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將顯示裝置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42723閱讀:14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將顯示裝置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支撐件。特別地,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組件,該組件將如平 面LCD面板等顯示器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使得顯示器能夠朝向期望的位置 以適應觀眾需要。本發(fā)明同樣涉及一種顯示裝置支撐件,該支撐件包括將顯示器可轉(zhuǎn)動地 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件,將平面顯示面板安裝板緊固到安裝構件的緊固件,以及 將顯示裝置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到安裝構件上的組件。
背景技術
如平板顯示計算機監(jiān)視器等的顯示裝置的支撐件廣為人知,其通常包括一臂或相 互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在一起的一對臂。一個臂的自由端安裝在墻壁上或者形成套筒,使其能夠 被安裝到夾緊在桌子或工作臺上的豎直支撐件柱上。臂的另一自由端,或另一臂的自由端, 通常連到安裝板,通過萬向接頭將顯示裝置安裝到安裝板上,使得安裝到安裝板上的顯示 裝置能夠被定位到任何期望位置。這樣的顯示裝置支撐件通常用在金融貿(mào)易場所,金融交易員們在他們工作臺或辦 公桌處被多個顯示裝置所包圍,這些顯示裝置用于向他們提供他們所需的關于股票或者其 它價格的信息,以使他們能進行貿(mào)易和交易。傳統(tǒng)地,每個屏幕顯示一個單獨的信息,使得 交易員所需的大量信息需要通過許多的獨立屏幕來顯示。但是,如今采用大屏幕以及在單 一屏幕上顯示許多個信息已然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例如,9個19寸顯示器可被3個32寸顯 示器取代,該顯示器的屏幕被分割以顯示屏幕上不同點處的信息的組合。此外,采用巨大的 等離子屏幕取代LCD屏幕也已開始進行。傳統(tǒng)顯示裝置支撐件的缺陷在于,它們一般無法支撐大型的顯示裝置或顯示屏幕 的重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支撐件,其能夠支撐大型的顯示裝置。已知的支撐件能夠支撐標準尺寸屏幕,例如重達12kg的屏幕,但是更大型的屏幕 其重量也更大,傳統(tǒng)支撐件難以承載這樣的大型屏幕也是人所共知的。這種情形下,支撐 件,尤其是接頭可能發(fā)生故障。顯示裝置支撐件通常包括接頭,其被布置成用于使屏幕可以克服摩擦力沿水平軸 線轉(zhuǎn)動。但是,當采用更重的屏幕時,這樣的接頭難以保持住屏幕的位置以致屏幕會因自身 重量而跌落。傳統(tǒng)的接頭通常通過螺紋緊固件被保持在一起,但這種傳統(tǒng)接頭的問題在于,當 為了調(diào)整顯示裝置的位置而轉(zhuǎn)動該接頭時,其由于螺紋緊固件朝松開的方向轉(zhuǎn)動而變得松 動。傳統(tǒng)支撐件另外的缺點在于,在顯示裝置安裝于其上時,通常只是簡單地松開接 頭,或拆卸支撐件或萬向接頭。當使用者想要改變接頭的阻力時可能會這樣實施。這可能造 成顯示裝置的突然跌落,這對使用者來說是危險的并會對使用者和顯示裝置造成傷害。因 此,有必要防止使用者松開或拆卸支撐件或樞軸接頭。萬向接頭通常包括三個獨立的樞軸接頭的組合,該組合使得安裝在支撐板上的顯示裝置能夠沿著三條彼此成直角的軸線改變位置。本發(fā)明旨在同時保護每個獨立的接頭以 及彼此組合的接頭。這樣的萬向接頭通常在兩個指狀元件之間延伸,該指狀元件在一端處從顯示裝置 的支撐件的臂的自由端延伸??衫@指狀元件轉(zhuǎn)動的樞軸接頭的阻力可以通過延伸穿過指狀 元件的緊固螺釘進行調(diào)整。當螺釘被擰緊時,指狀元件被向內(nèi)推。但是,當用戶擰緊螺釘時, 臂上的壓力隨之增大,如果使用者對螺釘擰緊過度,則臂可能出現(xiàn)故障。因此,有必要減少 施加到指狀元件上的壓力。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支撐件,其能夠克服或?qū)嵸|(zhì)上緩解上面討論到的這些 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件,該 組件包括連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主體和顯示裝置安裝于其上的安裝構件,該安裝構件包 括套環(huán),該套環(huán)限定出軸線,安裝構件可以圍繞該軸線相對于該主體與其上安裝的顯示裝 置一起旋轉(zhuǎn),該套環(huán)具有內(nèi)彎端面座,該組件進一步包括偏置構件和主體上的彈性可變形 摩擦元件,該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具有與該內(nèi)彎端面座相配合的外表面,當組裝該組件時, 偏置構件與摩擦元件被接納到該套環(huán)中,且配合表面面對該內(nèi)彎端面座,使得當偏置構件 沿軸向移動到摩擦元件中時,偏置構件作用于摩擦元件,且摩擦元件受偏置構件作用發(fā)生 彈性變形,使其配合表面壓靠該內(nèi)彎端面座,從而增大摩擦元件和該內(nèi)彎端面座之間的摩 擦力,因此可防止安裝構件圍繞所述軸線相對主體的轉(zhuǎn)動,除非該摩擦力被克服。優(yōu)選地,摩擦元件包括弓形壁,所述弓形壁的外表面限定被成形為與內(nèi)彎端面座 相配合的所述外表面。便利地,弓形壁具有內(nèi)表面,當偏置構件沿軸向移動到摩擦元件中時,該內(nèi)表面抵 靠偏置構件。優(yōu)選地,弓形壁內(nèi)表面在偏置構件插入到摩擦元件中的方向上呈錐形。豎立壁包括多個獨立可變形段。有利地,偏置構件具有錐形側(cè)表面,該側(cè)表面靠著弓形壁的內(nèi)表面,偏置構件可為 截頭錐體。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可包括固定安裝到主體的底部,弓形壁可從該底部豎立。優(yōu)選地,組件包括主體中的槽和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中的鍵,該鍵被接納于該槽 中以將摩擦元件連接到主體。有利地,至少一個螺紋緊固件將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的底部連接到主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套環(huán)的內(nèi)彎端面座呈錐形。優(yōu)選地,滑動軸承將環(huán)的一端與該主體相分離。促動裝置可被配置為將偏置構件沿軸向移動到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中。便利地,促動裝置為螺紋緊固件,該螺紋緊固件與安裝構件的旋轉(zhuǎn)軸線同軸,且與 主體螺紋接合,緊固件連接到偏置構件,使得偏置構件在螺紋緊固件轉(zhuǎn)動時在軸向上移動 進入摩擦元件中。有利地,彈性裝置置于促動裝置與偏置構件之間,以將偏置構件推到摩擦元件中。
