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該機構(gòu)包括輸入軸、輸出軸、第一制動器、第二制動器、第三制動器、第四制動器、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還包括由第一齒圈、第一行星輪、第一太陽輪和第一行星架構(gòu)成的第一行星排;由第二齒圈、第二行星輪、第二太陽輪和第二行星架構(gòu)成的第二行星排;由第三齒圈、第三行星輪、第三太陽輪和第三行星架構(gòu)成的第三行星排。本實用新型在較少行星排數(shù)下能實現(xiàn)五個前進擋及一個倒擋,使機構(gòu)整體尺寸縮小,且結(jié)構(gòu)較簡單,易于控制;三個行星齒輪傳動機構(gòu)通過采用微線段齒輪,易于實現(xiàn)行星齒輪機構(gòu)傳動的小型化;與一般漸開線齒輪行星傳動機構(gòu)相比傳動效率能提高5%左右。
【專利說明】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傳動【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
【背景技術(shù)】
[0002]自動變速器技術(sh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手動變速器換擋較慢的缺點。目前已在汽車行業(yè)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且結(jié)構(gòu)也是復(fù)雜多樣的。但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自動變速器對傳動效率,以及換擋平順性、整體尺寸重量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且自動變速器與手動變速器相比傳動效率低,燃油經(jīng)濟性差,這是自動變速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
[0003]目前,針對橫置自動變速器,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在整體結(jié)構(gòu)布置上采用的都是輸入軸上裝配有所有行星齒輪排,通過輸入軸與輸出軸的常嚙合齒輪進行動力輸出,這樣的結(jié)構(gòu)造成橫置自動變速器軸向尺寸大,且最多有一個擋位作為直接擋,而直接擋的傳動效率遠(yuǎn)遠(yuǎn)高于其他擋位。另一方面,自動變速器齒輪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中大部分都采用的是漸開線齒輪,漸開線齒輪具有諸多優(yōu)點,但同時傳動效率低,齒形易磨損,齒輪修形成本較高也是其不得不面對的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為了解決現(xiàn)有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軸向尺寸大,傳動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傳動效率高、軸向尺寸小、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控制,更適于小型、重載、高速及大功率場合的用于橫置5擋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
[0005]具體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如下:
[0006]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包括輸入軸20、輸出軸4、第一制動器26、第二制動器8、第三制動器12、第四制動器24、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9 ;所述第一制動器26、第二制動器8、第三制動器12和第四制動器24均為多片式摩擦制動器;所述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9均為多片式摩擦離合器;
[0007]所述輸入軸20上通過花鍵依次設(shè)有第一傳動齒輪1、第一太陽輪29、第七傳動齒輪21 ;所述第一傳動齒輪I和第一太陽輪29之間的輸入軸20空套設(shè)有第三傳動齒輪30和第一齒圈27 ;所述第一齒圈27的外圓周連接著第一制動器26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一制動器26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一太陽輪29和第七傳動齒輪21之間的輸入軸20空套設(shè)有第五傳動齒輪23,與第一太陽輪29相對應(yīng)的第五傳動齒輪23的一側(cè)連接第一行星架25,所述第一行星架25上均布設(shè)有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所述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分別和第一太陽輪29、第一齒圈27嚙合;所述第一齒圈27、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第一太陽輪29和第一行星架25構(gòu)成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架25的外周連接著第四制動器(24)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四制動器(24)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
