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氣瓶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實驗氣瓶車,包括:車輪;車廂,設置于車輪上,所述車廂包括車廂底、與所述車廂底連接的車廂壁,所述車廂底固定有可自轉的第一轉盤、與所述第一轉盤垂直連接的主軸、與主軸嚙合的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固定于所述第一轉盤上,用于承載所述氣瓶;第一驅動裝置,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第一轉盤連接,用于驅動第一轉盤以所述主軸為中心軸進行自轉;第二驅動裝置,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車輪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實驗氣瓶車的移動。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實驗氣瓶車可以提高實驗效率和提高實驗效果。
【專利說明】實驗氣瓶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實驗氣瓶車。
【背景技術】
[0002]實驗準備過程中,需要將不同氣體管路中的氣體按照種類和比例要求充入同一氣瓶中,然后將含有各種氣體的氣瓶密封,并且,將氣瓶內(nèi)的各種氣體混勻、靜置24小時后使用。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需要將氣瓶采用人力搬運至各個不同的氣體管路出口,將氣瓶內(nèi)的氣體充好氣后,對氣瓶內(nèi)的各種氣體混勻的方法為將氣瓶橫放在地上滾動或晃動。
[0004]由于氣瓶很笨重,采用人力搬運氣瓶的方法使得實驗準備過程中的效率低下,從而影響整個實驗效率。尤其對于高氣壓相關實驗來說,需要向氣瓶內(nèi)充入氣體的種類更多,需要人力搬運氣瓶的次數(shù)也就越多,因此,更加影響整個實驗效率。再者,將氣瓶橫放采用人力的方法在地上滾動或晃動來混勻氣體,受到人力方面的限制,并不能將如此笨重的氣瓶內(nèi)的氣體完全混勻,也就是說混勻效果不好,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現(xiàn)有技術中,對氣瓶的搬運方法和將氣瓶內(nèi)的氣體混勻的方法嚴重影響實驗效率,而且還影響實驗效果。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實驗氣瓶車,包括:
[0007]車輪;
[0008]車廂,設置于車輪上,所述車廂包括車廂底、與所述車廂底連接的車廂壁,所述車廂底固定有可自轉的第一轉盤、與所述第一轉盤垂直連接的主軸、與主軸嚙合的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固定于所述第一轉盤上,用于承載所述氣瓶;
[0009]第一驅動裝置,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第一轉盤連接,用于驅動第一轉盤以所述主軸為中心軸進行自轉;
[0010]第二驅動裝置,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車輪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實驗氣瓶車的移動。
[0011]可選的,所述主軸上具有可沿主軸移動或固定于所述主軸上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包括連接部、與連接部連接的環(huán)部,所述環(huán)部用于套設所述氣瓶。
[0012]可選的,所述第二轉盤至少具有一個,所述第二轉盤平均分布于所述第一轉盤的周邊。
[0013]可選的,所述第一轉盤可變速旋轉。
[0014]可選的,所述第二轉盤與所述第一轉盤的旋轉方向相反。
[0015]可選的,所述車廂底為方形,所述車廂壁為四個,四個所述車廂壁與所述車廂底的四條邊分別對應相連,每個車廂壁以所述車廂壁對應相連的所述車廂底的邊為軸進行旋轉。[0016]可選的,每個所述車廂壁包括車廂內(nèi)壁和車廂外壁,所述車廂內(nèi)壁兩兩相對,四個所述車廂壁中的一個或兩個或三個車廂壁的車廂內(nèi)壁具有粗糙度。
[0017]可選的,所述第二轉盤為圓盤,所述主軸與所述第二轉盤接觸處具有第一齒,所述第二轉盤的圓周具有第二齒,所述第一齒與所述第二齒嚙合。
[0018]可選的,所述主軸在第一轉盤的位置處具有第三轉盤,所述第三轉盤具有第三齒,與所述第二轉盤的第二齒嚙合。
[0019]可選的,所述實驗氣瓶車還包括:
[0020]計時器,設置于車廂上,與第一驅動裝置連接,在接收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轉盤開始自轉的信號時,開始計時,在接收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轉盤結束自轉的信號時,結束計時;
[0021]控制器,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計時器連接,向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計時器分別發(fā)出控制信號控制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計時器的工作模式。
