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監(jiān)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低空目標監(jiān)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fā)展,面向普通群眾的消費級無人機產品越來越多,飛行門檻越來越低。包括消費級無人機在內的諸如動力三角翼、滑翔機、探空氣球等這類典型的“低、慢、小”目標極易形成“黑飛”,對包括機場在內的要地構成威脅。而這些“低、慢、小”目標又往往處于大型雷達的監(jiān)視盲區(qū)。針對無人機的監(jiān)視,目前還是個世界難題,國際上通常采用雷達探測、光電設備探測、聲學探測等相應手段,但是國內尚無相關產品。相控陣雷達即相位控制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利用大量個別控制的小型天線元件排列成天線陣面,每個天線單元都由獨立的開關控制,基于惠更斯原理通過控制各天線元件發(fā)射的時間差,就能合成不同相位(指向)的主波束,而且在兩個軸向上均可進行相位變化;與托馬斯·楊的雙縫實驗相似,相控陣各移相器發(fā)射的電磁波以建設性干涉原理強化并合成一個接近筆直的雷達主波瓣,而旁瓣則由于干涉相消而大幅減低。普通雷達的波束掃描是靠雷達天線的轉動而實現機械掃描,這種方式波束指向不靈活,無法精確監(jiān)視低空區(qū)域內高度低、速度慢、體積小的目標。技術實現要素:本發(fā)明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低空目標監(jiān)視方法,本監(jiān)視方法能夠精確監(jiān)視低空區(qū)域內高度低、速度慢、體積小的目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措施:一種低空目標監(jiān)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相控陣雷達天線方位角機械掃描的每一個脈沖周期內,依次發(fā)射出相對于相控陣雷達天線法線方向,俯仰角為-15°~﹢15°的8束電掃描雷達波脈沖信號;s2、根據回波信號探測出目標相對于相控陣雷達的空間坐標。優(yōu)選的,所述雷達天線法線方向與水平面的預仰角為15°。優(yōu)選的,8束所述電掃描雷達波脈沖信號的波位分布分別為:第一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2.67°,增益為38.38db;第二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8°,波束寬度為2.66°,增益為38.40db;第三波位的中心仰角為4.3°,波束寬度為2.65°,增益為38.42db;第四波位的中心仰角為6.3°,波束寬度為3.95°,增益為36.69db;第五波位的中心仰角為9°,波束寬度為3.92°,增益為36.72db;第六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1.5°,波束寬度為6.51°,增益為34.51db;第七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7.80°,增益為33.73db;第八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2°,波束寬度為15.72°,增益為30.69db。進一步的,當所述相控陣雷達天線方位角機械掃描速率為6轉/分鐘時,8束所述電掃描雷達波脈沖信號的參數分別為:第一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2.67°,增益為38.38db,平均重復頻率為1800hz,寬脈沖寬度為50μs,脈沖數為18,處理模式為mtd,駐留時間為10.00ms,占空比為10.3%;第二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8°,波束寬度為2.66°,增益為38.40db,平均重復頻率為1800hz,寬脈沖寬度為50μs,脈沖數為18,處理模式為mtd,駐留時間為10.00ms,占空比為10.3%;第三波位的中心角度為4.3°,波束寬度為2.65°,增益為38.42db,平均重復頻率為1800hz,寬脈沖寬度為50μs,脈沖數為18,處理模式為mtd,駐留時間為10.00ms,占空比為10.3%;第四波位的中心仰角為6.3°,波束寬度為3.95°,增益為36.69db,平均重復頻率為1200hz,寬脈沖寬度為8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2.50ms,占空比為10.4%;第五波位的中心仰角為9°,波束寬度為3.92°,增益為36.72db,平均重復頻率為40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75ms,占空比為10.8%;第六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1.5°,波束寬度為6.51°,增益為34.51db,平均重復頻率為40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75ms,占空比為10.8%;第七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7.80°,增益為33.73db,平均重復頻率為5000hz,寬脈沖寬度為1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60ms,占空比為8.5%;第八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2°,波束寬度為15.72°,增益為30.69db,平均重復頻率為5000hz,寬脈沖寬度為1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60ms,占空比為8.5%。