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清管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卡堵清管器。
背景技術:
清管器是由氣體、液體或管道輸送介質推動,用于清理管道的專用工具。它可以攜帶電磁發(fā)射裝置與地面接收儀器共同構成電子跟蹤系統,還可配置其他配套附件,完成各種復雜管道作業(yè)任務。其工作原理是在欲作業(yè)的管道中,按作業(yè)的要求置入相應系列的清管器。清管器皮碗的外沿與管道內壁彈性密封,用管輸介質產生的壓差為動力,推動清管器沿管道運行。依靠清管器自身或其所帶機具所具有的刮削、沖刷作用來清除管道內的結垢或沉積物。但管道經過長時間使用,管道內部容易發(fā)生腐蝕并生銹,當銹跡較多時,或其它雜物堆積較多時,極易產生清管器的卡堵現象發(fā)生。
為解決以上問題,公開號為:CN203508528U,公開日為2014-04-02,公開了一種防卡堵噴氣式射流清管器,包括一具有空心結構的清管器本體;所述清管器本體的外壁上設有若干個皮碗,所述皮碗之間設有間距;所述清管器本體的一端設有錐形孔;所述清管器本體的腔體內設有一T型閥門,所述T型閥門通過至少2個支撐板與所述清管器本體相連接,且所述T型閥門可沿所述清管器本體的長度方向移動;所述支撐板為鏤空結構;所述T型閥門的T型端設于所述清管器本體的錐形孔端,且大于所述錐形孔的內徑;靠近所述T型閥門的T型端的支撐桿為支撐桿a,所述支撐桿a上設有凸緣,所述凸緣的游離端與所述T型閥門的T型端相連接;靠近所述T型閥門的另一端的支撐桿為支撐桿b,所述支撐桿b與所述T型閥門的另一端之間設有彈簧。該方案在出現卡堵現象后僅通過前后的壓力差來實現卡堵后的再啟動,當致使卡堵的物質為銹跡等固體雜質時,卡堵后再啟動的效果就不太理想。因此,不能被動的等待卡堵后再啟動,而應該在清管器運行時主動防止卡堵現象的發(fā)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不僅運行穩(wěn)定、適用范圍廣,且能夠有效防止卡堵的防卡堵清管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防卡堵清管器,包括空心結構的清管器本體,清管器本體前端設置有刷子,清管器本體內部設置有支撐板和連接軸,所述支撐板中部設置有軸承Ⅰ,連接軸通過軸承Ⅰ與支撐板連接,連接軸一端設置有齒輪Ⅱ,另一端穿過清管器本體的前壁與刷子固定連接;所述清管器本體的外壁設置有轉輪,轉輪通過傳動裝置與齒輪Ⅱ連接。
所述轉輪沿清管器運行方向設置,所述齒輪Ⅱ沿垂直于清管器運行方向設置。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齒輪Ⅰ和傳動軸,所述齒輪Ⅰ設置于轉輪上,與轉輪同心轉動;所述傳動軸一端設置有傳動齒輪Ⅰ,另一端設置有傳動齒輪Ⅱ,傳動齒輪Ⅰ與齒輪Ⅰ配合,傳動齒輪Ⅱ與齒輪Ⅱ配合;所述傳動軸穿過設置在清管器本體1管壁上的軸承Ⅲ,通過軸承Ⅲ與清管器本體相連。
所述轉輪通過支架固定在清管器本體的外壁上。
所述清管器本體的前壁設置有軸承Ⅱ,所述連接軸穿過軸承Ⅱ,且通過軸承Ⅱ與清管器本體的前壁相連。
所述齒輪Ⅰ的直徑小于轉輪的直徑。
所述轉輪外側設置有防滑層。
所述傳動齒輪Ⅰ與齒輪Ⅰ互相垂直設置,所述傳動齒輪Ⅱ與齒輪Ⅱ互相垂直設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專利通過在清管器的前端設置刷子,在清管器本體外壁上設置轉輪,通過轉輪的滾動帶動刷子的轉動,可在清管器運行時持續(xù)地對清管器前端的管壁進行清理,有效防止清管器卡堵現象的發(fā)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運行的過程中刷子會自動轉動,不需要額外提供動力,運行穩(wěn)定,能夠適用多種類型的管道的清理。
