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換能器安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換能器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超聲波換能器是利用陶瓷的壓電效應將超聲波產生的機械振動轉變?yōu)殡娦盘柣蛟陔妶鲵寗酉庐a生機械振動從而發(fā)出超聲波的器件,因超聲波具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功能,在各種工業(yè)、農業(yè)、家用設備、電子、汽車、橡膠、印刷、飛機、食品、醫(yī)院和醫(yī)學研究等行業(yè)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具有超聲波功能的裝置其換能器固定方式通常是利用超聲波換能器上的法蘭環(huán)(螺母)旋緊固定或在端帽(墊片)周圍設孔利用螺栓螺紋鎖緊固定,而不管以何種方式安裝固定換能器,其安裝麻煩,費時費力,在槽體下方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另外,利用螺絲或螺栓固定時,長期使用也容易導致螺絲松動、脫落,從而影響整個裝置的效果和安全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換能器安裝結構,安裝方便快捷,且固定牢靠,安裝成本低、效率高。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換能器安裝結構,包括超聲波換能器和用于安裝超聲波換能器的安裝載體,所述安裝載體的板壁上設有與安裝孔,超聲波換能器與安裝載體之間設有相互鎖緊的卡合結構,所述卡合結構包括卡塊和卡勾,所述卡勾固定位于靠近安裝孔處的安裝載體的板壁上,所述卡塊固定位于超聲波換能器上端,超聲波換能器插入安裝孔內旋轉后卡塊可旋轉滑入到卡勾內并與卡勾固定。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超聲波換能器上設置卡塊,安裝載體的板壁上設置卡勾,利用卡塊與卡勾卡合固定,從而本發(fā)明結構更合理,安裝方便快捷,固定牢靠,安裝成本低、效率高。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如下:
進一步地,所述超聲波換能器設有換能器主體和端蓋,所述端蓋固定位于換能器主體上端,端蓋外尺寸大于安裝孔外尺寸,所述端蓋設有凸耳,所述凸耳為沿端蓋外邊緣向外延伸而成,凸耳的下表面固定設有定位凸臺,所述凸臺下表面為球形面,凸臺與凸耳構成整個卡塊。
進一步地,所述卡勾為l形結構,卡勾固定連接在安裝載體的板壁上,卡勾與板壁形成一個槽口向著安裝孔的卡槽,卡勾在卡槽下方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外形尺寸與凸臺外形尺寸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凸耳至少設有兩個,且在端蓋外邊緣呈環(huán)狀陣列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載體的板壁上設有與凸耳數(shù)量與位置一一對應的卡勾。
進一步地,所述凸耳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超聲波換能器與安裝載體經(jīng)過卡合固定后的卡塊的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載體底壁設有連接柱,連接柱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中心線與經(jīng)過超聲波換能器與安裝載體卡合固定后的通孔中心線同線。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為焊接在安裝載體底壁上的螺母。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加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換能器安裝結構,包括超聲波換能器和用于安裝超聲波換能器的安裝載體。安裝載體的板壁3上設有安裝孔、帶螺紋孔33的連接柱和四個l形卡勾31,四個卡勾31環(huán)形陣列分布在安裝孔外側,卡勾31與板壁3形成一個槽口向著安裝孔的卡槽,卡勾31在卡槽下方設有定位孔33。超聲波換能器設有換能器主體1和端蓋2,端蓋2固定位于換能器主體1上端,端蓋2外尺寸大于安裝孔外尺寸。端蓋2外邊緣向外延伸有四個凸耳21,四個凸耳21環(huán)形陣列分布在端蓋2外邊緣。每一凸耳21上設有通孔22,凸耳21下表面設有與凸耳21一體成型的定位凸臺23,凸臺23下表面為球形面,凸臺23外形尺寸與定位孔33外形尺寸相匹配,凸臺23與凸耳21組成卡塊20。超聲波換能器插入安裝孔內經(jīng)旋轉后凸耳21可跟著旋轉進入到卡槽內,且凸臺23也恰好可進入到定位孔33內,此時的超聲波換能器與安裝載體即通過卡勾31、卡塊20相互卡合固定。當超聲波換能器與安裝載體經(jīng)過卡合固定后,連接柱的螺紋孔中心線與凸耳21的通孔22中心線同線。
本發(fā)明通過卡塊、卡勾相配合的卡合結構設計,從而結構更合理,即使在槽體下方狹小的空間內也能夠方便快捷地安裝,且固定牢靠,安裝效率高,同時節(jié)省了螺絲,降低了安裝成本;通過一根固定接地端子的螺絲穿過通孔與連接柱螺接,保證了凸臺穩(wěn)定位于定位孔內,進一步加強了本安裝結構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方便了換能器的接地,保證了換能器和整個裝置使用的安全性。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從上述構思出發(fā),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