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冷空調技術領域的系統(tǒng),具體是一種基于內部熱量回收過 程的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固體吸附式制冷是一種以熱能為驅動力的綠色制冷技術,與傳統(tǒng)的以電為驅 動力的蒸汽壓縮式制冷相比,其特點是可有效利用太陽能和低品位余熱作為驅動 力實現(xiàn)制冷效果,同時因采用環(huán)境友好型制冷劑作為工作介質,具有臭氧消耗系 數(shù)(ODP)和溫室效應系數(shù)(GWP)均為零的環(huán)保優(yōu)點,適合當前的環(huán)保要求。特別是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舒適性空調需求量的不斷增多,夏季制冷空調的耗電比例迅 速增加,致使能源問題進一步加劇,如何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迫在眉睫。從環(huán) 境保護和能源綜合利用的角度看,固體吸附式制冷在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fā)及工 業(yè)余熱等低品位能源利用中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蛻们熬啊?br>
早期的固體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采用單床間歇循環(huán),制冷過程不連續(xù)且制冷 效率C0P較低。為此國內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種先進的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方式,典型 的有熱波循環(huán)、對流熱波循環(huán)、回熱循環(huán)、回質循環(huán)、回質回熱循環(huán)和多級循環(huán) 等。這些循環(huán)方式的提出促進了吸附式制冷技術的發(fā)展,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系 統(tǒng)的工作性能。然而,這些循環(huán)的不足之處是都存在系統(tǒng)輸入一次高溫解吸熱, 只能得到一次制冷量的輸出,即高溫解吸熱的輸入次數(shù)和制冷量的輸出次數(shù)是相 等的。由于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中加熱吸附劑解吸所需的解吸熱遠大于制冷劑的蒸發(fā) 相變潛熱,因此,這種熱量輸入和制冷量輸出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吸附制 冷工作性能的提高。制冷效率低是吸附制冷技術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經(jīng)對現(xiàn)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fā)現(xiàn),目前提高固體吸附式制冷工作性能的主要措 施是采用強化換熱技術、吸附床間的回質回熱技術以及不同制冷系統(tǒng)間的復疊技 術,例如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镃N200410025398.0的"基于分離熱管的高效可靠的 吸附制冷機"專利,即是通過采用熱管強化換熱技術來提高制冷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例如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镃N01111038.4的"獨立加熱/回熱/回質/冷卻的多 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即是采用吸附床間回質回熱技術來提高制冷系統(tǒng)的工 作性能,且回熱過程僅僅是部分顯熱的回收;又如中國專利申請?zhí)枮?CN200710057666.0的"三效吸附-吸收復合式制冷裝置"專利,即是通過吸附 制冷系統(tǒng)與吸收制冷系統(tǒng)之間的復疊技術,提高復合制冷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但由 于以上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不同吸附床中均填裝相同的吸附劑,導致吸附床間的熱量回收 效率較低、回熱過程不徹底,使得高溫熱量輸入次數(shù)與制冷量輸出次數(shù)仍然相等, 極大地限制了吸附制冷效率的提高幅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傳統(tǒng)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內部 熱量回收過程的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本發(fā)明系統(tǒng)中,對系統(tǒng)每輸入一次高 溫解吸熱就可以得到三次制冷量的輸出;相對傳統(tǒng)的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本發(fā) 明可解決吸附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制冷效率較低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包括高溫反應器、高溫反應器 解吸閥門、高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中溫反應器、中 溫反應器解吸閥門、中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低溫反 應器、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低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 冷凝器、冷凝器換熱盤管、節(jié)流閥、蒸發(fā)器、蒸發(fā)器換熱盤管,幾種不同反應溫 度的化學吸附劑(其中高溫反應器內填充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中溫反應器內填 充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低溫反應器內填充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
高溫反應器進口與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出口連接,高溫反應器出口與高溫反 應器解吸閥門進口連接;中溫反應器進口與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出口連接,中溫 反應器出口與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進口連接;低溫反應器進口與低溫反應器吸附 閥門出口連接,低溫反應器出口與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進口連接;高溫反應器解 吸閥門出口 、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出口以及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出口均與冷凝器 進口連接,冷凝器出口與節(jié)流閥進口連接,節(jié)流閥出口與蒸發(fā)器進口連接,蒸發(fā) 器出口分別與高溫反應器吸附闊門進口、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進口以及低溫反應 器吸附閥門進口連接。高溫反應器內填裝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并安裝加熱及冷 卻盤管,中溫反應器內填裝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并安裝加熱及冷卻盤管,低溫 反應器內填裝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并安裝加熱及冷卻盤管,冷凝器內安裝冷凝器換熱盤管,蒸發(fā)器內安裝蒸發(fā)器換熱盤管。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包括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包括(l)高溫反應器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加熱解吸過程;(2) 中溫反應器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冷卻吸附過程;(3)低溫反應器內低溫反應 化學吸附劑的加熱解吸過程,其中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消耗的解吸熱由中溫反應 化學吸附劑釋放的吸附熱提供。