優(yōu)選地,彈性裝置為盤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包括組件的顯示裝置支撐件,其中所述支撐件包 括臂,該臂在一端具有軛套用以容納組件的所述主體。優(yōu)選地,軛套由從臂的該端延伸的兩個指狀元件形成,主體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各指 狀元件,以繞第二軸線旋轉(zhuǎn),該第二軸線與安裝構件相對于殼體轉(zhuǎn)動所繞的軸線成直角。有利地,各指狀元件具有從其延伸穿過的具有內(nèi)表面的孔,其限定出主體相對所 述支撐件轉(zhuǎn)動所圍繞的第二軸線,支撐件包括置于孔中的、將主體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 置支撐臂的各指狀元件上的組件,該組件包括延伸穿過該孔并與主體螺紋接合的緊固構 件,以及彈性可變形構件,當組件組裝時,彈性可變形構件置于所述孔中并固定安裝到主體 上,彈性可變形構件具有可接合地靠著該孔內(nèi)表面的配合表面,使得當緊固構件被緊固時, 緊固構件作用于可變形構件,可變形構件推動配合表面壓靠該孔內(nèi)表面,因此,可防止主體 繞所述第二軸線相對支撐件轉(zhuǎn)動,除非所述摩擦力被克服。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將平面顯示面板安裝板固定到組件的安裝構件 上,用于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緊固件,該緊固件包括第一柱形 構件和第二柱形構件以及螺紋緊固構件,兩柱形構件可各自插入穿過連接構件和安裝板上 的孔,各柱形構件具有在一端的相應凸輪接合面,在組裝時,該螺紋緊固構件延伸穿過所述 第一柱形構件和第二柱形構件以將它們緊固在一起,且相應的凸輪接合面彼此鄰接,其中 柱形構件被配置成使得當緊固構件被驅(qū)使朝向松開方向轉(zhuǎn)動時,轉(zhuǎn)矩被傳送到所述柱形構 件中的一個,且凸輪接合面被配置成使得轉(zhuǎn)矩增大了柱形構件對所述緊固構件施加的軸向 力,由此防止所述緊固構件相對于柱形構件的轉(zhuǎn)動以及緊固構件的松動。優(yōu)選地,各凸輪面包括螺旋面。在一個實施例中,凸輪面包括多個被配置成繞緊固構件的周邊延伸的依次相鄰螺 旋面。有利地,各凸輪面的螺紋面斜度比螺紋緊固構件的螺紋斜度要大。優(yōu)選地,第二柱形構件被固定安裝到所述安裝板。便利地,第一和第二柱形構件包括從其周邊延伸的安裝凸緣,其分別靠著連接構 件和安裝板的表面。有利地,緊固構件與第二柱形構件螺紋連接,當緊固構件被驅(qū)使沿松開方向轉(zhuǎn)動 時,轉(zhuǎn)矩傳送到第一柱形構件。緊固構件可以呈部分錐形,并能靠著在第一柱形構件內(nèi)形成的相應的錐形凹槽。緊固件可進一步包括彈性裝置,該彈性裝置通過所述柱形構件對緊固構件施加彈 性軸向力。優(yōu)選地,彈性裝置能位于第一柱形構件與連接構件之間。有利地,彈性裝置為盤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將顯示裝置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到組件的安裝構件上,用 于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件,該組件包括安裝板、連接構件以 及如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中所述的任一緊固件,其中緊固件延伸穿過安裝板和連接構 件,且安裝板被配置成圍繞連接構件轉(zhuǎn)動。優(yōu)選地,所述柱形構件中的一個被固定安裝到安裝板上,另一柱形構件被設置成
7安裝到安裝板上的柱形構件一起轉(zhuǎn)動。便利地,第二柱形構件被固定安裝到安裝板上,且第一柱形構件被設置成當安裝 板轉(zhuǎn)動時,與第二柱形構件一起轉(zhuǎn)動。組件可進一步包括置于第一柱形構件與連接構件之間的滑動軸承,由此減少第一 柱形構件與連接構件之間的摩擦力。


下面會結(jié)合以下附圖,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發(fā)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圖1是在一端具有用于可樞轉(zhuǎn)地將顯示裝置連接到支撐件的組件的顯示裝置支 撐件的透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支撐件的側(cè)視圖。圖3是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支撐件的一端的前透視圖。圖4是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支撐件的一端的俯視圖。圖5是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支撐件的一端的側(cè)視圖。圖6是圖3所示的具有可樞轉(zhuǎn)地將顯示裝置連接到支撐件的組件的顯示裝置支撐 件的分解圖。圖7是圖6所示的顯示裝置支撐件的第二樞軸接頭的分解圖。圖8是圖7所示的第二樞軸接頭沿圖4中的A-A剖線方向的剖視圖。圖9是圖6所示的組件的剖視圖。圖10是圖9所示的組件沿圖5中的B-B剖線方向的剖視圖。圖11是緊固件的前透視圖,該緊固件將平面顯示面板安裝板緊固到用于將顯示 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的組件的安裝構件上。圖12是圖11所示的緊固件的前透視圖。圖13是圖12所示的緊固件的側(cè)視圖。圖14是圖13所示的緊固件的分解前透視圖。圖15是圖13所示的緊固件的分解后透視圖。圖16是圖13所示的緊固件的側(cè)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附圖1和2中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方面的顯示裝置支撐件1,其具有 第一支撐臂2、第二支撐臂3、該第一支撐臂2和第二支撐臂3通過鉸鏈接頭4相連接。各 支撐臂2和3包括一對相對的指狀元件2a,3a,第二支撐臂3在第一支撐臂2的支撐指狀 元件2a和從其穿過從而形成鉸鏈接頭4的鉸鏈銷(未示出)之間延伸。用于將顯示裝置 (未示出)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1上的組件5將會在后文中詳述,該組件安裝于 第二支撐臂3的遠端6,并連接到安裝構件7,如LCD監(jiān)視器等的顯示裝置(未示出)通過 快速松脫連接件8可釋放地連接到該安裝構件7。柱形部分9形成于第一支撐臂2的自由 端10,使得支撐件1能夠連接到被安裝到裝在墻壁上或夾緊在桌子或工作臺上(未示出) 的豎直支撐件柱(未示出)或支座(未示出)上。支撐臂2和3、支撐柱(未示出)和支座(未示出)都是很常見的,在此不再贅述。
