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調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規(guī)家用空調系統(tǒng)部件主要包括壓縮機、四通換向閥、室外機換熱器、節(jié)流裝置、室內機換熱器,室內機換熱器通常為一塊,同時承擔室內的制冷模塊和制熱模塊,由于制冷、制熱系統(tǒng)本身的差別,使其難以達到系統(tǒng)的最佳運行和使用狀態(tài);室內機的形式主要包括壁掛機、座掛機、柜機等,安裝在墻壁或立于室內,雖然能夠通過導風板位置調整出風角度和方向,但出風位置由于室內機的安裝位置而固定;由于安裝位置和出風位置的限制,使得空調器在運行過程中難以做到真正意義的制冷上出風、制熱下出風,使得室內存在明顯的溫度梯度、較強的吹風感、較大的噪聲;在調節(jié)制冷、制熱能力方面,傳統(tǒng)的變頻空調主要通過調節(jié)壓縮機運行頻率來適應不同的工況,但受限于壓縮機本省性能影響,壓縮機頻率無法調的過高或者過低,使得壓縮機輸出的制冷、制熱能力范圍比較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實現(xiàn)制冷上出風、制熱下出風的空調系統(tǒng)。
[0004]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適應較大范圍負荷變化的空調系統(tǒng)
[0005]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空調系統(tǒng),包括壓縮機、第一四通閥、室內換熱器組件、節(jié)流組件、室外換熱器組件連接成回路;所述室內換熱器組件包括并聯(lián)的第一換熱器模塊和第二換熱器模塊,所述第一換熱器模塊在所述空調系統(tǒng)上的安裝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換熱器模塊的安裝位置;所述空調系統(tǒng)的工作模式包括:僅第一換熱器模塊工作的第一制冷模式、僅第二換熱器模塊工作的第一制熱模式和/或兩個換熱器模塊同時工作的第二制冷模式和第二制熱模式。
[0007]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空調系統(tǒng),所述壓縮機是變容壓縮機,在所述第一制冷模式和/或第一制熱模式下,所述變容壓縮機以第一工作容積運行;在所述第二制冷模式和/或第二制熱模式下,所述變容壓縮機以第二工作容積運行,其中第二工作容積大于第一工作容積。
[0008]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空調系統(tǒng),所述室內換熱器組件還包括第一二通閥、第二二通閥;其中第一二通閥與第一換熱器模塊串聯(lián),第二二通閥與第二換熱器模塊串聯(lián)后與第一二通閥和第一換熱器模塊并聯(lián)連接。
[0009]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空調系統(tǒng),還包括第二四通閥和儲液罐;所述壓縮機是變容壓縮機,具有第一吸氣口、第二吸氣口和排氣口 ;所述壓縮機的所述第一吸氣口連接儲液罐的第一出口,第二吸氣口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的第二端,排氣口連接所述第一四通閥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四通閥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排氣口和所述第一四通閥的第二端之間的管路;所述第二四通閥的第四端封閉,第三端連接所述儲液罐的第二出口 ;第一四通閥的第四端連接儲液罐的進口 ;所述第一四通閥的第一端依次連接所述室內換熱器組件、所述節(jié)流組件、所述室外換熱器組件和所述第一四通閥的第三端。
[0010]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空調系統(tǒng),所述第一四通閥的第一端依次連接第一二通閥、第一換熱器模塊、節(jié)流組件、室外換熱器組件和所述第二四通閥的第三端;所述第二二通閥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節(jié)流組件和所述第一換熱器模塊之間的管路上,所述第二二通閥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模塊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換熱器模塊的第二端連接在所述第一四通閥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通閥之間的管路上。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將室內換熱器組件分為高度不同的第一換熱器模塊和第二換熱器模塊,常規(guī)制冷時使高度較高的第一換熱器模塊工作,制熱時使高度較低的第二換熱器模塊工作,可以做到制冷上出風、制熱下出風,使出風更合理。
[0013]2、當需要較快的制冷和制熱操作時,使第一換熱器模塊和第二換熱器模塊同時工作,可縮短制冷或制熱的時間。
[0014]3、采用變容壓縮機,在常規(guī)制冷操作時,壓縮機以低工作容積工作;當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熱時,以高工作容積工作,以滿足不同負荷的需求。
【附圖說明】
[0015]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0016]圖1是本空調系統(tǒng)的變容壓縮機以第一制冷模式工作的原理圖。
[0017]圖2是本空調系統(tǒng)的變容壓縮機以第一制熱模式工作的原理圖。
[0018]圖3是本空調系統(tǒng)的變容壓縮機以第二制冷模式工作的原理圖。