第二階段包括(4)高溫反應器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冷卻吸附過程;(5) 中溫反應器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加熱解吸過程,其中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消 耗的解吸熱由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釋放的吸附熱提供;(6)低溫反應器內低溫反
應化學吸附劑的冷卻吸附過程。
本發(fā)明具有積極的效果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每次循環(huán)過程中,僅對
高溫反應器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輸入一次高溫解吸熱,就能實現(xiàn)三次制冷量的 輸出,可顯著提高吸附制冷技術的制冷效率。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由于 采用內部熱量回收過程,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解吸熱由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 吸附熱提供、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解吸熱由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的吸附熱提 供,因而減少了系統(tǒng)對外界熱源熱量的需求,有利于節(jié)能。
圖l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其中1是高溫反應器,2是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3是高溫反應化學吸附 劑,4是高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5是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6是中溫反應 器,7是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8是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9是中溫反應器加熱 及冷卻盤管,IO是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ll是低溫反應器,12是低溫反應器解 吸閥門,13是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4是低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15是低 溫反應器吸附闊門,16是冷凝器,17是冷凝器換熱盤管,18是節(jié)流閥,19是蒸 發(fā)器,20是蒸發(fā)器換熱盤管;
圖中實線箭頭方向表示制冷劑的流動方向,虛線箭頭方向表示盤管中傳熱 流體的流動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 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高溫反應器1、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高溫反 應化學吸附劑3、高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4、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中溫 反應器6、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7、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中溫反應器加熱及 冷卻盤管9、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0、低溫反應器ll、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12、 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低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14、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 15、冷凝器16、冷凝器換熱盤管17、節(jié)流閥18、蒸發(fā)器19、蒸發(fā)器換熱盤管 20。
高溫反應器1進口與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出口連接,高溫反應器1出口與 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進口連接;中溫反應器6進口與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0 出口連接,中溫反應器6出口與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7進口連接;低溫反應器 11進口與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5出口連接,低溫反應器11出口與低溫反應器 解吸閥門12進口連接;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出口、中溫反應器解吸闊門7出 口以及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12出口均與冷凝器16進口連接,冷凝器16出口與 節(jié)流閥18進口連接,節(jié)流閥18出口與蒸發(fā)器20進口連接,蒸發(fā)器20出口分別 與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進口、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0進口以及低溫反應器吸 附閥門15進口連接。高溫反應器1內填裝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并安裝加熱 及冷卻盤管4,中溫反應器6內填裝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并安裝加熱及冷卻 盤管9,低溫反應器ll內填裝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并安裝加熱及冷卻盤管 14,冷凝器16內安裝冷凝器換熱盤管17,蒸發(fā)器19內安裝蒸發(fā)器換熱盤管20。
在相同的工作壓力下,所述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工作溫度高于中溫反 應化學吸附劑8及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
在相同的工作壓力下,所述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工作溫度高于低溫反應 化學吸附劑13。
所述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在每次循環(huán)過程中,由外界高溫熱源輸入解吸 熱。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解吸熱由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吸附熱提供,低 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的解吸熱由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吸附熱提供。
