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凸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凸輪。
【背景技術】
[0002]凸輪機構一般是由凸輪,從動件和機架三個構件組成的高副機構。凸輪通常作連續(xù)等速轉動,從動件根據(jù)使用要求設計使它獲得一定規(guī)律的運動,凸輪機構能實現(xiàn)復雜的運動要求,廣泛用于各種自動化和半自動化機械裝置中。
[0003]現(xiàn)有的凸輪包括輪體,該輪體的外輪廓由圓弧面及平滑面構成,該凸輪的傳動軌跡比較簡單,無法滿足現(xiàn)有機械自動化生產(chǎn)的需求;且該凸輪在使用過程中效率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動軌跡多樣化且效率較高的新型凸輪。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新型凸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體,其特征在于:該輪體的中心設置有連接孔,該輪體的外輪廓上設置有均呈內凹弧形狀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的半徑均相等,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的連接處為第一弧形部,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為0.25-0.3,該第一弧形部的最高點與輪體外輪廓的距離為輪體半徑的3/20,第一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與第二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所成的角為35度,所述的輪體外輪廓上設置有弧形頂塊,該弧形頂塊與輪體外輪廓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弧面及第二連接弧面,第一連接弧面的半徑大于第二弧面的半徑。
[0006]優(yōu)選為,第二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與第三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所成的角為105度,所述的輪體上還設置有傳動孔,該傳動孔的圓心與連接孔的圓心的距離與輪體半徑的比值為0.75。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輪體外輪廓上設置三個凹槽,再配合上弧形頂塊,有效的增加了輪體的傳動軌跡,能滿足現(xiàn)有機械自動化生產(chǎn)的需求,從而提高了凸輪在使用過程中的效率,傳動孔配合上傳動輥,能使凸輪具有驅動不同角的驅動位置,擴大了驅動軌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該盤形凸輪的使用范圍,其中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為小于0.25時,由于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較小,使凸輪的軌跡較平滑,達不到傳動效果,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為大于0.3時,造成該處的軌跡較突兀,達不到傳動效果,故將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控制在0.25-0.3時,效果最佳。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凹槽與輪體外輪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弧形部,該第二弧形部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凹槽及輪體外輪廓相切。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第二弧形部有效的對凸輪的傳動起到順利的傳導,該弧形部減小了傳動件之間的磨損,有效的對傳動件起到保護的作用。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二凹槽與輪體外輪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三弧形部,該第三弧形部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凹槽及輪體外輪廓相切。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第三弧形部有效的對凸輪的傳動起到順利的傳導,該弧形部減小了傳動件之間的磨損,有效的對傳動件起到保護的作用。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二弧形部與第三弧形部的半徑相等,且第二弧形部的半徑大于第一弧形部的半徑。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弧形部及第三弧形部的半徑較大,故該處的弧形部較平緩,有利于傳動件的進入與滾出,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較小,故該處比較突兀,具有驅動傳動件的效果,故該設計比較合理,便于實現(xiàn)。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凸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體I,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該輪體I的中心設置有連接孔U,該輪體I的外輪廓上設置有均呈內凹弧形狀的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及第三凹槽14,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及第三凹槽14的半徑均相等,第一凹槽12與第二凹槽13的連接處為第一弧形部15,該第一弧形部15的半徑與第一凹槽12的半徑比值為0.25-0.3,該第一弧形部15的最高點與輪體I外輪廓的距離L為輪體I半徑的3/20,第一凹槽12的中心點與輪體I圓心所在的直線與第二凹槽13的中心點與輪體I圓心所在的直線所成的角α為35度,所述的輪體I外輪廓上設置有弧形頂塊20,該弧形頂塊20與輪體I外輪廓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弧面21及第二連接弧面22,第一連接弧面21的半徑大于第二弧面22的半徑,第二凹槽13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與第三凹槽14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所成的角β為105度,所述的輪體I上還設置有傳動孔18,該傳動孔18的圓心與連接孔11的圓心的距離拉與輪體半I徑的比值為0.75。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輪體外輪廓上設置三個凹槽,有效的增加了輪體的傳動軌跡,能滿足現(xiàn)有機械自動化生產(chǎn)的需求,從而提高了凸輪在使用過程中的效率,傳動孔配合上傳動輥,能使凸輪具有驅動不同角的驅動位置,擴大了驅動軌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該盤形凸輪的使用范圍,其中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為小于