[0019]圖4是本空調系統(tǒng)的變容壓縮機以第二制熱模式工作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基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僅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在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細節(jié)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jié)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jié)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為了避免混淆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公知的方法、過程、流程、元件并沒有詳細敘述。
[0021]下面以圖1-4所示,對本申請的空調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及其工作方式進行進一步的說明。本申請的空調系統(tǒng),包括壓縮機1、第一四通閥4、室內換熱器組件、節(jié)流組件6、室外換熱器組件5連接成回路;室內換熱器組件包括并聯(lián)的第一換熱器模塊8和第二換熱器模塊10,所述第一換熱器模塊8在所述空調系統(tǒng)上的安裝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換熱器模塊10的安裝位置;所述空調系統(tǒng)的工作模式包括:僅第一換熱器模塊8工作的第一制冷模式、僅第二換熱器模塊10工作的第一制熱模式和/或兩個換熱器模塊8、10同時工作的第二制冷模式和第二制熱模式。作為一種較優(yōu)的方式,第一換熱器模塊8和第二換熱器模塊10分別設置在一個出風口的上端和下端,或者設置在兩個高度不同的出風口處,能獨立的對出風進行換熱。正常運行時制冷、制熱分開,分成第一制冷模式和第一制熱模式;在第一制冷模式下,僅上面的作為蒸發(fā)器運行,第二換熱器模塊10不工作;在第一制熱模式下,僅下面的第二換熱器模塊10作為冷凝器運行,第一換熱器模塊8不工作。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的制冷上出風、制熱下出風,可大幅提升空調的使用舒適性。當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熱時,如房間溫度跟目標溫度相差較大時,采用第二制冷模式和/或第二制熱模式,可使兩個換熱器模塊8、10同時工作,這樣可提高換熱的功率,減少達到目標溫度的時間。而當房間溫度接近目標溫度時,換熱負荷需求大大減小,此時只需一個換熱器模塊運行就可以滿足需求,可切換到第一制冷或制熱模式以節(jié)約能源。
[0022]為了使壓縮機能夠與不同的模式相匹配,壓縮機優(yōu)選采用變容壓縮機,在第一制冷模式和/或第一制熱模式下,變容壓縮機以第一工作容積運行;在第二制冷模式和/或第二制熱模式下,變容壓縮機以第二工作容積運行,其中第二工作容積大于第一工作容積。這樣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的變化,有效地控制變容壓縮機的工作容積,使壓縮機功耗與實際需求相適應。
[0023]下面以圖1-4為例對本申請的空調系統(tǒng)的具體的連接結構進行說明。圖中,實線表示連通,虛線表示不連通。
[0024]本申請的空調系統(tǒng),包括壓縮機1、第一四通閥4、室內換熱器組件、節(jié)流組件6、室外換熱器組件5連接成回路。室內換熱器組件包括第一換熱器模塊8和第二換熱器模塊
10。所述室內換熱器組件還包括第一二通閥7、第二二通閥9 ;其中第一二通閥7與第一換熱器模塊8串聯(lián),第二二通閥9與第二換熱器模塊10串聯(lián)后與第一二通閥7和第一換熱器模塊9并聯(lián)連接??照{系統(tǒng)還包括第二四通閥3和儲液罐2 ;所述壓縮機1是具有兩個獨立氣缸A和B的變容壓縮機,具有第一吸氣口 11、第二吸氣口 12和排氣口 13 ;所述壓縮機的所述第一吸氣口 11連接儲液罐2的第一出口,第二吸氣口 12連接所述第二四通閥3的第二端E2,排氣口 13連接所述第一四通閥4的第二端E1 ;所述第二四通閥3的第一端D2連接在所述排氣口 13和所述第一四通閥4的第二端E1之間的管路;所述第二四通閥3的第四端C2封閉,第三端S2連接所述儲液罐2的第二出口 ;第一四通閥4的第四端C1連接儲液罐2的進口 ;所述第一四通閥4的第一端D1依次連接所述室內換熱器組件、所述節(jié)流組件6、所述室外換熱器組件和所述第一四通閥4的第三端S1。所述第一四通閥4的第一端D1依次連接第一二通閥7、第一換熱器模塊8、節(jié)流組件6、室外換熱器組件5和所述第二四通閥3的第三端S3 ;所述第二二通閥9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節(jié)流組件6和所述第一換熱器模塊8之間的管路上,所述第二二通閥9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模塊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換熱器模塊10的第二端連接在所述第一四通閥4的第一端D1和所述第一二通閥7之間的管路上。
[0025]下面對上述空調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0026]所述空調的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制冷模式、第一制熱模式、第二制冷模式、第二制熱模式,其中:
[0027]第一制冷模式為:
[0028]如圖1所示,在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二四通閥3的第一端D2和第二端E2導通,第三端S2和第四端C2導通;所述第一二通閥7開啟,所述第二二通閥9關閉。所述第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