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具體實施過程為
第一階段包括(l)高溫反應器l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加熱解吸過程;
(2)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冷卻吸附過程;(3)低溫反應器11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的加熱解吸過程,其中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消耗的 解吸熱由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釋放的吸附熱提供。
(l)高溫反應器1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加熱解吸過程。在加熱解吸過 程中,關閉高溫反應器1與蒸發(fā)器19之間的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利用外界 高溫熱源通過高溫反應器1中的加熱盤管4對高溫反應器1內的高溫反應化學吸 附劑3進行加熱,當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溫度上升到解吸溫度后,開啟高溫 反應器1與冷凝器16之間的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制冷劑從高溫反應化學吸 附劑3中解吸出來,解吸出的制冷劑蒸汽進入冷凝器16并與冷凝器換熱盤管17 進行換熱,冷卻成液態(tài)的制冷劑流經(jīng)節(jié)流閥18進入蒸發(fā)器19,完成高溫反應器 1的加熱解吸過程。
(2) 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冷卻吸附過程。在冷卻吸附過 程中,關閉中溫反應器6與冷凝器16之間的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7,采用內部 熱量回收技術,回收低溫反應器11中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在解吸階段消耗的 解吸熱,利用該解吸熱通過中溫反應器冷卻盤管9對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 學吸附劑8進行冷卻,當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溫度降低到吸附溫度后,開啟 中溫反應器6與蒸發(fā)器19之間的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0,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 8開始對蒸發(fā)器19中的制冷劑進行吸附,蒸發(fā)器19中的低溫低壓液態(tài)制冷劑在 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吸附作用下發(fā)生相變吸收蒸發(fā)器換熱盤管20中傳熱流 體的熱量,產生制冷效果,實現(xiàn)本發(fā)明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第一次冷量的 輸出。
(3) 低溫反應器11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的加熱解吸過程,也為低溫反 應器11與中溫反應器6之間的內部熱量回收過程。此過程中低溫反應器11內低 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消耗的解吸熱由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釋 放的吸附熱提供。在加熱解吸過程中,關閉低溫反應器11與蒸發(fā)器19之間的低 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5,采用內部熱量回收技術,回收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 化學吸附劑8釋放的吸附熱,利用該吸附熱通過低溫反應器加熱盤管14對低溫 反應器11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進行加熱,當?shù)蜏胤磻瘜W吸附劑13的溫 度上升到解吸溫度后,開啟低溫反應器與11冷凝器16之間的低溫反應器解吸閥 門12,制冷劑從低溫反應器11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中解吸出來,解吸出 的制冷劑蒸汽進入冷凝器16并與冷凝器換熱盤管17進行換熱,冷卻成液態(tài)的制
8冷劑流經(jīng)節(jié)流閥18進入蒸發(fā)器19,完成低溫反應器11的加熱解吸過程。
第二階段包括(4)高溫反應器1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冷卻吸附過程; (5)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加熱解吸過程,其中中溫反應化學 吸附劑8消耗的解吸熱由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釋放的吸附熱提供;(6)低溫反 應器11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的冷卻吸附過程。
(4) 高溫反應器1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冷卻吸附過程。在冷卻吸附過 程中,關閉高溫反應器1與冷凝器16之間的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采用內部 熱量回收技術,回收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在解吸階段消耗的解 吸熱,利用該解吸熱通過高溫反應器冷卻盤管4對高溫反應器1內高溫反應化學 吸附劑3進行冷卻,當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溫度降低到吸附溫度后,開啟高 溫反應器1與蒸發(fā)器19之間的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 開始對蒸發(fā)器19中的制冷劑進行吸附,蒸發(fā)器19中的低溫低壓液態(tài)制冷劑在高 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吸附作用下發(fā)生相變吸收蒸發(fā)器換熱盤管20中傳熱流體 的熱量,產生制冷效果,實現(xiàn)本發(fā)明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第二次冷量的輸 出。
(5) 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加熱解吸過程,此過程也為中 溫反應器6與高溫反應器1之間的內部熱量回收過程,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 化學吸附劑8消耗的解吸熱由高溫反應器1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釋放的吸附 熱提供;在加熱解吸過程中,關閉中溫反應器6與蒸發(fā)器19之間的中溫反應器 吸附閥門10,采用內部熱量回收技術,回收高溫反應器1內高溫反應化學吸附 劑3釋放的吸附熱,利用該吸附熱通過中溫反應器加熱盤管9對中溫反應器6內 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進行加熱,當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溫度上升到解吸溫 度后,開啟中溫反應器與6冷凝器16之間的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7,制冷劑從 中溫反應器6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中解吸出來,解吸出的制冷劑蒸汽進入冷 凝器16并與冷凝器換熱盤管17進行換熱,冷卻成液態(tài)的制冷劑流經(jīng)節(jié)流閥18 進入蒸發(fā)器19,完成中溫反應器6的加熱解吸過程。
