于決定轉(zhuǎn)子43穩(wěn)定地停止的位置(穩(wěn)定靜止位置)的定位部。
轉(zhuǎn)子43的轉(zhuǎn)子磁鐵431具有欲吸附于處于更近的金屬的特性。因此,就馬達4而言,保持扭矩在轉(zhuǎn)子磁鐵431的兩個極與未設置內(nèi)側(cè)凹部412的部分對置的狀態(tài)、即兩個內(nèi)側(cè)凹部412與轉(zhuǎn)子43的轉(zhuǎn)子磁鐵431的極化位置對置的狀態(tài)下最大。因此,在未對后述的線圈42施加驅(qū)動脈沖的非通電狀態(tài)下,如圖3A所示,轉(zhuǎn)子43在內(nèi)側(cè)凹部412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極化位置對置的位置磁性穩(wěn)定而停止。
此外,內(nèi)側(cè)凹部412配置為連接內(nèi)側(cè)凹部412的最深部彼此且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的線與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并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線偏移預定角度。
針對將上述預定角度形成何種程度,因馬達4的規(guī)格等各種條件不同而少許不同,但優(yōu)選在30度至50度左右之間適當?shù)卦O定,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為45度(參照圖4B)。
另外,在定子41的外側(cè)面且隔著收納部411的大致對置位置形成有一對外側(cè)凹部(外凹口)413。
外側(cè)凹部413決定定子41的磁通飽和位置。
各外側(cè)凹部413與收納部411之間的區(qū)域成為定子41的寬度變窄且與其他的部分相比容易引起磁性飽和的可飽和部。
可飽和部構(gòu)成為不因轉(zhuǎn)子43的磁通而磁性飽和,但在對后述的線圈42進行勵磁時,磁性飽和成為磁阻增大的磁通飽和位置。
此外,內(nèi)側(cè)凹部(內(nèi)凹口)412以及外側(cè)凹部(外凹口)413的形狀、大小、配置等不限定于圖示例。
線圈42通過對長條的線圈芯部421的一部分實施卷線而形成。
線圈芯部421由坡莫合金等高磁導率材料形成。
線圈芯部42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分別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磁性接合,由此線圈42與定子41磁性連接。
馬達4以使線圈芯部42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重疊的方式螺紋緊固于底板21上等,由此固定于底板21上。
如圖3A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轉(zhuǎn)子43具備在俯視時形成為大致圓形狀的圓盤狀或者圓筒狀的轉(zhuǎn)子磁鐵431。
轉(zhuǎn)子磁鐵431在徑向上著磁為兩極(S極以及N極)。
作為構(gòu)成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磁鐵優(yōu)選使用例如稀土類磁鐵等(例如,釤鈷磁鐵等)永久磁鐵,但構(gòu)成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磁鐵的種類不限定于此。
在轉(zhuǎn)子磁鐵431的圓心設置有轉(zhuǎn)子旋轉(zhuǎn)軸432。
如圖3B以及圖3C所示,轉(zhuǎn)子旋轉(zhuǎn)軸432的一端側(cè)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配置在形成于底板21的軸承部211內(nèi)。而且,轉(zhuǎn)子旋轉(zhuǎn)軸432的另一端側(cè)以能夠旋轉(zhuǎn)的方式配置在形成于軸承部件22的軸承部221內(nèi)。
轉(zhuǎn)子43收容于后述的定子41的收納部411,配置為能夠以轉(zhuǎn)子旋轉(zhuǎn)軸432為旋轉(zhuǎn)中心旋轉(zhuǎn)。在本實施方式中,轉(zhuǎn)子43通過對線圈42施加驅(qū)動脈沖,而能夠在收納部411內(nèi)以預定的步進角旋轉(zhuǎn)。
在轉(zhuǎn)子旋轉(zhuǎn)軸432設置有轉(zhuǎn)子小齒輪433。在轉(zhuǎn)子小齒輪433連結(jié)有構(gòu)成用于使例如鐘表100的指針17運針的輪系機構(gòu)的未圖示的齒輪等。而且,轉(zhuǎn)子43旋轉(zhuǎn),從而與轉(zhuǎn)子小齒輪433嚙合的齒輪等旋轉(zhuǎn)。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針對多個馬達4(即,馬達4a~4f)的全部,分別配置有獨立耐磁板5。
獨立耐磁板5是具有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同等以上的寬度,覆蓋包含轉(zhuǎn)子磁鐵431的馬達4的一部分的帶狀的部件。
具體而言,如圖3A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獨立耐磁板5具有:作為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部件的第一耐磁部51;以及作為在與第一耐磁部51正交的方向(即,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部件的第二耐磁部52。
