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制冷或制熱過程中需要風機工作,使得其噪音較大,另外風攜帶的冷氣或熱氣直接吹拂到人,容易導致身體不適,長期使用也有害健康。而制冷末端20和制熱末端30中采用水來制冷或制熱,則依靠水管直接進行熱輻射來調節(jié)房間溫度,這種實施方式能夠有效避免噪音,以及冷氣或熱氣直接吹拂于人體帶來的不適感。上述采用水或氟的制冷或制熱方式能夠結合使用,通過氟制冷或制冷快速調節(jié)溫度,當房間溫度達到目標溫度以后,采用水制冷或制熱來保持。
[0044]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有制冷末端20中流通水的部分連接同一熱交換器11,所有制熱末端流通水的部分連接另一熱交換器11,在所述熱交換器11中氟與水發(fā)生熱交換,所述熱交換器11為氟-水交換器,參考圖7,所述氟-水交換器包括具有氟流通空間的殼體,該殼體內包括用于流通水的盤管,當氟從所述殼體中流入、流出的過程中,與盤管內的水發(fā)生熱交換,該盤管的一端為進水端、另一端為出水端,所述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通過泵與制冷末端20或制熱末端30相連接,從而實現水循環(huán)。由于所有制冷末端20中流通水的部分都連接在一個熱交換器11上,所有制熱末端30中流通水的部分都連接在另一個熱交換器11上,使得本系統(tǒng)中最多僅需要2個熱交換器11即可,無需為每個制冷末端20或制熱末端30分別配備熱交換器11。當本實施例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不存在流通水的制冷系統(tǒng)時,則僅需要一個熱交換器11,從而降低了設備的成本,并節(jié)省了安裝空間。
[0045]進一步,當熱交換器11分別與多個制冷末端20相連時,可將熱交換器11設置為首先與一分集裝置40連接,再通過分集裝置40和多個所述制冷末端20連接;同樣當熱交換器η與多個制熱末端30連接時,也可以采用與分集裝置40相連接的方式。分集裝置40用于將換熱后的水或其他介質重新分流,并分配到各個與之相連接的管道中。此外,為防止管道中結垢,所使用的水優(yōu)選為軟水。
[0046]實施例3
[0047]以下結合圖1、3、4、5、6、和圖7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實施方式,其是在實施例I或實施例2基礎上的改進,本實施例中,所述制冷末端20包括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或風機盤管23,其中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中的流通冷媒a,風機盤管23中流通冷媒b。
[0048]所述風機盤管23通過分歧器連接在所述冷媒b回路上,主要用于快速降溫,并可結合所述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使用。
[0049]所述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與所述熱交換器11連接。所述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掛設在墻壁或頂棚上,或者埋設在墻壁內,以靜態(tài)熱輻射的方式與室內進行熱交換,相比于一般空調通過冷風降溫的方式,這種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工作過程中無噪音、溫度下降更為自然,對人體更為友好。所述風機盤管23為供所述氟流通的盤管,其還包括一個吹拂所述盤管的風機,通過風冷的方式降溫。
[0050]實際使用中,可根據不同的使用環(huán)境選用不同的制冷末端20,或將墻體制冷末端21和風機盤管23結合使用,達到對室內環(huán)境進行更為準確的控制,以使本實施例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更為人性化,例如在溫度稍高的天氣、或睡眠狀態(tài)下可僅開啟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用于使室內溫度維持于較為舒適的水平;而在室外溫度過高時,可將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和風機盤管23同時開啟,用于強力制冷,快速降溫。
[0051]所述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分別可以是由PE-XA或PE-RT管圍成的渦旋或往復彎折狀的盤管,該盤管內流通冷媒b。
[0052]以下參考圖3、4,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中制熱末端30的設置方式:
[005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制熱末端30為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與所述熱交換器11連接,該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常用PE-XA或PE-RT管圍成渦旋狀或往復彎折狀,水在上述氟-水交換器中獲得熱量后泵入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氟-水交換器為多組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提供熱量時,水從氟-水交換器中出來后先流經分集水器,再由分集水器輸送至各個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中水的熱量透過地板向房間內釋放,從而升高室內溫度。
[0054]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使用中,本領域技術人員經過計算壓力管道水力,應能夠選用適合直徑的管材作為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如PE-Xal6*2.0、PE_Xa20*2.0管材、PE-Xa I O* 1.1管材,或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管材結合使用,上述PE-XalO&l.1管材的管徑較小,這樣就使其在同樣鋪設面積下輻射面積更大,提高輻射效率,其次其與PE-Xa20*2.0管材結合使用無需使用二級分水器,有效節(jié)約成本。
[0055]實施例4
