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水凈化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家用全屋凈水或商用的中央凈水器上用的炭棒濾芯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凈水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飲用水的使用要求日益提高,在家用凈水領域,全屋凈水成了中高端家庭用戶首要選擇的方案。其中全屋凈水系統(tǒng)中的中央凈水器越來越受到各凈水器生產(chǎn)廠家的重視,且高端用戶中央凈水器中首當其充的選擇使用超濾濾芯,通過超濾濾芯使市政自來水經(jīng)過過濾就可以達到直飲水。然而由于中國水質(zhì)比較復雜,家庭用戶裝修時現(xiàn)有的超濾濾芯難以滿足全屋凈水的大通量要求。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炭棒濾芯難以滿足全屋凈水的大通量要求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炭棒濾芯組件。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炭棒濾芯組件,包括濾芯筒體以及設置在濾芯筒體內(nèi)的濾芯組件,濾芯組件與濾芯筒體之間留有過水間隙,濾芯組件包括炭棒濾芯以及分別設置在炭棒濾芯兩端的上濾芯端蓋和下濾芯端蓋,炭棒通過熱熔膠粘合固定在上濾芯端蓋和下濾芯端蓋之間。作為優(yōu)選,上濾芯端蓋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均勻布置的支撐筋。其能夠保證炭棒濾芯居中設置,起到對整個濾芯組件在濾芯筒體內(nèi)安裝的加強作用,使其安裝更加穩(wěn)定。作為優(yōu)選,上濾芯端蓋的中部設有過水孔,上濾芯端蓋上的過水孔處向上濾芯端蓋內(nèi)延伸有上翻邊套管,下濾芯端蓋上向下濾芯端蓋內(nèi)延伸有下翻邊套管,炭棒濾芯中部設有軸向設置的中心管,上翻邊套管自中心管的上端口插入中心管內(nèi),下翻邊套管自中心管的下端插入中心管內(nèi)。作為優(yōu)選,濾芯筒體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上端蓋和下端蓋,上濾芯端蓋與上端蓋連接,下濾芯端蓋與下端蓋連接,上端蓋和下端蓋上均設有進出水孔上端蓋的進出水孔與上濾芯端蓋上過水孔連通。作為優(yōu)選,上濾芯端蓋上的過水孔處向上濾芯端蓋外延伸有上連接管頭,下濾芯端蓋上向下濾芯端蓋外延伸有下連接管頭,上端蓋的下部設有套設在上連接管頭上的上連接管套,上連接管套上套有實現(xiàn)上連接管頭與上連接管套之間密封的o形密封圈;下端蓋與下濾芯端蓋之間設有上部套設在下連接管頭上的支撐套,支撐套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連通孔。作為優(yōu)選,上端蓋和下端蓋均包括位于連接段和密封段,連接段的直徑大于密封段的直徑,使連接段與密封段連接處形成止口平臺;濾芯筒體的上下兩端均設翻邊凸緣,位于濾芯筒體上端的翻邊凸緣抵靠在上端蓋的止口平臺處,位于濾芯筒體下端的翻邊凸緣抵靠在下端蓋的止口平臺處。通過該止口平臺的設置,實現(xiàn)對上端蓋和下端蓋的限位安裝,是的濾芯筒體上下兩端與止口平臺接觸時,即說明上下端蓋安裝到位,有效提高整個濾芯筒體的安裝效率以及安裝準確度。作為優(yōu)選,上端蓋與濾芯筒體的上端以及下端蓋與濾芯筒體的下端均通過一抱箍連接。作為優(yōu)選,抱箍包括一環(huán)形帶狀的抱箍本體以及設置在抱箍本體內(nèi)壁上的截面呈u形的環(huán)狀加強筋,連接段外壁上設有環(huán)形卡槽,環(huán)狀加強筋的一側壁卡入環(huán)形卡槽內(nèi),另一側固定翻邊凸緣。環(huán)狀加強筋的設置一方面能夠使得整個抱箍的結構強度有所提高,繼而加強其連接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通過該環(huán)形加強筋的側壁卡入端蓋的環(huán)形卡槽內(nèi)實現(xiàn)限位,并且與環(huán)形卡槽配合,將濾芯筒體上的翻邊凸緣包裹固定在環(huán)形加強筋內(nèi),且上下限位固定,充分保證抱箍的連接穩(wěn)定性和連接強度。