[0008]所述輸出軸4上通過花鍵依次設(shè)有第二行星架2、第三行星架15和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 ;與第二行星架2相鄰的輸出軸4的端部上空套設(shè)有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二太陽輪5,所述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一傳動齒輪I嚙合;所述第二行星架2上均布設(shè)有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分別和第二太陽輪5、第二齒圈7嚙合,所述第二齒圈7、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第二太陽輪5和第二行星架2構(gòu)成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二齒圈7的外圓周連通著第二制動器8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二制動器8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二行星架2的外圓周連接著第二離合器9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二齒圈7內(nèi)圓周連接第二離合器9的外花鍵摩擦片;與第三傳動齒輪30對應(yīng)的輸出軸4上空套設(shè)有第四傳動齒輪10 ;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三傳動齒輪30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三行星架15之間的輸出軸4上空套設(shè)有第三太陽輪19,所述第三太陽輪19通過管軸連接著第一離合器11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第三制動器12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第一離合器11殼體外周上設(shè)有第六傳動齒輪13,所述第六傳動齒輪13固定連接著第三行星架15,第三制動器12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三行星架15上均布設(shè)有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分別和第三太陽輪19、第三齒圈22嚙合,所述第三行星架15和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之間的輸出軸4上空套著第三齒圈22和第八傳動齒輪17,所述第八傳動齒輪17和第七傳動齒輪21嚙合;所述第三太陽輪19、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第三齒圈22嚙合和第三行星架15構(gòu)成第三行星排。
[0009]所述第三傳動齒輪30和第一齒圈27為連體齒輪。
[0010]所述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二太陽輪5為連體齒輪。
[0011]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二行星架2固定連接。
[0012]所述第三齒圈22和第八傳動齒輪17為連體齒圈齒輪。
[0013]所述第一齒圈27、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第一太陽輪29、第二齒圈7、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第二太陽輪5、第三太陽輪19、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和第三齒圈22均為微線段行星齒輪。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shù)效果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0015]1.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機構(gòu)采用的行星齒輪機構(gòu)包括三個行星排,在較少行星排數(shù)下能實現(xiàn)五個前進擋及一個倒擋,使機構(gòu)整體尺寸縮小,且結(jié)構(gòu)較簡單,易于控制;
[0016]2.本實用新型的三個行星排中,太陽輪、行星輪、齒圈均采用微線段齒輪,與一般的漸開線行星齒輪結(jié)構(gòu)相比,大大提高了齒輪的接觸強度和彎曲強度。微線段齒輪嚙合時,參加嚙合的兩齒面是以凹凸形式相接觸的,其嚙合摩擦形式是滑動與滾動交替。它與漸開線齒輪相比不同的是,漸開線齒輪嚙合摩擦滑動過程占多數(shù),而微線段齒輪滾動過程占多數(shù),因為這種新型齒廓有著獨特的構(gòu)造:在微線段齒廓曲線上有數(shù)萬個甚至十幾萬個嚙合點的相對曲率為零,這使得微線段齒輪具有較高的彎曲強度和接觸強度,將微線段齒輪應(yīng)用于行星輪系結(jié)構(gòu)中,使行星齒輪結(jié)構(gòu)在汽車、航空等領(lǐng)域中能適應(yīng)高速、重載的場合;
[0017]3.所述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微線段行星齒輪機構(gòu),與一般漸開線齒輪行星機構(gòu)相比能大大提高傳動效率,傳動效率能提高5%左右;
[0018]4.本實用新型的三個行星齒輪機構(gòu)通過采用微線段齒輪,易于實現(xiàn)行星齒輪機構(gòu)傳動的小型化發(fā)展。在強度一定的情況下,齒輪的尺寸基本由齒數(shù)所決定,一般漸開線齒輪的最小齒數(shù)為17,而如果將齒數(shù)減少到3-4個齒,則齒輪尺寸可以減小一半以上。微線段齒輪的最小齒數(shù)為3個齒。在相同模數(shù)的情況下,微線段齒輪尺寸可以比漸開線小的多?!緦@綀D】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0]圖2為一擋動力傳遞示意圖。
