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精度皮帶電子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輸送帶上動態(tài)物料的稱量方法及裝置,尤其涉及將動態(tài)稱量轉變?yōu)殪o態(tài)稱量的方法和裝置。
目前用于礦山、港口、化工等行業(yè)中的輸料系統(tǒng)中物料稱量,均采用動態(tài)稱量法。即在物料輸送帶的某一段上設置一個稱重裝置,使物料在運行中進行稱量。這種動態(tài)稱量法由于處理的物料是動態(tài)的,所以皮帶的松緊和運動造成的沖擊力會引入物料的稱量,引起稱量誤差。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動態(tài)稱量法中采用了許多相應技術措施,如美國梅里克公司與華東電子儀器廠合資生產(chǎn)的465數(shù)字式電子皮帶稱采用了多托棍雙杠桿軸承-刀刃組合支承結構的稱框,以及采用特殊電路等來消除因皮帶松緊、運動沖擊因素等帶來的計量誤差。又如我國實用新型專利“CN86207515U”題名“微機控制雙懸臂皮帶稱”,其間斷稱重的原理還是動態(tài)計量法。該裝置利用自調螺栓調節(jié)輸送帶的松緊,利用積分電路進一步消除沖擊振動引起的稱量誤差。
上述技術措施從理論上講能較好克服動態(tài)稱量中的一些誤差因素。但是采用上述措施制做的實際裝置,由于結構復雜、對機械加工的精度和安裝工藝要求很高,并對皮帶本身特性不均勻帶來的稱量誤差也無法克服,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這類稱量裝置大大降低了其預定的稱量精度。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動態(tài)物料連續(xù)進行靜態(tài)稱量的方法和一種利用所述方法進行動態(tài)物料稱量的裝置。該方法和裝置完全避開了上述動態(tài)稱量中的各種不穩(wěn)定的誤差因素,使動態(tài)物料的稱量精度大幅度提高,達到了對靜態(tài)物料稱量的高精度。
本發(fā)明是通過下述稱量方法和裝置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的。該稱量方法是對動態(tài)物料進行至少兩路的相互依次輪流收集物料,對所收集滿的物料依次輪流進行靜態(tài)稱量、累計、放料、輸送,以完成對動態(tài)輸送物料的靜態(tài)稱量。其方法步驟包含首先在輸送物料的源端(即出料端)和輸送帶的始端(即進料端)之間,或在輸送帶的終端(即對應于出料端)和物料輸送的目的端(即對應于物料的進料端)之間,或在輸送帶的適當處將輸送帶分成上輸送帶(即出料端)和下輸送帶;a)在物料輸送的上輸送帶的出料口處用一物料分配器接收動態(tài)物料,并在其出料口對所接收的物料進行再分配輸出;b)在所述的物料分配器的出料口下方,用至少兩個第一、第二容器通過所述的物料再分配輪流接收來自物料分配器輸出的物料;c)利用所述物料分配器向第二容器輸料期間,對已裝滿物料的第一容器中的物料進行稱量、累計,并通過其出料口輸出已稱量過的物料,同樣利用所述物料分配器向第一容器輸料期間,對已裝滿物料的第二容器中的物料進行稱量、累計,并通過其出料口輸出已稱量過的物料;d)用一集料器接收來自所述容器出料口輸出的已稱量過的物料、并通過其出料口將已稱量物料輸送到位于所述集料器下端的下輸送帶,將已稱量物料送走;e)不斷地循環(huán)步驟a)至d),以完成用靜態(tài)測重方式對輸送帶上的動態(tài)物料進行連續(xù)稱量。從而排除了動態(tài)稱量方式中影響測量精度的各種因素,使對連續(xù)動態(tài)物料的稱量精度大大提高,對使用這種稱量方式的稱量裝置其加工、安裝、調試都極為簡單。
本發(fā)明根據(jù)上述方法提供如下一種對動態(tài)物料連續(xù)進行靜態(tài)稱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含至少兩個在其下端設有漏咀及漏咀門的第一第二稱量容器;設置在所述稱量容器下端、接收來自所述稱量容器物料并將所述物料連續(xù)輸送至出料端或下輸送帶的集料器;與微機相連并控制所述稱量裝置中各電機的電氣控制裝置;及接收來自所述稱量裝置的各種電信號并向所述裝置發(fā)出控制信號、進行各種有關稱量參數(shù)計算、處理的微機系統(tǒng);在進料端或上皮帶端及所述稱量容器之間設有連續(xù)接收來自進料端或上輸送帶的物料、并通過所述微機、所述控制裝置控制其輪流向所述稱量容器輸料的物料分配器。