第一耐磁部51具有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同等以上的寬度。另外,第一耐磁部51形成為其延伸方向的長度比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長度長。另外,第二耐磁部52具有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同等以上的寬度。另外,第二耐磁部52形成為其延伸方向的長度比與馬達4的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長度長。
此處,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同等以上的寬度是指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大致相同、或比其大的寬度。在比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大的情況下,能夠與馬達4的大小、所求得的耐磁性能等對應地適當設定做成多大程度的寬度。
獨立耐磁板5優(yōu)選不與馬達4抵接,而在與馬達4之間隔開少許的間隙地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獨立耐磁板5配置于與各馬達4對應的位置且電路基板23的上方。
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B以及圖3C所示,在軸承部件22的上方(圖3B以及圖3C的上方)配置有電路基板23。而且,獨立耐磁板5配置于電路基板23的一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為電路基板23的上側(cè)的面)。
此外,獨立耐磁板5的配置不限定于此處例示的例子。例如,獨立耐磁板5也可以配置于底板21的一面(例如,圖3B等的底板21的下側(cè)的面)。
獨立耐磁板5例如由SPCC(Cold-reduced carbon steel sheets and strips冷軋鋼板以及鋼帶)等形成。
此外,獨立耐磁板5只要是容易收集磁場的部件即可,形成獨立耐磁板5的材料不限定于SPCC。也可以由例如坡莫合金等形成。
接下來,參照圖4A、圖4B至圖6A、圖6B以及圖7,對本實施方式的鐘表(電子表)100的作用進行說明。
當組裝鐘表100時,在底板21的上方配置天線3以及馬達4,以將天線3以及馬達4夾持于之間的方式配置軸承部件22,在其上方重疊電路基板23。
另外,在電路基板23上且與各馬達4對應的位置以第一耐磁部51沿著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且第二耐磁部52沿著與第一耐磁部51正交的方向的朝向以及配置,配置獨立耐磁板5。
而且,在模塊內(nèi)收納配置有天線3以及馬達4的底板21、軸承部件22以及配置有獨立耐磁板5的電路基板23。
另外,將該模塊、包含文字板15的顯示部14等收納于鐘表殼體1內(nèi),在鐘表殼體1的視覺確認側(cè)的開口部安裝風擋部件11,在背表面?zhèn)鹊拈_口部安裝背蓋。
由此,完成鐘表100。
磁場從外部進入鐘表100的內(nèi)部,但若該外部磁場作用于馬達4,則對馬達4的動作精度產(chǎn)生影響。特別地,如圖3A所示,馬達4容易受到從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以及從沿著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的影響。
首先,參照圖4A以及圖4B,對從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的相對于馬達4的影響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在收納部411設置有用于決定轉(zhuǎn)子43穩(wěn)定地停止的位置的作為定位部一對的內(nèi)側(cè)凹部412。該內(nèi)側(cè)凹部412配置為連接內(nèi)側(cè)凹部412的最深部彼此并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的線從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并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線偏移45度左右。因此,本來,在非通電狀態(tài)下,轉(zhuǎn)子43在內(nèi)側(cè)凹部412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極化位置對置的位置磁性穩(wěn)定地停止。而且,若對線圈42施加驅(qū)動脈沖,則以轉(zhuǎn)子43以該狀態(tài)為初始狀態(tài)旋轉(zhuǎn)的方式進行驅(qū)動控制。
但是,在外部磁場向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通過的情況下,外部磁場的流動的上游側(cè)成為N極,下游側(cè)成為S極。轉(zhuǎn)子磁鐵431被因該外部磁場的流動產(chǎn)生的極拖拽,如圖4A所示,轉(zhuǎn)子磁鐵431的S極向由外部磁場產(chǎn)生的N極側(cè)移動,轉(zhuǎn)子磁鐵431的N極向由外部磁場產(chǎn)生的S極側(cè)移動,導致其從本來的靜止位置偏移。若在該狀態(tài)下,對線圈42施加驅(qū)動脈沖,則轉(zhuǎn)子43的動作變得不穩(wěn)定,成為導致旋轉(zhuǎn)不良的原因之一。