[0021]圖3為二擋動力傳遞示意圖。
[0022]圖4為三擋動力傳遞示意圖。
[0023]圖5為四擋動力傳遞示意圖。
[0024]圖6為五擋動力傳遞示意圖。
[0025]圖7為R擋動力傳遞示意圖。
[0026]上圖中序號:第一傳動齒輪1、第二行星架2、第二傳動齒輪3、輸出軸4、第二太陽輪5、第二行星輪6、第二齒圈7、第二制動器8、第二離合器9、第四傳動齒輪10、第一離合器
11、第三制動器12、第六傳動齒輪13、第三行星輪14、第三行星架15、主減速器被動齒輪16、第八傳動齒輪17、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第三太陽輪19、輸入軸20、第七傳動齒輪21、第三齒圈22、第五傳動齒輪23、第四制動器(24)、第一行星架25、第一制動器26、第一齒圈27、第一行星輪28、第一太陽輪29、第三傳動齒輪30。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jié)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0028]參見圖1,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包括輸入軸20、輸出軸4、第一制動器26、第二制動器8、第三制動器12、第四制動器(24)、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
9;所述第一制動器26、第二制動器8、第三制動器12和第四制動器(24)均為多片式摩擦制動器;所述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9均為多片式摩擦離合器。
[0029]所述輸入軸20上通過花鍵依次安裝有第一傳動齒輪1、第一太陽輪29、第七傳動齒輪21 ;所述第一傳動齒輪I和第一太陽輪29之間的輸入軸20空套設(shè)有第三傳動齒輪30和第一齒圈27,且第三傳動齒輪30和第一齒圈27為連體齒輪;所述第一齒圈27的外圓周連接著第一制動器26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一制動器26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一太陽輪29和第七傳動齒輪21之間的輸入軸20空套設(shè)有第五傳動齒輪23,與第一太陽輪29相對應(yīng)的第五傳動齒輪23的一側(cè)連接第一行星架25,所述第一行星架25上均布設(shè)有三個第一行星輪28,所述三個第一行星輪28分別和第一太陽輪29、第一齒圈27卩齒合;所述第一齒圈27、三個第一行星輪28、第一太陽輪29和第一行星架25構(gòu)成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架25的外周連接著第四制動器(24)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四制動器(24)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
[0030]所述輸出軸4上通過花鍵依次安裝有第二行星架2、第三行星架15和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 ;與第二行星架2相鄰的輸出軸4的端部上空套設(shè)有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二太陽輪5,且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二太陽輪5為連體齒輪。所述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一傳動齒輪I嚙合;所述第二行星架2上均布安裝有三個第二行星輪6,三個第二行星輪6分別和第二太陽輪5、第二齒圈7嚙合,所述第二齒圈7、三個第二行星輪6、第二太陽輪5和第二行星架2構(gòu)成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二齒圈7的外圓周連通著第二制動器8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二制動器8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二行星架2的外圓周連接著第二離合器9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二齒圈7內(nèi)圓周連接第二離合器9的外花鍵摩擦片;與第三傳動齒輪30對應(yīng)的輸出軸4上空套設(shè)有第四傳動齒輪10,所述第二行星架2與第四傳動齒輪10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三傳動齒輪30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三行星架15之間的輸出軸4上空套設(shè)有第三太陽輪19,所述第三太陽輪19通過管軸連接著第一離合器11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第三制動器12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第一離合器11殼體外周上設(shè)有第六傳動齒輪13,所述第六傳動齒輪13固定連接著第三行星架15,第三制動器12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三行星架15上均布設(shè)有三個第三行星輪14,三個第三行星輪14分別和第三太陽輪19、第三齒圈22嚙合,所述第三行星架15和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之間的輸出軸4上空套著第三齒圈22和第八傳動齒輪17,第三齒圈22和第八傳動齒輪17為連體齒圈齒輪。所述第八傳動齒輪17和第七傳動齒輪21嚙合;所述第三太陽輪19、三個第三行星輪14、第三齒圈22嚙合和第三行星架15構(gòu)成第三行星排。
