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泵技術領域,即涉及一種既能 夠使用于水中又能夠使用于陸地的干潛式兩用水泵。
背景技術:
水泵包括陸地上使用的離心式水泵和將泵體置入水下的潛水泵兩種。離心式水泵的使用時將水泵泵體放置在地上或地下的泵房中,然后通過一定的吸程(理論吸程為13米) 將水揚至需要的高度。這種離心泵在使用過程中必須修建泵房用于水泵泵體和電動機機構的安裝,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安裝造價高的缺陷,并且使用時水泵泵體和電機(或柴油機)為分體結構,轉移異地使用極為繁雜。井用潛水泵在使用時直接將泵體置入水中,但由于泵體的結構由自上而下電機、葉輪、吸水口和出水口構成,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將之置入蓄水池中,由于構成潛水泵的吸水口設置在水泵泵體的中部,因此蓄水池中總有一部分水由于處于吸水口的下側而不能被潛水泵抽出去;其次由于井用潛水泵的泵體為細長結構,因此在蓄水池(等水源)中使用受到限制——一般潛水泵的高度在一米以上,而構成水源的蓄水池的深度也不過三米左右,因此會導致蓄水池的有效使用率大大降低;其三,由于構成潛水泵電機為水浸結構,其散熱是通過水池中的水的流動來實現(xiàn)的,而蓄水池中的水的流動性較差,導致水泵電機的散熱效果變差,從而影響潛水泵的有效使用。中國專利號為97243210. 8、授權公告號為CN2349387Y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冷式潛水路上兩用水泵。構成該兩用水泵的結構由泵殼、電機、離心式葉輪、片式葉輪、 以及一級、二級補償管、進水管和出水管構成。其中電機設置于泵殼中并與殼壁形成出水管道,盡管該結構的兩用水泵使用時電機的散熱效果較好,但泵體的直徑變大,在直徑較細的水井中難于使用,及使用受到限制,另外一級、二級補償管的結構使得該兩用水泵的結構復
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結構相對簡單、能夠使用于直徑較細的水井中的干潛式兩用水泵。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其結構包括有電機動力機構,在所述的電機中設置有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冷卻機構;底部為固定止推軸承的底座、上部為軸承固定連接體、中部為同軸設置有若干組離心葉輪構成的泵體,所述泵體的轉軸與所述電機的轉軸軸向同軸連接;其中構成泵體的吸水管口設置于所述泵體底部的離心葉輪與所述止推軸承底座間,構成泵體的出水管口設置于所述泵體上部的軸承固定連接體與離心葉輪間;所述電機的冷卻水水口設置于所述離心葉輪的泵體上并通過進水管道與所述電機的尾側部的水冷卻機構進水□連通。構成上述干潛式兩用水泵的附加技術特征包括[0008]所述的其中水冷卻循環(huán)管進水口位于電機的尾側部,水循環(huán)出水口位于電機的前側部;設置于所述的電機前側部的出水口通過回水管道與所述泵體的吸水管口連通;所述的泵體為自上而下穿過出水管口和吸水管口并同軸連接的軸承固定體、若干組離心葉輪及止推軸承底座為分體結構;所述的電機動力機構的水冷卻機構為設置于所述電機的外殼中的水套或水循環(huán)管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其一, 由于構成該潛式兩用水泵的水道為構成水泵的離心葉輪的管道,該管道的直徑一般與構成水泵電機的直徑相仿,因此構成整個干潛式兩用水泵的直徑較小,使得該結構的潛式兩用水泵能夠在使用時無需對水源井進行改造直接插入其中代替?zhèn)鹘y(tǒng)的潛水泵即可;其二,由于構成電機的水冷循環(huán)的進水口通過管道與構成水泵離心葉輪的管道連通,其循環(huán)水的水壓極大,能夠向電機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管道中輸入足夠壓力的水流,滿足了電機的散熱要求;其三,由于構成該干潛式兩用水泵的進水口位于泵體的底部,因此完全克服了蓄水池中底部的部分水不能被潛水泵抽出去的問題;其四,構成該結構干潛式兩用水泵的電機體和葉輪泵體間是一種軸連接,因此具有組合拆裝方便和使用方便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干潛式兩用水泵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上述干潛式兩用水泵的側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干潛式兩用水泵的結構和使用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干潛式兩用水泵的結構示意圖。