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導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601615閱讀:2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導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導向裝置,它可用于例如機床或類似的加工工具的線性導向部分,用于引導一活動構件,例如在一靜止部分,例如機床床身上引導一工作臺。其中,一滑動件具有多個滾動元件,這些元件可沿導軌循環(huán)地自由來回移動。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對滑動件在滾道軌道上的高速運動的改進。
背景技術
訖今為止,已知的此種類型的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一靜止部分上的一導軌,此靜止部分例如是機一床床身,且導軌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滾動件的滾道表面,滾動件例如是滾子;導向裝置還包括一滑動件,此滑動件通過多個滾動元件與導軌相連,且當支撐一如工作臺之類的活動元件時可沿導軌移動。
該滑動件具有通過滾動元件與導軌的一滾道表面相對的一負載滾道表面,以及與負載滾道表面平行設置的一返回路徑。另外,滑動件包括隨著滾動元件的滾動而可沿導軌移動的一滑塊,以及一對端蓋。這些端蓋固定在相應的滑塊的端面上,且各有一具有U形的轉向路徑(簡稱“U型轉向路徑”)。U型轉向路徑朝向返回路徑引導通過滑塊的負載滾道表面與導軌的滾道表面之間的位置上的滾動元件。端蓋固定在滑塊相應的端面,其結果是負載滾道表面通過U型轉向路徑與返回路徑的端部相連。由此,在滑動件中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就完成了。
循環(huán)通過滑動件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的滾動元件滾動通過滑塊的負載滾道表面以及導軌的滾道之間的位置。具體地說,當滾動元件承受施加在滑塊上的負載時,滾動元件滾動通過一承受負載的負載區(qū)域。在無負載的區(qū)域中,滾動元件沒有負載施加在其上,因而是在無負載的狀態(tài)下滾動。圖7為一無負載區(qū)域及有負載區(qū)域之間的連接處(部)的放大的截面圖。具體地說,該圖示出了滾動元件101沒有承受負載地滾動通過了一U型轉向路徑100后進入了導軌102的滾道表面103及滑塊104的一負載滾道105之間的一個位置。滑塊104的負載滾道表面105和滾動元件101,如滾珠或滾子,可由鋼制成,但它并不完全是剛性體而是稍具彈性。在負載區(qū)域中,由于承受負載,負載滾道表面105和滾動元件101具有輕微的彈性變形,而在無負載區(qū)域中當從負載中釋放出來時,滾動元件恢復到它們原始的形狀。由于這些原因,構成無負載區(qū)域的返回路徑以及U型轉向路徑100的內徑大于滾動元件101的直徑。然而,在負載區(qū)域中的滑塊104的負載滾道表面105與導軌102的滾道表面103間的間距比滾動元件101的直徑小。因此,當通過無負載區(qū)域后的滾動元件101突然進入負載區(qū)域時,滾動元件101在負載區(qū)域的入口處會受到突然的壓縮。結果,滾動元件101的循環(huán)會受到一個很大的阻力,因而滾動元件101循環(huán)的產生的噪間變大。由于這些原因,為了平滑地、有彈性地使從無負載區(qū)域進入負載區(qū)域的滾動元件101變形,迄今為止,負載滾道表面105的各縱向端部被隆起。負載區(qū)域的各端部向無負載的區(qū)域、以一鈴形底部的形狀被稍稍放寬。通過這種放寬負載區(qū)域,從無負載區(qū)域滾入負載區(qū)域的滾動元件101滾向負載區(qū)域的深處,因此消除了滾動元件101的循環(huán)阻力及的噪音。
如上所述,構成無負載區(qū)域的U型轉向路徑100由端蓋107形成,端蓋107不同于具有形成在其上的負載滾道表面105的滑塊。為了實現(xiàn)無負載區(qū)域與負載區(qū)域間滾動元件101的平滑的過渡,端蓋107必須精確地相對滑塊104設置。在已有技術中,償試過增加端蓋107與滑塊104相連中的定位的精確性,辦法是將從端蓋107中突出的一凸起部配合入在滑塊104的端面上形成的一凹孔中,由此使隆起的負載滾道表面105的邊緣與在U型轉向路徑100的內徑處的一側壁表面106相完全匹配。