本發(fā)明的稱量方法的具體過程和稱量裝置的具體結構將通過下述實施例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稱量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圖2A和圖2B是本發(fā)明稱量裝置的漏咀門及漏咀門開關機構結構圖;
圖3A和圖3B是本發(fā)明稱量裝置的物料分配器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稱量方法流程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三漏斗結構實施例;
圖6是本發(fā)明的四漏斗結構實施例。
參看圖1,該圖是本發(fā)明的兩稱量容器實施例的稱量裝置的結構原理圖,其中上輸送帶2A01給物料分配器2A02輸入物料。物料分配器2A02上端有一個入料口,下端有兩出料口P1、P2,兩出料口的交叉處設有翻板機構2A05,翻板2A04與翻板機構2A05連接在一起,物料分配器2A02通過微機2E01及電氣控制裝置2D01控制翻板機構2A05帶動翻板2A04往復運動使對應于第一、第二稱量容器2B01、2B01′之一的出料口(圖1中處于出料口P2位置)處于關閉狀態(tài),并使另一出料口(圖1中P1)處于開啟狀態(tài),從而將來自進料端(圖1中的上輸送帶2A01)的物料輪流導入稱量容器2B01、2B01′中。
圖1中稱量容器2B01、2B01′的橫截面可為圓形或正方形等任意形狀,其上端敞開。其下端有漏咀2B15、2B15′和漏咀門2B12、2B12′及控制漏咀門運動的漏咀門開關機構2B13、2B13′。在每個稱量容器2B01、2B01′的外側壁適當處設有3個測重傳感器2B05、2B09、2B05′、2B09′,其中一個在圖中未標出。當稱量容器的橫截面為圓形時,三個測重傳感器在稱量容器的橫截面園周上等分設置,當稱量容器的橫截面為正方形時,兩個測重傳感器設置在兩相對的直角邊的一端(參見圖6),另一傳感器設置在遠離該兩測重傳感器的直角邊的中點處(參見圖6)。上述傳感器2B05、2B09、2B05′、2B09′安裝在固定基座2B06、2B10、2B06′、2B10′上,每個稱量容器2B01、2B01′通過固定在其外側壁上的壓蓋2B04、2B08、2B04′、2B08′安放在上述測重傳感器頂端的鋼球上,以保證良好的垂直度從而獲得測重的高精度。測重傳感器可選用西德HBM系列,也可選用國產(chǎn)BHR-4M密封型荷重傳感器。料面計2B03、2B03′安裝在稱量容器2B01、2B01′上端的適當部位,料面計可采用的種類很多,如電容料面計、阻旋料面、音叉料面計等,本實施例選用音叉料面計。
圖1中集料器2C01,其下面緊靠下輸送帶2C02。集料器2C01結構很簡單,它實際上是一個上面敞開、下面有一個可調節(jié)其開口大小的排料口的槽體。它接收來自稱量容器2B01、2B01′已稱量過的物料,并將該物料連續(xù)不斷地通過排料口送往其下面的下輸送帶,通過下輸送帶將物料運走。
圖1中電氣控制裝置2D01主要是由多個交流接觸器及控制相應交流接觸器工作的控制電路組成,它放在輸料現(xiàn)場。其中控制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即開關狀態(tài))受來自微機2E01發(fā)來的相應控制信號的控制,而所述交流接觸器組控制本發(fā)明稱量裝置中的及上、下輸送皮帶中的各電機的動作。電氣控制裝置2D01中的電氣線路組成都是本技術領域中一般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已有技術,此處不作詳細說明。由于該裝置放于稱量容器的現(xiàn)場,其中所述交流接觸器的控制電路除受微機2E01控制外,還可手動干預控制,以便現(xiàn)場對稱量裝置作檢查用。
圖1中微機系統(tǒng)2E01其外圍設備均由常規(guī)組成,它放在機房內,主機上設有接收、處理來自測量現(xiàn)場(指兩個稱量容器2B01、2B01′所在場所)的各種測量信號(如測重傳感器、電機轉速傳感器等)和各種控制信號(如料面計、位置傳感器等)的多路開關、模/數(shù)轉換和直接輸入的輸入接口,還設有向電氣控制裝置2D01發(fā)出各種控制信號的輸出接口。這些接口接術也是本技術領域中一般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因此這兒也不作詳細說明。
