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947387閱讀:506來源:國知局
一種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與流程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本發(fā)明屬于智能微系統的集成和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氣候和環(huán)境狀態(tài)日趨復雜的今天,氣象環(huán)境狀況成為影響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不僅直接影響一切戶外生產和生活活動,還會間接地影響決策制定,進而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目前,由于嵌入式技術、物聯網技術、傳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融合和發(fā)展,在地面建立自動氣象觀測站,并應用互聯網技術將各個氣象站點組成相對獨立的網絡,可實時獲取氣象監(jiān)測數據?,F有的自動氣象監(jiān)測系統通過在監(jiān)測區(qū)域部署分布式的自動氣象站來進行氣象監(jiān)測,自動氣象站能夠減少觀測人員的工作量,提供更高質量的采集數據。但是,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現有氣象監(jiān)測系統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氣象觀測數據缺乏時空信息,難以進行后期數據分析;數據分散,由于自動氣象站采用點對點的數據傳輸方式,各氣象監(jiān)測站的運行相對獨立,數據難以進行集中管理,各站點采集的氣象數據不能共享;數據的傳輸依賴于通信網絡,系統缺乏通信鏈路自動檢驗與恢復機制。技術實現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困難,提出一個通過網絡可遠程控制的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以及控制方法,該系統能通過遠程服務器發(fā)送命令調整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觀測周期。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能自動檢測傳感器的工作狀態(tài),檢測網絡連接線路是否正常,自動修復與服務器之間的網絡連接,自動定時清除長期運行所堆積的數據和垃圾信息。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包括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和數據中心服務器,數據中心服務器對氣象傳感監(jiān)測系統所采集到的氣象數據進行管理;氣象傳感監(jiān)測系統包括傳感單元、控制單元、通信單元,所述傳感單元對氣象數據進行采集傳遞至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向傳感單元中的傳感器發(fā)送命令獲取傳感器實時返回數據,控制單元檢驗傳感器返回數據的校驗碼,判斷通信信道是否錯誤;控制單元判斷數據是否超過傳感器屬性值量程,判斷傳感器數據是否正確;控制單元將傳感器返回數據在通信信道判斷和傳感屬性量程值判定結果組合設置為代表傳感器不同狀態(tài)位的變量i進行判斷各個傳感器的狀態(tài);所述通信模塊將控制單元采集到的數據無線通信傳遞至數據中心服務器。所述控制單元判斷各個傳感器狀態(tài)的具體步驟為:所述控制單元開始采集傳感器的數據,此時控制單元設置變量i初始值為0,控制單元向傳感器發(fā)送命令獲取傳感器實時返回數據,根據傳感器返回數據的校驗碼驗證返回數據的正確性,當校驗碼正確時,即判斷沒有通信信道錯誤,進入依據傳感器對象的屬性值是否滿足量程,若傳感器數據在量程和精度范圍內,則認為傳感器數據正確,可以判定傳感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設置變量i為0,采集數據可靠,傳感器數據不變傳遞至控制單元;若傳感器返回數據不滿足校驗碼屬性要求,此時控制單元設置判斷條件滿足i<3時,i自動加1,此時控制單元再次向傳感器發(fā)送命令進行第2次數據采集;循環(huán)校驗至不滿足i<3時,置變量i為2,則可以判斷傳感器或通信串口模塊已失效,需要更換新傳感器或通信串口模塊,采集數據錯誤,控制單元將該傳感器數據置零;若傳感器數據通過校驗碼正確性檢查后,進入滿足量程判斷,當超出量程和精度范圍,此時置變量i為1,說明傳感器工作異常,但是還能返回數據,此時控制單元將傳感器測量值設置成量值最大值反饋至據中心服務器。