即使端蓋107相對于滑塊104在安裝中的定位的精確性增加了,由于負載滾道表面105的成形的精確度與塑料端蓋107的成形的精確度性之間的相互關系,U型轉向路徑100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106變得比負載滾道表面的邊緣低,如圖7中虛線所示。最終,可能產生這樣的情況在負載滾道表面105與U型轉向路徑100間的連接處,負載滾道表面105的邊緣稍稍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滾動元件101從U型轉向路徑100進入負載區(qū)域,滾動元件101將與突出的負載滾道表面105的邊緣相碰撞。當滑動件沿導軌低速運動時,這種碰撞不會造成嚴重的問題;然而,當需要增加滑動件沿導軌移動的速度時,這種碰撞就會成問題。因此,如果滑動件沿導軌移動的速度增加,在某時間內,大量滾珠會與負載滾道表面發(fā)生碰撞。導致的后果是,滾動元件在循環(huán)時引起的阻力或噪音變得很顯著。另外,因為碰撞能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突出的負載滾道表面的邊緣變得容易受到損壞。
迄今為止,人們用位于U型轉向路徑的內徑處的一半圓形的導向部分與一端蓋或一滑塊相連。然而,為了增加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的形成的精確度,目前實行一種通過合成樹脂注塑在滑塊的端面處直接形成半圓形導向部分(如日本專利公開號317762/1995中所述)。
即使在這種情況中,如果不形成一個臺階,負載滾道表面的邊緣與其上設有半圓形的導向部分的U型轉向路徑的內側表面的匹配還是會遇到困難。即滾動元件的高速循環(huán)還是遇到了上述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針對這些缺點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線性導向裝置,它可避免滾動元件從一無負載區(qū)域滾動進入一負載區(qū)域時引起的滾動元件的碰撞的發(fā)生,由此消除了滑動件相對于導軌高速運動時會產生的滑動阻力和噪音。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較理想的是,當線性導向裝置組裝時,負載滾道表面與U型轉向路徑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完全匹配且變得連續(xù)起來。然而,在組件的形成精度或定位精度中存在著規(guī)定的容差。為了使負載滾道表面與側壁表面間實現(xiàn)完美的匹配,滑動件的主體與端蓋必須用相當高的精度機加工,而如此機加工而成的組件必須以相當高的精度加以組裝。因此,在實現(xiàn)如此高精度的零件的機加工與裝配時會遇到困難。
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導向裝置中,U型轉向路徑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以及負載滾道表面不是刻意地在U型轉向路徑與負載滾道表面相連的位置上變成連續(xù);而是,形成一臺階,從而使負載滾道表面的入口的邊緣變得比側壁表面低。
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負載滾道表面的縱向邊緣與U型轉向路徑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相比較是凹進的。由此,試圖從U型轉向路徑進入一負載區(qū)域的滾動元件不與負載滾道表面的邊緣碰撞,滾動元件可以平滑地從無負載區(qū)域進入到負載區(qū)域。另外,U型轉向路徑原先具有比滾動元件大的內徑。由此,即使當U型轉向路徑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突出超過負載滾道表面的入口的邊緣時,試圖從負載區(qū)載進入U轉向通道的滾動元件不會被側壁表面的一個角度擋住。由此,滾動元件可以平滑地從負載區(qū)域進入到無負載區(qū)域。
臺階部分的尺寸大約為滾動元件的直徑的5%。如此大小的臺階部分可以通過調節(jié)負載滾道表面或端蓋的成形時的容差而很容易地形成。另外,對于臺階部分的尺寸有一允許的范圍。由此形成臺階部分比實現(xiàn)側壁表面與負載滾道表面的完全匹配的容易得多。
