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風吸塵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風吸塵器。
現有技術中,1996年英國諾特特里有限公司率先開發(fā)出利用旋轉氣流離心機理的灰塵分離裝置,它是基于一個普通的物理原理要使物體以一定的加速度(a)作圓周運動,加在其上的外力(F)與其質量(m)成正比,即F=ma;當外力不存在后,質量大的物體在高速旋轉過程中離心傾向也大。因此,如果使帶有灰塵的氣流以一定的高速度作旋轉運動,則灰塵顆粒會因其質量大于空氣質量而被分離出來。英國諾特特里有限公司的第一個設計如附圖3所示,把進氣管設置于旋風筒體的正上方,而向旋風筒體的內腔中伸入一塊彎道隔片,使氣流盡量沿旋風筒體的內壁切線方向進入旋風筒體,而實際上由該塊彎道隔片與旋風筒體內壁組成的氣流彎道設置于旋風筒體內側,使得大部分氣流是以旋風筒體的圓周截面割線方向進入旋風筒體內腔并旋轉,因此導致灰塵的離心效率降低,除塵效果不好,并且導致吸塵時噪音增大。因此,該公司實際的成型產品如附圖4所示,管接口通過氣流彎道與旋風筒體內腔相連通,其氣流彎道的外側內壁與旋風筒體的內壁相切,使得大部分氣流按旋風筒體的內壁切線方向進入筒體內腔。但由于管接口位于吸塵器的側邊,而管接口與吸塵軟管相連接,使手持吸塵管的工作者不便于圍繞吸塵器作360度走動,操作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灰塵與空氣分離效果好、操作方便的旋風吸塵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風吸塵器,包括吸塵狀態(tài)下一端封閉的旋風外筒體、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的內腔相連通的用于氣流輸入的管接口、用于氣流輸出的出風口,所述的旋風外筒體的筒壁外側設有氣流彎道,所述的管接口通過所述的氣流彎道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的氣流彎道上的靠近旋風外筒體氣流入口處的外側內壁稱為彎道外鍘內壁,所述的彎道外側內壁所在的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的中軸線的正上方位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由于管接口位于旋風筒體的正上方位置,因此使用者手持連在管接口上的吸塵管工作時可以在吸塵器周圍作360度移動,操作方便,并且由于彎道外側內壁所在的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使得大部分氣流按旋風外筒體的截面內壁切線方向進入旋風外筒體內腔,氣流可獲得較大的旋轉速度,便于灰塵與空氣分離,因此除塵效果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剖視圖;附圖2為附
圖1的A-A方向截面圖;附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第一種旋風吸塵器的結構原理圖;附圖4為現有技術中的第二種旋風吸塵器的結構原理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截面圖;其中[1]、出風口;[2]、管接口;[3]、氣流旋轉室;[4]、旋風外筒體;[5]、過濾層;[6]、內筒體;[7]、通氣孔;[8]、吸塵器殼體;[9]、氣流彎道;[10]、彎道隔片;[11]、彎道外側內壁;[12]、內筒體固定支架;[13]、旋風外筒體氣流入口;實施例參見附
圖1至附圖2,一種旋風吸塵器,包括在吸塵狀態(tài)下一端封閉的旋風外筒體[4](非吸塵狀態(tài)下,該端可以打開以傾倒灰塵)、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的用于氣流輸入的管接口[2]、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的用于氣流輸出的出風口[1],所述的管接口[2]可以設置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上,也可以設置于吸塵器殼體[8]上。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筒壁外側設有氣流彎道[9],所述的管接口[2]通過所述的氣流彎道[9]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的氣流彎道[9]上的靠近旋風外筒體氣流入口[13]處的外側內壁稱為彎道外鍘內壁[11],所述的彎道外側內壁[11]所在的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2]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的正上方位置。帶有灰塵的氣流通過管接口[2]吸入,經過氣流彎道[9]按切線方向進入旋風外筒體[4]內腔的氣流旋轉室[3]中,灰塵由于質量大而被分離并附著于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壁上,潔凈的空氣經出風口吸出。
由于產品的實際制作過程中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前面要求的所述的彎道外側內壁[11]所在的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是指所述的管接口[2]的軸心線所在的垂直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所在的垂直面基本上重合,可以是所述的管接口[2]的軸心線所在的垂直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所在的垂直面之間的距離為0-20毫米。
最好,所述的管接口[2]的軸心線所在的垂直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所在的垂直面之間的偏離距離為0-4毫米。