所述控制單元進一步包括有網絡監(jiān)控模塊,網絡監(jiān)控模塊定期向數據中心服務器發(fā)送探測包,當網絡監(jiān)控模塊在其預設的時間內收到數據中心服務器的應答包,則確認網絡連接正常;當網絡監(jiān)控模塊在其預設時間內沒有收到應答包,則確認網絡連接失敗。所述網絡監(jiān)控模塊進一步可以實現檢測2G/3G/4G網絡基站信號的強度,當信號強度超過其預設的閾值,則判斷信道適合傳感器系統發(fā)射數據至數據中心。所述氣象傳感監(jiān)測系統進一步包括時鐘模塊、GPS模塊、供電模塊,所述時鐘模塊獲取外部的時間信息實現對氣象數據進行時間標記,所述GPS模塊實現對氣象數據進行定位信息標記。所述控制單元連接有串口擴展模塊。所述傳感單元采用針對風向、風速、雨量計、大氣壓力、大氣濕度、大氣溫度、總輻射計的氣象參數傳感器,所述傳感單元采用以上類型的任意組合。所述控制單元進一步包括時間校正控制模塊,時間校正控制模塊向數據中心服務器發(fā)送時鐘校正請求命令,數據中心服務器獲取網絡時間后響應時間校正請求;當時鐘模塊的時間在網絡時間的誤差范圍內時,控制單元結束時鐘校正請求;當時鐘模塊的時間超出網絡時間的誤差范圍內,數據中心服務器將網絡時間信息傳遞至時鐘模塊進行修正。所述傳感單元的雨量傳感器設置有最小采集周期,其設置方法為:數據中心服務器根據公式R=Rmax/H計算出平均每分鐘降雨量,Rmax為雨量等級表中各個等級12小時內最大降雨量,H為時間;然后根據公式Tmin=W/R計算雨量傳感器的最小采集周期,R為每分鐘降雨量;W為雨量傳感器的分辨率,Tmin為最小觀測周期;數據中心服務器將采集周期計算值反饋至控制單元,控制單元驅動雨量傳感器以采集周期頻率進行數據采集。進一步包括雨量傳感器周期調整的方法,其具體方法為:所述數據中心服務器設置實時獲取中國氣象網實時更新的氣象數據,從天氣預報信息里提取雨量信息,當判斷大雨或暴雨信息時,數據中心服務器從雨量傳感器觀測數據中提取最近的時間序列,計算時間窗內數據的動態(tài)性,由計算采集周期對雨量傳感器進行調整,Tnew是調整以后的采集周期,Tcurrent是當前的采樣頻率,Pbound是預設的標準數據動態(tài)性,定義為變化數據個數與整個窗口內數據個數的比值。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1.本發(fā)明的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包括兩個部分,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和數據中心服務器。每個智能氣象監(jiān)測系統核心模塊是嵌入式開發(fā)板,開發(fā)板通過串口連接七個傳感器,包括:風向、風速、雨量計、大氣壓力、大氣濕度、大氣溫度和總輻射計,并且接入GPS模塊和時鐘模塊,以及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模塊。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采用RS485串口總線連接各個傳感器,使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可以按照用戶的需求自由添加氣象要素傳感器。GPS模塊提供位置信息,時鐘模塊不僅為傳感器數據提供時鐘標簽,而且,時鐘信息成為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智能控制的參考時間。GPRS模塊提供智能傳感器系統與數據中心服務器的無線通信連接。2.本發(fā)明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智能觀測方法。針對傳感器觀測誤差和數據異常問題,設計一種傳感器錯誤檢測方法,及時發(fā)現數據錯誤,判斷傳感器工作狀態(tài)是否正常。針對遠程無線通信易受干擾而導致鏈接中斷的現象,引入一種通信鏈路連接保持機制和數據可靠性傳輸方法,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能自動恢復與數據中心服務器的通信連接。針對時鐘模塊時間漂移問題,設計一種基于互聯網授時的時鐘校正方法,定期通過數據中心服務器廣播正確時鐘信息,矯正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觀測系統的時鐘模塊的時間。3.本發(fā)明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集中控制和管理方法。