即使當不可能僅通過設定組件形成的精確度或僅通過裝配精確的組件來實現(xiàn)U型轉向路徑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與負載滾道表面的匹配時,負載滾道表面與側壁表面間的匹配也可以通過在裝配后機加工線性導向裝置來實現(xiàn)。具體地說,通過同時打磨相鄰的負載滾道表面以及側壁表面,可消除在負載滾道表面的入口的邊緣中相對于側壁表面的一突出部分,由此完成表面,以使其變得連續(xù)而無臺階。因此,這樣就僅需少量的勞動就可以保證負載區(qū)域與無負載區(qū)域間完美的連續(xù)性,從而實現(xiàn)滾動元件平滑的循環(huán)。
本發(fā)明還可以應用在由一花鍵軸與沿軸移動的一螺母構件組成的一滾珠花鍵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也可應用在由一導軌與一滑動件組成的線性導向裝置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的滾珠循環(huán)路徑中。


圖1是示出了使用本發(fā)明的一線性導向裝置的實例的立體圖;圖2是該實施例中的一線性導向裝置的正視截面圖;圖3為沿圖2中所示的III-III線截取的截面圖;圖4為示出了的行將用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的滑動件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的形成一列的滾珠立體圖;圖5為示出了根據(jù)實施例的線性導向裝置的U型轉向路徑與一負載區(qū)域間的連接部分實例的放大的截面圖;圖6為示出了根據(jù)實施例的線性導向裝置的U型轉向路徑與一負載區(qū)域間的連接部分的另一實例的放大截面圖;圖7為示出了已有技術的線性導向裝置的U型轉向路徑與一負載區(qū)域間的連接部分實例的放大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幾個較佳實施例進行較詳細的描述。
以下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導向裝置。
圖1為示出了應用了本發(fā)明的線性導向裝置的實例的剖開的立體圖。該線性導向裝置包括一導軌1,它具有在其縱向形成的一滾珠滾道11;一滑動件,它通過用作滾動元件的多個滾珠3與導軌1嚙合;以及一密封構件5,它與移動方向中的滑動件2的兩端處的端面相連,并且與導軌1的上表面及側表面緊密接觸。
如圖2所示,導軌1被構造成當沿著垂直軌道1的縱向方向截取時,它大致具有矩形截面的輪廓。用于錨定螺栓插入的安裝孔10形成在縱向方向的適當?shù)拈g隔處,以穿通軌道1。兩滾珠滾道槽11形成在軌道1的上表面中,從而使安裝孔10位于滾珠槽11之間。另外,一滾珠滾道槽11形成在軌道1的兩側表面上。四個滾珠滾道槽中的每一個形成一深槽的形狀,以形成一比滾珠3的球形表面的曲率稍大的曲率。
滑動件2具有用于安裝一例如一工作臺的可滑動構件(未圖示)的安裝表面20的一金屬滑動塊21,以及固定在滑塊21的兩端面上的一對塑料端蓋22、22。一凹進部分形成在滑動件2的下表面中,以使導軌1的上部分以一定的間隙進入凹進部分。因此,滑動件2被構造成具大致馬鞍狀截面的輪廓。
滑塊21具有其上形成有安裝表面20的一基礎部分21a以及一對邊緣(裙部)21b,21b從基礎部分21a的相應側向下延伸。因此,滑塊21被構造成可一大致呈馬鞍狀截面的輪廓。有多個用于以螺栓固定一活動構件的螺栓孔20a形成在安裝表面20上。兩個負載滾道槽23形成在基礎部分21a的下表面中,而一個負載滾道槽23形成在每個邊緣(裙部)21b的內側表面上。由此,形成了總共四個負載滾道槽23,與形成在導軌1中相應的滾珠滾道槽11相對。滾珠3在由負載滾道槽23以及導軌1的滾珠滾道槽11間形成的位置中在負載下移動;也就是在一個負載區(qū)域中移動。由此,滑動件2在導軌1上方移動。
兩滾珠返回路徑24通過鉆削形成在滑塊21的基礎部分21a中,而一個滾珠返回路徑24通過鉆削形成在每一個邊緣(裙部)21b中。滾珠返回路徑24與相應的負載滾道槽23平行設置。圖3示出了在滑動件2中形成的一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的截面圖。通過兩個大致為U形的反向的路徑25(簡稱為一“U型轉向路徑”)與相應的負載滾道槽23相通,每一個滾珠返回路徑24由各自的端蓋22形成。具體地說,一個U型轉向路徑25向上引導已經完成了通過滑塊21的負載滾道槽23滾動的滾珠3,以將滾珠3送到滾珠返回路徑24,而另一個U型轉向路徑25將滾珠3從滾珠返回路徑24送向負載滾道槽23。通過用未圖示出的安裝螺栓將端蓋22固定至滑塊21,一個用于滾珠3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就被構造在滑動件2中。