8
下面詳述顯示裝置支撐件1。如圖3-5所示,從第二支撐臂3的一端延伸出的一 對相對的支撐指狀元件3a形成軛套(yoke),且在第二支撐臂3的遠端6,樞軸體11在第二 支撐臂3的這對支撐指狀元件3a之間延伸。顯示裝置支撐件1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一方面所 述的組件13,該組件13限定了一個第一樞軸接頭和一個第二樞軸接頭15,其中第一樞軸接 頭能夠使安裝構件7圍繞第一軸線14(如圖3水平方向延伸所示)相對于第二支撐臂3轉(zhuǎn) 動,第二樞軸接頭15能夠使安裝構件7圍繞第二軸線16(如圖3豎直方向延伸所示)相對 于第二支撐臂3轉(zhuǎn)動,且第二軸線16與第一軸線14之間成直角。每個支撐指狀元件3a包 括在其遠端形成的錐形孔12,且錐形孔12彼此之間沿第二軸線16對齊。參照圖6和7,示出了顯示裝置支撐件1的第二樞軸接頭15的分解圖。第二支撐臂3的每個支撐指狀元件3a具有內(nèi)表面17,其和相對的支撐指狀元件 3a的對應內(nèi)表面17相對。每個內(nèi)表面17上形成切口 18,切口 18從每個支撐指狀元件錐 形孔12向外徑向延伸。每個支撐指狀元件錐形孔12從支撐指狀元件內(nèi)表面17向支撐指 狀元件外表面19向外呈錐形,因此每個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是擴張的。第二樞軸接頭15能夠使安裝于其上的樞軸體11和安裝構件7圍繞第二軸線16 相對于第二支撐臂3轉(zhuǎn)動。第二樞軸接頭15包括由這對支撐指狀元件3a形成的軛套、樞 軸體11以及組件單元23,該組件單元23位于每個錐形孔12中,并將樞軸體11與第二支撐 臂3的每個支撐指狀元件3a樞軸連接。盡管下面描述的第二樞軸接頭15具有與每個支撐 指狀元件3a相關聯(lián)的組件單元2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二樞軸接頭15也可以只有 一個組件單元23或從樞軸體11延伸到形成在另一支撐指狀元件3a中的對應錐形孔11中 的軸。每個組件單元23包括緊固構件25、可變形構件26以及套筒27。緊固構件25是 具有螺紋軸28和在其一端設置有圓錐頭29的螺釘。工具接合部分30形成于圓錐頭29的 上表面32中,如艾倫內(nèi)六角扳手(Allen key)的工具可以伸入其中以轉(zhuǎn)動緊固構件25。圓 錐頭29的圓周配合表面33呈錐形,使得外表面從上表面32向螺紋軸28收攏,形成楔形??勺冃螛嫾?6呈杯狀,包括底部35和從底部35延伸的圓周延伸壁36。圓孔37 形成為穿過該底部35,一對在直徑方向上相對的徑向槽38形成于底部35的下端39,其原 因在下文顯而易見。兩個等距的槽口 42形成于圓周延伸壁36,并從可變形構件26的上端 41朝向底部35延伸,其末端在底部35。槽口 42將圓周延伸壁36分成弓形部分43,由于弓 形部分43能夠彼此相對地彎曲,其使得可變形構件具有更大程度的撓性和可變形性。盡管 本實施例中描述了兩個槽口 42,應理解槽口的尺寸和數(shù)量也可以有所不同。可選擇地,圓周 延伸壁36上也可以不設槽口 42。弓形部分43圍繞底部35弓形地間隔開,使得當緊固構 件25的圓錐頭29置于可變形構件26中時,圓錐頭與套筒27和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被 隔開,且圓錐頭29的配合表面33與套筒27或錐形孔內(nèi)表面20也不接觸,因此緊固構件25 上不會被施加轉(zhuǎn)矩。盡管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可變形構件26具有底部及從底部延伸的圓周壁,應理 解,擴大元件可以沒有底部并且徑向槽可以形成在圓周壁的下端??勺冃螛嫾?6的圓周壁36以及底部35,共同形成具有內(nèi)表面44的通道??勺?形構件26的內(nèi)表面44呈錐形,使得通道從可變形構件26的上端40的開口向下端39的開 口收縮,內(nèi)表面44與緊固構件25中的圓錐頭29的配合表面33實質(zhì)上匹配??勺冃螛嫾?br> 926也有配合表面45,其從上端40向下端41呈錐形,使得可變形構件26在上端40處的直 徑比可變形構件26在下端41處的直徑大。套筒27是可膨脹的,且具有從直徑較大的上開口向下開口延伸的錐形通 孔,套筒27還具有錐形內(nèi)表面46,內(nèi)表面46與可變形構件26的配合表面45實質(zhì)上 (substantially)相匹配(conform),使得可變形構件26可以被布置在在其中。套筒27的 外表面47呈錐形并與第二支撐臂3a的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實質(zhì)上相匹配。套筒27由 塑料制成,如下文所述,其作為滑動軸承,使得可變形構件26能夠在第二支撐臂3a的錐形 孔12中轉(zhuǎn)動。在另一可選實施例中,第一樞軸裝置23不包括套筒27,可變形構件26的配合表面 45與支撐指狀元件3的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實質(zhì)上相匹配。樞軸體11包括一對相反的、與各組件單元23相聯(lián)的平面48,以及從平面48豎立 的鍵50。每個鍵50配置成被容納于形成在各自的可變形構件26中的徑向槽38中。螺紋 孔49穿過鍵50延伸到樞軸體11中。樞軸體中形成的螺紋孔49在第二軸線16上對準,使 得第一和第二組件單元23如下文所述的那樣沿同一軸線對準。第二樞軸接頭15的每個組件單元23的組裝將參照圖7和8進行描述。樞軸體11 置于第二支撐臂3的那對支撐指狀元件3a之間,使得樞軸體11的每個平面48面對所述支 撐指狀元件3a各自的內(nèi)表面17,且從各平面48豎立的鍵50延伸到各自對應的錐形孔12 中。當樞軸體被置于軛套中時,通過沿著形成在支撐指狀元件3a內(nèi)表面17內(nèi)的切口 18進 行滑動,組件單元23的鍵50被容納進支撐指狀元件3的錐形孔12中。然后樞軸體11就 可以在軛套中自由轉(zhuǎn)動。可變形構件26置于套筒27中,且可變形構件26的配合表面45靠著套筒27的內(nèi) 表面46??勺冃螛嫾?6和套筒27置于一個支撐指狀元件3a的錐形孔12中,且套筒27的 外表面47靠著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可變形構件26的下端39靠著樞軸體11的一個平 面48,且從平面48豎立的鍵50置于形成在可變形構件26的底部35內(nèi)的徑向槽38中。鍵 50被推進并配合在徑向槽38中并與之互鎖,由此防止可變形構件26相對樞軸體11發(fā)生轉(zhuǎn) 動。套筒27置于柱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和可變形構件26的配合表面45之間。緊固構件25置于可變形構件26中,使得螺紋軸28穿過可變形構件底座35上的圓 孔37并螺紋接合于形成在樞軸體11中的相應螺紋孔49中。當螺紋軸28與螺紋孔49螺 紋接合時,緊固構件25的圓錐頭29進入可變形構件26中,且圓錐頭29的配合表面33靠 著可變形構件26的內(nèi)表面44。