針對傳統氣象傳感監(jiān)測系統分散、數據采集頻率固定、數據缺乏有效存儲、數據缺少共享機制的問題,設計并實現了集數據接收、數據存儲、數據服務、傳感器觀測周期遠程控制諸功能為一體的氣象傳感網絡監(jiān)測集成控制和管理系統,集中管理和控制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觀測,共享其觀測數據。針對氣象參數采集頻率固定造成數據采集過多或者過少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氣象傳感器觀測周期調整方法,周期調整方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于天氣預報調整觀測周期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數據波動較小的情況,比如晴天、小雨這種狀態(tài);另一部分是基于觀測數據動態(tài)調整觀測周期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數據波動較大的情況,比如暴雨,減少不必要的冗余數據采集以及能量消耗,為用戶提供實時、準確、方便快捷的數據服務。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系統總體架構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結構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功能模塊組成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傳感器錯誤檢測方法;圖5是本發(fā)明的數據可靠性傳輸方法;圖6是本發(fā)明的時鐘校正方法;圖7是本發(fā)明數據中心服務器的軟件層次設計圖;圖8是本發(fā)明UML數據模型圖;圖9是本發(fā)明所提出的周期調整方法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發(fā)明,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示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本發(fā)明。圖1是應用本發(fā)明的系統總體架構圖,由分布式智能氣象監(jiān)測系統和數據中心服務器兩部分構成。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由分散部署在監(jiān)測區(qū)域的獨立氣象監(jiān)測系統構成,通過GPRS無線通信??旌虶PRS網絡將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實時采集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服務器。數據中心服務器對氣象傳感監(jiān)測系統所采集到的氣象數據進行統一接入,并且對氣象數據進行有效地存儲以及管理,使氣象數據能夠有效地提供給用戶。同時,數據中心服務器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對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進行周期控制,使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不再以固定的采集周期進行采集,以此減少了冗余數據的采集以及傳感器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也使采集的數據更加符合環(huán)境變化。圖2是本發(fā)明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組成圖。氣象監(jiān)測系統包括開發(fā)板7、時鐘模塊3、串口擴展模塊203、GPS模塊5、通信模塊4、各種氣象要素的傳感器模塊以及供電模塊6構成。開發(fā)板7是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控制中心,即控制單元,控制著整個系統的運行。GPS模塊5提供氣象監(jiān)測系統的定位信息,便于系統定位。由于氣象監(jiān)測系統在野外區(qū)域運行,容易受到樹木森林的遮擋,由于電磁信號的干擾,難以實時接收到衛(wèi)星的信號,有時難以從GPS獲取時間信息,為保證氣象采集數據始終有時鐘標簽,因而外接一個時鐘模塊來獲取時間信息。由于開發(fā)板的通信接口數量有限,難以容納多種類型的通信接口,因此在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中可以根據需求進行添加串口擴展模塊203,擴展開發(fā)板的接口,保證各個模塊的順利接入。