如圖3所示,在滑塊21兩側的移動方向上的端面上蓋了一個端蓋連接部分40,它用于固定端蓋22。用于與端蓋22的一內側表面配合的一臺階定位部分形成在端蓋連接部分40上。當端蓋22固定在滑塊21上時,定位臺階部分可以使端蓋22精確定位。端蓋連接部分40通過所謂的插入模制的方法可與滑塊21一體地形成,這種插入模制的方法是通過注入熔融的樹脂至其中具有滑動件21的模具中。端蓋連接部分40也可以由輕金屬鑄造而成以代替樹脂,其中的輕金屬可以為鋁。模制的方法不限于插入模制,滑塊21和端蓋連接部分40也可以分別獨立形成,然后再可將它們組裝在一起。
一半圓形的導向部分42——它在U型轉向路徑的內徑處構成了一側壁表面——從端蓋連接部分40突出。導向部分42與端蓋22結合構成了U型轉向路徑25。一半圓形導槽43形成在端蓋22中,并構成了位于U型轉向路徑25的外徑處的一側壁表面。當端蓋22固定至端蓋連接部分40時,端蓋連接部分40的導向部分42與端蓋22的導槽43配合,由此構成了U型轉向路徑25。
與滑塊21的兩端面相連的蓋端安裝部分40通過滾珠返回路徑24連接在一起。具體地說,滾珠返回路徑24通過在滑塊21中形成的通孔44的內部周緣表面涂上一層塑料管狀體45而形成。這種管狀體45與一對端蓋安裝部分40,40相互連接,該端蓋安裝部分40覆蓋了滑塊21的端面。管狀體45通過插入模制與端蓋安裝部分40同時形成,由此涂在滑塊21的內周緣表面上。因此,形成在滑塊21的端面上的蓋端連接部分40通過從滑塊21穿過的管狀體45相互成為一個整體。端蓋連接部分40牢固地固定至金屬滑塊21上。
由合成樹脂制成的一覆層部分46形成在滑塊21的基礎部分21a的下表面以及邊緣(裙部)21b的內表面上,由此使一對端蓋連接部分40、40相互連接。覆層部分46也是通過插入模制與端蓋連接部分40以及管狀體45同時形成的。與管狀體45一起,覆層部分46牢固地使一對端蓋連接部分40、40固定在滑塊21上。覆層部分46形成得離開形成在滑塊21中的用于滾珠3的負載滾道槽23。覆層部分46具有引導一滾珠連接構件的一帶部分的功能,這將在下文中描述。
在線性導向裝置中,滾珠3不是以它們目前的形狀置于滑動件2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的;而是多個滾珠3以如以形成帶列的滾珠6的形式置于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的。圖4示出了以帶形成列滾珠6的一種實例。以帶形成列的滾珠6由多個滾珠3以相對于連接帶60的預定的間隔連在一起而形成。連接帶60具有多個間隔片部分61,各間隔片部分被設置在兩個相鄰的滾珠3之間。間隔片部分61通過一帶部分62連接在一起。在各間隔片部分61的兩側上形成有一球形座63以與相鄰的滾珠3的球形表面相接觸。各個滾珠3通過位于滾珠3各側上的一對間隔片片部分61可轉動地包圍住。在這一情況下,多個滾珠3通過連接帶60連接在一起。如圖3所示,滾珠3以一個單一形成列的滾珠6的形狀置于滑動件2的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為了防止當滾珠循環(huán)通過循環(huán)路徑時連接帶60發(fā)生扭結,在滾珠移動的方向中構成返回路徑的塑料管狀體45的內部周緣表面中形成一對槽47。連接帶60的帶部分62沿槽47被引導。類似的槽形成在位于滑塊21的各負載滾道槽23的兩側上的覆層部分46的區(qū)域中。
圖5示出了在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的U型轉向路徑25以及負載區(qū)域之間的連接部的一放大截面圖。當滾珠滾動在一種沒有負載施加在滾珠3上的無負載狀態(tài)中通過U返回路徑25后,滾珠3滾向滑動件2的負載滾道槽23以及導軌1的滾道槽11之間的一負載區(qū)域中。在負載區(qū)域中,滾珠在承受施加在滑動件2上的負載的同時進行滾動。U轉向路徑25的內徑(它是一個無負載區(qū)域),被設置成比滾珠直徑稍大。當然,U型轉向路徑25的進口,也就是U型轉向路徑25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50和導軌1的滾道槽11之間的一段距離d1,同樣也被設置成比滾珠3的直徑稍大。而在負載區(qū)域中,當滾珠承受著負載時,它被夾在滑動件2的負載滾道槽23以及導軌1的滾道槽11之間。負載滾道槽23以及滾道槽11之間的最大的距離d2大致與滾珠3的直徑相同。