參看圖2A,該圖是漏咀門2B12、2B12′及漏咀門開關機構2B13、2B13′的結構實施例。圖2A2是圖2A1中的A-A視圖。圖中電機2409,皮帶輪2406、2405,螺母2412,絲桿2411,皮帶2408,基座2404,上、下位置極限傳感器2416、2412,杠桿2413,軸2401、2402、2412,連接件2403,杠桿2413通過軸2402及連接件2403與漏咀門2B12相連。電機2409受電氣控制裝置2D01控制。當微機2E01完成對稱量容器2B01的測重后,即向電氣控制裝置2D01發(fā)出相應控制信號,電氣控制裝置2D01根據(jù)該控制信號使電機2409轉動,通過皮帶輪2406、2405及皮帶2408使安裝在基座上的絲桿2411轉動,絲桿2411的轉動帶動螺母2412向上運動,螺母2412向上運動通過軸2419、2402、2401及杠桿2413使漏咀門2B12打開。已測重物料從漏咀2B15中排出。當螺母向上運動到與上位置極限傳感器2416相接觸時,則傳感器2416向微機2E01發(fā)出相應信號,微機2E01收到此信號后經(jīng)判斷向電氣控制裝置發(fā)出使電機2409停止的控制信號,則電氣控制裝置接受微機2E01的控制信號使電機2409停轉,此時漏咀門2B12處于完全打開狀態(tài)。當物料從稱量容器2B01中排空時,微機2E01通過電氣控制裝置2D01使電機2409反向旋轉,從而使漏咀門2B12逐漸關閉,同樣當螺母2412向下運動與下位置傳感器2417相接觸時,微機2E01根據(jù)該傳感器發(fā)出的信號、通過電氣控制裝置2D01使電機再度停轉,此時漏咀門2B12處于完成關閉狀態(tài)。上述容器是否完全排空的時刻是由微機2E01對測重傳感器2B05、2B09的重量信號連續(xù)采樣測量獲得的。即當連續(xù)測量到稱量容器為預定的空容器重量的時刻就是物料完全排空的時刻。
參看圖2B,該圖顯示了漏咀門及漏咀門開關機構的液壓式控制實施例。其中2401 軸 2403 液壓缸(氣缸)2402 液壓油管(氣管) 2404 漏嘴2405 漏嘴門軸 2406 漏嘴門參看圖3A,該圖顯示了一種翻板式物料分配器的結構的實施例,其中1901 布料器 1902 翻板槽1903 拉框 1904 翻板1905 軸 1906 液壓缸1907 液壓油管 1908 支撐板1909 拉筋 1910 支撐柱1911 底座 1912 極限開關采用液壓元件控制翻板工作??刂七M料。
再參看圖3B,該圖顯示了一種旋轉式物料分配器結構的實施例,其中2001 布料器 2002 輪子2003 上罩殼 2004 下罩殼2005 齒輪 2006 小齒輪
2007 電機 2008 底座2009 接近開關根據(jù)圖1D繼電器控制組的控制信號,由(2007電機)帶動(2006小齒輪)轉動(2005齒輪)及(2001布料器)旋轉,分別向每個漏斗進料。
下面參看圖1,圖2A,圖3A,敘述兩稱量容器的稱量工作過程。按照圖1所示位置,物料分配器關閉對應于第二稱量容器2B01′的出料口P2,而對應于第一稱量容器2B01的出料口P1處于開啟狀態(tài)。來自上輸送帶2A01的物料經(jīng)出料口P1流入第一稱量容器2B01。當?shù)谝环Q量容器2B01內的物料達到料面計2B03的高度時,則料面計2B03向微計2E01發(fā)出“物料滿”的電訊號。微機2E01根據(jù)此信號通過電氣控制裝置2D01控制翻板機構帶動翻板轉向出料口P1,當翻板到達予定關閉位置時,則由位置傳感器向微機2E01發(fā)出信號并通過電氣控制裝置2D01使翻板機構中的電機停止,從而完成關閉出料口P1,開啟出料口P2的控制過程。來自上輸送帶的物料流向第二稱量容器2B01′。出料口P1完成關閉的時刻至第二稱量容器2B01′中的物料達到該容器中料面計2B03′的高度而使料面計2B03′向微機2E01發(fā)出“物料滿”的電訊號的時刻,即為第二稱量容器2B01′的裝料時間間隔。在此時間間隔內,微機2E01處理如下過程為保證測試精度第一稱量容器2B01靜止3秒鐘;采集來自第一稱量容器2B01的三個測重傳感器2B05、2B09、(一個未畫出)的重量電信號,以完成對第一稱量容量2B01中的物料稱量過程;向電氣控制裝置2D01發(fā)出相應控制信號使電氣控制裝置控制第一稱量容器2B01的漏咀門開關機構2B13動作、使漏咀門2B12打開,當漏咀門完全打開時、上位置極限傳感器2416向微機2E01發(fā)出相應控制信號、通過電氣控制裝置2D01使漏咀門開關機構2B13中的電機2409停止,開門動作結束;第一稱量容器中的已稱重物料釋放到下面的集料器2C01中;釋放物料的同時微機2E01連續(xù)采樣測重,一旦測定到予定的“零”值時(即物料放完時)微機2E01發(fā)控制信號通過電氣控制裝置使電機2409反轉開閉漏咀門2B12,以上述同樣方式下位置極限傳感器2417使電機2409反轉停止,關門動作結束;微機收到傳感器2417信號的同時對稱量容器2B01校零。