[002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23]將氣瓶搬運至實驗氣瓶車的第二轉盤上,第二驅動裝置就可以驅動實驗氣瓶車進行移動至各個不同氣體管路出口處,然后對氣瓶進行充氣,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力搬運氣瓶的機會,提聞了實驗準備過程中的效率,進而提聞了整個實驗效率。
[0024]當對第二轉盤上的氣瓶充好氣后,進行密封。密封結束后,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轉盤以主軸為中心進行自轉,此時與主軸嚙合的第二轉盤受到反作用力會發(fā)生反方向自轉。同時,固定在第一轉盤上的第二轉盤也會隨著第一轉盤以主軸為中心進行公轉。因此,固定在第二轉盤上的氣瓶會隨著第二轉盤的自轉以及第二轉盤以主軸為中心的公轉,對氣瓶內(nèi)的氣體進行充分攪拌,從而能夠將氣瓶內(nèi)的氣體混合非常均勻,提高了實驗效果。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將人從混合氣瓶內(nèi)的氣體操作中解放出來,被解放出的人可以準備其它實驗內(nèi)容,從這方面講,同樣提高了實驗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的實驗氣瓶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圖1中的安裝在車廂底的部分結構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
[0028]參考圖1和圖2,實驗氣瓶車10包括:
[0029]車輪20 ;
[0030]車廂11,設置于車輪20上,所述車廂11包括車廂底、與所述車廂底連接的車廂壁,所述車廂底固定有可自轉的第一轉盤12、與所述第一轉盤12垂直連接的主軸14、與主軸嚙合的第二轉盤13,所述第二轉盤13固定于所述第一轉盤12上,用于承載所述氣瓶16 ;
[0031]第一驅動裝置18,設置于車廂11上,與所述第一轉盤12連接,用于驅動第一轉盤12以所述主軸14為中心軸進行自轉;[0032]第二驅動裝置19,設置于車廂11上,與所述車輪20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實驗氣瓶車10的移動。
[0033]將氣瓶搬運至實驗氣瓶車的第二轉盤上,第二驅動裝置19就可以驅動實驗氣瓶車進行移動至各個不同氣體管路出口處,然后對氣瓶進行充氣,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力搬運氣瓶的機會,提聞了實驗準備過程中的效率,進而提聞了整個實驗效率。
[0034]當在第二轉盤13上的氣瓶充好氣后,進行密封。密封結束后,第一驅動裝置18驅動第一轉盤12以所述主軸14為中心進行自轉,此時與主軸14嚙合的第二轉盤13受到反作用力會反方向自轉,同時,固定在第一轉盤12上的第二轉盤13也會隨著第一轉盤12以主軸為中心進行公轉。因此,固定在第二轉盤13上氣瓶會隨著第二轉盤的自轉以及第二轉盤以主軸為中心的公轉,對氣瓶內(nèi)的氣體進行充分攪拌,從而能夠將氣瓶內(nèi)的氣體混合非常均勻,提高了實驗效果。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將人從混合氣瓶內(nèi)的氣體操作中解放出來,被解放出的人可以準備其它實驗內(nèi)容,從這方面講,同樣提高了實驗效率。
[0035]具體如下:
[0036]本實施例中,車廂11設置于車輪20上,車廂為長方體。包括車廂底和與車廂底連接的車廂壁。其中,車廂底包括車廂底內(nèi)側面和車廂底外側面,車輪20設置在車廂底的外側面上。本實施例中,車輪20的數(shù)量為4個,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為其他的數(shù)量。
[0037]在車廂底的內(nèi)側面上固定有可自轉的第一轉盤12、與所述第一轉盤12垂直連接的主軸14、與主軸嚙合的第二轉盤13、所述第二轉盤13固定在第一轉盤12上,用于承載所述氣瓶。
[0038]第一轉盤12為圓形,主軸14位于第一轉盤12的圓心,第一轉盤12自轉是以主軸14為中心進行自轉的。主軸14的底部在第一轉盤12上具有第三轉盤15,第一轉盤12自轉的過程中,第三轉盤15固定不動。第三轉盤15的周邊具有第三齒,所述第三齒與所述第一齒相同。
[0039]本實施例中,第一轉盤12上固定四個第二轉盤13,第二轉盤13的周邊具有第二齒。第二轉盤13與主軸嚙合,是指第二轉盤13上的第二齒與第三轉盤15的第一齒嚙合。第二轉盤13平均分布在第一轉盤12上,并且,平均分布在第三轉盤15的周邊,也就是說,第三轉盤15與四個第二轉盤13同時嚙合。
[0040]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轉盤上可以固定一個或者其他數(shù)量的第二轉盤。當?shù)谝晦D盤上固定第二轉盤的數(shù)量大于一時,第二轉盤需要以主軸為中心,并且平均分布在第一轉盤上。
[0041]其它實施例中,可以不設置第三轉盤,直接在主軸與第一轉盤的接觸處設置第一齒,與第二轉盤的第二齒嚙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42]當?shù)谝晦D盤12以主軸為中心自轉時,四個第二轉盤13會隨著第一轉盤12 —起以主軸14為中心進行公轉,同時,第二轉盤13會受到第三轉盤15的反作用力,在公轉的同時發(fā)生自轉,自轉的方向與公轉的方向相反。
