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特別是涉及一 種帶水封裝置的儲水式燃氣熱水器水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儲水式燃氣熱水器的水箱為外置水箱,大多外置水箱都 為敞開式,水箱中的水與大氣直接相通,水與大氣接觸的面積大,而水箱容積較小,致使水 箱中的水容易蒸發(fā),水箱中的水為循環(huán)水且不能自動補充,由此導致水箱缺水,造成用戶頻 繁補水,使用不便。為克服這些缺陷,我們對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進行了研制。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 器水箱,它能有效地降低燃氣熱水器水箱中水的蒸發(fā)速度,延長用戶補水的時間間隔,方便 用戶使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水箱,水箱上方設有溢流 口和水封管,水封管一端為水封管進口,水封管的另一端為水封管出口,水封管進口與水箱 溢流口接通,水封管出口與大氣相通。所述水封管進口與水箱溢流口的接口處采用密封圈密封。所述水封管下端面低于水箱最高液面,水封管上端面高于水箱最高液面。所述水封管成V形結構。所述水封管成U形結構。所述水封管成W形結構。所述水封管的直徑為6 20mm。本實用新型同背景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水箱中設有水 封管,通過水封管連通大氣,避免水箱的水大面積接觸大氣,極大地減小了水箱中的水接觸 大氣的面積,故它能有效地降低燃氣熱水器水箱中水的蒸發(fā)速度,延長了用戶補水時間間 隔,方便用戶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圖2中水封管2與溢流口 4的連接關系放大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附圖1、附圖2、附圖3、附圖4、附圖5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水箱 1、水封管2、密封圈3、水箱溢流口 4,水封管2的一端為水封管進口 5,水封管2的另一端為 水封管出口 6,水封管進口 5與水箱溢流口 4接通且其接口處采用密封圈3密封,水封管2 的出口與大氣相通。水封管2的下端面7低于水箱1的最高液面,水封管2的上端面8高 于水箱1的最高液面,水封管2可為V形結構、U形結構或W形結構,水封管2的直徑為6 20mm,但最佳直徑為12mm。附圖1、附圖4、附圖5中水封管2的結構依次為V形、U形、W形。使用時,往水箱 1中加滿水,過剩的水通過溢流口 4流經水封管2后從水封管出口 6排出,過剩的水排出后, 水封管2內低于水箱1最高液面的管段充滿水,且在水封管2的上端面8處形成一水平液面,該液面與大氣接觸,此接觸面很小,水的蒸發(fā)速度緩慢,能保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補 水,方便用戶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它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上方 設有水封管( 和溢流口 G),水封管O)的一端為水封管進口(5),水封管O)的另一端 為水封管出口(6),水封管進口(5)與水箱溢流口(4)接通,水封管出口(6)與大氣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密封圈 (3),水封管進口( 與水箱溢流口(4)的接口處采用密封圈C3)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 下端面(7)低于水箱(1)內的最高液面,水封管上端面(8)高于水箱(1)的最高液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 (2)成V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2) 成V形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 ⑵成U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2) 成U形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 (2)成W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2) 成W形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管(2) 的直徑為6 20mm。
專利摘要一種帶水封裝置的燃氣熱水器水箱,它包括水箱,主要技術特征是所述水箱上端設有溢流口和水封管,水封管的一端為水封管進口,水封管的另一端為水封管出口,水封管進口與水箱溢流口接通,水封管出口與大氣相通。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水箱中設有水封管,通過水封管連通大氣,避免水箱的水大面積接觸大氣,極大地減小了水箱中的水接觸大氣的面積,故它能有效地降低燃氣熱水器水箱中水的蒸發(fā)速度,延長了用戶補水時間間隔,方便用戶使用。
文檔編號F16J15/10GK201903170SQ20102059276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葉遠璋, 梁友新 申請人: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