進一步的,當所述相控陣雷達天線方位角機械掃描速率為12轉/分鐘時,8束所述電掃描雷達波脈沖信號的參數分別為:第一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2.67°,增益為38.38db,平均重復頻率為36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18,處理模式為mtd,駐留時間為5.00ms,占空比為9.7%;第二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8°,波束寬度為2.66°,增益為38.40db,平均重復頻率為36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18,處理模式為mtd,駐留時間為5.00ms,占空比為9.7%;第三波位的中心角度為4.3°,波束寬度為2.65°,增益為38.42db,平均重復頻率為36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18,處理模式為mtd,駐留時間為5.00ms,占空比為9.7%;第四波位的中心仰角為6.3°,波束寬度為3.95°,增益為36.69db,平均重復頻率為2100hz,寬脈沖寬度為5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1.43ms,占空比為12.0%;第五波位的中心仰角為9°,波束寬度為3.92°,增益為36.72db,平均重復頻率為45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67ms,占空比為12.2%;第六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1.5°,波束寬度為6.51°,增益為34.51db,平均重復頻率為45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67ms,占空比為12.2%;第七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7.80°,增益為33.73db,平均重復頻率為7100hz,寬脈沖寬度為1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42ms,占空比為12.1%;第八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2°,波束寬度為15.72°,增益為30.69db,平均重復頻率為7100hz,寬脈沖寬度為1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42ms,占空比為12.1%。進一步的,當所述相控陣雷達天線方位角機械掃描速率為24轉/分鐘時,8束所述電掃描雷達波脈沖信號的參數分別為:第一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2.67°,增益為38.38db,最高重復頻率為4800hz,寬脈沖寬度為10μs,脈沖數為18,處理模式為mtd,駐留時間為3.75ms,占空比為8.2%;第二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8°,波束寬度為2.66°,增益為38.40db,最高重復頻率為2400hz,寬脈沖寬度為5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1.25ms,占空比為13.7%;第三波位的中心角度為4.3°,波束寬度為2.65°,增益為38.42db,最高重復頻率為2400hz,寬脈沖寬度為5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1.25ms,占空比為13.7%;第四波位的中心仰角為6.3°,波束寬度為3.95°,增益為36.69db,最高重復頻率為1600hz,寬脈沖寬度為8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1.88ms,占空比為13.9%;第五波位的中心仰角為9°,波束寬度為3.92°,增益為36.72db,最高重復頻率為3800hz,寬脈沖寬度為3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79ms,占空比為14.1%;第六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1.5°,波束寬度為6.51°,增益為34.51db,最高重復頻率為3800hz,寬脈沖寬度為3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79ms,占空比為14.1%;第七波位的中心仰角為16°,波束寬度為7.80°,增益為33.73db,最高重復頻率為8200hz,寬脈沖寬度為1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37ms,占空比為13.9%;第八波位的中心仰角為22°,波束寬度為15.72°,增益為30.69db,最高重復頻率為7100hz,寬脈沖寬度為20μs,脈沖數為3,處理模式為正常,駐留時間為0.42ms,占空比為14.2%。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監(jiān)視方法使用相控陣體制雷達實現對包括無人機在內的低慢小目標進行監(jiān)視,采用相控陣體制,通過比幅測角能夠輸出被監(jiān)測目標相對于雷達位置的角度信息,進而得到目標的空間位置信息,覆蓋空域3000米以下,同時滿足對于進出港航班的監(jiān)視需求,本發(fā)明能夠精確監(jiān)視低空區(qū)域內高度低、速度慢、體積小的目標,顯示、輸出飛行目標的距離、方位、速度和高度信息,形成低空目標的三坐標運動態(tài)勢。