0.25時,由于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較小,使凸輪的軌跡較平滑,達不到傳動效果,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為大于0.3時,造成該處的軌跡較突兀,達不到傳動效果,故將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控制在0.25-0.3時,效果最佳。
[0019]另一方面將第一連接弧面的半徑大于第二連接弧面的半徑,當傳動件向弧形頂塊靠近時,作用力較大,有效的對傳動件的滾入進行分散作用力的作用,在傳動件離開弧形頂塊時便于傳動件離開,兩處設計均起到了降低凸輪磨損的效果,延長了凸輪的使用壽命。
[0020]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凹槽12與輪體I外輪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弧形部16,該第二弧形部16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凹槽12及輪體I外輪廓相切。
[00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第二弧形部有效的對凸輪的傳動起到順利的傳導,該弧形部減小了傳動件之間的磨損,有效的對傳動件起到保護的作用。
[0022]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凹槽13與輪體I外輪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三弧形部17,該第三弧形部17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凹槽13及輪體I外輪廓相切。
[002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第三弧形部有效的對凸輪的傳動起到順利的傳導,該弧形部減小了傳動件之間的磨損,有效的對傳動件起到保護的作用。
[0024]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弧形部16與第三弧形部17的半徑相等,且第二弧形部16的半徑大于第一弧形部15的半徑。
[002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弧形部及第三弧形部的半徑較大,故該處的弧形部較平緩,有利于傳動件的進入與滾出,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較小,故該處比較突兀,具有驅動傳動件的效果,故該設計比較合理,便于實現(xiàn)。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凸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體,其特征在于:該輪體的中心設置有連接孔,該輪體的外輪廓上設置有均呈內凹弧形狀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的半徑均相等,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的連接處為第一弧形部,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為0.25-0.3,該第一弧形部的最高點與輪體外輪廓的距離為輪體半徑的3/20,第一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與第二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所成的角為35度,所述的輪體外輪廓上設置有弧形頂塊,該弧形頂塊與輪體外輪廓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弧面及第二連接弧面,第一連接弧面的半徑大于第二弧面的半徑。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與輪體外輪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弧形部,該第二弧形部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凹槽及輪體外輪廓相切。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凹槽與輪體外輪廓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三弧形部,該第三弧形部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凹槽及輪體外輪廓相切。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弧形部與第三弧形部的半徑相等,且第二弧形部的半徑大于第一弧形部的半徑。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凸輪,其特征在于:第二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與第三凹槽的中心點與輪體圓心所在的直線所成的角為105度,所述的輪體上還設置有傳動孔,該傳動孔的圓心與連接孔的圓心的距離與輪體半徑的比值為0.7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凸輪,包括呈圓盤狀的輪體,其特征在于:該輪體的中心設置有連接孔,該輪體的外輪廓上設置有均呈內凹弧形狀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的半徑均相等,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的連接處為第一弧形部,該第一弧形部的半徑與第一凹槽的半徑比值為0.25-0.3,所述的輪體外輪廓上設置有弧形頂塊,該弧形頂塊與輪體外輪廓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弧面及第二連接弧面,第一連接弧面的半徑大于第二弧面的半徑;本實用新型在于:通過在輪體外輪廓上設置三個凹槽,有效的增加了輪體的傳動軌跡,能滿足現(xiàn)有機械自動化生產(chǎn)的需求,從而提高了凸輪在使用過程中的效率。
【IPC分類】F16H53/02
【公開號】CN205315645
【申請?zhí)枴緾N201521007411
【發(fā)明人】朱金良
【申請人】嘉興萬里機電控制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