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實驗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免疫印跡實驗的抗體孵育盒。
背景技術:
抗體與NC或PVDF膜上的蛋白發(fā)生反應??贵w稀釋溶解在5%TBST牛奶或者抗體稀釋液中。目前實驗中,常規(guī)做法是將轉有目的蛋白的膜條帶放在抗體孵育盒中,然后在盒子的相應的格子放入相對應的膜和抗體稀釋液。這樣的做法的缺點是,抗體使用量大。每格大概需要10毫升到20毫升的抗體稀釋液。實驗中使用的抗體是非常昂貴的,尤其是一抗。所以操作中,研究員常常通過重復使用抗體稀釋液和減少抗體稀釋液的使用量來節(jié)省抗體。在某些實驗室,研究員通過使用塑料薄膜,根據(jù)剪下來的條帶大小,用塑封機封出與膜差不多大小的袋子,向袋子里加入2-5毫升的抗體稀釋液。但是這樣的方法的缺陷在于每次都需要重新做袋子,費時間,不環(huán)保。同時所做來的袋子在加樣過程中很容易產(chǎn)生氣泡。在塑料袋中,如果氣泡所占據(jù)的地方處于膜的上方,就很容易會阻斷抗體與膜上蛋白的反應。該缺點所導致的結果是在氣泡所引起沒有發(fā)生反應的地方,后期就不會出現(xiàn)顯示條帶,可能會引起假陰性結果,導致實驗失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免疫印跡實驗的抗體孵育盒,該孵育盒能有效節(jié)省抗體,節(jié)約試劑,同時避免了上述氣泡的產(chǎn)生。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免疫印跡實驗的抗體孵育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封袋,所述自封袋上設置出液口、加液口,出液口的高度高于加液口,出液口與加液口分別設置一個三通閥,所述三通閥的管狀接口呈外口大、內(nèi)口小的圓錐狀,自封袋上形成一個硬質孵育腔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封袋的縱向截面呈長方形狀,自封袋至少兩面設置自封條,所述出液口與加液口設置于自封袋的同一條封口邊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封袋的體積為2~5毫升,孵育腔體的高度為4~9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出液口通過透明硬管連接于自封袋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封袋外表面設置標簽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產(chǎn)品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合理,在使用過程中能有效節(jié)約抗體,節(jié)省試劑,能有效避免氣泡的產(chǎn)生;同時該裝置在使用后經(jīng)過充分水洗即可循環(huán)使用,很環(huán)保;另外,自封袋相連接的透明硬管可以用于觀察自封袋是否加液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中,包括自封袋1、出液口2、加液口3、孵育腔體4、三通閥5、透明硬管6、標簽袋7等。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免疫印跡實驗的抗體孵育盒,包括自封袋1,所述自封袋1上設置出液口2、加液口3,出液口2的高度高于加液口3,出液口2與加液口3分別設置一個三通閥5,所述三通閥5的管狀接口呈外口大、內(nèi)口小的圓錐狀,自封袋1上形成一個硬質孵育腔體4。
自封袋1的縱向截面呈長方形狀,自封袋1至少兩面設置自封條,所述出液口2與加液口3設置于自封袋1的同一條封口邊上。
自封袋1的體積為2~5毫升,孵育腔體4的高度為4~9毫米。
出液口2通過透明硬管6連接于自封袋1上,透明硬管6方便觀察加液情況。
自封袋1外表面設置標簽袋7,標簽袋中用于放置實驗膜的名稱及各項參數(shù)等的標簽。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本實用新型產(chǎn)品在使用時,首先打開自封袋1, 把膜放入孵育腔體4后,然后將自封袋1開口側封好,打開出液口2和加液口3,并將自封袋1稍微傾斜,使出液口2位置偏高,(利用重力,使氣泡往上走,通過出液口出去)。即使有少量殘留的氣泡,稍微敲打就因為重力而將氣泡趕走。這樣既不會有氣泡,又可以是膜與抗體稀釋液很好的結合并發(fā)生反應。整個自封袋1總體積控制在2-5毫升。因為含目的蛋白的膜很薄,所以只要孵育腔體4的高度在幾毫米就可以了。
由于不同的研究員所研究的目的蛋白不一樣,所剪的膜大小均不一樣。由于本設計的用于免疫印跡實驗的抗體孵育盒也比較簡單,可以在制作的過程設計并制造不同規(guī)格的孵育盒。一個實驗室根據(jù)常用大小,買一些不同大小的袋子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實驗了。同時本抗體孵育袋可以在充分的洗凈后回收利用,所以很環(huán)保。該孵育盒使用方便,有效的避免了氣泡,極大的節(jié)約抗體用量,節(jié)約了寶貴的實驗經(jīng)費。
加液口3和出液口2使用三通閥5,三通閥的管狀入口呈外口大、內(nèi)口小的圓錐狀,與實驗操作中使用的1毫升的槍頭相契合。并且內(nèi)面使用磨砂結構,有效避免了漏液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