2、連接軸分別通過軸承Ⅰ和軸承Ⅱ與清管器本體相連,有效保證連接軸的穩(wěn)定性,進而保證刷子運行的穩(wěn)定性。
3、齒輪Ⅰ的直徑小于轉輪的直徑的設計,以及轉輪上防滑層的設計,可減小對轉輪與管壁摩擦力的要求,進一步保證刷子運行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清管器本體,2、轉輪,3、齒輪Ⅰ,4、支架,5、傳動軸,6、刷子,7、支撐板,8、齒輪Ⅱ,9、連接軸,10、軸承Ⅰ,11、軸承Ⅱ,12、軸承Ⅲ,13、傳動齒輪Ⅰ,14、傳動齒輪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實施例,參照說明書附圖1,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防卡堵清管器,本實施例包括:
一種防卡堵清管器,包括空心結構的清管器本體1,清管器本體1前端設置有刷子6,清管器本體1內部設置有支撐板7和連接軸9,所述支撐板7中部設置有軸承Ⅰ10,連接軸9通過軸承Ⅰ10與支撐板連接,連接軸9一端設置有齒輪Ⅱ8,另一端穿過清管器本體1的前壁與刷子6固定連接;所述清管器本體1的外壁設置有轉輪2,轉輪2通過傳動裝置與齒輪Ⅱ8連接。
所述轉輪2沿清管器運行方向設置,所述齒輪Ⅱ8沿垂直于清管器運行方向設置。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齒輪Ⅰ3和傳動軸5,所述齒輪Ⅰ3設置于轉輪2上,與轉輪2同心轉動;所述傳動軸5一端設置有傳動齒輪Ⅰ13,另一端設置有傳動齒輪Ⅱ14,傳動齒輪Ⅰ13與齒輪Ⅰ3配合,傳動齒輪Ⅱ14與齒輪Ⅱ8配合;所述傳動軸穿過設置在清管器本體1管壁上的軸承Ⅲ12,通過軸承Ⅲ12與清管器本體相連。
所述轉輪2通過支架4固定在清管器本體1的外壁上。
所述清管器本體1的前壁設置有軸承Ⅱ11,所述連接軸9穿過軸承Ⅱ11,且通過軸承Ⅱ11與清管器本體1的前壁相連。
所述齒輪Ⅰ3的直徑小于轉輪2的直徑。
所述轉輪2外側設置有防滑層。
所述傳動齒輪Ⅰ13與齒輪Ⅰ3互相垂直設置,所述傳動齒輪Ⅱ14與齒輪Ⅱ8互相垂直設置。
本實用新型專利通過在清管器的前端設置刷子6,在清管器本體1外壁上設置轉輪2,通過轉輪2的滾動帶動刷子6的轉動,可在清管器運行時持續(xù)地對清管器前端的管壁進行清理,有效防止清管器卡堵現象的發(fā)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運行的過程中刷子6會自動轉動,不需要額外提供動力,運行穩(wěn)定,能夠適用多種類型的管道的清理。連接軸9分別通過軸承Ⅰ10和軸承Ⅱ11與清管器本體1相連,有效保證連接軸9的穩(wěn)定性,進而保證刷子6運行的穩(wěn)定性。齒輪Ⅰ3的直徑小于轉輪2的直徑的設計,以及轉輪2上防滑層的設計,可減小對轉輪2與管壁摩擦力的要求,進一步保證刷子6運行的穩(wěn)定性。
當清管器在管道內進行清管作業(yè)時,轉輪2與管壁接觸,帶動轉輪2轉動,進而帶動設置于轉輪2上齒輪Ⅰ3的轉動,齒輪Ⅰ3帶動傳動齒輪Ⅰ13轉動,傳動齒輪Ⅰ13通過傳動軸5帶動傳動齒輪Ⅱ14轉動,傳動齒輪Ⅱ14再帶動齒輪Ⅱ8轉動,齒輪Ⅱ8通過連接軸9帶動刷子6轉動。通過上述過程,實現刷子6在管道內持續(xù)轉動,實現預防卡堵的作用。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