[0031]所述第一齒圈27、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第一太陽輪29、第二齒圈7、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第二太陽輪5、第三太陽輪19、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和第三齒圈22均為微線段行星齒輪。
[003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說明如下:
[0033]參見圖2,一擋工作時,第一制動器26接合,動力由輸入軸20傳入,通過花鍵將動力傳遞給第一太陽輪29,第一太陽輪29與兩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卩齒合,由于第一制動器26接合,第一齒圈27固定,第一行星架25獲得動力,動力由花鍵從第一行星架傳遞給第五傳動齒輪23,第五傳動齒輪23與第六傳動齒輪13相嚙合,動力由第六傳動齒輪13傳遞給第三行星架15,再通過花鍵傳遞給輸出軸4。
[0034]參見圖3, 二擋工作時,第二制動器8接合,,動力由輸入軸20傳入,傳遞給第一傳動齒輪I,通過第一傳動齒輪I與第二傳動齒輪3嚙合,且第二傳動齒輪3與第二太陽輪5為連體齒輪,動力傳遞給第二太陽輪5,第二太陽輪5與兩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嚙合,由于第二制動器8接合,第二齒圈7固定,第二行星架2獲得動力,通過花鍵動力傳遞給輸出軸4。
[0035]參見圖4,三擋工作時,第三制動器12接合,動力由輸入軸20傳入,傳遞給第七傳動齒輪21,第七傳動齒輪21與第八傳動齒輪17相嚙合,由于第八傳動齒輪17與第三齒圈22為連體齒輪,動力傳遞給第三齒圈22,第三齒圈22與兩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相嚙合,由于第三制動器12接合,第三太陽輪19固定,第三行星架15獲得動力,動力通過花鍵傳遞給輸出軸4。
[0036]參見圖5,四擋工作時,第一離合器9接合,動力由輸入軸20傳入,傳遞給第七傳動齒輪21,第七傳動齒輪21與第八傳動齒輪17相嚙合,由于第八傳動齒輪17與第三齒圈22為連體齒輪,動力傳遞給第三齒圈22,由于第一離合器9接合,則第三行星架15與第三太陽輪19連為一體,兩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與第三太陽輪19之間無嚙合轉(zhuǎn)動,則第三行星排作為直接擋輸出,動力直接由第三行星架15通過花鍵傳遞給輸出軸4。此擋位為直接擋位,是高效傳動擋位。
[0037]參見圖6,五擋工作時,第二離合器11接合,動力由輸入軸20傳入,傳遞給第一傳動齒輪I,通過第一傳動齒輪I與第二傳動齒輪3嚙合,且第二傳動齒輪3與第二太陽輪5為連體齒輪,動力傳遞給第二太陽輪5,由于第二離合器11接合,則第二齒圈7與第二行星架2連為一體,兩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與第二齒圈7之間無嚙合轉(zhuǎn)動,則第二行星排作為直接擋輸出,動力直接由第二行星架2通過花鍵傳遞給輸出軸4。此擋位為直接擋位,是高效傳動擋位。
[0038]參見圖7,R擋工作時,第四制動器24接合,動力由輸入軸20傳入,傳遞給第一太陽輪29,由于第四制動器24接合,則第一行星架25固定,通過第一太陽輪與兩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相卩齒合,兩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與第一齒圈27相卩齒合,動力傳遞給第一齒圈27、通過花鍵傳遞給第三傳動齒輪30,第三傳動齒輪30與第四傳動齒輪10相嚙合,第四傳動齒輪10再將動力傳遞給第二行星架2,最終通過花鍵將動力傳遞給輸出軸4。
[0039]動力傳遞到輸出軸4后再經(jīng)由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主減速器被動齒輪16傳遞到差速器。
[0040]以某款自動變速器為例,所選擋位數(shù)為5擋,其中:一擋傳動比為4.274,二擋傳動比為2.731,三擋傳動比為1.915,四擋傳動比為1.231,五擋傳動比為0.91,倒擋傳動比為-3.382。對齒輪配齒計算得出:第一傳動齒輪I齒數(shù)為78,第二傳動齒輪3齒數(shù)為71,第三傳動齒輪30齒數(shù)為60,第四傳動齒輪10齒數(shù)為72,第五傳動齒輪23齒數(shù)為67,第六傳動齒輪13齒數(shù)為75,第七傳動齒輪21齒數(shù)為65,第八傳動齒輪齒數(shù)17齒數(shù)為80,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齒數(shù)為23,主減速器被動齒輪16齒數(shù)為84。行星齒輪各齒數(shù)如表1所示,傳動齒輪各齒數(shù)如表2所示。
[0041]表1各行星排齒輪齒數(shù)
[0042]
【權(quán)利要求】
1.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軸(20)、輸出軸(4)、第一制動器(26)、第二制動器(8)、第三制動器(12)、第四制動器(24)、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9);所述第一制動器(26)、第二制動器(8)、第三制動器(12)和第四制動器(24)均為多片式摩擦制動器;所述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9)均為多片式摩擦離合器; 