如果負載加到了滑動件2上或預負載加到了滾珠3上,距離d2就變得比滾珠33的直徑小。由此,如果負載滾道槽23在負載區(qū)域的整個長度上完全與導軌1平行地形成,從無負載區(qū)域進負載區(qū)域中的滾珠3在區(qū)域之間的邊界中被突然的壓縮,由此阻礙了滾珠3平滑的循環(huán)。如圖5所示,一個隆起的區(qū)域A設置在負載區(qū)域的兩端處的負載滾道槽23中。負載滾道槽23以及滾道槽11之間的距離設置得當接近U型轉向路徑25時逐漸加寬。由于在負載滾道槽23中的隆起區(qū)域A的存在,從無負載區(qū)域進入到負載區(qū)域后的滾珠3在前進中受到負載時是逐漸被壓縮的,因此實現(xiàn)了滾珠3的平滑的循環(huán)并減少了噪音。
一向上的導向物49形在相鄰于導軌1的端部的端蓋22的導槽43的端部處,它用于引導滾珠3以使其從導軌1的滾道槽11脫開。當滾珠3從負載中釋放出來而從負載區(qū)域進入U型轉向路徑25后,滾珠通過向上導向物49從導軌1的滾道槽11上脫開,并滾動進入U型轉向路徑25的深處。
位于U型轉向路徑25的內徑處的半圓形導向部分42是通過以上述的注塑方法而固定于滑塊21的。在負載滾道槽23的縱向邊緣與在導向部分42中形成的U型轉向路徑25的側壁表面50的完全匹配時會遇到困難。如果負載滾道槽23與U型轉向路徑25間不能完全匹配,以及如果負載滾道槽23從側壁表面50向導軌1突出,即使當以如上所述的方法設置了隆起區(qū)域A,已從U型轉向路徑25進入負載區(qū)域的滾珠3會與負載滾道槽23的邊緣碰撞。如上所述,滾珠3與負載滾道槽23突然碰撞造成的后果是阻礙了滾珠3的平滑的循環(huán)以及噪音也將變大。
如圖5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導向裝設置了一個臺階部分51,這樣負載滾道槽23的邊緣變得比U型轉向路徑25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50低。甚至當導向部分42或負載滾道槽23的成形出現(xiàn)錯誤時,也可防止負載滾道槽23從U型轉向路徑25的側壁表面50向導軌1突出。臺階部分51的尺寸大約是滾珠3的直徑的5%。結果,可了防止從U型轉向路徑25進入負載區(qū)域的滾珠3與負載滾道槽23的邊緣碰撞,由此實現(xiàn)了滾珠3的平滑地循環(huán)。這種結構在滾珠3在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以相當高速的運動的情況下是有效的。即使當滑動件以相對于導軌1的高速運動,采用了這種結構的線性導向裝置可使滑動件在阻力相當小的情況下移動,并減小噪音的產生,在不設置臺階部分的情況下阻力與噪音會本來是會在滾珠3的移動時產生的。
當有了上述的臺階部分51時,U型轉向路徑25的側壁表面50的邊緣突出超過負載滾道槽朝向導軌1。如上所述,U型轉向路徑25的入口的寬度d1比滾珠3的直徑大。由此,當滾珠3從負載區(qū)域進入U型轉向路徑25時,它不會被臺階部分51擋住。形成在端蓋22中的向上導向部分49設置在滾珠3從負載中釋放出來進入U型轉向路徑25與導向部分49接觸的地方。當滾珠3從負載釋放開后,它在導軌1的滾道槽11上滾動直至達到向上導向部分49。即使在這方面,從負載區(qū)域進入無負載區(qū)域的滾珠3被臺階部分51擋住的機會也是沒有的。
即使不刻意形成臺階部分51,導向部分42通過注塑形成在滑塊21的端面上后,負載滾道槽23的隆起區(qū)域A可再次被打磨,這樣就可調整負載滾道槽23的邊緣以使其與導向部分42的側壁表面50匹配。這些操作可通過使用一常規(guī)工具來實現(xiàn)。如圖6所示,如果負載滾道槽23的隆起區(qū)域A再次被打磨,就可達到負載滾道槽23與U型轉向路徑25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50之間的完全匹配而不用臺階。因此,負載滾道槽23以及側壁表面50可以被做成連續(xù)的。由此,和形成臺階部分51時一樣,也可保證滾珠3的平滑的循環(huán)。
上面通過使用附圖描述了作為舉例的幾個實施例,其中U型轉向路徑的內部直徑處的導向部分42是與一金屬滑塊模制成一體的。然而,即使線性導向裝置在其導向部分通過端蓋與滑塊固定的情況下,通過使用本發(fā)明仍可以實現(xiàn)滾珠平滑的循環(huán)。
在該實施例中,導軌1是線性地形成的。然而,導軌1也可是具有曲率的曲線的形狀。
