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和空調器。
背景技術:
:目前,空調室內機的出風口一般呈橫條狀,設于室內機外殼的前部,并通過導風板和掃風組件改變出風口的送風角度;然而,如此設置,由于用戶通常位于空調室內機的前部,在制冷模式下,空調室內機從出風口送出的冷風容易直接吹向用戶,當制冷溫度較低時,可能使用戶著涼、甚至感冒,降低用戶體驗。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空調室內機,旨在解決空調室內機的冷風直接吹向用戶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空調室內機,包括:殼體,內部形成有容置腔;以及風道結構,包括離心風輪和驅動所述離心風輪轉動的電機,所述離心風輪的軸心沿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設有進風口,所述容置腔的側腔壁上設有面對所述離心風輪的輪周面設置的至少兩個出風口,且兩所述出風口的朝向方向不同。優(yōu)選地,所述容置腔的左側腔壁和右側腔壁各設有一所述出風口。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室內機還包括兩掃風組件,該兩掃風組件一一對應分設在兩所述出風口處;每一掃風組件包括于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掃風板,所述掃風板可于上下方向轉動,以改變對應出風口的出風角度。優(yōu)選地,所述容置腔的上側腔壁還設有另一出風口。優(yōu)選地,每一出風口處設有一導風板,所述導風板與殼體樞接,以活動打開或關閉對應的出風口。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包括位于前部的面框以及位于后部、朝前敞口的底盤,所述面框蓋合所述底盤的敞口以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面框的前框面形成所述前腔壁,所述面框的側框面和所述底盤的側壁面相對接而共同形成所述側腔壁;所述出風口開設于所述面框側框面和所述底盤側壁面的對接處。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還包括位于所述面框前部的面板,所述面板樞接于所述面框,以活動打開或關閉所述進風口。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還包括面板和滑動結構,所述面板通過所述滑動結構可移動地設在所述面框前側,并可移動打開和關閉所述進風口。優(yōu)選地,所述離心風輪沿軸向的厚度范圍為30mm~50mm。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空調器,包括空調室外機和空調室內機,該空調室內機包括:殼體,內部形成有容置腔;以及風道結構,包括離心風輪和驅動所述離心風輪轉動的電機,所述離心風輪的軸心沿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前腔壁設有進風口,所述容置腔的側腔壁上設有面對所述離心風輪的輪周面設置的至少兩個出風口,且兩所述出風口的朝向方向不同。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將離心風輪和換熱器設于殼體的容置腔內,并于容置腔的前腔壁開設一進風口,進風口朝向離心風輪的軸心設置,容置腔的側腔壁開設至少兩出風口,且兩出風口的朝向方向不同;如此,該空調室內機工作時,通過空調室內機周側的出風口送風,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空調室內機通過前側出風的出風口送風,能更好地避免出風口送出的風直吹用戶,以致用戶感冒或引起其他不適狀況,提升用戶體驗。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空調室內機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空調室內機的爆炸示意圖;圖3為圖2中底盤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中掃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2中導風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2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殼體11面框111進風口112滑槽12底盤121出風口122安裝柱122a第一連接孔122b第二連接柱122c螺孔柱123圍板13面板131滑塊2換熱器3離心風輪4電機5出風蓋板6掃風組件61掃風板611固定部612樞接部62固定軸7導風板71第一連接臂711第一連接柱72第二連接臂721第二連接孔8電加熱組件9接水盤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tài)(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空調室內機。