[0043]本實施中,在主軸14上具有可沿主軸移動或固定于主軸上的連接桿17,連接桿17包括連接部172、與連接部172連接的環(huán)部171。環(huán)部171用于套設氣瓶16。在第二轉盤13旋轉的過程中,連接桿17可以防止氣瓶晃倒。本實施例中,環(huán)部171與氣瓶16的表面還具有間隙,給氣瓶16以較大幅度晃動的空間,使其更好對氣瓶16內(nèi)的氣體進行混勻操作。連接桿17之所以可沿主軸移動的目的是可以根據(jù)氣瓶16的高低來調(diào)節(jié)連接桿17的位置,以更好的固定氣瓶16。
[0044]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18,設置于車廂11的任意位置上,與第一轉盤12進行連接,用于驅動第一轉盤12以主軸14為中心自轉。第一轉盤12以主軸為中心自轉時帶動第二轉盤13同時進行自轉和公轉,從而對放置在第二轉盤13上的氣瓶內(nèi)的氣體進行混合。
[0045]實驗氣瓶車10還包括第二驅動裝置19。第二驅動裝置19也設置于車廂11的任意位置上,與車輪20連接,第二驅動裝置19控制實驗氣瓶車的移動。
[0046]本實施例中,實驗氣瓶車還包括計時器21,計時器21也設置于車廂11的任意位置上,與第一驅動裝置18連接。計時器21可以計算第一轉盤12的旋轉時間,第一轉盤12的旋轉時間也就是氣瓶內(nèi)的氣體的混合時間。具體為:在接收到第一驅動裝置18驅動第一轉盤12開始自轉的信號時,開始計時,在接收到第一驅動裝置18驅動第一轉盤12結束自轉的信號時,結束計時。
[0047]所述實驗氣瓶車10還包括控制器22,同樣設置于車廂11的任意位置上,控制器22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8、第二驅動裝置19和計時器21連接,向第一驅動裝置18、第二驅動裝置19和計時器21分別發(fā)出控制信號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8、第二驅動裝置19和計時器21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驅動裝置18、第二驅動裝置19和計時器21的開啟與關閉,第一驅動裝置18施加驅動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二驅動裝置19施加驅動力的大小和方向。
[0048]具體如下:控制器22對第一驅動裝置18發(fā)出第一控制信號。第一控制信號包括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8施加驅動力方向的控制信號和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8施加驅動力大小的控制信號。第一驅動裝置18施加的驅動力的方向控制著第一轉盤12的旋轉方向,第一驅動裝置18施加的驅動力的大小控制著第一轉盤12的旋轉速度。當控制器22對第一驅動裝置18發(fā)出第一控制信號時,第一驅動裝置18接收到第一控制信號時,第一驅動裝置18開啟并驅動第一轉盤12以設定的速度和方向進行旋轉,此時,第一轉盤12可以勻速旋轉也可以變速旋轉。第一轉盤12變速旋轉更有利于氣瓶中的氣體混合均勻。第一轉盤12不停的變換旋轉方向也有利于氣瓶16中的氣體進行混合。
[0049]控制器22對第二驅動裝置19發(fā)出第二控制信號。第二控制信號包括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9施加的驅動力方向的控制信號和控制第二驅動裝置19施加的驅動力大小的控制信號。第二驅動裝置19施加的驅動力的方向控制著實驗氣瓶車10的移動方向,第二驅動裝置19施加的驅動力的大小控制著實驗氣瓶車10的移動速度。當控制器22對第二驅動裝置19發(fā)出第二控制信號時,第二驅動裝置19接收到第二控制信號時,第二驅動裝置19驅動實驗氣瓶車以設定的速度和方向進行移動。
[0050]控制器22對計時器21發(fā)出第三控制信號,第三控制信號控制計時器開始計時??刂破?2對計時器21發(fā)出第四控制信號,第四控制信號控制計時器停止計時。當?shù)谝晦D盤12開始旋轉時,旋轉開始信號傳輸至控制器22,控制器22接收到旋轉開始信號時,控制器發(fā)出第三控制信號控制計時器開始計時;當?shù)谝晦D盤12結束旋轉時,停止旋轉信號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旋轉結束信號時,控制計時器發(fā)出第四信號控制計時器結束計時。
[0051]本實施例中,控制器22還可以發(fā)出控制第一驅動裝置18、第二驅動裝置19開啟和關閉的控制信號。[0052]其他實施例中,實驗氣瓶車也可以沒有控制器,直接人工手動控制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計時器的工作模式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53]本實施例中,車廂底為方形,包括四條邊,分別為第一邊、第二邊、第三邊和第四邊。所述車廂壁為四個,分別為第一車廂壁、第二車廂壁、第三車廂壁和第四車廂壁。四個所述車廂壁與所述車廂底的四條邊分別對應相連,每個車廂壁以所述車廂壁對應相連的所述車廂底的邊為軸旋轉。例如,第一車廂壁以第一邊為軸旋轉,第二車廂壁以第二邊為軸旋轉,以此類推。實驗氣瓶車移動時,四個車廂壁分別與車廂底垂直設置,并且相互連接,防止氣瓶從實驗氣瓶車上滑落。實驗氣瓶車停止移動時,第一車廂壁至第四車廂壁之間可以不相互連接。例如,與第一邊相對的第一車廂壁的另一邊支在地面上,這樣第一車廂壁與地面或者車廂底呈一個角度,也就是說,此時第一車廂壁為傾斜狀態(tài)(參考圖1中的虛線部分)。采用人力通過傾斜的第一車廂壁將氣瓶滾動至車廂底的第二轉盤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人為用力。因此,本實施例將氣瓶搬運至實驗氣瓶車的方法比現(xiàn)有技術省力的多。當需要把氣瓶從氣瓶車上搬下時,也可以將另外的車廂壁(例如第二車廂壁)傾斜,以使氣瓶從另外的車廂壁將氣瓶滾至地面。