當使用者在工具接合部分30插入工具并轉(zhuǎn)動緊固構件25、各緊固構件25沿緊固 方向轉(zhuǎn)動時,圓錐頭29在沿著軸線方向朝向樞軸體11移動,直到圓錐頭29的配合表面33 靠到可變形構件26的內(nèi)表面44為止。第一和第二組件單元23將樞軸體11置入由第二支 撐臂3的支撐指狀元件3a形成的軛套中,并對樞軸體11進行定位以限定出第二軸線16,第 二支撐臂3圍繞所述第二軸繞著樞軸體11可旋轉(zhuǎn)。通過可變形構件26的下端39與樞軸體11的平面22鄰接,防止可變形構件26相 對樞軸體11移動,并且通過位于徑向槽38中的鍵50防止可變形構件26轉(zhuǎn)動。當使用者 在所述緊固方向上繼續(xù)轉(zhuǎn)動緊固構件25時,圓錐頭29起到了可變形構件26上楔子的作用,其促使配合表面33靠在套筒27的內(nèi)表面46上、套筒27的外表面47靠在錐形孔12的 內(nèi)表面20。因此,側(cè)向力被施加到圓周壁36上的弓形部分43上,促使所述弓形部分43向 外,并且可變形構件26與錐形孔12之間的摩擦力增大,從而防止樞軸體11圍繞所述第二 軸線16相對支撐件1轉(zhuǎn)動。圓周壁36上的弓形部分43被布置成靠在套筒27上,并從徑向上促使套筒27靠 著第二支撐指狀元件3a的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上。當緊固構件25在緊固方向上進一步 旋轉(zhuǎn)時,圓錐頭29進一步朝向樞軸體11移動,并且可變形構件26上的弓形部分43進一步 被迫向外,可變形構件26的配合表面45經(jīng)由套筒27施加到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上的壓 力增大,使得可變形構件26與錐形孔12之間的摩擦力增加。該樞軸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各緊固構件25的緊固會在第二支撐指狀元件3a施加側(cè) 向力,而不是軸向力,因此由于螺釘緊固而在每個支撐指狀元件3a上應力集中減小。由可變形構件26施加到柱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上的摩擦力的增大使得樞軸體11 相對第二支撐臂3轉(zhuǎn)動所受的阻力隨之增大。因此第二樞軸接頭15轉(zhuǎn)動的阻力取決于對 樞軸裝置23、24內(nèi)的各錐形螺釘25實施的預定的轉(zhuǎn)矩設定。當樞軸體11在軛套中被相對支撐臂3進行旋轉(zhuǎn)時,可變形構件26的配合表面45 相對錐形孔12的內(nèi)表面20進行轉(zhuǎn)動。套筒27處于此二者之間起到了滑動軸承的作用,并 防止錐形孔12的所述內(nèi)表面20與可變形構件26的配合表面45的接觸。當可變形構件26 與樞軸體11實現(xiàn)互鎖時,可變形構件26無法隨第二支撐臂3 —起旋轉(zhuǎn)。緊固構件25僅僅 用于使可變形構件26與樞軸體11能夠相接觸,又由于這些部件之間彼此不能相對轉(zhuǎn)動,因 此當?shù)诙休S接頭15被轉(zhuǎn)動時,沒有轉(zhuǎn)矩施加到緊固構件25上,所以緊固構件25不會相 對于樞軸體11轉(zhuǎn)動。因此,當?shù)诙休S接頭15被轉(zhuǎn)動時,緊固構件25既不會沿緊固方向 旋轉(zhuǎn)從而與樞軸體11進一步接合,并增大可變形構件26與錐形孔12內(nèi)表面20之間的摩 擦力,也不會沿相反的松開方向旋轉(zhuǎn)從而與樞軸體11脫離、減小可變形構件26與錐形孔12 內(nèi)表面20之間的摩擦力?,F(xiàn)在將參照圖6和9描述,將顯示裝置(未示出)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 件1上的組件13。組件13能夠使安裝構件7圍繞第一軸線14相對于樞軸體11轉(zhuǎn)動。組件13包括 具有樞軸套環(huán)55的安裝構件7,樞軸體11包括可變形彈性摩擦元件56、連接元件61、墊圈 57、偏置構件58、盤簧59以及螺紋緊固件60。樞軸套環(huán)55從安裝構件7延伸,并包括在套環(huán)55的下端63與上端64之間延伸 的錐形孔,該錐形孔限定出內(nèi)彎的端面座62,其中端面座62的內(nèi)表面65從上端64向下端 63收縮。圓周肩66從端面座62圍繞端面座62的下端63延伸。安裝構件7進一步包括用 于將顯示裝置(未示出)安裝于其上的快速松脫連接件8,后面將詳細描述。樞軸體11的連接元件61中形成凹槽67,具有底壁68和弓形側(cè)壁69。第二樞軸 接頭15的平面48形成于弓形側(cè)壁69的外表面上,使得組件13能夠限定第一樞軸接頭,且 第二樞軸接頭15能夠安裝到同一樞軸體11上。凹槽67的側(cè)開口 70形成于樞軸體11的 連接元件61中,使得安裝構件7能夠圍繞樞軸體11旋轉(zhuǎn)而不會接觸到弓形側(cè)壁69,這一點 在后文中顯而易見。凹槽67的底壁68上形成X狀槽72,通孔73形成為穿過樞軸體11的底壁68并通到形成在樞軸體11外表面74上的螺母容納腔76(如圖10所示)。該通孔73限定出第一 軸線14,安裝構件7相對于樞軸體11圍繞該第一軸線14旋轉(zhuǎn)。螺母容納腔76為六角形并 具有側(cè)壁,容納于其中的螺母77靠在該側(cè)壁上,以防止螺母77相對樞軸體11轉(zhuǎn)動。凹槽 67的底壁68上同樣形成有許多螺栓容納腔75。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56呈杯狀,其包括杯底78和從底部34豎立的圓周形杯壁 79。圓周形杯壁79從杯底78的柱形側(cè)面80向外延伸,在其周圍形成階梯部分82。圓形 底孔83形成為穿過杯底78的中心在杯底上表面84和杯底下表面85之間延伸。如下文所 述,X狀脊86從杯底下表面85延伸并與X狀槽72相相應,該X狀脊置于該X狀槽72中。 四個螺栓凹孔87也形成為穿過杯底78在杯底上表面84和杯底下表面85之間。摩擦元件56具有上端88,其末端至杯底78,四個等距的槽口 89形成于圓周杯側(cè) 壁79,并從其上端88延伸到杯底78。這些槽口 89將圓周杯側(cè)壁79劃分成多個豎立段90, 這些豎立段使得圓周杯側(cè)壁79具有更大程度的撓性。盡管本實施例中描述了四個槽口,應 理解槽口的數(shù)量可以有所不同且槽口的寬度也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在可選實施例中,圓周 杯側(cè)壁79上也可以不設槽口 89,或者圓周杯側(cè)壁79可以只有兩個相對的、部分地圍繞杯底 78的豎立段。豎立段90相對于彼此設置以確保,當下文詳述的偏置構件58置于豎立段90之間 的摩擦元件56中時,偏置構件58與樞軸套環(huán)55間隔開并不會相互接觸。圓周杯側(cè)壁79從杯底78向外延伸,并且摩擦元件56的內(nèi)表面93呈錐形,使得杯 側(cè)壁79從杯底78向摩擦元件56的上端88的開口擴張。摩擦元件56也具有外配合面94, 該外配合面與內(nèi)表面93 —起延伸,且從杯底78到上端88呈錐形,使得圓周杯側(cè)壁上端88 的直徑大于杯底78附近的直徑。然而,在另一可選實施例中外配合面不是錐形。偏置構件58呈楔狀,并包括頂面95和底面96。偏置構件58的圓周外表面97呈 錐形,使得偏置構件58的圓周外表面97從頂面95向底面96收攏,并且頂面95的直徑大 于底面96的直徑而形成截頭錐形。