所述輸入軸(20)上通過花鍵依次設(shè)有第一傳動齒輪(1)、第一太陽輪(29)、第七傳動齒輪(21);所述第一傳動齒輪(I)和第一太陽輪(29)之間的輸入軸(20)空套設(shè)有第三傳動齒輪(30)和第一齒圈(27);所述第一齒圈(27)的外圓周連接著第一制動器(26)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一制動器(26)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一太陽輪(29)和第七傳動齒輪(21)之間的輸入軸(20)空套設(shè)有第五傳動齒輪(23),與第一太陽輪(29)相對應(yīng)的第五傳動齒輪(23)的一側(cè)連接第一行星架(25),所述第一行星架(25)上均布設(shè)有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所述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分別和第一太陽輪(29)、第一齒圈(27)哨合;所述第一齒圈(27)、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第一太陽輪(29)和第一行星架(25)構(gòu)成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架(25)的外周連接著第四制動器(24)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四制動器(24)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 所述輸出軸(4)上通過花鍵依次設(shè)有第二行星架(2)、第三行星架(15)和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與第二行星架(2)相鄰的輸出軸(4)的端部上空套設(shè)有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二太陽輪(5),所述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一傳動齒輪(I)嚙合;所述第二行星架(2)上均布設(shè)有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分別和第二太陽輪(5)、第二齒圈(7)嚙合,所述第二齒圈(7)、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第二太陽輪(5)和第二行星架(2)構(gòu)成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二齒圈(7)的外圓周連通著第二制動器(8)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二制動器(8)的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二行星架(2)的外圓周連接著第二離合器(9)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所述第二齒圈(7)內(nèi)圓周連接第二離合器(9)的外花鍵摩擦片;與第三傳動齒輪(30)對應(yīng)的輸出軸(4)上空套設(shè)有第四傳動齒輪(10);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三傳動齒輪(30)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三行星架(15)之間的輸出軸(4)上空套設(shè)有第三太陽輪(19),所述第三太陽輪(19)通過管軸連接著第一離合器(11)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第三制動器(12 )的內(nèi)花鍵摩擦片,第一離合器(11)殼體外周上設(shè)有第六傳動齒輪(13),所述第六傳動齒輪(13)固定連接著第三行星架(15),第三制動器(12)外花鍵摩擦片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所述第三行星架(15)上均布設(shè)有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分別和第三太陽輪(19)、第三齒圈(22)嚙合,所述第三行星架(15)和主減速器主動齒輪(18)之間的輸出軸(4)上空套著第三齒圈(22)和第八傳動齒輪(17),所述第八傳動齒輪(17)和第七傳動齒輪(21)嚙合;所述第三太陽輪(19)、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第三齒圈(22)嚙合和第三行星架(15)構(gòu)成第三行星排。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傳動齒輪(30)和第一齒圈(27)為連體齒輪。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齒輪(3)和第二太陽輪(5)為連體齒輪。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傳動齒輪(10)和第二行星架(2)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齒圈(22)和第八傳動齒輪(17)為連體齒圈齒輪。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5擋橫置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傳動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圈(27)、二個以上的第一行星輪(28)、第一太陽輪(29)、第二齒圈(7)、二個以上的第二行星輪(6)、第二太陽輪(5)、第三太陽輪(19)、二個以上的第三行星輪(14)和第三齒圈(22)均為微 線段行星齒輪。
【文檔編號】F16H55/17GK203656074SQ201320814214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黃康, 張航, 邵可 申請人: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