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真空狀態(tài)下的冷凝液排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蒸發(fā)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蒸發(fā)器的自動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蒸發(fā)器廣泛應用于化工、制藥、食品等領域。蒸發(fā)器通常包括幾組加熱器和 蒸發(fā)室、冷凝器、真空泵以及排水裝置。通常用前一級蒸發(fā)室產生的蒸汽作為下一級加熱器 的熱源,通過最后一級蒸發(fā)室的蒸汽通過冷凝器的冷凝變成液體和通過最后一級加熱器流 出的液體,共同輸出到排水裝置后排出。為了降低溶液沸點,提高蒸發(fā)效率,蒸發(fā)器一般在 真空狀態(tài)下進行工作。而蒸發(fā)器的排水裝置最終與大氣相通,因而現有技術中的排水裝置 中,通常采用兩個冷凝水收集罐交替排水的方式進行排水,在真空狀態(tài)下將兩收集罐相通, 冷凝水流入底部收集罐,排水時,將兩收集罐隔離,將底部的收集罐與自吸式排液泵連通后 排水,這種排水方式必須由專人開啟水泵。同時,循環(huán)排水后,整個裝置的真空度下降,導致 整個裝置工作狀態(tài)不穩(wěn)定。中國專利CN2544780Y公開了一種自動排水濃縮器,提供了 一種具有自動排水裝 置的濃縮器,其排水裝置設置有頂腔,上腔和下腔,頂腔和上腔設置一個隔板,上腔和下腔 之間設置有隔板以及控制兩腔開關的真空門板,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設置在下腔的一個浮 球,以及連接浮球的一個杠桿機構,根據不同水位下浮球收到浮力大小的不同實現上腔與 下腔的通斷,進而實現真空狀態(tài)下,上腔與下腔相通排水至下腔,常壓下,上腔下腔斷開,下 腔的水自重作用下排出的循環(huán)。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實現自動排水,但是還存在以下缺點1、 排水過程是間歇性工作,循環(huán)時會降低系統(tǒng)的真空度,使整個系統(tǒng)真空度不穩(wěn)定;2、整個排 水裝置結構復雜,較難實現預期效果;3、頻繁排放,零部件損耗大,腔室之間的密封性變差。中國專利CN201253495Y公開一種濃縮設備在真空狀態(tài)下的自動排水裝置,包括 罐體,在罐體中間設有隔板將罐體分為上部的真空腔和下部的儲存腔。在真空腔的下部設 有連通儲存腔的均壓管道,均壓管道上海連接有放氣管道,所述儲存腔底部設有冷凝物排 出管,在所述均壓管道和放氣管道上設有電控氣動閥。該排水裝置通過控制電動氣動閥可 以實現冷凝物的自動排放。但是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同樣是通過儲存腔和真空腔在負壓和 常壓下的切換進行排水的,只能間歇性工作,系統(tǒng)的真空度不穩(wěn)定;同時該排水裝置的控制 裝置的結構復雜,工藝要求較高;整個控制裝置沒有設定檢測液位的裝置,只能通過設定固 定時間間隔開啟電動氣動閥進行排水,不適用于排水量變化較大的濃縮設備。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的排水裝置不能在真空下進行自動連 續(xù)排水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真空狀態(tài)下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包括受液罐, 其上端同真空狀態(tài)的冷凝進液裝置連通;排液裝置,所述排液裝置同所述受液罐連通,將所 述受液罐內的冷凝液排出;所述排液裝置包括自吸式排液泵;所述自吸式排液泵的進口與所述受液罐的出液口通過連接管道相通,所述連接管道上設有進口止回閥;所述自吸式排 液泵的出口經過出液管道與大氣相通;所述出液管道上設有出口止回閥,所述進口止回閥 設置方向用于防止液體流入所述受液罐中,出口止回閥設置方向用于防止液體流回所述自 吸式排液泵中。所述受液罐內設有用于檢測內部冷凝液體液面位置的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 器檢測所述受液罐內的液體到位情況,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并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吸式 排液泵的開啟與關閉。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上液位傳感器,檢測到所述受液罐內的液體到位時,通過控 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吸式排液泵的開啟動作,下液位傳感器,檢測不到所述受液罐內的液體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吸式 排液泵的停止動作。所述受液罐一側設有與其連通的液位腔;所述液位傳感器置于所述液位腔的腔體 內。所述自吸式排液泵設置的流量與進入所述受液罐內的液體的流量保持一致。所述 自吸式排液泵的吸程為3-4米。所述受液罐的腔體上設有便于觀察腔內液體液面的視鏡,所述視鏡置于所述上液 位傳感器的上方。所述受液罐腔體和進口止回閥之間的進液管道上設有便于觀察管道內流體的管 道視鏡。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1.現有技術中,不管是手動排水還是自動排水,都需要將受液罐與大氣相通后將 冷凝液排放,待冷凝液排放完畢,需重新與真空相連,此時真空度會下降,本實用新型的排 水裝置的受液罐不用通過切換真空和常壓狀態(tài)排放水,系統(tǒng)的真空度穩(wěn)定,減少了蒸發(fā)器 泡沫的產生,同時提高了蒸發(fā)效率。2.本實用新型通過上下液位傳感器檢測液位的高低,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 控制控制排水泵的開與關,實現了自動排水,減輕了操作強度,整個排水裝置相對與現有技 術中的自動排水裝置結構簡單,降低了制造成本。3.由于泵的流量與整個蒸發(fā)器的蒸發(fā)量相同,排水裝置在正常濃縮過程中可以實 現連續(xù)排放,由于連續(xù)排放液體受液罐的容積可以減小,節(jié)約了材料成本。