偏置構件外表面97與圓周杯側(cè)壁79的內(nèi)表面93完全 匹配并能與之接合。肋98從偏置構件58的頂面95豎立,且繞其上邊緣圓周地延伸。中心孔99連通 偏置構件58的頂面95中心和底面96的中心。螺紋緊固件60具有螺紋軸100和被布置在其一端的螺栓頭102。工具接合部分 103形成于螺栓頭102中,如艾倫內(nèi)六角扳手等的工具可以被接納于其中以轉(zhuǎn)動螺紋緊固 件60。組件13進一步包括具有蓋孔105的蓋104,該蓋孔105延伸穿過所述蓋104,具有 在靠近其下側(cè)107處的圓周狀延伸凸緣106,當螺紋緊固件60從其穿過時,螺紋緊固件60 的螺栓頭102靠在圓周狀延伸凸緣106上,下文將進行詳述。下面結(jié)合圖9和10描述用于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 件13的組裝。摩擦元件56置于樞軸套環(huán)55的錐形孔62中,且圓周杯側(cè)壁79的外配合面 94靠在樞軸套環(huán)55的內(nèi)彎的端面座62上使能與其相接合。摩擦元件56的杯底78延伸越 過內(nèi)彎的端面座62的圓周肩66。樞軸套環(huán)55和摩擦元件56置于樞軸體11的連接元件61的凹槽67中,且弓形側(cè) 壁69部分地圍繞其延伸。墊圈57置于樞軸體11的連接元件61的底壁68和樞軸套環(huán)55
12之間,且杯底78在其間延伸并位于底壁68上,使得X狀脊86置于形成在底壁68中的X狀 槽72中。鎖定螺栓109被布置成穿過螺栓凹孔87并螺紋接合到形成在杯底78上的對應 螺栓容納腔75中。所以,由于X狀脊86置于對應的X狀槽72中并與其互鎖,防止了摩擦 元件56相對于樞軸體11的連接元件61的轉(zhuǎn)動,螺栓109將摩擦元件56固定到樞軸體11 上。螺栓109被置于凹處,低于底壁68的杯底上表面84所在平面。
樞軸套環(huán)55可以繞摩擦元件56轉(zhuǎn)動,但是樞軸套環(huán)55的外表面110與樞軸體11 的連接元件61上的弓形側(cè)壁69間隔開,且墊圈57置于樞軸環(huán)下端63與樞軸體底壁68之 間,使得樞軸套環(huán)55與樞軸體11相互不接觸。 偏置構件58置于摩擦元件56中。偏置構件外表面94 靠在圓周形杯壁79的內(nèi)表面 93上,且偏置構件底面96對著樞軸體11的底壁68但與之間隔開。盤簧(disc spring) 59 置于偏置構件58的頂面95上的凹處112內(nèi),凹處112由肋98限定。蓋104的下側(cè)107靠 在盤簧59上。螺母77置于螺母容納腔76中,且螺紋緊固件60延伸穿過樞軸體通孔73、底孔83、 盤簧59以及蓋104,以與螺母77螺紋接合。當使用者在工具結(jié)合部103中插入工具并沿緊固方向轉(zhuǎn)動螺紋緊固件60時,螺紋 軸100與螺母77螺紋接合,螺母77防止在螺母容納腔76中旋轉(zhuǎn),因此螺紋緊固件60起到 驅(qū)動工具的作用,且其螺紋接合樞軸體11并在軸線方向上朝向樞軸體11移動,直到圓錐頭 29抵靠到蓋104上的蓋孔105的凸緣106為止。當螺紋緊固件60進一步旋轉(zhuǎn)時,螺栓頭102在軸線方向上將蓋104推向樞軸體 11。蓋104的下側(cè)107作用于在蓋104與偏置構件58之間被壓縮的盤簧59。接著,作用于 偏置構件58頂面95的盤簧59,在軸線方向上將偏置構件58推進樞軸體11的連接元件61 中。與連接元件61底壁68鄰接的杯底78阻止摩擦元件56在軸線方向上向樞軸體11 移動,且由于X狀脊86與底壁68中的螺栓109,摩擦元件56無法相對連接元件61轉(zhuǎn)動。 因此,當螺紋緊固件60沿所述緊固方向轉(zhuǎn)動時,偏置構件58起到楔子的作用,且圓周杯壁 79的豎立段90受到側(cè)向推力,將所述豎立段90向外推。當螺紋緊固件60在所述緊固方向上轉(zhuǎn)動且偏置構件58在軸線方向上移動到摩擦 元件56中時,偏置構件58作用于摩擦元件56,且偏置構件58的豎立段90發(fā)生彈性變形并 被向外推,推動外配合面94靠到內(nèi)彎的端面座65上,增大摩擦元件56和該座65之間的摩 擦力,從而防止安裝構件7的樞軸套環(huán)55圍繞第一軸線14相對于樞軸體轉(zhuǎn)動,直至該摩擦 力被克服。由于布置于其間的墊圈的作用,阻止了樞軸環(huán)66朝樞軸體11的移動。由于圓周杯側(cè)壁79和偏置構件外表面97的陡峭角度,偏置構件58緊緊楔入摩擦 元件56中,使得即使使用者拆卸螺紋緊固件60,樞軸接頭也能被保持,裝在安裝構件7上的 顯示器(未示出)不會跌落。當安裝構件7繞樞軸體11旋轉(zhuǎn)時,樞軸環(huán)66的內(nèi)彎的端面座65相對摩擦元件56 的外配合面94轉(zhuǎn)動。當摩擦元件56與樞軸體11的連接元件61實現(xiàn)互鎖時,阻止了摩擦 元件56隨安裝構件7 —起轉(zhuǎn)動。螺紋緊固件60和偏置構件58獨立于樞軸環(huán)66,僅僅與樞 軸體11和摩擦元件56接合。所以,當組件13轉(zhuǎn)動時,沒有轉(zhuǎn)矩施加到螺紋緊固件60上, 因而,當組件13轉(zhuǎn)動時,螺紋緊固件60既不會傾向于相對于樞軸體11沿緊固方向轉(zhuǎn)動、與樞軸體11進一步接合從而增大摩擦元件56和樞軸環(huán)66之間的摩擦力,也不會傾向于沿相 反的松開方向轉(zhuǎn)動、脫離樞軸體11從而減小摩擦元件56和樞軸環(huán)66之間的摩擦力。
在可選實施例中,組件13不包括蓋103,且螺紋緊固件60的螺栓頭102直接與盤 簧59接合。在更進一步的可選實施例中,組件14不包括盤簧59,且螺紋緊固件60的螺栓 頭102直接與偏置構件58接合。盡管上面的描述中偏置構件58為楔形,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在可選實 施例中,偏置構件(未示出)為柱形,且當此柱形偏置構件在摩擦元件56的內(nèi)表面79中被 推動時,柱形偏置構件的邊沿作用于摩擦元件56的內(nèi)表面79。盡管在上述各實施例中,組件13和第二樞軸接頭15被描述成顯示裝置支撐件的 一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本發(fā)明可以包括用于支撐臂的組 件或樞軸接頭,將該支撐臂安裝于該組件或樞軸接頭上允許顯示器所安裝的安裝構件在單 一平面中旋轉(zhuǎn),或者第二樞軸接頭15可以被傳統(tǒng)的樞軸接頭代替。參看圖11-1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一方面的緊固件118,其用于將平面顯示器安裝 板120緊固到顯示裝置支撐件1的連接構件119上。緊固件118包括第一柱形構件122、第二柱形構件123以及用于將第一柱形構件 122和第二柱形構件123彼此固定在一起的上緊構件121,下文將作詳述。第一柱形構件122具有第一端124和第二端125。外延肩126圍繞第一端124周 向延伸形成平面127和安裝面128。安裝面128靠在連接構件119上,如下文所述。圓錐形 凹槽130形成于第一柱形構件122的第一端124中,在平面127上具有開口 131。上緊構件 孔129形成為穿過第一柱形構件122,在形成于第一端124的圓錐形凹槽130與第二端125 之間,且該孔129限定延伸穿過第一柱形構件122的軸線。