[0054]需要說明的是,每個所述車廂壁包括車廂內(nèi)壁和車廂外壁,車廂內(nèi)壁兩兩相對,也就是說,氣瓶通過在車廂內(nèi)壁上滾動來實現(xiàn)氣瓶從地面與實驗氣瓶車之間的轉移。四個所述車廂壁中的一個或兩個或三個車廂壁的車廂內(nèi)壁具有較大粗糙度。原因如下:當氣瓶從地面轉移至實驗氣瓶車時,需要在粗糙度較大的車廂內(nèi)壁上進行,較大粗糙度的車廂內(nèi)壁對氣瓶能夠施加較大的摩擦力,防止氣瓶從傾斜的車廂內(nèi)壁上滑落;當氣瓶從實驗氣瓶車轉移至地面時,需要在光滑的車廂內(nèi)壁上進行,有利于氣瓶從傾斜的車廂內(nèi)壁上滾動,加速氣瓶向地面方向的轉移。
[0055]雖然本實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實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均可作各種更動與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輪; 車廂,設置于車輪上,所述車廂包括車廂底、與所述車廂底連接的車廂壁,所述車廂底固定有可自轉的第一轉盤、與所述第一轉盤垂直連接的主軸、與主軸嚙合的第二轉盤,所述第二轉盤固定于所述第一轉盤上,用于承載所述氣瓶; 第一驅動裝置,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第一轉盤連接,用于驅動第一轉盤以所述主軸為中心軸進行自轉; 第二驅動裝置,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車輪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實驗氣瓶車的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上具有可沿主軸移動或固定于所述主軸上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包括連接部、與連接部連接的環(huán)部,所述環(huán)部用于套設所述氣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盤至少具有一個,所述第二轉盤平均分布于所述第一轉盤的周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盤可變速旋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盤與所述第一轉盤的旋轉方向相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底為方形,所述車廂壁為四個,四個所述車廂壁與所述車廂底的四條邊分別對應相連,每個車廂壁以所述車廂壁對應相連的所述車廂底的邊為軸進行旋轉。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車廂壁包括車廂內(nèi)壁和車廂外壁,所述車廂內(nèi)壁兩兩相對,四個所述車廂壁中的一個或兩個或三個車廂壁的車廂內(nèi)壁具有粗糙度。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盤為圓盤,所述主軸與所述第二轉盤接觸處具有第一齒,所述第二轉盤的圓周具有第二齒,所述第一齒與所述第二齒嚙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在第一轉盤的位置處具有第三轉盤,所述第三轉盤具有第三齒,與所述第二轉盤的第二齒嚙合。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氣瓶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計時器,設置于車廂上,與第一驅動裝置連接,在接收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轉盤開始自轉的信號時,開始計時,在接收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第一轉盤結束自轉的信號時,結束計時; 控制器,設置于車廂上,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計時器連接,向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計時器分別發(fā)出控制信號控制第一驅動裝置、第二驅動裝置和計時器的工作模式。
【文檔編號】B01F3/02GK203753831SQ201420153585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陳新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醫(y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