圖1所示為排水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圖;圖2所示為帶有連桿式液位傳感器的排水裝置;圖3所示為帶有液位腔的排水裝置。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受液罐2-自吸式排液泵3-進口止回閥4-出口止回閥5-上液位傳感器 6-下液位傳感器7-視鏡8-冷凝器9-真空裝置10-液位腔11-連接管道12-出 液管道13-氣液分離器14-管道視鏡20-排液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使用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闡述。[0026]實施例1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包括受液罐1和排液裝置20兩部分, 所述受液罐1上端同真空狀態(tài)的冷凝進液裝置連通;冷凝進液裝置包括冷凝器8和氣液分 離器13,所述冷凝器8和氣液分離器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受液罐1連通;且所述冷凝器8與 氣液分離器13上方連通抽真空裝置。所述排液裝置20同所述受液罐1連通,將所述受液 罐1內的冷凝液排出;所述排液裝置20包括自吸式排液泵2 ;所述自吸式排液泵2的吸程 為3-4米,設置的流量與進入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的流量保持一致;所述自吸式排液泵2 的進口與所述受液罐1的出液口通過連接管道11相通,所述自吸式排液泵2的出口經過出 液管道12與大氣相通;所述連接管道11和出液管道12上分別設有進口止回閥3和出口止 回閥4,所述進口止回閥3設置方向用于防止液體流入所述受液罐1中,出口止回閥4設置 方向用于防止液體流回所述自吸式排液泵2中。所述受液罐1內設有用于檢測內部冷凝液體液面位置的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 感器檢測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到位情況,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并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 吸式排液泵2的開啟與關閉。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上液位傳感器5和下液位傳感器6 ;上 液位傳感器5檢測到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到位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吸式排液泵 2的開啟動作,下液位傳感器6,檢測不到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 述自吸式排液泵2的停止動作。所述液位傳感器為側裝浮球液位傳感器,所述上下兩個側裝浮球液位傳感器作為 上液位傳感器5和下液位傳感器6分別垂直伸入所述受液罐1的腔體內,其引線端同所述 受液罐的腔體密封固定連接。浮球到達上液位傳感器5,因液體浮力的作用上移時接線盒內的磁簧開關或微動 開關受擺桿末端內的磁鐵影響吸合,控制所述自吸式排液泵2的開啟動作,浮球低于下液 位傳感器5時,因液體浮力的作用下移時接線盒內的磁簧開關或微動開關受擺桿末端內的 磁鐵影響斷開,控制所述自吸式排液泵2的關閉動作。所述受液罐1的腔體上設有便于觀察腔內液體液面的視鏡7,所述視鏡置于所述 上液位傳感器5的上方。所述受液罐1腔體和進口止回閥3之間的進液管道上設有便于觀察管道內流體的 管道視鏡12。蒸發(fā)器在開始工作時,整個系統(tǒng)的真空度比較低,冷凝液集到受液罐1內上液位 傳感器5的位置時,開啟自吸式排液泵2。由于自吸式排液泵2有3-4米的吸程,且出口壓 力一般大于0. 25Mpa,因而能夠將真空度低于0. 04Mpa的冷凝液吸出并排放;當冷凝液低于 下液位傳感器6時,自吸式排液泵2停止工作,受液罐1開始集液;由于進口進口止回閥3 與出口出口止回閥4的單向流通性,此時通過初始集液后,進口進口止回閥3與出口出口止 回閥4之間的管路中充滿了冷凝液。蒸發(fā)器在正常蒸發(fā)時,真空度較高,待液體達到上液位傳感器5的位置時,自吸式 排液泵2開始工作,液體通過出口止回閥4往外排放,由于進口止回閥3與4之間管路中充 滿冷凝液,且自吸式排液泵2的出口壓力大于真空的吸力,故在真空狀態(tài)下自吸式排液泵2 能夠一直將真空度較高的冷凝液排出。自吸式排液泵2的流量與蒸發(fā)器的蒸發(fā)量一樣大, 故一般情況下,自吸式排液泵2可以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整個蒸發(fā)器的真空度也一直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實現了排水裝置在真空狀態(tài)下自動連續(xù)排水。