凸輪接合面132形成在第一柱形構件122的第二端125上。該凸輪接合面132包 括三個螺旋面133a、133b、133c (參照圖14),該三個螺旋面圍繞上緊構件孔129所限定的軸 線,繞著第一柱形構件122的第二端124依次相鄰延(consecutive)伸形成弓形。外柱形 表面134圍繞第一柱形構件122延伸。盡管示出了三個螺旋面,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并不局限與此,在可選實施例中,第一柱 形構件122的凸輪接合面132具有圍繞上緊構件孔129所限定的軸線周向延伸的單個螺紋 面(未示出),或者多個螺紋面(未示出)。第二柱形構件123與第一柱形構件122基本相同,其具有第一端135和第二端 136。外延肩137圍繞第一端135周向延伸形成平面138和安裝面139。第二柱形構件安裝 面139靠在連接構件120上,如下文所述。上緊構件孔140形成為穿過第二柱形構件123, 在形成于第二柱形構件123的第一端135與第二端136之間,且該孔140限定延伸穿過第 二柱形構件123的軸線。外柱形表面141圍繞第二柱形構件123延伸。凸輪接合面142形成在第二柱形構件123的第二端136上。第二柱形構件123的該 凸輪接合面142對應第一柱形構件122的凸輪接合面132,且包括三個螺旋面143a、143b、 143c,該三個螺旋面圍繞上緊構件孔140所限定的軸線繞著第二柱形構件123的第二端135 連續(xù)延伸形成弓形。當緊固件118已被組裝時,第一柱形構件凸輪接合面132的各螺旋面 靠在并鄰接第二柱形構件凸輪接合面142的對應螺旋面,下文對此將作詳述。盡管所示的第二柱形構件123的凸輪接合面142具有三個螺旋面143a、143b、143c(參照圖15),可以理解,第二柱形構件凸輪接合面142的螺旋面數(shù)量與第一柱形構件 凸輪接合面螺旋面132的螺旋面數(shù)量相對應,這在下文的表述中會很明顯。參照圖14和15,上緊構件121包括頭部144和螺桿部145。工具接合面148形成 于頭部144的一端而螺桿部145從另一端延伸,該工具接合面148用于接收用來轉(zhuǎn)動上緊 構件121的工具,如艾倫內(nèi)六角扳手。頭部144具有周向延伸的錐形表面146,該表面從螺 桿部145向外呈錐形。上緊構件121的該錐形表面146與形成于第一柱形構件122的第一 端124中的錐形凹槽130的錐面147相匹配,使得當上緊構件121置于錐形凹槽130中時, 上緊構件121的錐形表面146靠著錐形凹槽130的錐面147,如下文所述上緊構件121的螺桿部145的螺紋斜度比第一和第二柱形構件122、123各自的 第一和第二凸輪接合面132、142的斜度小。這就意味著,對于上緊構件121以及柱形構件 122、133其中之一的任意度數(shù)的旋轉(zhuǎn)而言,所述柱形構件122、123在軸向的移動大于上緊 構件121在軸向的移動,這在下文會很明顯。第二柱形構件123具有從外柱形表面141伸出并繞其周向延伸的齒區(qū)149。孔150 形成為穿過安裝板120用于容納第二柱形構件123,且安裝板孔150具有相應的齒面153, 當?shù)诙螛嫾?23從其延伸穿過時,該齒面153與第二柱形構件123的齒區(qū)149相嚙合, 以防止第二柱形構件123相對于安裝板120轉(zhuǎn)動。應理解,防止第二柱形構件123轉(zhuǎn)動的 方式并不局限于帶齒裝置???54形成為穿過連接構件119用于容納第一柱形構件122。 連接構件孔154的平坦表面155是光滑的,允許緊固件118在其中轉(zhuǎn)動,下文將對此進行詳 述。螺母容納凹處(alcove) 156形成于第二柱形構件123的平面138中,且緊固件118 進一步包括可置于螺母容納凹處156中的緊固螺母157。螺母容納凹處156包括螺母接合 壁158,當螺母157置入螺母容納凹處156中時,螺母接合壁158靠著緊固螺母157以防止 緊固螺母157相對于第二柱形構件123發(fā)生轉(zhuǎn)動。緊固件118也包括處于墊圈159形式的滑動軸承和處于盤簧160形式的彈性裝置。安裝板120包括顯示裝置定位面162和第一定位面163,顯示裝置(未示出)靠著 該定位面并安裝于其上,且連接構件119靠著第一定位面163。階梯部分164形成于安裝板 120中并從連接定位面163上伸出,使得在顯示裝置定位面162上形成階梯空腔165。連接構件119包括安裝構件7所靠著的外表面166,這在下文會很明顯,以及安裝 板120所靠著的第二定位面167。在第二定位面167中形成凹角(nook) 168,使得如下文所 述,當連接構件119與安裝板120彼此相靠時,安裝板120的階梯部分164被接納于該凹角 168 中。下面參照圖14-16描述緊固件118的組裝。第二柱形構件123被置入安裝板孔 150中,使得第二柱形構件的肩137中的平面138置入階梯空腔165中,顯示裝置能夠被螺 栓連接到安裝板120上。第二柱形構件123的第二端125延伸穿過安裝板孔150。緊固螺 母157置入螺母容納凹處156中。緊固構件121的頭部144置入第一柱形構件122中,使得緊固構件121的錐形表 面146被置入第一柱形構件的圓錐形凹槽130中,且靠著圓錐形凹槽130的錐面147。上緊 構件121的螺桿部145從第一柱形構件121的在第二端125處的上緊構件孔129延伸。
墊圈159被布置成環(huán)繞第一柱形構件122的外柱形表面134,盤簧160置于第一 柱形構件的肩126的平面127與墊圈159之間。第一柱形構件122被置入連接構件孔154 中,并位于形成于連接構件119的外表面166上的凹槽170中,使得墊圈159靠著凹槽170 的底部171,第一柱形構件122的第二端125伸入連接構件孔154中。連接構件119和安裝板120彼此靠在一起,使得安裝板孔150和連接構件孔154 彼此相對準,第一定位面163和第二定位面167彼此靠在一起。上緊構件121的螺桿部延 伸穿過第二柱形構件123的上緊構件孔140并與螺母157螺紋接合。第一柱形構件122 的凸輪接合面132和第二柱形構件123的凸輪接合面142彼此 靠在一起,使得各自的螺旋面133a、133b、133c、142a、142b、142c由于其斜度相對應而彼此 相靠。對于緊固該緊固件118的使用者來說,使用者將工具(未示出)插入工具接合面 148并沿緊固方向轉(zhuǎn)動緊固構件121,使得緊固構件121與螺母157螺紋接合。當使用者轉(zhuǎn) 動緊固構件121時,第一柱形構件的肩126與第二柱形構件的肩137被朝向彼此拉動,且推 動連接構件119與安裝板120使其彼此接觸。墊圈159鄰接凹槽170的底部171,且第一 柱形構件的肩126的平面127推動盤簧160靠到墊圈159。隨著緊固構件121的進一步緊 固,盤簧160被壓縮,并提供將第一柱形構件的肩126推離墊圈159的軸向力。一旦緊固構件121推動連接構件119與安裝板120使其彼此接觸,其使得緊固件 118被緊固,它們被彼此固定地安裝。但是,由于第一柱形構件122在連接構件孔154內(nèi)可 轉(zhuǎn)動,以及作為滑動軸承的墊圈和盤簧160的彈力,緊固件118和安裝板120能圍繞延伸穿 過緊固構件121的軸線相對連接構件119轉(zhuǎn)動。因此,當使用者想要在屏幕的平面上對屏幕重新定位時,使用者只需要對屏幕施 加轉(zhuǎn)矩并使其圍繞緊固件118的軸線轉(zhuǎn)動。緊固件118的上緊以及盤簧160的彈性所產(chǎn)生 的軸向力能夠使屏幕保持位置。