此外,該狀態(tài)引起的外部磁場的朝向嚴格來說不限定于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如圖4B所示,在從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并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線偏移90度±45度左右的范圍的朝向的外部磁場通過馬達4的情況下,存在產(chǎn)生上述的狀況的擔憂。
另外,設置有決定轉(zhuǎn)子43的靜止位置的內(nèi)側(cè)凹部412的位置如上所述,是連接內(nèi)側(cè)凹部412的最深部彼此并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的線從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并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線偏移預定角度左右的位置,嚴格來說,不限定于為45度的情況,而具有少許的寬度。但是,即便在設置有內(nèi)側(cè)凹部412的位置少許偏移的情況下,在從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并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線偏移90度±45度左右的范圍的朝向的外部磁場通過馬達4的情況下,也存在產(chǎn)生上述的狀況的擔憂。
關于這一點,本實施方式的獨立耐磁板5具有在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耐磁部52。因此,從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從通過收納部411的圓心并向定子41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線偏移90度)或者該方向±45度的范圍流入的外部磁場導入第二耐磁部52,不作用于馬達4而沿著第二耐磁部52通過。
特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二耐磁部52形成為比與馬達4的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長度長。因此,如圖4B所示,流入第二耐磁部52內(nèi)的外部磁場在通過第二耐磁部52內(nèi)后,向馬達4外透漏,幾乎不對馬達4帶來影響。由此,轉(zhuǎn)子43不從本來的停止位置(即,內(nèi)側(cè)凹部412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極化位置對置的位置)移動,能夠防止轉(zhuǎn)子43的動作變得不穩(wěn)定。
接下來,參照圖5A以及圖5B,對從沿著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的影響進行說明。
例如,在對線圈42施加驅(qū)動脈沖而產(chǎn)生圖5A中由空心表示的箭頭的方向的磁通的情況下,如在圖5A中由實線箭頭表示的那樣,假定外部磁場沿著定子41的長度方向,從與在線圈42產(chǎn)生的磁通的流動相反的方向進入馬達4的情況。在該情況下,在線圈42產(chǎn)生的磁通與外部磁場相互抵消,產(chǎn)生無法發(fā)揮馬達4本來的性能的情況。
關于這一點,本實施方式的獨立耐磁板5具有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耐磁部51。因此,沿著定子41的長度方向流入的外部磁場導入第一耐磁部51,不作用于馬達4而沿著第一耐磁部51通過。
特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耐磁部51形成為比馬達4的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長度長。因此,如圖5B所示,就流入第一耐磁部51內(nèi)的外部磁場而言,在通過第一耐磁部51內(nèi)后,向馬達4外透漏,幾乎不對馬達4帶來影響。由此,能夠防止外部磁場在抵消產(chǎn)生于線圈42的磁通的方向發(fā)揮作用。
另外,在對線圈42施加驅(qū)動脈沖且產(chǎn)生圖6A中由空心表示的箭頭的方向的磁通的情況下,如上所述,磁通向與線圈42磁性連接的定子41流動,從而在外側(cè)凹部413與收納部411之間的可飽和部(定子41的寬度較窄的部分)產(chǎn)生磁性飽和。若產(chǎn)生該磁性飽和,則產(chǎn)生圖6A中由實線箭頭表示的磁力線的流動,從而定子41極化為N極與S極。
在該情況下,如圖6B中由實線箭頭表示的那樣,若從該磁力線的流動被抵消的方向作用外部磁場,則認為對馬達4的性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關于這一點,如本實施方式的獨立耐磁板5那樣,在具有向定子41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耐磁部51的情況下,從磁力線的流動被抵消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導入第一耐磁部51,不作用于馬達4而沿著第一耐磁部51通過。因此,也能夠防止磁力線的流動被外部磁場抵消。
圖7是表示設置于以往的鐘表的耐磁板與天線以及馬達的位置關系的俯視圖。
如圖7所示,以往,設置大致全部覆蓋設置于底板21的上方的馬達4的耐磁板50,由此抑制外部磁場相對于馬達4(4a~4f)的影響,提高耐磁性能。
但是,如上所述,若以覆蓋全部的馬達4的方式配置耐磁板50,則耐磁板50配置至接近天線3的位置。
