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碟式分離機,具體是涉及一種碟式分離碟片的結構設計,屬于分離機領域。
背景技術:
碟式分離機是一種高速沉降離心機,它以高轉速及產(chǎn)生強大的離心力且能迅速有效地把兩種液體與一種固體的混合物分離出來,由于它的高效分離特點,已被廣泛用于船舶、食品、醫(yī)藥、化工、紡織和環(huán)保等行業(yè)。分離機啟動后電機通過立軸系帶動轉鼓高速旋轉,當通料后,在不考慮物料本身特性的情況下,物料的分離效果取決于分離機轉鼓轉速(n)、碟片直徑(d)、碟片半錐角(θ)。在實際使用中,一般在碟片上開多個導流孔,導流孔與轉鼓旋轉軸線axis成對稱均勻排列,碟片的開孔位置即直徑和直徑下標dmid(無孔時以碟片最大外徑計算)對分離效果起到非常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對液固兩相物料的分離時,如果開孔位置dmid太小時,分離效果會不好,隨著dmid加大,分離效果會變好。但當開孔位置dmid外移到極限時,則成了無孔碟片,由于這樣就使得碟片無孔形導流流道及碟片邊沿處可能產(chǎn)生紊流,分離效果反而變得不好。
據(jù)申請人了解,目前已有在碟片邊沿開圓孔或半圓孔的結構設計形式,效果不是很明顯;且對同一大小轉鼓,在其它參數(shù)不變時,碟片直徑越大,分離效果越好,但增大碟片直徑有個不利的影響,會使轉鼓積渣區(qū)變小,分離出的固渣很容易將碟片邊沿處半圓孔導流道堵塞,導致無法分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結構設計更加巧妙、簡單、分離效果好且對同一大小轉鼓,碟片直徑可以設計更大的分離機碟片。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分離機碟片,包括碟片、均布在碟片錐面上的筋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片的錐面底部邊緣沿著錐面開設一組長槽;所述長槽的槽口長寬比為1~7。
本發(fā)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特征在于:且長槽沿碟片錐面母線方向傾角+30°~-30°范圍開設。在分離機順時針高速運轉過程中,料液被在離心力作用下直接沿著斜漕口導流而出,提高了導流效果和分離效率,大大縮短了固液分離時間。
進一步的,且長槽沿碟片錐面母線方向傾斜+30°或-30°開設。
進一步的,所述長槽由沿著錐面母線方向開設的矩形槽和圓弧狀槽口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長槽的槽口長寬比為3~5。
進一步的,所述長槽為矩形或上邊緣為弧狀結構的長方形槽口。
進一步的,所述長槽開設位置為順時針方向靠近兩條筋條中間或者左側筋條位置開設。
進一步的,所述碟片的半錐角范圍為30°~45°。
進一步的,所述筋條的高度為0.5~2.5m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帶長槽形孔的碟片尤其是帶斜角槽口的設計,對同一大小轉鼓,碟片直徑(d)可以設計的更大,從而增強分離效果,當固渣堆積到碟片邊沿,即使向中心堆積超過碟片邊沿一定量,只要不把長槽孔完全堵塞,物料分離的導流道還是保持暢通的,分離機就還能保持良好的分離效果。另外還提高了分離機對被分離物料的含固渣的適用范圍,減少碟式分離機轉鼓內(nèi)靠近碟片邊沿處被分離出的物料固渣堵塞風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a)為右視圖、圖(b)為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一種分離機碟片,如圖1中的圖(a)和圖(b)所示:包括碟片1和均布在碟片錐面上的筋條2,所述碟片1的錐面底部邊緣沿著錐面開設一組長槽3。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的長槽是沿著錐面斜向開設;且長槽沿碟片母線方向的傾斜角度為30°。在轉鼓順時針高速運轉過程中,固渣在離心力作用下由斜漕口順利排出,提高了排渣效率,也不會造成固渣堆積。所述長槽的槽口長寬比為3~5。所述碟片1的半錐角4為45°。所述筋條的高度經(jīng)反復實驗為固液分離效果很好的0.5~2.5mm。該結構設計簡單,但實驗效果非常明顯,值得推廣。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一種分離機碟片,如圖2中的圖(a)和圖(b)所示:包括碟片1’’和均布在碟片錐面上的筋條2’’,所述碟片1’’的錐面底部邊緣沿著錐面開設一組長槽3’’。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的長槽是沿著碟片錐面母線斜向開設;且長槽沿錐面母線方向的傾斜角度為-30°。在轉鼓順時針高速運轉過程中,固渣在離心力作用下由斜漕口順利排出,提高了排渣效率,也不會造成固渣堆積。所述長槽的槽口長寬比為3~5。所述碟片1’’的半錐角4’’為45°。所述筋條的高度經(jīng)反復實驗為固液分離效果很好的0.5~2.5mm。該結構設計簡單,但實驗效果非常明顯,值得推廣。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的一種分離機碟片,如圖3中的圖(a)和圖(b)所示:包括碟片1’、均布在碟片錐面上的筋條2’,所述碟片1’的錐面底部邊緣沿著錐面開設一組長槽3’。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的長槽是由沿著錐面母線方向開設的矩形槽口和弧形槽口組成。所述長槽的槽口長寬比為3~5。長槽3’開設在兩根筋條中間位置。所述碟片1’的半錐角4’為30~45°。所述筋條2’的高度經(jīng)反復實驗為固液分離效果很好的0.5~2.5mm。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fā)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