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連接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機箱內(nèi)的連接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儀器、電子裝置等都需要將各個部件(如電路印制板、電子元器件等) 裝入機箱中,也需要將機箱的各個部分進行連接,為了能實現(xiàn)上述連接目的,需要在機箱的 相應位置(通常是在機箱內(nèi))設置用于連接相關部分的連接機構,常見的連接機構的主體 是一個立柱,通過把立柱固定在機箱上,然后其他需要連接的部分通過螺釘或螺帽固定在 立柱上。同樣,對于現(xiàn)在普遍采用金屬基板制作的金屬機箱,其內(nèi)也大多都采用內(nèi)螺紋(用 螺釘固定)或外螺紋(用螺帽固定)立柱固定電路板或電子元器件;而立柱與基板的連接 方式,常用采用點焊接或在基板開孔用螺釘連接。其不足之處是工藝要求高,效率低,而且 采用焊接工藝易引起基板變形,影響基板外部的平整,而且定位不準,不能很好的保證安裝 質量;采用螺釘連接,基板外部暴露較多的螺釘,影響了基板的外部美觀,而且立柱容易脫 落。尤其是電子儀器、電子裝置的金屬機箱的金屬薄板,其厚度一般都在0. 8-1. OOmm, 在薄板上加工元器件連接機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要考慮機械強度、加工的便利,還要 考慮箱體外部美觀等一系列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機械強度高、固定性 好、安裝簡單、方便的連接機構。尤其是一種用于金屬機箱上的連接機構。特別是適合與金屬薄板的連接機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技術思路是將立柱與基板進行鉚接,使立 柱與基板連為一體。其具體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立柱、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一 端有臺肩結構及鉚接機構;所述臺肩結構超過立柱柱面,所述鉚接機構設在所述臺肩結構 與立柱的結合部;所述立柱穿過定位孔,通過鉚接機構與基板形成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基板是金屬薄板。進一步地,所述鉚接機構是高于或低于立柱柱面的紋路或毛刺,或低于立柱柱面 的凹痕。進一步地,鉚接機構是凹槽。所述凹槽是連續(xù)的環(huán)形凹槽。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寬度L、臺肩結構的厚度d與基板厚度D滿足,d+L ( D0進一步地,所述臺肩結構是連續(xù)的,所述臺肩結構與立柱端面形成底板,所述底板 橫截面為正六邊形。進一步地,所述臺肩結構嵌入基板中。[0015]進一步地,所述基板在定位孔邊沿延展形成凸隼嵌入鉚接機構中。進一步地,所述立柱與所述定位孔采用過渡配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基板內(nèi)部鉚接立柱,使立柱與基板連為一 體,金屬基板嵌入立柱的凹槽中,實現(xiàn)立柱與基板的固定連接;由于立柱的底板采用六邊形 或有邊形狀,使得立柱與基板之間連接非常牢固,同時金屬立柱與基板之間采用過盈配合 或過渡配合都有效加固連接效果,工藝操作簡便、固定性好、外形美觀、裝配快捷、效率高, 適宜于批量生產(chǎn)。尤其是實現(xiàn)對基板內(nèi)部電路印制板或電子元器件的固定,避免了焊接螺柱時,基 板受熱變形,又避免了安裝螺釘或螺母置于基板外部,影響外部美觀。
圖1是立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立柱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圖3是立柱的第二實施例結構圖;圖4是圖3的A向視圖;圖5是立柱的第三實施例結構圖;圖6是立柱的第四實施例結構圖;圖7是立柱與基板連接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安裝狀態(tài)示意圖;圖9是立柱與基板的鉚接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 式予以說明如圖1所示,在立柱3的一端有臺肩結構61,臺肩結構61與立柱端面構成底板6, 在立柱的另一端有用于固定的螺紋或卡槽或卡隼等(圖中未繪出),所述臺肩結構61高于 立柱3的柱面31,在立柱3與臺肩結構61的結合部有鉚接機構71。立柱一般采用金屬材 料,當然也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強度的非金屬材料,立柱可以是圓柱體、橢圓柱體、棱柱體,優(yōu) 選地采用圓柱體,加工、使用方便,而且強度較高。在圖2-9提供的立柱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鉚接機構71是凹槽,所述凹槽低于立柱 3的柱面31,當然所述的鉚接結構71還可以是高于或低于立柱3柱面31的紋路或毛刺或 凹痕。在圖2提供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凹槽是間隔分布在立柱上的凹槽孔72,當然所述凹槽 也可是圍繞立柱的弧形凹槽。圖3-9提供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凹槽是一個連續(xù)的環(huán)形凹槽 7,采用環(huán)形凹槽7的結構加工方便,而且連接固定效果好。臺肩結構61可以是連續(xù)的,其與立柱端面形成底板6,底板6的形狀——即底板6 橫截面(沿著立柱徑向的面)的形狀可以采用多種形狀,例如圓形,四邊形、六邊形、八邊形 等多邊形,以及星形、梅花形等。圖3、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底板6為正六邊形,圖5提供的 實施例為五角星形,其中,在圖3、圖4、圖5中,底板6是立柱3的外接正六邊形和外接正五 角星形。