如上所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性導向裝置中,試圖從U型轉向路徑進入一負載區(qū)域的滾動元件可以平滑地從一無負載區(qū)域進一負載區(qū)域,反之亦然,不會被負載滾道表面的邊緣擋住。因此,當滾動元件在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高速滾動時,可以防止由于滾動作用產造成的阻力或噪音的發(fā)生。這樣就可以在滑動件與導軌之間實現(xiàn)相當?shù)钠交桶察o,以及高速度的相對移動。
權利要求
1.一種導向裝置包括一導軌,它具有用于滾動元件的形成在其縱向方向上的滾道表面;一滑動件,它具有與滾道表面相對的一負載滾道表面以及用于滾動元件且與負載滾道表面平行設置的一返回路徑;它具有一對反向的路徑,它們通過使負載滾道表面與返回路徑的兩端相連而完成用于滾動元件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以及它與導軌相連從而可在其間相對移動;以及多個滾動元件,它們在滑動件的負載滾道表面與導軌滾道表面之間的一個位置上承受負載,并且在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循環(huán);其中,在負載滾道表面變得低于反向的路徑的內徑處的一側壁表面處有一臺階部分形成在反向路徑與負載滾道表面相連的位置上。
2.一導向裝置,包括一導軌,它具有用于滾動元件的形成在其中的縱向方向上的滾道表面;一滑動件,它具有與滾道表面相對的一負載滾道表面以及用于滾動元件且與負載滾道表面平行設置的一返回路徑;所述滑動件具有一對反向的路徑,它們通過使負載滾道表面與返回路徑的兩端相連而完成用于滾動元件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以及所述滑動件與導軌相連從而可在其間相對移動;以及多個滾動元件,它們在滑動件的負載滾道表面與導軌滾道表面之間的一個位置上承受負載,并且在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循環(huán);其中,在反向路徑與負載滾道表面相連的位置被打磨以使得在反向路徑的內徑處的一側壁表面變得與負載滾道表面相連續(xù)。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包括一金屬滑塊,它具有負載滾道表面以及形成在其中的返回路徑;以及一對由樹脂制成的端蓋,它固定至滑塊的相應的端部上以及各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反向路徑。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包括一金屬滑塊,它具有負載滾道表面以及形成在其中的返回路徑;以及一對由樹脂制成的端蓋,它固定至滑塊的相應的端部上以及每一端蓋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反向的路徑。
全文摘要
一種導向裝置包括具有用于滾動元件的縱向形成的滾道表面的一導軌,一滑動件,它具有:(1)與滾道表面相對的一負載滾道表面;(2)用于滾動元件與負載滾道表面平行設置的一反回路徑;(3)具有通過把負載滾道表面與返回路徑兩端相連接以完成用于滾動元件的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的一對反向路徑。此滑動件與導軌相連以使它們能相對移動,導向裝置還包括多個在滑動件的一負載滾道表面與導軌的滾道表面間的一個位置處承受負載且在環(huán)狀循環(huán)路徑中循環(huán)的滾動元件。在負載滾道表面變得比在反向直徑路徑的內徑處的側壁表面為低的地方形成一臺階,此臺階位于反向路徑連接到負載滾道表面的位置處。
文檔編號F16C29/06GK1354067SQ0113749
公開日2002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11月17日
發(fā)明者道岡英一, 村田智純 申請人:Thk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屏东市| 资源县| 中阳县| 油尖旺区| 武威市| 北川| 衢州市| 新乐市| 潜江市| 揭阳市| 报价| 乐至县| 科技| 东台市| 阜新| 日土县| 平罗县| 芷江| 阿克陶县| 塘沽区| 许昌市| 马尔康县| 登封市| 贵溪市| 萍乡市| 万全县| 云浮市| 左权县| 扎兰屯市| 德州市| 宁阳县| 阜平县| 敦煌市| 宁津县| 肥乡县| 当阳市| 津市市| 长汀县| 缙云县| 繁昌县|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