耐磁板50是由相對導磁率較高的材料形成的部件,因此若在天線3接收電波時耐磁板50配置于天線3的附近,則磁通容易通過耐磁板50中。
若磁通通過耐磁板50內(nèi),則由此產(chǎn)生渦流,產(chǎn)生電能的損失(渦流損耗)而導致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降低。
為了防止上述的渦流的產(chǎn)生,優(yōu)選盡可能地使耐磁板50遠離天線3。但是,在該情況下,也無法將馬達4配置于天線3的附近,在必須安裝多個馬達4的情況下,其配置受限。
另外,若利用耐磁板50覆蓋包含線圈42的馬達4整體,則導致在馬達4產(chǎn)生的磁通的一部分也被耐磁板50吸收,存在馬達4的性能降低的擔憂。
關于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的鐘表100中,針對各馬達4設置能夠排除對馬達4帶來負面影響的外部磁場的最小限度的獨立耐磁板5。因此,即使將馬達4配置于天線3的附近,獨立耐磁板5對天線3給予的影響也較小,能夠抑制獨立耐磁板5產(chǎn)生的渦流,將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保持為良好。
另外,獨立耐磁板5的第二耐磁部52配置為覆蓋馬達4的線圈42的一部分,但與如以往那樣利用耐磁板50覆蓋馬達4整體的情況不同,第二耐磁部52配置為在作為馬達4產(chǎn)生的磁通的流動的方向的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難以對在馬達4產(chǎn)生的磁通帶來影響,能夠不使馬達4的性能降低地實現(xiàn)耐磁性能的提高。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配置具有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同等以上的寬度,并覆蓋包含轉(zhuǎn)子磁鐵431的馬達4的一部分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5。
由此,馬達4被獨立耐磁板5磁性屏蔽,對馬達4的動作帶來影響的外部磁場難以到達馬達4。因此,也能夠防止馬達4的誤動作等,提高動作精度,例如作為耐磁鐘表滿足由JIS規(guī)格(日本工業(yè)標準)要求的高度的耐磁規(guī)格。
即,防止在最容易受外部磁場引起的負面影響的轉(zhuǎn)子磁鐵431作用外部磁場,從而能夠提高馬達4的耐磁性能。
而且,即便在將設置了上述的獨立耐磁板5的馬達4配置于天線3的附近的情況下,獨立耐磁板5也較小,因此與設置覆蓋馬達4整體的耐磁板50的情況相比,渦流的產(chǎn)生較少,能夠?qū)⑻炀€3的接收靈敏度保持為良好。
另外,在圖7所示的平面狀的耐磁板的情況下,被耐磁板集磁的外部磁場不特別地限制流動的方向而在平面上自由地流動。關于這一點,本實施方式的獨立耐磁板5由帶狀的第一耐磁部51與第二耐磁部52構(gòu)成。如上所述,在集磁外部磁場的部分為細長的帶狀的情況下,被集磁的外部磁場例如以沿著耐磁板(即,第一耐磁部51以及第二耐磁部52)的長度方向流動的方式趨近恒定的方向。因此,能夠使外部磁場更加有效并且迅速地向馬達4外散逸。
另外,如上所述,特別地,如圖3A所示,馬達4容易受到從定子41的長度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以及從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的影響。關于這一點,本實施方式的獨立耐磁板5具有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耐磁部51以及在與第一耐磁部5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耐磁部52。因此,能夠通過第一耐磁部51吸收從定子41的長度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通過第二耐磁部52吸收從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能夠有效地減少從馬達4容易受到影響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的影響。
另外,第一耐磁部51形成為其延伸方向的長度比馬達4的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長度長,第二耐磁部52形成為其延伸方向的長度比與馬達4的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長度長。因此,能夠使被獨立耐磁板5集磁的外部磁場更加有效地向馬達4外散逸。
另外,獨立耐磁板5較小,因此與如以往那樣設置覆蓋全部的馬達整體的耐磁板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馬達的耐磁性能,并且也實現(xiàn)制品整體的輕型化。另外,與覆蓋馬達整體的耐磁板相比,獨立耐磁板5能夠由較少的材料形成,從而也能夠?qū)崿F(xiàn)裝置成本的減少。
而且,具備電波接收用的天線3,在通過馬達4驅(qū)動各動作部的鐘表100(電子表)中,采用本實施方式,從而能夠兼顧確保馬達4的動作精度與天線3的電波接收靈敏度。由此,能夠不犧牲耐磁性能,而實現(xiàn)能夠進行基于標準電波的正確的對時的鐘表100。