實施例2圖2所示為帶有連桿式液位傳感器的排水裝置;所述液位傳感器為連桿浮球液位 傳感器,置于所述受液罐1的腔體內;所述連桿浮球液位傳感器設置上下兩個磁簧開關作 為所述上液位傳感器5和下液位傳感器6,中空而內部有環(huán)形磁鐵的的浮球固定在桿徑內 磁簧開關相關位置上,浮球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浮動;浮球到達上液位開關(5),浮球內的磁鐵吸引上磁簧開關閉合,控制所述排液泵 (2)的開啟動作,浮球低于下液位開關(5)時,下磁簧開關斷開,控制所述排液泵(2)的關閉動作。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實施例1所述。實施例3圖3所示為帶有液位腔的排水裝置;所述受液罐1 一側設有與其連通的液位腔 10 ;所述液位傳感器為連桿浮球液位傳感器,所述連桿浮球液位傳感器置于所述液位腔10 的腔體內,所述液位傳感器的引線端同所述液位腔10密封固定連接。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實施例1所述。雖然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其進行了詳細闡述,但是,本專業(yè)普通 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此基礎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任何形式和細節(jié)的變 化,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真空狀態(tài)下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包括受液罐(1),其上端同真空狀態(tài)的冷凝進液裝置連通;排液裝置(20),所述排液裝置00)同所述受液罐(1)連通,將所述受液罐(1)內的冷 凝液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裝置00)包括自吸式排液泵O);所述自吸式排液泵( 的進口與所述受液罐(1)的出液口通過連接管道(11)相通,所 述連接管道(11)上設有進口止回閥⑶;所述自吸式排液泵⑵的出口經過出液管道(12) 與大氣相通;所述出液管道(1 上設有出口止回閥G),所述進口止回閥C3)設置方向用 于防止液體流入所述受液罐(1)中,出口止回閥(4)設置方向用于防止液體流回所述自吸 式排液泵O)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罐(1)內設有用于檢測內部冷凝液體液面位置的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 器檢測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到位情況,傳送至控制系統(tǒng),并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 吸式排液泵O)的開啟與關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上液位傳感器(5),檢測到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到位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 吸式排液泵O)的開啟動作,下液位傳感器(6),檢測不到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所述自吸 式排液泵O)的停止動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罐(1) 一側設有與其連通的液位腔(10);所述液位傳感器置于所述液位腔 (10)的腔體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排液泵( 設置的流量與進入所述受液罐(1)內的液體的流量保持一致。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式排液泵O)的吸程為3-4米。
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罐(1)的腔體上設有便于觀察腔內液體液面的視鏡(7),所述視鏡置于所述 上液位傳感器(5)的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罐(1)腔體和進口止回閥C3)之間的進液管道上設有便于觀察管道內流體的 管道視鏡(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真空狀態(tài)下的冷凝液排出裝置,屬于蒸發(fā)器排水裝置領域。該裝置包括受液罐(1),其上部連通真空狀態(tài)的冷凝進液裝置,底部連通自吸式排液泵(2),受液罐(1)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檢測受液罐(1)內的液體到位情況,并通過控制系統(tǒng)控制自吸式排液泵(2)的開關。自吸式排液泵(2)的進水管道與出水管道上分別設有進口止回閥(3)和出口止回閥(4);自吸式排液泵(2)有一定吸程,可將真空狀態(tài)下的液體通過進口止回閥(3)抽入,并經過出口止回閥(4)排出。當自吸式排液泵(2)的流量與蒸發(fā)器的蒸發(fā)量相同時,實現蒸發(fā)器連續(xù)排水。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蒸發(fā)器在真空狀態(tài)下的冷卻水排放,也適用于各種有機溶媒的濃縮設備。
文檔編號B01D1/30GK201848111SQ20102054952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吳學文, 孫家隆 申請人:溫州市天龍輕工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