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低空小目標雷達的結構原理框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目標在6rpm模式,rcs=2m2時的威力覆蓋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目標在6rpm模式,rcs=0.2m2時的威力覆蓋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目標在12rpm模式,rcs=2m2時的威力覆蓋圖;圖5為本發(fā)明的目標在12rpm模式,rcs=0.2m2時的威力覆蓋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目標在24rpm模式,rcs=2m2時的威力覆蓋圖;圖7為本發(fā)明的目標在24rpm模式,rcs=0.2m2時的威力覆蓋圖;圖8為本發(fā)明對通航飛機目標的監(jiān)視畫面;圖9為本發(fā)明對無人機目標的監(jiān)視畫面。圖中的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0—天饋分系統(tǒng)11—四通道t/r模塊12—和差波束網絡13—第一環(huán)形器14—第二環(huán)形器20—接收分系統(tǒng)21—收發(fā)通道模塊22—第一開關23—第二開關24—第三開關25—功率放大模塊26—波形產生模塊27—頻率源產生模塊30—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40—波束控制分系統(tǒng)50—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1—電機52—驅動器53—編碼器54—plc控制器60—終端分系統(tǒng)70—電源分系統(tǒng)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為實現本發(fā)明,采用的相控陣雷達如圖1所示,本雷達包括天饋分系統(tǒng)10、接收分系統(tǒng)20、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波束控制分系統(tǒng)40、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終端分系統(tǒng)60以及電源分系統(tǒng)70;各系統(tǒng)間的數據信息通過網絡交換機傳遞,低空特指距離地面高度3千米以下的目標;小目標特指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在2平方米以上的目標;所述天饋分系統(tǒng)10用于接收目標回波信號以及所述波束控制分系統(tǒng)40輸出的控制信號;所述天饋分系統(tǒng)10與接收分系統(tǒng)20之間雙向通信連接;接收分系統(tǒng)20用于輸出兩路中頻回波信號至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用于對兩路中頻回波信號進行信號處理后送入網絡交換機的信號輸入端;所述波束控制分系統(tǒng)40分別與電源分系統(tǒng)70、網絡交換機之間雙向通信連接;所述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與網絡交換機之間雙向通信連接,市電通過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連接電源分系統(tǒng)70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終端分系統(tǒng)60與網絡交換機之間雙向通信連接,所述網絡交換機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北斗和/或gps系統(tǒng);電源分系統(tǒng)70用于為本雷達供電。具體的,終端分系統(tǒng)60的本質是一臺顯控計算機,各個分系統(tǒng)中均設置有監(jiān)控分系統(tǒng),通過電平反饋得知各個元器件的工作狀態(tài),所述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內部包括匯流環(huán),220v市電通過匯流環(huán)連接電源分系統(tǒng)70的信號輸入端。所述天饋分系統(tǒng)10包括八個四通道t/r模塊11、和差波束網絡12以及波導校正網絡,每一個所述四通道t/r模塊11分別連接四根波導輻射線源,其中,波導輻射線源,用于接收回波信號以及來自四通道t/r模塊11的射頻信號,在天線方位角機械掃描的每一個脈沖周期內,依次發(fā)射出相對于雷達天線法線方向,俯仰角為-15°~﹢15°漸進全覆蓋的8束電掃描雷達波信號;四通道t/r模塊11,用于接收分別來自和差波束網絡12、波束控制分系統(tǒng)40的射頻信號、控制信號,四通道t/r模塊11與和差波束網絡12之間雙向通信連接;和差波束網絡12,其包括1比8功分器,和差波束網絡12用于接收來自接收分系統(tǒng)20的射頻信號、測試信號,輸出和回波信號和差回波信號至接收分系統(tǒng)20的信號輸入端;波導校正網絡,其與四通道t/r模塊11相連,波導校正網絡通過第二環(huán)形器14與接收分系統(tǒng)20之間相連。