另外,采用本實施方式,從而天線3與馬達4的配置關系的自由度提高,因此也能夠期待提高制品設計的自由度。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了構(gòu)成獨立耐磁板5的作為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部件的第一耐磁部51以及作為在與第一耐磁部5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部件的第二耐磁部52為有聯(lián)系的部件的情況,但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耐磁部51以及在與第一耐磁部5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耐磁部52是也可以是單獨的部件。
例如,將第一耐磁部51與第二耐磁部52形成相同的形狀的帶狀部件,制造多個該帶狀部件,若將這些呈十字組合配置,從而構(gòu)成獨立耐磁板5,則能夠簡易并且廉價地形成獨立耐磁板5。
另外,在獨立耐磁板5具有向定子41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耐磁部以及向與第一耐磁部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耐磁部的情況下,在將第一耐磁部51與第二耐磁部52形成不同部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將一方配置于馬達4的上側(cè),將另一方配置于馬達4的下側(cè)。
例如,在圖8A至圖8C中,例示了將第一耐磁部61配置于底板21的下表面?zhèn)?在圖8B中為下表面?zhèn)?,將第二耐磁部62配置于電路基板23的上表面?zhèn)?在圖8B中為上表面?zhèn)?的情況。此外,第一耐磁部61以及第二耐磁部62的配置不限定于圖示例。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將獨立耐磁板5配置于電路基板23的上表面(在圖3B中為上表面)的情況,但設置獨立耐磁板5的位置不限定于此。
例如,可以配置于電路基板23的下表面(在圖3B中為下表面),也可以配置于軸承部件22的上表面(在圖3B中為上表面)、底板21的下表面(在圖3B中為下表面)等。
另外,也可以將獨立耐磁板5分別配置于馬達4的表面及背面(圖3B的上下),使獨立耐磁板5夾持馬達4。在該情況下,能夠期待進一步有效地集磁外部磁場而提高馬達4的耐磁性能的效果。
此外,在該情況下,配置于馬達4的表面及背面(圖3B的上下)的獨立耐磁板5可以相同,形狀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在馬達4的表面?zhèn)?圖3B的上側(cè))配置具備第一耐磁部51以及第二耐磁部52的大致十字形狀的獨立耐磁板5,在馬達4的背面?zhèn)?圖3B的下側(cè))配置與帶狀的第一耐磁部51或者第二耐磁部52相同的形狀的獨立耐磁板。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了獨立耐磁板5呈具有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耐磁部51以及在與第一耐磁部51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耐磁部52雙方的大致十字形狀的情況,但獨立耐磁板的形狀不限定于十字形狀。
例如,如圖9所示,獨立耐磁板也可以是僅由相當于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耐磁部的部分構(gòu)成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71,如圖10所示,獨立耐磁板也可以是僅由相當于在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耐磁部的部分構(gòu)成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72。
此外,在該情況下,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71也優(yōu)選具有與馬達4的轉(zhuǎn)子磁鐵431同等以上的寬度,且其延伸方向的長度形成為比馬達4的定子41的長度方向的長度長。另外,在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72優(yōu)選具有與馬達4的轉(zhuǎn)子磁鐵431同等以上的寬度,且形成為其延伸方向的長度比與馬達4的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長度長。
對馬達4的動作帶來影響的外部磁場的朝向、即成為對馬達4產(chǎn)生更強的影響而使馬達4的耐磁性能降低的原因的外部磁場的朝向被馬達4的尺寸、形狀左右,并不一定會使從定子41的長度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以及從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進入的外部磁場雙方使馬達的動作變得不穩(wěn)定。
因此,因馬達4的規(guī)格不同,也能夠存在僅配置圖9所示那樣的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獨立耐磁板71、圖10所示那樣的在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獨立耐磁板72中的任意一方,從而能夠充分地確保馬達4的耐磁性能的情況。