當緊固構件121被朝向釋放方向受力轉(zhuǎn)動,使得其與緊固螺母157螺紋脫離時,由 于緊固構件121上的錐形表面146和形成在第一柱形構件122上的圓錐形凹槽130之間的 摩擦力,第一柱形構件被迫朝向相同方向轉(zhuǎn)動。通過使用者將工具(未示出)插入工具接 合面148、或者由于安裝板120相對連接構件119轉(zhuǎn)動,緊固構件可以沿釋放方向上受力轉(zhuǎn)動。為了松開緊固件118,使用者通過推動其平面127向第一柱形構件122施加軸向 力。由于盤簧160的彈性,第一柱形構件122被推向連接構件119。當緊固構件121受力朝 釋放方向轉(zhuǎn)動時,緊固構件121的錐形表面146從圓錐形凹槽130的錐面147上脫離,使得 轉(zhuǎn)矩無法傳送到第一柱形構件122,因此緊固構件121能夠被旋出。盡管上述的緊固件118與墊圈159和盤簧160配合使用,應理解,在可選實施例 中,緊固件118可以使用而無需這些元件。特別地,在可選實施例中,第一柱形構件122被 固定安裝到連接構件119上以防止第一柱形構件122相對連接構件119發(fā)生轉(zhuǎn)動。可選 地,應理解,在本發(fā)明的更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第一柱形構件122可以和連接構件119 一體 形成,且第二柱形構件123也可以和安裝板120 —體形成。盡管在上述實施例的表述中,各凸輪接合面132、142具有螺旋面133a、133b、 133c、143a、143b、143c,應理解,可使用螺旋面的任何配置,使得當?shù)谝恢螛嫾?22和第二柱形構件123中的一個相對于另一個發(fā)生轉(zhuǎn)動時,該螺旋面配置使得二者相互遠離。
盡管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第二柱形構件123具有螺母和螺母容納凹處,其與緊固 構件螺紋接合,將第一柱形構件122拉向第二柱形構件123并將它們彼此緊固。應理解,在 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中,第二柱形構件123的緊固構件孔可以是帶螺紋的,使得第二柱形構 件123自身與緊固構件121螺紋接合。盡管文中展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述描述僅 僅是對具體實施例的描述,任何基于這些實施例的修改或者所包括的可選實施例都包括在 本發(fā)明權利要求限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一種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件,所述組件包括能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主體和顯示裝置能安裝于其上的安裝構件,所述安裝構件包括套環(huán),該套環(huán)限定軸線,所述安裝構件與其上安裝的顯示裝置圍繞所述軸線相對于所述主體可旋轉(zhuǎn),所述套環(huán)具有內(nèi)彎端面座,所述組件進一步包括偏置構件和所述主體上的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所述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具有被成形為與所述內(nèi)彎端面座相配合的外表面,且當組裝該組件時,所述偏置構件和所述摩擦元件被接納于所述套環(huán)中,且配合表面面對所述內(nèi)彎端面座,使得所述當偏置構件沿軸向移動到所述摩擦元件中時,所述偏置構件作用于摩擦元件,且所述摩擦元件受偏置構件作用發(fā)生彈性變形,以使其配合表面壓靠所述內(nèi)彎端面座,以增大摩擦元件和所述內(nèi)彎端面座之間的摩擦力,因此防止所述安裝構件圍繞所述軸線相對所述主體轉(zhuǎn)動,除非該摩擦力被克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摩擦元件包括弓形壁,所述弓形壁的外表面限 定被成形為與所述內(nèi)彎端面座相配合的所述外表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弓形壁具有內(nèi)表面,當所述偏置構件沿軸向移 動到所述摩擦元件中時,所述偏置構件抵靠所述內(nèi)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弓形壁的所述內(nèi)表面在所述偏置構件插入到所 述摩擦元件中的方向上呈錐形。
5.如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組件,其中豎立壁包括多個獨立可變形段。
6.如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偏置構件具有錐形側(cè)表面,所述側(cè) 表面靠著所述弓形壁的所述內(nèi)表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偏置構件是截頭錐體。
8.如權利要求2-7中任一項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包括固定安裝 到所述主體的底部,所述弓形壁從所述底部上豎立。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組件,包括在所述主體中的槽和在所述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中 的鍵,所述鍵被接納于所述槽中以所述將摩擦元件連接到所述主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件,其中至少一個螺紋緊固件將所述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 的所述底部連接到所述主體。
11.如權利要求8-10中任一項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套環(huán)的所述內(nèi)彎端面座呈錐形。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組件,其中通過滑動軸承將所述套環(huán)的 端部與所述主體相分離。
13.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組件,包括被配置成使所述偏置構件沿 軸向移動到所述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中的促動裝置。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促動裝置為螺紋緊固件,所述螺紋緊固件與 所述安裝構件的旋轉(zhuǎn)軸線同軸,且與所述主體螺紋接合,所述緊固件連接到所述偏置構件, 使得所述偏置構件在所述螺紋緊固件轉(zhuǎn)動時在軸向上移動到所述摩擦元件中。