如附圖5所示,所述的氣流彎道[9]的彎道外鍘內壁[11]所在的面為平面,該平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也可以所述的氣流彎道[9]的彎道外鍘內壁[11]所在的面為曲面,該曲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相平行,該曲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實際除塵操作中,部分灰塵會隨著潔凈氣流經通氣孔[7]進入內筒體[6]的內腔中,再從出風口[1]排出。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中設有同軸的內筒體[6],該內筒體[6]的筒壁上開有多個通氣孔[7],所述的通氣孔[7]均勻分布于所述的內筒體[6]上,所述的通氣孔[7]可以采用格柵孔狀、網孔狀等,該通氣孔[7]使得所述的內筒體[6]的內腔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的出風口[1]與所述的內筒體[6]的內腔相連通,并在所述的內筒體[6]的筒體外表面罩有過濾層[5],阻隔部分末被分離的灰塵。
參見附
圖1,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由左側的第一旋風外筒體和右側的帶有封閉端的第二旋風外筒體兩部分對合而成,其中第一旋風外筒體固定于吸塵器殼體[8]上,所述的管接口[2]及氣流彎道[9]也設置于該第一旋風外筒體上;所述的第一旋風外筒體和第二旋風外筒體的連接部設有密封圈,使兩相接觸處不漏氣;所述的第一旋風外筒體和第二旋風外筒體同軸、同直徑設置,并且兩者通過鎖定裝置相鎖定,當鎖定裝置解鎖后,所述的第二旋風外筒體可以從吸塵器殼體[8]上取下,便于傾倒灰塵和清洗。
權利要求1.一種旋風吸塵器,包括吸塵狀態(tài)下一端封閉的旋風外筒體[4]、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的用于氣流輸入的管接口[2]、用于氣流輸出的出風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筒壁外側設有氣流彎道[9],所述的管接口[2]通過所述的氣流彎道[9]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的氣流彎道[9]上的靠近旋風外筒體氣流入口[13]處的外側內壁稱為彎道外鍘內壁[11],所述的彎道外側內壁[11]所在的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2]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的正上方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口[2]的軸心線所在的垂直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所在的垂直面基本上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口[2]的軸心線所在的垂直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所在的垂直面之間的距離為0-20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口[2]的軸心線所在的垂直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所在的垂直面之間的偏離距離為0-4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流彎道[9]的彎道外鍘內壁[11]所在的面為平面,該平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流彎道[9]的彎道外鍘內壁[11]所在的面為曲面,該曲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相平行,該曲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中設有同軸的內筒體[6],該內筒體[6]的筒壁上開有多個通氣孔[7],該通氣孔[7]使得所述的內筒體[6]的內腔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的出風口[1]與所述的內筒體[6]的內腔相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體[6]的筒體外表面罩有過濾層[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由第一旋風外筒體和第二旋風外筒體兩部分對合而成,其中第一旋風外筒體固定于吸塵器殼體[8]上,所述的管接口[2]及氣流彎道[9]也設置于該第一旋風外筒體上;所述的第一旋風外筒體和第二旋風外筒體的連接部設有密封圈,所述的第一旋風外筒體和第二旋風外筒體同軸設置,并且兩者通過鎖定裝置相鎖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風吸塵器,包括旋風外筒體(4)、管接口(2)、出風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筒壁外側設有氣流彎道(9),所述的管接口(2)通過所述的氣流彎道(9)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腔相連通,彎道外側內壁(11)所在的面與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內壁所在的面基本上相切,所述的管接口(2)基本上位于所述的旋風外筒體(4)的中軸線的正上方位置。使用者在工作時可以在吸塵器周圍作360度移動,操作方便,灰塵與空氣分離效果好。
文檔編號B04C1/00GK2405659SQ9923028
公開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錢東奇 申請人:泰怡凱電器(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