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折反式逆補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標定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折反式逆補償器,它主要用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標校。
背景技術:
非球面在光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絕大多數(shù)大型光學系統(tǒng)中,其主鏡均為非球面,特別是二次非球面。但到目前為止,制造非球面要比制造球面困難得多,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非球面的檢測要比球面難得多。大口徑非球面鏡的檢驗目前的主要手段便是零檢測補償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零檢測補償器是Offner補償器。因為此方法檢測精度高,而且補償器的直徑比被檢非球面鏡的直徑小的多,因此得越來越廣泛地應用。Offner補償器屬于法線像差補償,這種補償器由補償鏡和場鏡兩個正透鏡組成。補償鏡幾乎全部補償非球面產生的球差,場鏡則把補償鏡成像在非球面上。光源發(fā)出的光通過補償鏡和場鏡到達非球面,所有光線都沿法線入射到被檢非球面上。這種補償法的實質是借助補償器把平面或球面波轉換為非球面波并與被檢非球面的理論形狀重合。由補償器出射的波前,可以看作是疊在被檢非球面上的玻璃樣板。 實質上,被檢非球面對于補償器所產生的參考波前偏差被放大到兩倍傳遞給由補償器返回的波前,這與玻璃樣板法完全一樣。因此,Offner補償法可以理解為借助口徑不大的補償器,產生巨大口徑的無接觸玻璃樣板,同時保持玻璃樣板法的基本優(yōu)點。該技術的特色是, 一塊在非球面頂點曲率中心附近的場鏡將非球面投影在補償鏡上,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殘余像差,參見“A Null Corrector for Paraboloidal Mirrors,,Abe Offner. Applied Optics Vol.2 No. 2。然而,這類零檢測補償器存在多方面的缺陷第一,Offner補償器視場很小,只有約零點幾毫米,這樣在實際大口徑非球面鏡檢驗過程中光路共軸性要求非常高。然而,大型非球面主鏡的檢驗光路往往達到十幾米,甚至更長,滿足共軸性要求存在很大難度。第二,Offner補償器裝配相當困難。例如,檢測01800mm(F/l. 5)拋物面主鏡的 Offner補償器,各鏡面的間隔要求5微米左右,偏心誤差在7秒左右。這樣的裝配要求幾乎達到了工程極限,任何一點疏忽將導致嚴重的系統(tǒng)誤差。大口徑非球面主鏡補償檢驗的數(shù)據(jù),直接指導主鏡的加工,它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了主鏡最終的加工結果。由于補償器所需補償?shù)那虿钆c主鏡口徑的一次方和相對口徑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就補償器自身而言是一個大球差系統(tǒng),特別是對于大口徑高陡度主鏡,更是如此。這也決定了補償器對誤差很敏感,微小的差錯和疏忽都將導致災難性的后果。歷史上就出現(xiàn)了由于補償器的問題而產生的重大事故。因此,如何實現(xiàn)補償器的高精度標校,提高補償器的可靠性,杜絕類似事故的出現(xiàn),已成為大口徑非球面主鏡加工的首要任務之一?,F(xiàn)有的補償方法主要是依靠計算全息技術。計算全息圖(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簡稱CGH),是1971年由美國科學家A. J. Macgovern和J. C. Wyant在光學全息法的基礎上提出的。其實質是利用計算機來綜合的全息圖,它不需要物體的實際存在,而是把物波的數(shù)學描述輸入計算機后,控制制作設備加工完成全息圖。用CGH標定補償器,就是利用CGH的衍射波面模擬主鏡的反射波面,這樣就可以在近距離、小口徑的情況下,完全模擬理想的大口徑非球面主鏡反射波面;然后利用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設備,制作出衍射全息片。 但是,CGH制作過程有很多誤差源,如CGH的基板面形、臺階刻蝕深度、以及刻線的位置誤差等均會使標定精度造成很大影響。特別是刻線位置誤差對CGH的衍射波面精度影響較大, 但目前還不能通過直接測量刻線位置和半徑,來準確的確定刻線的位置誤差,因此制作出來的全息片精度是不確定的。用其標定補償器存在很大的風險。全息片不同的衍射級次同樣會給檢測造成不利影響,會形成對檢測不利的額外干涉噪聲,對比度較差。隨著非球面主鏡口徑的增大及相對口徑的增加,非球面的非球面度迅速增加,全息片要模擬主鏡的反射波面需要刻蝕的線條寬度非常小,現(xiàn)有設備保證足夠的刻蝕精度面臨重大挑戰(zhàn)。因此,總體來說,目前對非球面補償器的標定手段存在很大的技術風險。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技術問題是相對現(xiàn)有非球面補償器標定手段CGH精度不確定、對比度差、制作困難等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制作成本低、主要誤差源可精測、 對比度好、加工簡單、用于標定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折反式逆補償器。為實現(xiàn)所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折反式補償器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干涉儀、透鏡、負透鏡和反射球面鏡,其中在干涉儀和透鏡之間設置有被標定的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在反射球面鏡和透鏡之間設置有負透鏡,透鏡用于校正高級球差,負透鏡用于產生定量球差;光線兩次通過負透鏡和透鏡后,透鏡和透鏡產生的球差之和與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理論球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干涉儀發(fā)出的單波長發(fā)散球面波,經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后形成了發(fā)散球面波,該帶有球差的發(fā)散球面波依次通過透鏡、負透鏡到達反射球面鏡,光束經過反射球面鏡反射后,第二次通過負透鏡和透鏡,并通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后到達干涉儀,通過干涉儀對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系統(tǒng)像差進行檢測。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折反式逆補償器只包含三片光學元件,其中,負透鏡承擔了絕大部分的球差量,透鏡主要用來補償負透鏡尚未補償完的高級球差,反射球面鏡的作用是使光線沿原路返回。 整個折反式逆補償器制作成本低,加工較為簡單,常規(guī)的光學加工就可以實現(xiàn)所需的精度要求。各元件的折射率、均勻性、面形誤差、厚度誤差、裝配間隔誤差、偏心誤差等參數(shù)均可精密測量。因此,該折反式逆補償器的可靠性得以大大提高。該折反式逆補償器無不同級次干擾問題,其干涉條紋的對比度可近似達到100%。