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參照圖1至圖3,該空調室內機包括:殼體1,內部形成有容置腔;以及風道結構,包括離心風輪3和驅動離心風輪3轉動的電機4,離心風輪3的軸心沿前后方向延伸;其中,容置腔的前腔壁設有進風口111,容置腔的側腔壁上設有面對離心風輪3的輪周面設置的至少兩個出風口121,且兩出風口121的朝向方向不同。本實施例中,空調室內機應用于壁掛式空調,即容置腔的后腔壁固設于墻體上;該空調室內機的換熱器2設于進風口111和風道結構之間,空調室內機的接水盤9位于換熱器2的下方;另外,本實施例中,空調室內機還包括電加熱組件8,電加熱組件8位于換熱器2與風道結構之間,以便更好地提升空調室內機的制熱效果;本實施例中,風道結構還包括設于電加熱組件8和離心風輪3之間的出風蓋板5,用于形成風道結構的導風腔室。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將離心風輪3和換熱器2設于殼體1的容置腔內,并于容置腔的前腔壁開設一進風口111,進風口111朝向離心風輪3的軸心設置,容置腔的側腔壁開設至少兩出風口121,且兩出風口121的朝向方向不同;如此,該空調室內機工作時,通過空調室內機周側的出風口121送風,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空調室內機通過前側出風的出風口送風,能更好地避免出風口121送出的風直吹用戶,以致用戶感冒或引起其他不適狀況,提升用戶體驗。進一步地,參照圖2,殼體1包括位于前部的面框11以及位于后部、朝前敞口的底盤12,面框11蓋合底盤12的敞口以形成容置腔;面框11的前框面形成前腔壁,面框11的側框面和底盤12的側壁面相對接而共同形成側腔壁;出風口121開設于面框11側框面和底盤12側壁面的對接處。具體地,面框11的側框面邊沿設有多個第一缺口(圖未示),底盤12的側壁面邊沿對應每一第一缺口設有第二缺口(圖未示),面框11蓋合底盤12設置后,對應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對接,形成出風口121。本實施例中,參照圖6,底盤12的左右頂端分設有安裝柱122,安裝柱122的柱頂面凸設有螺孔柱122c,面框11上設有對應螺孔柱122c的螺孔(圖未示),螺釘穿設螺孔和螺孔柱122c,實現面框11和底盤12的固定連接,當然,于其他實施例中,底盤12與面框11也可通過卡接的方式連接,本設計對此不做限制。另外,本實施例中,底盤12上還設有一圍板123,該圍板123橫設于底盤12的左、右側面之間且呈與離心風輪3的周面弧度一致的弧形,在面框11蓋設底盤12后,圍板123將容置腔分隔為上部用于導風的導風腔室和下部用于其他結構安裝的安裝腔室。進一步地,容置腔的左側腔壁和右側腔壁各設有一出風口121。本實施例中,兩出風口121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以使空調室內機左、右側的送風效果一致,實現環(huán)抱送風,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在生產時,兩出風口121可共用一套模具,降低生產成本。需要說明的是,本設計不限于此,于其他實施例中,左側腔壁或右側腔壁具有兩互成角度的出風面,兩出風口121也分設于左側腔壁或右側腔壁的兩出風面上。進一步地,空調室內機還包括兩掃風組件6,該兩掃風組件6一一對應分設在兩出風口121處;每一掃風組件6包括于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掃風板61,掃風板61可于上下方向轉動,以改變對應出風口121的出風角度。本實施例中,參照圖4,每一掃風組件6還包括一沿上下向延伸的固定軸62;每一掃風板61的一端設有固定部611,另一端設有樞接部612,固定部611用于與底盤12上的連接孔(圖未示)固定連接,樞接部612樞接于固定軸62,以使掃風板61可相對固定軸62上下轉動??梢岳斫?,如此設置,有利于空調室內機改變送風角度,以滿足用戶不同的送風需求;例如,冬天,空調室內機在制熱模式下,掃風組件6調整出風口121朝地面送出熱風,從而增強用戶的舒適感。