即構成該干潛式兩用水泵的結構包括內部設置有水冷卻循環(huán)管路或水套6的電機1,其中水冷卻循環(huán)管或水套的出水口 2位于電機的尾側部,水循環(huán)進水口 3位于電機的前側部;底部為止推軸承底座4、上部為軸承固定連接體5、中部為同軸設置有2組(根據(jù)需要設定)離心葉輪組構成的泵體7,其轉軸8與電機的轉軸9由軸承固定連接體5軸向同軸連接,其中泵體吸水管口 10設置于泵體7的底部的離心葉輪11與止推軸承底座4間,泵體出水管口 12設置于泵體上部的軸承固定體5與離心葉輪13間。電機冷卻水水口 14設置于泵體的離心葉輪14 上并通過進水管道15與進水口 3連通,設置于電機的尾側部的出水口 2通過回水管道16 與泵體的吸水管口 10連通。使用于水井(或水池)中的該干潛式兩用水泵的工作原理為,將該干潛式兩用水泵直接插入水中,啟動電機帶動離心葉輪轉動,井水由泵體吸水管口 10吸入泵體,并經(jīng)過離心葉輪由泵體出水管口 12抽出,并揚至設定的高度;其中進入泵體中的水一部分由電機冷卻水水口 14分流通過進水管道15進入電機的水冷卻循環(huán)管中,對電機進行水冷卻,后由電機尾側部的出水口 2經(jīng)回水管道16筋入泵體的吸水管口 10中。由于泵體出水管口 12與泵體吸水管口 10間存在固定的水壓差,因此可以實現(xiàn)對電機的強制水冷卻。在構成上述干潛式兩用水泵的泵體結構為分體結構,即自上而下轉軸穿過出水管口 12和吸水管口 10同軸連接的軸承固定連接體5、若干組離心葉輪6及止推軸承底座4分體結構并于電機的轉軸同軸連接構成;并且通過設置于側部的連接桿18可以使得上述分體結構的同軸性能更好,更方便于泵體的組裝。如圖 2所示,將該干潛式兩用水泵置于陸地并在其吸水管口 10上固定吸水管17, 將吸水管直接插入水中即可。在陸地使用時,可以去除連接電機前側部進水口 3與泵體的吸水管口 10之間的回水管道16,直接將流出電機中的冷卻水直接排空。本發(fā)明實用新型申請所提出的干潛式兩用水泵的結構為構成水泵的動力機構電機是與其泵體通過各自的轉軸同軸向連為一體的,并且泵體也是由軸承固定體若干組離心葉輪及止推軸承底座軸穿過出水管口和吸水管口同軸連接,因此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通過拆裝方便的組合成所需要的大小和規(guī)格,便于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其結構包括有電機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電機中設置有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冷卻機構;底部為固定止推軸承的底座、上部為軸承固定連接體、中部為同軸設置有若干組離心葉輪構成的泵體,所述泵體的轉軸與所述電機的轉軸軸向同軸連接;其中構成泵體的吸水管口設置于所述泵體底部的離心葉輪與所述止推軸承底座間,構成泵體的出水管口設置于所述泵體上部的軸承固定連接體與離心葉輪間;所述電機的冷卻水水口設置于所述離心葉輪的泵體上并通過進水管道與所述電機的尾側部的水冷卻機構進水口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水冷卻循環(huán)管進水口位于電機的尾側部,水循環(huán)出水口位于電機的前側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的電機前側部的出水口通過回水管道與所述泵體的吸水管口連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為自上而下穿過出水管口和吸水管口并同軸連接的軸承固定體、若干組離心葉輪及止推軸承底座為分體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動力機構的水冷卻機構為設置于所述電機的外殼中的水套或水循環(huán)管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水泵技術領域,具體地講公開了一種干潛式兩用水泵。構成該干潛式兩用水泵的結構包括內部設置有水冷卻循環(huán)管的電機,底部為止推軸承底座、上部為軸承固定體、中部為同軸設置有若干組離心葉輪構成的泵體其轉軸與電機的轉軸軸向同軸連接,且泵體吸水管口設置于泵體的底部的離心葉輪與止推軸承底座間,泵體出水管口設置于泵體上部的軸承固定體與離心葉輪間;電機冷卻水水口設置于離心葉輪的泵體上并通過進水管道與位于電機的尾側部的進水口連通,設置于電機前側部的出水口通過回水管道與泵體的吸水管口連通。該干潛式兩用水泵可以方便的使用于水中和陸上,并具有結構簡單、組裝和拆除方便以及可以隨意組合的特點。
文檔編號F04D29/58GK202132252SQ20112026197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楊京學 申請人:河北揚天泵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