(6) 低溫反應器11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的冷卻吸附過程。在冷卻吸附 過程中,關閉低溫反應器11與冷凝器16之間的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12,外界 冷源通過低溫反應器冷卻盤管14對低溫反應器11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進 行冷卻,當?shù)蜏胤磻瘜W吸附劑13的溫度降低到吸附溫度后,開啟低溫反應器11與蒸發(fā)器19之間的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5,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開始對 蒸發(fā)器19中的制冷劑進行吸附,蒸發(fā)器19中的低溫低壓液態(tài)制冷劑在低溫反應 化學吸附劑13的吸附作用下發(fā)生相變吸收蒸發(fā)器換熱盤管20中傳熱流體的熱 量,產生制冷效果,實現(xiàn)本發(fā)明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第三次冷量的輸出。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高溫反應器(1)、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高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4)、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中溫反應器(6)、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7)、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中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9)、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0)、低溫反應器(11)、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12)、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低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14)、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5)、冷凝器(16)、冷凝器換熱盤管(17)、節(jié)流閥(18)、蒸發(fā)器(19)、蒸發(fā)器換熱盤管(20),其特征在于高溫反應器(1)進口與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出口連接,高溫反應器(1)出口與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進口連接;中溫反應器(6)進口與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0)出口連接,中溫反應器(6)出口與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7)進口連接;低溫反應器(11)進口與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5)出口連接,低溫反應器(11)出口與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12)進口連接,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2)出口、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7)出口以及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12)出口均與冷凝器(16)進口連接,冷凝器(16)出口與節(jié)流閥(18)進口連接,節(jié)流閥(18)出口與蒸發(fā)器(20)進口連接,蒸發(fā)器(20)出口分別與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5)進口、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0)進口以及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15)進口連接;高溫反應器(1)中設有高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4),中溫反應器(6)中設有中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9),低溫反應器(11)中設有低溫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14),冷凝器(16)中設有冷凝器換熱盤管(17),蒸發(fā)器(19)中設有蒸發(fā)器換熱盤管(20),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填裝于高溫反應器(1)內,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填裝于中溫反應器(6)內,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填裝于低溫反應器(11)內。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特征是,在相同的 工作壓力下,所述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工作溫度高于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 (8)及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特征是,在相同的 工作壓力下,所述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工作溫度高于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13) 。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高溫 反應化學吸附劑(3)在每次循環(huán)過程中,由外界高溫熱源輸入一次解吸熱,實現(xiàn) 三次制冷過程。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高溫 反應器(1)與中溫反應器(6)之間釆用內部熱量回收技術,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 的解吸熱由高溫反應化學吸附劑(3)的吸附熱提供。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中溫 反應器(6)與低溫反應器(11)之間采用內部熱量回收過程,低溫反應化學吸附劑 (13)的解吸熱由中溫反應化學吸附劑(8)的吸附熱提供。
全文摘要
一種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環(huán)系統(tǒng),屬于制冷空調技術領域。本發(fā)明中,高溫反應器與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連接;中溫反應器與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連接;低溫反應器與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連接;高溫反應器解吸閥門出口、中溫反應器解吸閥門出口以及低溫反應器解吸閥門出口均與冷凝器進口連接,冷凝器與節(jié)流閥連接,蒸發(fā)器出口分別與高溫反應器吸附閥門進口、中溫反應器吸附閥門進口以及低溫反應器吸附閥門進口連接。高溫反應器、中溫反應器、低溫反應器分別安裝反應器加熱及冷卻盤管,并填充有吸附劑。本發(fā)明在每次循環(huán)過程中,輸入一次高溫解吸熱,就能實現(xiàn)三次制冷量的輸出,顯著提高吸附制冷技術的制冷效率,同時減少了系統(tǒng)對外界熱源熱量的需求。
文檔編號F25B17/08GK101315227SQ20081004045
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10日
發(fā)明者吳靜怡, 李廷賢, 王麗偉, 王如竹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