此后當?shù)诙Q量容器2B01向微機2E01發(fā)出“物料滿”信號后,整個系統(tǒng)重復上述過程來處理第二稱量容器2B01的測重、放料、校零等過程。兩稱量容器2B01、2B01′不斷地循環(huán)輪流裝料、測重、放料、校零,微機將每次測得的物料累加。以便按照本發(fā)明的稱量方法和稱量裝置來完成對動態(tài)物料的稱量,使對動態(tài)物料的稱量精度達到靜態(tài)物料稱量的高精度。
圖1中微機2E01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稱量方法控制本發(fā)明的稱量裝置的各部分協(xié)調一致工作、處理各種數(shù)值計算、如某段時間內通過的物料重量、輸送率、定值控制等、對系統(tǒng)進行檢測的中心控制處理裝置。并根據(jù)需要還可實現(xiàn)對上下輸送帶或進料端的輸送率控制。
圖4是由微機2E01執(zhí)行的本發(fā)明稱量方法的流程圖。圖中步驟1為初始化步驟,它包含微機參數(shù)設定,如需輸送的物料量(即需要的定值)、對上下輸送帶或進料端所需輸送率、稱量容器的次數(shù)等各種參數(shù);系統(tǒng)自檢,如檢測系統(tǒng)各部分如測重傳感器、料面計、位置傳感器、各電機及相應的機械傳動機構及電氣控制裝置等是否處于正常狀態(tài);若各部都正常,則設定系統(tǒng)的初始狀態(tài),如圖1中所示物料分配器首先導向第一稱量容器、兩稱量容器漏咀門關閉、機內稱量容器的序號設為零,以及微機2E01本身所需的各初始狀態(tài)等;然后系統(tǒng)起動,通過電氣控制裝置控制上下輸送帶電機工作、稱量裝置進入工作。
步驟2,在步驟2中,利用某一稱量容器的裝料時間間隔,微機對另一已裝滿物料的容器進行測重、放料、校另等處理,并隨著某稱量容器的不斷進料、微機不斷地對該容器所進物料的數(shù)量進行監(jiān)測,一旦判斷出該容器中物料與先前已稱量物料的總和達到予定值時(定值控制),則程序轉入步驟5,否則轉入步驟3。上述步驟的進一步展開為當某一稱量容器開始進料時(由另一容器料面計發(fā)出“物料滿”信號來控制該容器開始進料),微機首先將原已累計物料重量值調入暫存寄存器;接著通過多路開關、模/數(shù)轉換對另一已裝滿物料的容器進行第一次測重并與上述暫存寄存器中的先前累加值相加仍放回暫存寄存器;此后微機通過多路開關、模/數(shù)轉換連續(xù)對某稱量容器(即不斷進料的容器)采樣測重,每次測得重量與上述暫存寄存器中的值相加并與予定的輸送值(在步驟1中所設定的定值)相比較。在上述過程中微機通過定時器3秒后對另一已裝滿物料的容器進行第二次測重,這次測得物料重量值是精確值,因為容器裝料時受物料沖擊而振動,穩(wěn)定3秒以使物料真正靜止,提高測重精度,并將該值與原已累計物料重量即存在內存中,而不是上述暫存寄存器中的值,累加再放回內存;接著控制該測完重量的已裝滿物料的容器進行放料,即打開其漏咀門;在放料期間,微機通過多路開關,模/數(shù)轉換交替測量兩容器中的物料重量,在對正在進料的容器進行監(jiān)測的同時對放料容器也進行監(jiān)測;一旦監(jiān)測到予定的另值時,則控制該容器關上漏咀門,并對該容器重新校另。
若在前述比較過程中一旦判斷出正在進料容器中物料與先前已稱量物料的總和達到或超過予定值時(在步驟1中設定的需要的定值),則程序轉入步驟5,在步驟5中,首先通過微機控制上皮帶停止進料;接著判斷另一已裝滿物料的容器是否已被第二次稱量;若已稱量,則使停止進料的容器靜止3秒鐘后測其物料重量與內存中原已累計物料重量累加放回內存,最后使系統(tǒng)停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打印數(shù)據(jù);若已裝滿物料的容器還未進行第二次稱量,則使兩容器同時靜止3秒鐘后,測其兩容器物料重量與內存中原已累計物料重量累加放回內存,系統(tǒng)停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打印數(shù)據(jù)。
若在前述比較過程中,正在進料容器中物料與先前已稱量物料的總和始終小于予定值(在步驟1中設定的需要的定值)時,則轉入步驟3。