通信模塊提供氣象監(jiān)測系統與遠程數據管理中心的通信連接,確保氣象監(jiān)測系統和遠程數據管理中心之間采集數據和控制命令交互的順利進行。由于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需要進行多種氣象要素數據采集,因此各種傳感器的接入采用RS485總線,便于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擴展,可以按照用戶的需求自由添加氣象要素傳感器。供電模塊為個硬件模塊提供電源支持。氣象參數傳感器主要包括:風向傳感器101、風速傳感器102、雨量計103、大氣壓力傳感器104、大氣濕度傳感器105、大氣溫度傳感器105和總輻射計107七種,通信模塊4主要采用GPRS模塊。圖3是本發(fā)明的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功能模塊組成圖,包括控制單元2、時鐘模塊3、通信模塊4、GPS模塊5、傳感單元1,其中控制單元包括有傳感器檢查模塊201、網絡監(jiān)控模塊202、時鐘校正控制模塊204、定時器205,傳感單元采用針對風向、風速、雨量計、大氣壓力、大氣濕度、大氣溫度、總輻射計的氣象參數傳感器,本圖示為風向傳感器101、風速傳感器102、雨量計103、大氣壓力傳感器104、大氣濕度傳感器105、大氣溫度傳感器106、總輻射計107,本發(fā)明中傳感單元采用以上類型的任意組合。控制單元2通過串口擴展模塊203與傳感單元1、通信模塊4、GPS模塊5相連接。圖4顯示本發(fā)明一種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實現傳感器錯誤檢測方法,控制單元按照傳感器地址順序依次檢查各個傳感器的狀態(tài),控制單元設置一個變量i來表示傳感器狀態(tài)標志位,i為0表示傳感器正常,測量數據可靠;i為1表示傳感器測量數據錯誤,但是傳感器能返回測量值;i為2表示傳感器測量數據不能正常返回,傳感器或串口連接模塊損壞。具體步驟是:控制單元開始采集傳感器的數據,此時控制單元設置變量i初始值為0,監(jiān)測系統的控制單元向傳感器發(fā)送命令獲取傳感器實時返回數據,根據傳感器返回數據的校驗碼驗證返回數據的正確性,排除由于通信信道造成的傳輸數據錯誤。當校驗碼正確時,即判斷沒有通信信道錯誤,進入依據傳感器對象的屬性值是否滿足量程,如測量范圍和精度,檢驗傳感器采集數據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若傳感器數據在量程和精度范圍內,則認為傳感器數據正確。即若返回數據滿足傳感器對象的屬性要求,則可以判定傳感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設置變量i為0,采集數據可靠,傳感器數據不變傳遞至控制單元;若傳感器返回數據不滿足校驗碼屬性要求,即校驗碼驗證錯誤,此時控制單元設置判斷條件滿足i<3時,i自動加1,此時控制單元再次向傳感器發(fā)送命令進行第2次數據采集;循環(huán)校驗至不滿足i<3時,置變量i為2,則可以判斷傳感器或通信串口模塊已失效,需要更換新傳感器或通信串口模塊,采集數據錯誤,控制單元將該傳感器數據置零。若傳感器數據通過校驗碼正確性檢查后,進入滿足量程判斷,當超出量程和精度范圍,此時置變量i設置為1,說明傳感器工作異常,但是還能返回數據。當傳感器數據超過傳感器的量程范圍時,控制單元會將傳感器測量值設置成量值最大值反饋至據中心服務器。通過在控制單元中設置傳感器狀態(tài)標志位傳遞至中心服務器,使得數據集成服務中心可以了解氣象傳感器的工作狀態(tài)和觀測數據的可靠性特征。以上所述,本發(fā)明中控制單元向傳感單元中的傳感器發(fā)送命令獲取傳感器實時返回數據,控制單元檢驗傳感器返回數據的校驗碼,判斷通信信道是否錯誤;控制單元判斷數據是否超過傳感器屬性值量程,判斷傳感器數據是否正確;控制單元將傳感器返回數據在通信信道判斷和傳感屬性量程值判定結果組合設置為代表傳感器不同狀態(tài)位的變量i進行判斷各個傳感器的狀態(tài)。本發(fā)明數據可靠性傳輸方法如圖5所示。為了保證網絡通信鏈路的連接,本發(fā)明采用心跳包機制來保證網絡的正常鏈接。心跳包工作機制如下: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控制單元進一步有網絡監(jiān)控模塊,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控制單元每隔1分鐘就向遠程數據管理中心發(fā)送一個探測包,同時啟動控制單元中設置的一個超時定時器,遠程數據管理中心接收到探測包,就向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回應一個應答包,如果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收到數據管理中心的應答包,則說明網絡連接正常,如果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在定時器超時后依然沒有收到應答包,說明網絡連接失敗。