所述接收分系統(tǒng)20包括收發(fā)通道模塊21、第一開關22、第二開關23、第三開關24、功率放大模塊25、波形產生模塊26以及頻率源產生模塊27,所述頻率源產生模塊27用于產生收發(fā)通道模塊21所需的本振信號以及波形產生模塊26、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所需的時鐘信號,所述波形產生模塊26產生70mhz的中頻發(fā)射信號至收發(fā)通道模塊21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二開關23的一個不動端連接第二環(huán)形器14的一個輸入端,所述第二環(huán)形器14的另一個輸入端連接波導校正網絡的信號輸出端,第二環(huán)形器14的輸出端連接第三開關24的一個不動端,第二開關23的另一個不動端連接和差波束網絡12的信號輸入端,第二開關23的動端連接第一開關22的一個不動端,第一開關22的動端連接收發(fā)通道模塊21的信號輸出端,第一開關22的另一個不動端連接功率放大模塊25的信號輸入端,所述功率放大模塊25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一環(huán)形器13的一個輸入端,第一環(huán)形器13的另一端與和差波束網絡12之間雙向通信連接,第一環(huán)形器13的輸出端連接第三開關24的另一個不動端,第三開關24的動端連接收發(fā)通道模塊21的信號輸入端,收發(fā)通道模塊21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輸出兩路中頻信號至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的信號輸入端。所述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包括fpga芯片,fpga芯片的型號為美國altera公司生產的ep4se360f35i3芯片,所述fpga芯片用于對來自收發(fā)通道模塊21的兩路中頻信號分別進行脈沖壓縮處理、fir濾波處理、恒虛警處理、滑窗檢測處理,并將處理后的兩路中頻信號進行數據打包通過網絡發(fā)送至終端計算機;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根據頻率源產生模塊27提供的基準時鐘80mhz,產生全機的工作時序,接收雷達70mhz中頻信號,進行a/d采樣,數字下變頻形成數字正交i、q信號,然后對i、q信號進行數字脈壓、mtd/mti濾波、恒虛警處理、雜波圖、滑窗檢測,將目標初始參數通過網線送入終端分系統(tǒng)60進行軟件化點跡提取、點跡凝聚,同時接收終端分系統(tǒng)60命令,對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進行控制,同時采集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故障,上報顯控計算機。所述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包括電機51、驅動器52、編碼器53以及plc控制器54,所述plc控制器54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驅動器52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編碼器5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plc控制器54的信號輸入端,所述驅動器52與電機51之間雙向通信連接,plc控制器54與網絡交換機之間雙向通信連接。本雷達的轉速最高為24r/min,根據雷達天線的風荷計算,風荷與天線轉速成正比,因此電機的功率需要相應提高,若電機仍放置在轉臺內部,則轉臺尺寸會增大很多。在保證滿足設計風速的情況下,考慮到電機安裝、維修及整體布局的美觀性,選擇將電機51置于轉臺外部。減速機采用雙輸出的結構形式,一端直接驅動天線運動,另一端連接匯流環(huán)并傳遞方位位置信號。這種方式在結構上更加緊湊,同時避免了增加二級傳動造成的精度降低。由于本雷達的使用環(huán)境是室外,且沒有天線罩的保護,因此匯流環(huán)同方位同步裝置一起置于轉臺內部。轉臺底部加轉接箱,對線纜接頭在防雨防塵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所述電機51采用西門子公司生產的simoticsgp1le0001系列的三相異步電動機,轉臺伺服分系統(tǒng)50內部包括減速機,減速機選用德國kpm傳動的cavex渦輪蝸桿減速機,傳動比為50,為了滿足天線的高轉速要求采用冷卻效果更好的油潤滑方式,電機51通過聯軸器與減速機相連,這種軟聯接的方式避免了硬聯接的機械損傷,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電機和減速機兩個關鍵部件的使用壽命。本三坐標低空小目標雷達的監(jiān)視流程如下:信號發(fā)射過程:終端分系統(tǒng)60的顯控計算機發(fā)送工作指令,所述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收到工作指令發(fā)出相應的時序,dds根據時序形成中頻調制信號,所述中頻調制信號和頻率源產生模塊27產生的本振信號共同送入收發(fā)通道模塊21進行上變頻得到射頻調制信號,射頻調制信號進入功率放大模塊25進行功率放大,再經過和差波束網絡12功分成8路發(fā)射信號,8路發(fā)射信號分別被送入8個四通道t/r模塊11,8路四通道t/r模塊11對發(fā)射信號進行放大后輸出32路發(fā)射信號分別至32根波導輻射線源,并在空間形成發(fā)射波束,波控分系統(tǒng)發(fā)出數字移相器控制碼控制發(fā)射波束的空間指向;信號接收過程:32根波導輻射線源接收回波信號,回波信號經過四通道t/r模塊11放大后被送入和差波束網絡12形成和回波信號、差回波信號,分別送到兩路接收通道中,差回波信號直接被送入