如上所述,作為獨立耐磁板,在僅設置向定子41的長度方向延伸地配置的獨立耐磁板71或者向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地配置的獨立耐磁板72的任意一方的情況下,耐磁板的面積相應地減少即可,能夠更加減少對天線3的影響,并且能夠?qū)崿F(xiàn)裝置的輕型化。另外,也能夠減少獨立耐磁板的制造成本(材料成本)。
此外,設置于鐘表100的獨立耐磁板不需要全部為相同的形狀,也可以根據(jù)各馬達4適當?shù)胤謩e使用上述那樣的各種形狀、方式的獨立耐磁板(即,十字形狀的獨立耐磁板5、帶狀的獨立耐磁板71、72等)。
[第二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11,對本發(fā)明的電子表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本實施方式僅耐磁板的構(gòu)成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因此以下特別地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進行說明。
圖11是表示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于模塊內(nèi)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一個天線3以及六個馬達4(馬達4a~4f)以配置于底板21的上方的狀態(tài)設置于模塊內(nèi)。
而且,針對該多個馬達4(在本實施方式中為馬達4a~4f)中的、至少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馬達4(在圖11中為馬達4a~4c),分別配置與由第一實施方式表示的部件相同的獨立耐磁板5。
即,配置于馬達4a~4c的獨立耐磁板5是具有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同等以上的寬度,并覆蓋包含轉(zhuǎn)子磁鐵431的馬達4的一部分的帶狀的部件。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鐘表進一步具備覆蓋多個馬達4中的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外的馬達4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面狀耐磁板8。形成面狀耐磁板8的材料等與獨立耐磁板5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1所示,配置覆蓋馬達4d~4f的大致扇型的面狀耐磁板8。
此外,面狀耐磁板8的形狀、大小、被面狀耐磁板8覆蓋的馬達4的個數(shù)等不被特別地限定。
面狀耐磁板8不需要覆蓋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外的全部的馬達4,也可以僅覆蓋其中的一部分。
另外,面狀耐磁板8可以不為一個,也可以被分割成兩個以上。
此處,區(qū)分馬達4是否相對于天線3被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基準,通過設置覆蓋馬達4整體的耐磁板(面狀耐磁板8),根據(jù)本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受到影響的程度來適當?shù)卦O定。耐磁板(面狀耐磁板8)越遠離天線3,對接收靈敏度的影響越小,具體而言,優(yōu)選考慮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的等級、安裝天線3、馬達4等的鐘表殼體1的尺寸等,獨立地判斷天線3與馬達4的具體的距離、配置關系等。
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與天線3直接對置的馬達4(在圖11中為與天線3對置的第一列的馬達4a~4c)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將除此以外的馬達4(在圖11中為馬達4d~4f)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外的例子。
此外,其他的構(gòu)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對相同部件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說明。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鐘表(電子表)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馬達4(在圖11中為馬達4a~4c)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配置具有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第一耐磁部以及在與此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第二耐磁部的獨立耐磁板5。
而且,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外的馬達4(在圖11中為馬達4d~4f)配置覆蓋這些整體的面狀耐磁板8。
在該情況下,馬達4d~4f通過面狀耐磁板8覆蓋馬達4整體,從而從外部磁場被磁性屏蔽。
另外,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馬達4a~4c的大小比較小,通過渦流的產(chǎn)生較少的獨立耐磁板5,高效地集磁來自對馬達4的動作特別地帶來負面影響的方向的外部磁場,從而從外部磁場進行屏蔽。因此,能夠不降低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而確保馬達4的動作精度。