進一步地,參照圖1和圖2,容置腔的上側腔壁還設有另一出風口121??梢岳斫?,如此設置,增加了空調室內機的送風量,提高了空調室內機離心風輪3的利用率,另外,空調室內機在制冷模式時,該出風口121還可以通過朝上送冷風,實現用戶無風感設計,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本實施例中,容置腔的頂部、左部以及右部分別設有一出風口121,而容置腔的下部用于安裝空調室內機的其他結構,當然,于其他實施例中,也可為容置腔的底部、左部以及右部分別設有一出風口121,而容置腔的上部用于安裝上述其他結構,本設計對此不作限制。進一步地,參照圖2和圖3,每一出風口121處設有一導風板7,導風板7與殼體1樞接,以活動打開或關閉對應的出風口121。本實施例中,參照圖5,導風板7的兩端分設有第一連接臂71和第二連接臂72,第一連接臂71和第二連接臂72呈類“L”型,第一連接臂71的自由端設有第一連接柱711,第二連接臂72的自由端設有第二連接孔721,對應的,參照圖6,底盤12的安裝柱122的朝向容置腔內的兩柱側面分設有對應第一連接柱711的第一連接孔122a,以及對應第二連接孔721的第二連接柱122b,而圍板123的兩端也分設有一第一連接孔122a和第二連接柱122b;三個導風板7的第一連接柱711和第二連接孔721分別樞接于對應的第一連接孔122a和第二連接柱122b,以實現導風板7相對出風口121的轉動開閉??梢岳斫猓绱嗽O置,一方面,在空調室內機未工作時,導風板7能更好地保護空調室內機的內部結構,增強空調室內機的外觀完整性;另一方面,在空調室內機工作時,導風板7也能對出風口121的送風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需要說明的是,本設計不限于此,于其他實施例中,導風板7也可通過其他方式樞接于殼體1。本實施例中,殼體1還包括面板13和滑動結構,面板13通過滑動結構可移動地設在面框11前側,并可移動打開和關閉進風口111??梢岳斫?,增設可關閉進風口111設置的面板13,在空調室內機未工作時,面板13能更好地保護空調室內機的內部結構,同時也增強了空調室內機的外觀完整性。具體地,參照圖7,面框11的前框面設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槽112,面板13的后表面對應滑槽112設有滑塊131,滑塊131與滑槽112滑動配合;滑塊131于滑槽112內左右滑動,帶動面板13相對面框11左右運動,以打開或關閉進風口111,當然,空調室內機還包括一驅動滑塊131滑動的驅動裝置??梢岳斫猓瑝K131與滑槽112的連接是現有技術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活動連接方式,結構簡單、穩(wěn)定,應用在本實用新型中,能方便地實現面板13打開或關閉進風口111。需要說明的是,本設計不限于此,于其他實施例中,滑槽112也可于面框11的前框面沿上下方向延伸,滑塊131于滑槽112內上下滑動,帶動面板13相對面框11上下滑動,以打開或關閉進風口111。另一實施例中,面板13樞接于面框11,以活動打開或關閉進風口111。具體地,面框11的前框面的上端設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軸套(圖未示),面板13的后表面的上端設有與軸套延伸方向一致的轉軸(圖未示),轉軸插設于軸套內轉動,以帶動面板13向上轉動打開進風口111或向下轉動關閉進風口111,當然,空調室內機還包括一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需要說明的是,本設計不限于此,于其他實施例中,軸套也可設于面框11的前框面的下端、左端或右端,相應的,轉軸設于面板13上與該軸套對應的其他位置。本實施例中,進一步地,離心風輪3沿軸向的厚度范圍為30mm~50mm??梢岳斫?,離心風輪3的厚度過小,離心風輪3的輪周面的出風面積過小,以致空調室內機的出風量過小,送風效果差;離心風輪3的厚度過大,不利于空調室內機整機的薄型設置。另外,本實施例中,為了降低離心風輪3的工作噪音,在容置腔內空間允許的情況下,使離心風輪3的轉動半徑最大。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空調器,該空調器包括空調室外機和空調室內機,該空調室內機的具體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由于本空調室內機采用了上述所有實施例的全部技術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