[0056]以下結合圖5-7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實施方式,其是在上述實施例1-3中任一基礎上的改進,本實施例在制冷、制熱以控制溫度的基礎上,又引入了濕度調節(jié)裝置,包括與冷媒b的回路通過分歧器連接的除濕新風機50,冷媒b流入所述除濕新風機50內的盤管中,室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流通有冷媒b的盤管后凝結,凝結后的水氣被排出到室外,除濕新風機50還引入室外的新鮮空氣通入到室內,改善空氣質量。另外,還包括加濕新風機60,所述加濕新風機60、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或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相連接,以使水流通于所述加濕新風機60內。除濕新風機50和加濕新風機60相互配合使用,以調節(jié)室內空氣濕度,并引入新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0057]實施例5
[0058]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1-4任一基礎上的改進,參考圖1-7,在本實施例中,對應任一制冷末端20、制熱末端30或除濕新風機50、或加濕新風機60,都有一個標號為LS7.X的控制器與其相連,為了便于管理,上述所有控制器可設置為通過Wifi遠程控制,而無需在墻壁上安裝過多開關;并且將所有控制器分類后,用戶能夠實現對房間內任一或幾個房間的全面調節(jié)。
[0059]需要說明的是,盡管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組成,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住宅用途、大小、以及地理位置對不同的房間作出差異設計。例如參考圖2,該房間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僅包括風機盤管23和冷熱源10,使該房間僅具有制冷功能;參考圖3該房間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包括若干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熱交換器11、分集裝置40和冷熱源10,使該房間僅具備制熱功能;參考圖4該房間是圖2和圖3的結合,使該房間既能制熱也能制冷;參考圖5在圖3的基礎上增加了除濕新風機50和加濕新風機60,除濕新風機50保持室內干燥,避免霉菌滋生,并通過送入室內干燥的新鮮空氣,使室內空氣富氧,而對氣候干燥地區(qū),可輻射冷暖結合加濕新風,打造恒溫、恒濕、恒氧的宜居環(huán)境;參考圖6其在圖5的基礎上增加了風機盤管23,在除濕、加濕、引入新風和制熱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制冷功能;參考圖7包括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除濕新風機50、熱交換器11以及冷熱源10,通過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來制冷,避免噪音的產生,尤其適合安裝在臥室。
[0060]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主權項】
1.一種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熱源(10),其包括冷媒b的回路; 制冷末端(20),通過分歧器連接在所述冷媒b的回路上; 制熱末端(30),通過分歧器連接在所述冷媒b的回路上; 控制器,控制所述冷熱源(10)、制冷末端(20)和所述制熱末端(30)開啟或關閉; 以及熱交換器(11),所述熱交換器(11)設置于室內,并通過分歧器連接在所述冷媒b的回路上,以使所述制冷末端(20)或所述制熱末端(30)內的冷媒a與所述冷媒b發(fā)生熱交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末端(20)流通所述冷媒a的部分連接同一熱交換器(11),所述制熱末端(20)流通所述冷媒a的部分連接另一熱交換器(1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末端(20)包括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或風機盤管(23),所述風機盤管(23)通過分歧器連接在所述冷媒b回路上,所述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與所述熱交換器(11)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熱末端(30)為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所述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與所述熱交換器(11)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風機盤管(23)為氟風盤,所述冷媒b為氟;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和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內的冷媒a為水,所述熱交換器(11)為氟-水熱交換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除濕新風機(50),所述除濕新風機(50)與所述冷媒b的回路通過分歧器連接,以使所述冷媒b流通于所述除濕新風機(50)內ο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濕新風機¢0),所述加濕新風機¢0)、頂棚或立面輻射制冷末端(21)或地面輻射制熱末端(31)相連接,以使所述冷媒a流通于所述加濕新風機¢0)內。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熱源(10)為空氣源熱泵主機、地源熱泵主機、太陽能熱泵主機或其組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包括冷熱源、制冷末端、制熱末端、控制器和熱交換器;冷熱源為連接在冷媒b回路上的若干制冷末端和制熱末端供冷或供熱,使本實用新型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與現有的地暖加空調的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相比,不需要再安裝供暖鍋爐等設備,這樣設備的成本和安裝占地面積都大大降低;此外,用戶僅需對通過對冷熱源的控制即可集中管控室內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的制冷末端和制熱末端,使用戶對設備的管控更容易,便于使用。
【IPC分類】F25B29/00
【公開號】CN204648744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32962
【發(fā)明人】陳立楠, 劉志剛, 陳童靜, 林晨, 武春春
【申請人】浙江曼瑞德舒適系統(tǒng)有限公司, 曼瑞德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