圖1為本發(fā)明的折反式逆補償器;圖2為本發(fā)明各符號含義示意圖。圖中元件說明1為光源或干涉儀;2為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
2a為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第一片透鏡(靠近干涉儀的透鏡);2b為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第二片透鏡;3為透鏡;3q為透鏡第一面;3h為透鏡第二面;4為負透鏡;4q為負透鏡第一面;4h為負透鏡第二面;5為反射球面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介紹本發(fā)明。如圖1示出本發(fā)明的折反式逆補償器,折反式逆補償器用于對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進行標定,本發(fā)明的折反式逆補償器包括干涉儀1、透鏡3、負透鏡4和反射球面鏡5。其中,在干涉儀1和透鏡3之間設置有被標定的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2 ;在反射球面鏡5和透鏡3之間設置有負透鏡4,透鏡3用于校正高級球差,負透鏡4用于產生定量球差;光線兩次通過負透鏡4和透鏡3后,透鏡4和透鏡3產生的球差之和與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2的理論球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干涉儀1發(fā)出的單波長發(fā)散球面波,經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2 后形成了發(fā)散球面波,該帶有球差的發(fā)散球面波依次通過透鏡3、負透鏡4到達反射球面鏡 5,光束經過反射球面鏡5反射后,第二次通過負透鏡4和透鏡3,并通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2后到達干涉儀1,通過干涉儀1對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2的系統(tǒng)像差進行檢測。所述透鏡3的球差系數(shù)&滿足
權利要求
1.一種折反式逆補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涉儀、透鏡、負透鏡和反射球面鏡,其中 在干涉儀和透鏡之間設置有被標定的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在反射球面鏡和透鏡之間設置有負透鏡,透鏡用于校正高級球差,負透鏡用于產生定量球差;光線兩次通過負透鏡和透鏡后,透鏡和透鏡產生的球差之和與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理論球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干涉儀發(fā)出的單波長發(fā)散球面波,經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后形成了發(fā)散球面波,該帶有球差的發(fā)散球面波依次通過透鏡、負透鏡到達反射球面鏡,光束經過反射球面鏡反射后,第二次通過負透鏡和透鏡,并通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后到達干涉儀,通過干涉儀對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系統(tǒng)像差進行檢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式逆補償器,其特征在于透鏡的球差系數(shù)S2滿足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式逆補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負透鏡的球差系數(shù)&滿足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式逆補償器,其特征在于光線通過透鏡、負透鏡后形成發(fā)散球面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反式逆補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球面鏡的球心與光線通過透鏡、負透鏡后形成的發(fā)散球面波的球心重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折反式逆補償器,用于對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進行標校,包括干涉儀、透鏡、負透鏡和反射球面鏡,在干涉儀和透鏡之間設置有待標定的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在反射球面鏡和透鏡之間設置有負透鏡,透鏡用于校正高級球差,負透鏡用于產生定量球差;光線兩次通過負透鏡和透鏡后,透鏡和透鏡產生的球差之和與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理論球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干涉儀發(fā)出的單波長發(fā)散球面波經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后形成了發(fā)散球面波,帶有球差的發(fā)散球面波依次通過透鏡、負透鏡到達反射球面鏡,光束經過反射球面鏡反射后,第二次通過負透鏡和透鏡,并通過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后到達干涉儀,通過干涉儀對非球面零檢測補償器的系統(tǒng)像差進行檢測。
文檔編號G01M11/02GK102393565SQ20111032419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吳永前, 張雨東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