步驟3,判別料面計有無信號,當在進行裝料的容器的物料已達到該容器的料面計高度時,則料面計向微機發(fā)出相應電信號,若無料面計信號則可能系統(tǒng)有故障;或輸送物料已達到予定的需要值時。此時需停機處理,進入步驟6、停機處理。若有料面計信號則程序進入步驟4。
在步驟4中,首先使已稱量容器的序號變量+1送入序號變量中,該序號表示已輸送物料的容器數(shù),該值不但作為顯示用,還可作為輸送物料所需容器數(shù)的控制量;接著微機通過電氣控制裝置控制物料分配器將物料導向另一已放空物料的稱量容器;然后返回步驟2。整個稱量裝置按上述步驟不斷循環(huán),直至所稱量物料達到予定所需物料值時即定值控制,則停機、處理數(shù)據(jù)并打印,以靜態(tài)稱量方式完成對動態(tài)物料的計量,達到本發(fā)明對動態(tài)物料計量的高精度的目的。本發(fā)明除完成上述目的外,還可很方便地進行輸送率控制,即由微機進行當前輸送率的計算與予定輸送率進行比較,并根據(jù)比較結果通過相應的電氣控制裝置的相應控制線路來控制放料口的流速或上輸送帶電機的轉速等,直至使當前輸送率值達到予定輸送率值為止。當然還可進行連續(xù)稱量輸料、人工隨機干于停機的工作方式。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關于稱量容器的數(shù)目和布置及物料分配器的具體結構可以有各種變化。如圖5是三稱量容器式結構布置圖,而圖6是四稱量容器式結構布置圖。在圖5、圖6中,物料分配器僅具有一個出料口,采用旋轉式對各稱量容器連續(xù)、依次、循環(huán)布料。圖5、6中的稱量容器與圖1中的二稱量容器相比在結構上相同、如圖5中稱量容器為圓筒形,而圖6中的稱量容器為方形。其差別在于隨著稱量容器的數(shù)目增加,則每個稱量容器的尺寸可減少,并保持相同的輸送率。稱量容器數(shù)目適當增加,如增至3-4個,由于如上所述每個稱量容器的尺寸減小了,這樣可減少靜態(tài)測重前所需靜止的時間,以縮短測試周期,這種縮短測試周期的技術效果在于在保持測試精度不變的情況下可進一步縮小每個稱量容器的體積;或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相對增加了所需穩(wěn)定時間,從而提高了測試精度。
按照本發(fā)明的測重方法和測重裝置使已有技術對動態(tài)物料的實際測重精度為2-8%提高到了0.05%。
權利要求
1.一種對動態(tài)輸送物料連續(xù)進行靜態(tài)稱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動態(tài)物料進行至少兩路的相互依次輪流收集物料,對所收集滿的物料依次輪流進行靜態(tài)稱量、累計、放料、輸送,以完成對動態(tài)輸送物料的靜態(tài)稱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驟包含a)在物料輸送的上輸送帶的出料口處用一物料分配器接收動態(tài)物料,并在其出料口對所接收的物料進行再分配輸出,b)在所述的物料分配器的出料口下方,用至少兩個第一、第二容器通過所述的物料再分配輪流接收來自物料分配器輸出的物料,c)利用所述物料分配器向第二容器輸料期間,對已裝滿物料的第一容器中的物料進行稱量、累計、并通過其出料口輸出已稱量過的物料,同樣利用所述物料分配器向第一容器輸料期間,對已裝滿物料的第二容器中的物料進行稱量、累計、并通過其出料口輸出已稱量過的物料,d)用一集料器接收來自所述容器出料口輸出的已稱量過的物料,并通過其出料口將已稱量物料輸送到位于所述集料器下端的下輸送帶,將已稱量物料輸送走,e)不斷地循環(huán)步驟a)至d),以完成用靜態(tài)高精度測重方式對輸送帶上的動態(tài)物料進行連續(xù)稱量。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某一容器內的物料測重所需時間包括該容器內物料靜止穩(wěn)定時間、微機測重時間,該容器放料閥門打開時間、該容器內物料排空時間、所述放料閥門關閉時間、對該容器測零時間。
4.如權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某一容器從物料分配器開始轉向其進料至該容器裝滿物料(即向微機發(fā)出相應信號)為止所需時間一定要大于或等于另一容器內的所述物料測重所需時間。