作為優(yōu)選,密封段的外壁上設有兩個平行設置的環(huán)形密封槽,環(huán)形密封槽內(nèi)設有環(huán)形密封圈。通過雙密封形式能夠使得端蓋與濾芯筒體之間的密封性能得到較大提高。作為優(yōu)選,上端蓋和下端蓋的側壁上均設有內(nèi)凹的螺絲刀翹口。螺絲刀翹口便于螺絲刀施力,方便端蓋取下,解決端蓋裝入后取下困難的問題。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對濾芯組件結構的設計,有效加強整個超濾濾芯的裝配強度,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加超濾膜過水量,具有更好的過濾效果,并可達到更加優(yōu)秀的過濾狀態(tài),適合家用中央凈水器供水系統(tǒng)供水。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濾芯筒體的爆炸圖。圖3是圖1的剖視圖。圖4是圖3中a部分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3中b部分放大示意圖。圖6是圖1中濾芯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中上端蓋或下端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數(shù)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濾芯筒體、2—濾芯組件、3—上端蓋、4—下端蓋、5—抱箍、21—炭棒濾芯、51—抱箍本體、52—環(huán)狀加強筋、101—進出水孔、102—上連接管套、103—o形密封圈、104—支撐套、105—連通孔、106—連接段、107—密封段、108—止口平臺、109—翻邊凸緣、110—環(huán)形密封槽、111—環(huán)形密封圈、112—螺絲刀翹口、113—支撐塊、114—加強筋、115—環(huán)形卡槽、201—上濾芯端蓋、202—下濾芯端蓋、203—支撐筋、204—過水孔、205—上翻邊套管、206—下翻邊套管、207—中心管、208—上連接管頭、209—下連接管頭。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炭棒濾芯組件,如圖1-圖7所示,包括濾芯筒體1以及設置在濾芯筒體1內(nèi)的濾芯組件2,濾芯組件2與濾芯筒體1之間留有過水間隙,濾芯組件2包括炭棒濾芯21以及分別設置在炭棒濾芯21兩端的上濾芯端蓋201和下濾芯端蓋202,炭棒通過熱熔膠粘合固定在上濾芯端蓋201和下濾芯端蓋202之間。上濾芯端蓋201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均勻布置的支撐筋203,本實施例中在其外側壁上分布有4個支撐筋203,其能夠保證炭棒濾芯21居中設置,同時在上濾芯端蓋201的內(nèi)表面上設有加強筋114,一方面起到對整個濾芯組件在濾芯筒體1內(nèi)安裝的加強作用,使其安裝更加穩(wěn)定,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加炭棒濾芯21與上濾芯端蓋201之間的粘膠牢固性。上濾芯端蓋201中部設有過水孔204,上濾芯端蓋201上的過水孔204處向上濾芯端蓋201內(nèi)延伸有上翻邊套管205,下濾芯端蓋202上向下濾芯端蓋202內(nèi)延伸有下翻邊套管206,炭棒濾芯21中部設有軸向設置的中心管207,上翻邊套管205自中心管207的上端口插入中心管207內(nèi),下翻邊套管206自中心管207的下端插入中心管207內(nèi)。插入炭棒濾芯21內(nèi)的翻邊套管一方面能夠方便過水,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得炭棒濾芯21的裝配套接更加便捷。濾芯筒體1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有上端蓋3和下端蓋4,上濾芯端蓋201與上端蓋3連接,下濾芯端蓋202與下端蓋4連接,上端蓋3和下端蓋4上均設有進出水孔101,上端蓋3的進出水孔101與上濾芯端蓋201上的過水孔204連通。