此時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控制GPRSDTU(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DataTransferUnit)模塊重新啟動,重新建立與數據管理中心的連接,保證通信網絡的正常運行。在采集完所有氣象數據、GPS和時鐘模塊數據后,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控制單元向GPRS模塊發(fā)送網絡狀態(tài)查詢命令,通過心跳包工作機制查詢GPRS模塊與數據中心服務器的連接狀態(tài),通過檢測2G/3G/4G網絡基站信號的強度,若信號強度超過預設的閾值,則判斷信道適合傳感器系統發(fā)射數據至數據中心。如果連接正常,信道暢通,則將傳感器氣象測量數據由開發(fā)板中的控制單元發(fā)送到GPRS模塊的緩存空間,等待GPRS模塊將數據發(fā)送到遠程數據管理中心。發(fā)送后若能夠收到數據管理中心返回的數據收到命令,則此次數據成功發(fā)送,若沒有收到確認命令,則重新發(fā)送數據。通過心跳包機制和信道暢通檢測方法,保證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采集的氣象數據能夠完整、正確地傳輸到數據中心服務器。圖6顯示基于互聯網授時的時鐘校正方法如。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里設置有時鐘模塊,控制單元里設置有一個定時器、時鐘校正控制模塊,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控制單元啟動該定時器,定時器響應后,氣象監(jiān)測系統控制單元向數據中心服務器發(fā)送時鐘校正請求命令。數據中心服務器獲取網絡時間后響應時間校正請求,當時鐘模塊的時間在網絡時間的誤差范圍內時,控制單元的時鐘校正控制模塊結束時鐘校正請求。當時鐘模塊的時間超出網絡時間的誤差范圍內,數據中心服務器向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廣播正確時間信息,時鐘模塊接收網絡時間信息進行修正時鐘模塊。各個分布式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根據收到的廣播時間矯正時鐘模塊的時間,實現時鐘統一。圖7是數據中心服務器的軟件層次設計圖,采用了MVC設計模式,結合三層架構來做,分別為數據訪問層、業(yè)務邏輯層以及表示層。數據訪問層是專門跟數據庫進行交互,執(zhí)行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以及顯示等,所有的數據對象都只在這一層被引用。數據訪問層主要存儲了系統的用戶信息、各個氣象監(jiān)測站點的基礎信息以及氣象觀測數據信息,為業(yè)務邏輯層的數據調用提供支持。數據訪問層將數據庫訪問代碼封裝起來,不再出現其它層或向其它層暴露。業(yè)務邏輯層則是整個系統設計中最核心也最有價值的一層,用來分裝應用程序的業(yè)務邏輯,處理數據,關注客戶需求,業(yè)務層位于數據層與表示層的中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主要包括數據配置、數據訂閱、數據查詢、數據接收、數據交互、數據處理、傳感器控制、用戶管理功能模塊。在業(yè)務處理過程中會訪問原始數據或產生新數據,數據訪問層能很好地幫助業(yè)務邏輯層完成數據處理,但是數據訪問層不處理業(yè)務邏輯,只為業(yè)務層提供幫助,獲取原始數據或持久化數據等操作。表示層與用戶直接關聯,為用戶提供一個舒適的交互界面,用戶可以通過交互界面輸入數據,也可以通過交互界面查看提交表單后的執(zhí)行結果。圖8是本發(fā)明中數據的UML模型圖,包括四個實體:用戶、氣象監(jiān)測系統、傳感器以及氣象要素。每個實體都要自己的屬性,各個實體之間也相互關聯,用戶對氣象監(jiān)測站點進行控制,包括周期調整功能、時鐘校正功能;氣象監(jiān)測系統對傳感器進行管理,包括對傳感器的狀態(tài)檢查和采集數據質量控制;傳感器對氣象要素進行采集,包括空氣溫度、空氣濕度、風速、風向、輻射、降雨量六個氣象要素的采集。此UML模型圖對應的數據庫置于數據訪問層。圖9是所提出的周期調整方法流程圖,根據中國氣象網的氣象預報數據,針對雨量傳感器的物理性能,提出的一種雨量傳感器周期調整方法。本發(fā)明創(chuàng)建天氣預報API,數據中心服務器實時獲取中國氣象網實時更新的氣象數據,包括降雨預報數據。