此外,其他的點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除了能夠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還能夠獲得以下的效果。
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僅針對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馬達4a~4c設置獨立耐磁板5,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外的馬達4d~4f通過面狀耐磁板8從外部磁場進行磁性屏蔽。
因此,與針對全部的馬達4設置獨立耐磁板5的情況相比,部件件數(shù)較少,從而能夠?qū)崿F(xiàn)組裝工時的減少等。
即便在該情況下,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馬達4a~4c通過獨立耐磁板5高效地集磁來自對馬達4的動作特別地帶來負面影響的方向的外部磁場,從而從外部磁場進行屏蔽,因此能夠?qū)⒃O置耐磁板引起的對天線3的影響抑制為最小限度。因此,能夠不降低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而確保馬達4的動作精度。
此外,應用于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馬達4(在圖11中,為馬達4a~4c)的獨立耐磁板5的形狀、構(gòu)成不限定于圖示例。
例如,如上所述,也可以是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參照圖9的獨立耐磁板71)、在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參照圖10的獨立耐磁板72)等。
另外,獨立耐磁板不需要全部為相同的形狀,也可以根據(jù)各馬達4適當?shù)胤謩e使用上述那樣的各種形狀、方式的獨立耐磁板。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分別獨立地設置各獨立耐磁板5與面狀耐磁板8的情況,但耐磁板的構(gòu)成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將獨立耐磁板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與面狀耐磁板連結(jié)。
具體而言,如圖12所示,具備耐磁板80應用于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外的馬達4(在圖12中,為馬達4d~4f)的面狀耐磁板81以及分別應用于相對于天線3配置于預定的范圍內(nèi)的馬達4(在圖12中,為馬達4a~4c)的獨立耐磁板82,將這些相互連結(jié)。
例如,在圖12中,具有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耐磁部821以及在與定子41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耐磁部822的獨立耐磁板82通過連結(jié)部823與面狀耐磁板81連結(jié)。
如上所述,在將獨立耐磁板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與面狀耐磁板連結(jié)的情況下,與分別獨立地制造并組裝耐磁板的情況相比,部件件數(shù)減少。因此,組裝工時也較少即可。
另外,在給予天線3的影響較少的一側(cè),使獨立耐磁板與面狀耐磁板連結(jié),從而不降低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而與獨立地設置耐磁板的情況相比,能夠更加有效地集磁外部磁場。因此,能夠期待更加可靠地提高馬達4的動作精度。
另外,獨立耐磁板82的全部可以不與面狀耐磁板81連結(jié),例如,在圖12中,也可以僅針對馬達4a、4b設置的獨立耐磁板82通過連結(jié)部823被與面狀耐磁板81連結(jié),針對馬達4c設置的獨立耐磁板82被分別獨立地配置。
另外,通過連結(jié)部823與面狀耐磁板81連結(jié)的獨立耐磁板82彼此也可以被連結(jié)部連結(jié)。
[第三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13,對本發(fā)明的電子表的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本實施方式僅耐磁板的構(gòu)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等不同,因此以下特別地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等不同的點進行說明。
圖13是表示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于模塊內(nèi)的天線以及馬達的俯視圖。
如圖1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一個天線3以及六個馬達4(馬達4a~4f)以配置于底板21的上方的狀態(tài)設置于模塊內(nèi)。