底板6采用除圓形以外的形狀,可以增強固定效果,尤其是可以很好地防止立柱旋 轉。優(yōu)選采用底板6為正六邊形,而且是立柱3的外切正六邊形,加工方便,力學性能好,采 用這種方案,可以直接用六棱柱經(jīng)機加工得到。[0034]圖6所示的實施例,臺肩結構61采用不連續(xù)結構,圖中采用了對稱設置的4個獨 立臺肩結構61,當然臺肩結構61的數(shù)量可以是其他數(shù)量。采用此種結構,也可起到較好的 固定效果。在具體應用中,本實用新型尤其適合于金屬薄板制作的基板1上的固定連接,通 常,所述的臺肩結構61的厚度d、環(huán)形凹槽7的寬度L與基板1的厚度D滿足關系d+L彡D。 凹槽的深度一般小于金屬薄板厚度。以對基板1厚度為1. OOmm的金屬薄板為例,在立柱上 加工出的六邊形的底板6為厚度0. 5mm,在緊挨底板6處開出一條深0. 5 0. 8mm、寬0. 5mm 的環(huán)形槽7即可。圖7、8提供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立柱3、基板1上的定位孔4,立柱3包括 底板6、凹槽7。立柱3穿過金屬材料的基板1上的定位孔4實現(xiàn)了立柱與基板的固定連接, 在壓力的作用下底板6完全嵌入基板1中,并且基板1由于施加的外力使得基板1在定位 孔4邊沿發(fā)生卷邊、延展形變,形成環(huán)形凸隼11嵌入凹槽7中并把立柱3卡緊,同時為了在 立柱的另一端固定部件,在立柱另一端有內(nèi)螺紋10,所述內(nèi)螺紋深入立柱內(nèi)部,使用時采用 螺釘5或螺桿將電路板2、電子元器件等部件固定在立柱3上。當然也可采用在立柱3的另 一端有外螺紋,采用螺帽進行固定;或者卡槽,采用卡簧固定;或者卡隼直接卡緊固定,這 種方式特別適合與金屬基板,尤其是金屬薄板制作的基板1上的連接。對于其他情況的實 施例,同樣在外部時間的壓力下,金屬薄板制作的基板1在定位孔4邊沿發(fā)生形變,形成卷 邊、延展形成凸隼嵌入凹槽孔72 ;或形成卷邊、延展等嵌入紋路等形成的鉚接機構71中,實 現(xiàn)立柱與基板1的固定。如圖8所示,對需要固定的電子儀器、電子裝置等在基板1相應的位置開出定位孔 4,通常采用定位孔4的直徑略小于立柱3直徑,或定位孔4與立柱3采用過渡配合方式用 液壓機冷壓鉚接在基板1上,螺釘5穿過電路板2與穿過基板1的立柱3進行連接并固定 電路板2。其具體安裝方法參照圖9提供的示意圖,立柱3穿過基板1 (金屬薄板)上的定位 孔4,在工裝8的配合下,液壓機12對底板6施加壓力F,立柱在穿過定位孔4的過程中,定 位孔4邊沿發(fā)生卷邊被擠入凹槽7內(nèi),同時由于底板6和工裝8在基板1的兩側施壓,底板 6嵌入基板1底面并與外表面齊平,此時定位孔4邊沿發(fā)生延展形成凸隼11加大嵌入凹槽 7的深度,增強固定效果。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 情況下,即使各個組成部分的簡單調(diào)整,只要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思想來實現(xiàn), 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jù)本發(fā)明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 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機構,包括立柱、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一 端有臺肩結構及鉚接機構;所述臺肩結構超過立柱柱面,所述鉚接機構設在所述臺肩結構 與立柱的結合部;所述立柱穿過定位孔,通過鉚接機構與基板形成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金屬薄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鉚接機構是高于或低于立柱柱面 的紋路或毛刺,或低于立柱柱面的凹痕。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鉚接機構是凹槽。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連續(xù)的環(huán)形凹槽。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寬度L、臺肩結構的厚度d 與基板厚度D滿足,d+L彡D。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臺肩結構是連續(xù)的,所述臺肩結構 與立柱端面形成底板,所述底板橫截面為正六邊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臺肩結構嵌入基板中。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在定位孔邊沿延展形成凸隼 嵌入鉚接機構中。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與所述定位孔采用過渡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連接機構,包括立柱、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一端有臺肩結構及鉚接機構;所述臺肩結構超過立柱柱面,所述鉚接機構設在所述臺肩結構與立柱的結合部;所述立柱穿過定位孔,通過鉚接機構與基板形成固定連接。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裝配快捷、堅固耐用、美觀大方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B5/04GK201851441SQ20102013429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8日
發(fā)明者趙爾勁, 趙竟鳴 申請人:成都府河電力自動化成套設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