從天氣預報數據中提取降雨相關預報信息關鍵字,判斷降雨狀態(tài),判斷雨量變化的強弱,如果是晴天或者小雨,則認為降雨量變化小,數據中心服務器發(fā)送最小周期調整命令至氣象傳感器系統,此時,氣象傳感器系統參考最小采集周期,設置傳感器重復監(jiān)測周期。如果天氣預報是中雨、大雨或暴雨,則認為降雨量變化大,由于天氣預報沒有給出降雨的預測時間,因此,僅參考天氣預報來調整氣象監(jiān)測站點監(jiān)測周期,節(jié)能效果不明顯。從天氣預報信息里提取大雨或暴雨信息后,從雨量傳感器觀測數據中提取最近的時間序列,計算時間窗內數據的動態(tài)性,本發(fā)明可以實現動態(tài)性調整雨量傳感器周期,窗口內的數據動態(tài)性Pbound定義為變化數據個數與整個窗口內數據個數的比值。再根據窗口內數據的動態(tài)性計算出新的采集周期發(fā)送給傳感器系統,周期計算公式為Tnew是調整以后的采集周期,Tcurrent是當前的采樣頻率,Pbound是預設的標準數據動態(tài)性。當后一時刻觀測數據和前一時刻觀測數據變化幅度在所規(guī)定的范圍內,那么認為數據沒有發(fā)生改變,若后一時刻觀測數據和前一時刻觀測數據變化幅度在所規(guī)定的范圍之外,則認為數據發(fā)生了變化,計算調整周期,發(fā)送最新周期調整命令。雨量傳感器最小采集周期計算方法。根據翻斗式雨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合翻斗式雨量傳感器的分辨率以及標準雨量等級表(如表1所示),計算出各個等級降雨量的雨量傳感器最小采集周期(表2)。各個等級降雨量的最小采集周期的意思是在不同降雨等級下,雨量傳感器翻轉一次所需的最短時間。根據標準雨量等級表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12小時內降雨量為0.1~4.9毫米時,劃分為小雨,根據公式可以算出平均每分鐘降雨約為0.00014~0.00681mm,而本系統所用的雨量傳感器計量翻斗翻動一次為0.2毫米降水量,根據公式可以算出在小雨狀態(tài)下,雨量傳感器翻斗翻動一次至少則需要30分鐘,每隔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采集一次都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采集周期設置為30分鐘,減少不必要的采集,這就是小雨狀態(tài)的最小采集周期。Rmax為雨量等級表中各個等級12小時內最大降雨量,H為12個小時也就是720分鐘,R為每分鐘降雨量;W為雨量傳感器的分辨率,本系統采用的雨量傳感器分辨率為0.2mm,Tmin為最小觀測周期。以此類推,每個降雨等級都有相應的降雨量最小采集周期。最小采集周期如表2所示。表1標準雨量等級表表2最小采集周期降雨等級名稱最小周期(min)小雨30中雨10大雨5暴雨3大暴雨2特大暴雨<2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分布式智能氣象傳感器監(jiān)測系統的管理和控制方法,研究并實現了傳感器狀態(tài)自動檢測、誤差數據自動發(fā)現、時鐘矯正、數據觀測周期自動調整、通信鏈路中斷自動發(fā)現以及恢復的智能化管理方法,并能夠依據不同用戶的需求控制系統的運行,能夠向用戶提供統一的氣象數據服務。在本發(fā)明框架下,各個氣象觀測系統既能單獨運行,也能集成起來,向用戶提供統一的氣象數據服務,具有較強的擴展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廣泛的應用前景。雖然本發(fā)明已詳細地示出并描述了相關的特定的實施例參考,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能夠理解,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作出各種改變。這些改變都將落入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要求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盱眙县| 浦城县| 天津市| 宝山区| 神木县| 凉山| 德江县| 彰化县| 龙里县| 江西省| 潼关县| 固阳县| 离岛区| 满洲里市| 定安县| 中卫市| 庆阳市| 白城市| 云霄县| 婺源县| 伊金霍洛旗| 建德市| 望城县| 石棉县| 商水县| 阿拉善盟| 八宿县| 莱芜市| 广安市| 晋城| 长丰县| 尼木县| 东乡族自治县| 共和县| 巴彦淖尔市| 平邑县| 墨玉县| 扎鲁特旗| 邢台县| 东安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