5.如權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某段時間內輸送帶上物料輸送量等于該段時間內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各次測得的物料的代數(shù)和。
6.一種對動態(tài)物料連續(xù)進行靜態(tài)稱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含至少兩個在其下端設有漏咀及漏咀門的第一、第二稱量容器,設置在所述稱量容器下端、接收來自所述稱量容器物料并將所述物料連續(xù)輸送至出料端的集料器,與微機相連并控制所述稱量裝置中各電機的電氣控制裝置,及接收來自所述稱量裝置的各種電信號并向所述裝置發(fā)出控制信號、進行各種有關稱量參數(shù)計算、處理的微機系統(tǒng),在進料端及所述稱量容器之間設有連續(xù)接收來自進料端的物料、并通過所述微機、所述電氣控制裝置控制其輪流向所述稱量容器輸料的物料分配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量容器上端有進料口,它接收來自所述物料分配器輸來的物料;所述稱量容器下端設有漏咀及由漏咀門開關機構控制的漏咀門,該漏咀門開關機構通過所述微機、電氣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漏咀門的開閉以控制物料的貯存及釋放;所述稱量容器的外側壁上設有測重傳感器,它將重量信號轉變?yōu)殡娦盘査椭了鑫C;所述稱量容器的靠近所述進料口處設有料面計,該料面計當所述容器內物料高度和所述料面計高度相等時則向所述微機發(fā)出電信號。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稱量容器上設有三個所述測重傳感器。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器是一個位于出料端上方的接收所述稱量容器釋放所述物料的槽體,其與所述出料端相接處設有開口大小可控制的排料口。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配器上端設有一個入料口,它接收來自進料端的物料;所述物料分配器的下端設有對應于所述第一、第二稱量容器的進料口的兩個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上端設有翻板機構和與所述翻板機構相連接的翻板,所述翻板機構通過微機控制帶動所述翻板往復運動使對應于所述第一、第二稱量容器之一的出料口關閉并使另一出料口開啟,從而將來自進料端的物料輪流導入所述第一稱量容器和第二稱量容器。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咀門上設有漏咀門開關機構,所述漏咀門開關機構由電機、皮帶輪、皮帶、螺母、絲桿、杠桿、多個軸連機構組成;所述電機和絲桿安裝在固定支架或所述稱量容器的外殼上,所述螺母在絲桿上、并由所述電機通過所述皮帶輪、皮帶帶動絲桿旋轉而使所述螺母作上、下運動,所述螺母通過軸連機構和杠桿與所述漏咀門相連、并使與所述漏咀軸連的漏咀門作開閉運動。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配器包含布料器、翻板槽、拉框、翻板、軸、液壓缸、液壓油管、支撐板、拉筋、支撐柱、底座、極限開關。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配器包含布料器、輪子、上罩殼、下罩殼、齒輪、小齒輪、電機、底座、接近開關。
14.如權利要求7所述稱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咀門機構包含軸、液壓缸(氣缸)、液壓油管(氣管)、漏咀、漏嘴門軸、漏咀門。
全文摘要
一種高精度皮帶電子秤包括一種對動態(tài)物料連續(xù)進行靜態(tài)稱量的方法和利用該方法進行動態(tài)物料稱量的裝置。該方法和裝置完全避開了動態(tài)稱量中的各種不穩(wěn)定的誤差因素,使對動態(tài)物料的稱量精度達到了對靜態(tài)物料稱量的高精度。
文檔編號G01G13/00GK1058268SQ9010465
公開日1992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7月12日
發(fā)明者張國華 申請人:張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