上濾芯端蓋201上的過水孔204處向上濾芯端蓋201外延伸有上連接管頭208,下濾芯端蓋202上向下濾芯端蓋202外延伸有下連接管頭209,上端蓋3的下部設有套設在上連接管頭208上的上連接管套102,上連接管套102上套有實現(xiàn)上連接管頭208與上連接管套102之間密封的o形密封圈103;下端蓋4與下濾芯端蓋202之間設有上部套設在下連接管頭209上的支撐套104,支撐套104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連通孔105。支撐套104的設置能夠方便濾芯過水及與下端蓋4套接,同時能夠獲得較大的濾芯過水量,方便濾芯外壓式進水以及后續(xù)清理和沖洗,以保證持續(xù)的大流量。上端蓋3和下端蓋4均包括位于連接段106和密封段107,連接段106的直徑大于密封段107的直徑,使連接段106與密封段107連接處形成止口平臺108;濾芯筒體1的上下兩端均設翻邊凸緣109,位于濾芯筒體1上端的翻邊凸緣109抵靠在上端蓋3的止口平臺108處,位于濾芯筒體1下端的翻邊凸緣109抵靠在下端蓋4的止口平臺108處。上端蓋3與濾芯筒體1的上端以及下端蓋4與濾芯筒體1的下端均通過一抱箍5連接,抱箍5包括一環(huán)形帶狀的抱箍本體51以及設置在抱箍本體51內(nèi)壁上的截面呈u形的環(huán)狀加強筋52,抱箍本體51的一側開口,且開口端通過一緊固螺栓連接,通過螺栓的緊固實現(xiàn)對抱箍5的收縮以及放大,使其保證連接的穩(wěn)定性和密封性,連接段106外壁上設有環(huán)形卡槽115,環(huán)狀加強筋52的一側壁卡入環(huán)形卡槽115內(nèi),另一側固定翻邊凸緣109。當上端蓋3的止口平臺108與濾芯筒體1的翻凸緣靠合在一起時,即筒體上端蓋3裝入到位,此時通過抱箍5將上端蓋3和下端蓋4分別牢牢固定在濾芯筒體1兩端。由于抱箍5上有u形的環(huán)狀加強筋52,其在環(huán)形卡槽115轉動作用下,起到上下固定和周圍包裹固定的作用,充分保證端蓋與濾芯筒體1之間連接的穩(wěn)定性。密封段107的外壁上設有兩個平行設置的環(huán)形密封槽110,環(huán)形密封槽110內(nèi)設有環(huán)形密封圈111。從而使得上端蓋3與濾芯筒體1以及下端蓋4與濾芯筒體1之間形成密封。采用雙密封圈進行密封,能夠使得密封更加可靠,密封性能得到較大提高,有效防止因密封不嚴而引起筒體漏水情況。上端蓋3和下端蓋4的側壁上均設有內(nèi)凹的螺絲刀翹口112。螺絲刀翹口112能夠便于螺絲刀施力,方便端蓋取下,解決端蓋裝入后取下困難的問題。本實施例中上端蓋3和下端蓋4上與濾芯組件的連接端分別設有支撐在濾芯組件兩端的支撐塊113,支撐塊113上設有倒角,能夠方便炭棒濾芯21在裝入時有導向,容易裝配到位。為了保證濾芯組件2大通水量,本濾芯組件除了尺寸和外徑比較大外。本濾芯通過炭顆粒粘結牢固后高溫燒結而成,其過濾孔徑規(guī)格可在5um-40um之間。讓其在正常運輸及使用中有一定鋼性,不至于斷掉,或過濾時有大顆粒掉落等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出現(xiàn)。上端蓋3以及下端蓋4上均連接有水管接頭,水管接頭的一端嵌入連接在上端蓋3或下端蓋4內(nèi),另一端的外表面上設有外螺紋。通過螺紋的方式實現(xiàn)水管與該超濾濾芯之間的連接,使其連接以及拆卸快速、便捷。通過炭棒濾芯21水流原理圖可知,水流從炭棒濾芯21下端蓋4上的水管接頭流入,通過下端蓋4支撐套104上的連通孔105,按箭頭方向從炭棒濾芯21下端蓋4周圍間隙流入,從炭棒濾芯21表面滲入炭棒中心管207,經(jīng)過上濾芯端蓋201的過水孔204,及上端蓋3上的進出水孔101流出,達到大通量凈水的外壓式過濾的目的。本實施例中以中央凈水器為例,相關測試以gb/t30307-2013國標測試條件,水溫25℃,可得如下狀態(tài)數(shù)據(jù):原水壓力0.10.20.30.4進水主管1寸1寸1寸1寸濾芯進管管徑6分6分6分6分出水流量2t/h3.3t/h3.6t/h4.3t/h在標準水壓力0.2mpa下,過水量超過50-100t后,出水通量≥2.5t/h,余氯去除率≥90%。通過測試數(shù)據(jù)可知,此濾芯完全可以滿足家用中央凈水器供水系統(tǒng)供水要求,具有很好的過濾效果,并可達到優(yōu)秀的過濾狀態(tài)??傊?,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專利的涵蓋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