而且,該多個馬達4(在本實施方式中為馬達4a~4f)與在第一實施方式表示的部件相同地分別配置有具有與轉(zhuǎn)子磁鐵431的直徑同等以上的寬度,并覆蓋包含轉(zhuǎn)子磁鐵431的馬達4的一部分的帶狀的獨立耐磁板9(在圖13中為獨立耐磁板9a~9f)。
獨立耐磁板9(在圖13中為獨立耐磁板9a~9f)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具有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第一耐磁部91以及在與此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第二耐磁部92。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獨立耐磁板9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被連結(jié)部93連結(jié)。連結(jié)耐磁板的長度方向大致對齊的彼此,從而能夠提高連接的方向的耐磁性能。
具體而言,針對馬達4a~4c設置的獨立耐磁板9a~9c分別被連結(jié)部93連結(jié),構(gòu)成連結(jié)耐磁板90。
另外,相同地,針對馬達4d~4f設置的獨立耐磁板9d~9f分別被連結(jié)部93連結(jié),構(gòu)成連結(jié)耐磁板90。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了設置兩個連結(jié)三個獨立耐磁板9的連結(jié)耐磁板90的情況,但連結(jié)耐磁板90的構(gòu)成不限定于此,例如,六個獨立耐磁板9a~9f也可以被連結(jié)部93全部一系列地連結(jié),構(gòu)成一個連結(jié)耐磁板90。
此外,其他的構(gòu)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等相同,因此對相同部件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說明。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鐘表(電子表)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多個馬達4(在圖13中為馬達4a~4f)的每一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配置具有在定子4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第一耐磁部91以及在與此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第二耐磁部92的獨立耐磁板9(在圖13中為獨立耐磁板9a~9f)。
而且,作為這些獨立耐磁板9中的、長度方向大致對齊的獨立耐磁板9,針對馬達4a~4c設置的獨立耐磁板9a~9c被連結(jié)部93連結(jié)而形成連結(jié)耐磁板90。另外,相同地,作為長度方向大致對齊的部件,分別通過連結(jié)部93連結(jié)針對馬達4d~4f設置的獨立耐磁板9d~9f,形成連結(jié)耐磁板90。
在該情況下,馬達4a~4f的大小也比較小,提高渦流的產(chǎn)生較少的獨立耐磁板9a~9f,高效地集磁來著對馬達4的動作特別地帶來負面影響的方向的外部磁場,從而從外部磁場進行屏蔽。因此,能夠不降低天線3的接收靈敏度,而確保馬達4的動作精度。
另外,獨立耐磁板9a~9c以及獨立耐磁板9d~9f分別被連結(jié)部93連結(jié)而構(gòu)成連結(jié)耐磁板90,因此在連結(jié)方向上,能夠期待更高的集磁效果、耐磁性能的提高。
此外,其他的點與第一實施方式等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如以上那樣,根據(jù)本實施方式,除了能夠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之外,還能夠獲得以下的效果。
即,在本實施方式中,獨立耐磁板9a~9c以及獨立耐磁板9d~9f分別被連結(jié)部93連結(jié)而構(gòu)成連結(jié)耐磁板90。因此,在連結(jié)方向上,與各個獨立耐磁板9a~9f的情況相比,能夠期待較高的集磁效果、耐磁性能的提高。
另外,連結(jié)獨立耐磁板9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而形成一系列的部件,從而與針對全部的馬達4分別獨立的獨立耐磁板5的情況相比,部件件數(shù)減少。因此,能夠?qū)崿F(xiàn)組裝工時的減少等。
此外,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不言而喻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以需要在天線3的附近配置耐磁板的情況為例對獨立耐磁板的配置進行了說明,但配置獨立耐磁板的場面不限定于在天線3的附近配置耐磁板的情況。
例如,在安裝將耐磁板配置于附近從而受到影響的部件(例如,磁性傳感器等)的情況下,應用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的獨立耐磁板,由此能夠兼顧實現(xiàn)耐磁性能的提高與部件精度的確保。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的范圍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包含與記載于權利要求書的發(fā)明的范圍與其均等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