15.如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組件,包括置于所述促動裝置和所述偏置構件之間的彈 性裝置,以將所述偏置構件推到所述摩擦元件中。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彈性裝置為盤簧。
17.—種包括如權利要求1-16中任一項所述組件的顯示裝置支撐件,其中所述支撐件 包括臂,所述臂在一端具有軛套,用以接納所述組件的所述主體。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顯示裝置支撐件,其中所述軛套由從所述臂的所述端延伸的 兩個指狀元件形成,所述主體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各指狀元件,以圍繞第二軸線旋轉(zhuǎn),所述第二 軸線與所述安裝構件相對殼體轉(zhuǎn)動所圍繞的軸線成直角。
19.一種將平面顯示面板安裝板緊固到組件的安裝構件上,用于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 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包括第一柱形構件和第二柱形構件以及螺 紋緊固構件,所述第一柱形構件和第二柱形構件能分別插入穿過連接構件和安裝板上的 孔,各柱形構件具有在一端的相應凸輪接合面,在組裝時,所述螺紋緊固構件延伸穿過所述 第一柱形構件和第二柱形構件,以將它們緊固在一起,且相應的凸輪接合面彼此鄰接,其中 所述柱形構件被配置成使得當所述緊固構件被驅(qū)使沿松開方向轉(zhuǎn)動時,轉(zhuǎn)矩被傳送到所述 柱形構件中的一個,且所述凸輪接合面被配置成使得所述轉(zhuǎn)矩增大了所述柱形構件對所述 緊固構件施加的軸向力,由此防止所述緊固構件相對于所述柱形構件轉(zhuǎn)動以及所述緊固構 件的松動。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緊固件,其中各凸輪面包括螺旋面。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凸輪接合面包括多個被配置成圍繞所述緊 固構件周向延伸的依次相鄰的螺旋面。
22.如權利要求19-21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各凸輪面的螺旋面的斜度比螺紋 緊固構件的螺紋斜度大。
23.如權利要求19-21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第二柱形構件能固定安裝到 所述安裝板。
24.如權利要求19-23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柱形構件包括從 其周向延伸的安裝凸緣,其能分別靠著所述連接構件和安裝板的表面。
25.如權利要求19-23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構件與所述第二柱形構 件螺紋接合,且當所述緊固構件被驅(qū)使沿松開方向轉(zhuǎn)動時,轉(zhuǎn)矩傳送到所述第一柱形構件。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構件呈部分錐形,并能靠著形成于所 述第一柱形構件中的相應的錐形凹槽。
27.如權利要求19-26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進一步包括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配 置成通過所述柱形構件向所述緊固構件施加彈性軸向力。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彈性裝置能位于所述第一柱形構件和所述 連接構件之間。
29.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彈性裝置是盤簧。
30.一種將顯示裝置可轉(zhuǎn)動地安裝到組件的安裝構件,用于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 到顯示裝置支撐件的組件,所述組件包括安裝板、連接構件以及如權利要求19-27中任一 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延伸穿過所述安裝板和所述連接構件,且所述安裝板配 置成圍繞所述連接構件轉(zhuǎn)動。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柱形構件中的一個被固定安裝到所述安裝板 上,且另一柱形構件被配置成當所述安裝板轉(zhuǎn)動時,與固定安裝到所述安裝板上的所述柱 形構件一起轉(zhuǎn)動。
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第二柱形構件固定安裝到所述安裝板,且所 述第一柱形構件被配置成當所述安裝板轉(zhuǎn)動時,與所述第二柱形構件一起轉(zhuǎn)動。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組件,進一步包括置于所述第一柱形構件和所述連接構件之 間的滑動軸承,由此減少在所述第一柱形構件和所述連接構件之間的摩擦力。
全文摘要
一種將顯示裝置可樞轉(zhuǎn)地連接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組件,包括能連到顯示裝置支撐件上的主體和顯示裝置安裝于其上的安裝構件,該安裝構件包括限定軸線的套環(huán),安裝構件能繞該軸線相對于該主體與顯示裝置一起旋轉(zhuǎn),該套環(huán)具有內(nèi)彎端面座,該組件進一步包括偏置構件和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該彈性可變形摩擦元件具有與該內(nèi)彎端面座相配合的外表面,當組裝該組件時,偏置構件與摩擦元件被接納于套環(huán)中,且配合表面面對該內(nèi)彎端面座,當偏置構件沿軸向移動到摩擦元件中時,偏置構件作用于摩擦元件,使其發(fā)生彈性變形,將其配合表面壓靠該座,從而增大摩擦元件和該座之間的摩擦力,因此防止安裝構件繞所述軸線相對主體轉(zhuǎn)動,除非該摩擦力被克服。
文檔編號F16M11/06GK101943310SQ20091024907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7日
發(fā)明者亞歷克斯·勞, 塞尤·埃澤爾, 安德魯·威爾斯 申請人:科爾布魯克鮑森桑德斯產(chǎn)品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河北区| 邵阳县| 城口县| 五大连池市| 芦溪县| 永丰县| 宁晋县| 湖北省| 银川市| 龙川县| 都匀市| 大方县| 施甸县| 庄浪县| 尉氏县| 莲花县| 承德市| 苍南县| 久治县| 布拖县| 铜陵市| 陆丰市| 绿春县| 满城县| 彰武县| 嵊泗县| 鄂温| 博乐市| 娄底市| 古蔺县| 平乡县| 凌云县| 会理县| 棋牌| 贵溪市| 广汉市| 忻城县| 交口县| 塔城市| 镇平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