收發(fā)通道模塊21進行放大、混頻、濾波操作,和回波信號分別經過第一環(huán)形器13、第三開關24后被送入收發(fā)通道模塊21進行放大、混頻、濾波操作,收發(fā)通道模塊21輸出兩路中頻回波信號至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的信號輸入端;所述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對兩路中頻回波信號分別進行采樣、提取、濾波后形成兩路i/q數字信號,再分別對兩路i/q數字信號進行數字脈壓處理、多普勒濾波、恒虛警處理、信號檢測后進行數據打包通過網絡發(fā)送至終端分系統(tǒng)60中進行點跡濾波和點跡凝聚;發(fā)射校正過程:其中一個四通道t/r模塊11的發(fā)射支路接通,其他的四通道t/r模塊11設為負載狀態(tài),所述接收分系統(tǒng)20通過開關網絡實現對測試信號的切換,并將切換后的測試信號分別通過第一環(huán)形器13、和差波束網絡12、接通發(fā)射支路的四通道t/r模塊11送至波導校正網絡,所述波導校正網絡再將切換后的測試信號分別通過第二環(huán)形器14、第三開關24、收發(fā)通道模塊21、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送至終端分系統(tǒng)60中,實現對四通道t/r模塊11的發(fā)射支路進行校正、實時故障檢測、模擬目標檢測;接收校正過程:其中一個四通道t/r模塊11的接收支路接通,其他的四通道t/r模塊11設為負載狀態(tài),所述接收分系統(tǒng)20通過開關網絡實現對測試信號的切換,并將切換后的測試信號通過第二環(huán)形器14送至波導校正網絡,所述波導校正網絡再將切換后的測試信號分別通過接通接收支路的四通道t/r模塊11、和差波束網絡12、第一環(huán)形器13、第三開關24、收發(fā)通道模塊21、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送至終端分系統(tǒng)60中,實現對四通道t/r模塊11的接收支路進行校正、實時故障檢測、模擬目標檢測;輻相校正過程:測試信號通過第二開關23進入和差波束網絡12,所述和差波束網絡12耦合輸出和回波信號、差回波信號分別送入和通道、差通道,和通道、差通道將和回波信號、差回波信號通過收發(fā)通道模塊21、信號處理分系統(tǒng)30送入終端分系統(tǒng)60進行測試。對于天線罩的設計,雖然單根天線罩具有迎風面積小抗風性能好的優(yōu)勢,但是考慮到本系統(tǒng)電子設備采用背負式設計安裝于天線背面,不能發(fā)揮出單根罩優(yōu)勢,因而本系統(tǒng)采用整體罩。本雷達俯仰方向需要覆蓋0°~30°范圍,采用雷達陣面預仰15°設計,這樣設計的雷達陣面俯仰掃描范圍為-15°~+15°,共設置8個波位,波位分配如表1所示。表1:波位中心仰角波束寬度增益11.62.6738.3822.82.6638.4034.32.6538.4246.33.9536.69593.9236.72611.56.5134.517167.8033.7382215.7230.69本雷達采用短脈沖加長脈沖的雙脈沖線性調頻或非線性調頻發(fā)射波形,其中長脈沖用于探測遠距離目標,不同模式、不同波位按照探測距離的遠近選擇不同的脈寬;短脈沖統(tǒng)一設置為2μs,用于長脈沖的近距離補盲。雷達系統(tǒng)運行模式分為工作模式和校正模式兩種,工作模式根據探測距離和駐留時間又分為6rpm、12rpm、24rpm三種模式,三種工作模式的探測威力如表2所示。表2:6rpm模式下的理論波束駐留時間為36.11ms,采取8個仰角波束的波位分配方式,為了保證足夠的脈沖積累數,低波束采用三組6脈沖濾波器的mtd處理,高波束采用3脈沖mti處理,提高第一盲速及抑制距離折疊分別采用cpi間三重頻參差及prf三重參差的方法,兼有正常處理與超雜波檢測兩種檢測方式。6rpm模式下雷達波位分配主要技術性能參數以及設置參數如表3及表4所示,目標rcs為2m2的威力覆蓋圖如圖2所示,目標rcs為0.2m2的威力覆蓋圖如圖3所示。表3:表4:12rpm模式下的理論波束駐留時間為18.05ms,采取8個仰角波束的波位分配方式,為了保證足夠的脈沖積累數,低波束采用三組6脈沖濾波器的mtd處理,高波束采用3脈沖對消mti處理,提高第一盲速及抑制距離折疊分別采用cpi間三重頻參差及prf三重參差的方法,兼有正常處理與超雜波檢測兩種檢測方式。12rpm模式下雷達波位分配主要技術性能參數以及設置參數如表5及表6所示,目標rcs為2m2的威力覆蓋圖如圖4所示,目標rcs為0.2m2的威力覆蓋圖如圖5所示。表5:表6:24rpm模式下的波束駐留時間為9.03ms,由于時間有限,采取8個仰角波束的波位分配方式,為了保證足夠的脈沖積累數,低波束采用三組6脈沖濾波器的mtd處理,高波束采用3脈沖對消mti處理,提高第一盲速及抑制距離折疊分別采用cpi間三重頻參差及prf三重參差的方法,兼有正常處理與超雜波檢測兩種檢測方式。24rpm模式下雷達波位分配主要技術性能參數以及設置參數如表7及表8所示,目標rcs為2m2的威力覆蓋圖如圖6所示,目標rcs為0.2m2的威力覆蓋圖如圖7所示。表7:表8通過表格3~表格8可看出本監(jiān)視方法能夠精確監(jiān)視低空區(qū)域內高度低、速度慢、體積小的目標。圖8為本低空小目標雷達對通航飛機目標的監(jiān)視畫面,能夠清楚地看出飛機起降,圖9為本低空小目標雷達對無人機目標的監(jiān)視畫面,兩幅圖均能顯示出目標在以雷達為中心的極坐標系中的位置。本監(jiān)視方法能夠實現搜索、跟蹤海拔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內的小型飛機、滑翔傘、無人機等空氣動力目標,實現對遠程空管一次雷達的低空補盲,形成低空目標的三坐標運動態(tài)勢。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