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軸流風機,具體指一種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及吸油煙機。
背景技術:
為提高吸油煙機的吸排效果,人們研發(fā)了人造龍卷風裝置用于輔助常規(guī)的離心風機吸排油煙。目前油煙機用龍卷風裝置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額外設置至少兩組風機,一組用于吹風,一組用以送風;該結構添加部件較多,結構復雜,且囿于吸油煙機的內部空間,龍卷風效果較弱。再就是通過噴射器向吸油煙機原有的風道內噴射氣流,利用噴射氣流帶動油煙上行,配合離心風機;該結構能耗高且噪音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提供一種龍卷風效果好且結構簡單的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顯著改善吸油煙機的吸排效果的帶有人造龍卷風裝置的吸油煙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第一風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風葉的外側同軸驅動連接有第二風葉,所述第一風葉和所述第二風葉的旋向相反;
所述第一風葉容置在第一套筒內,或者所述第一風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端口上;
所述第一套筒外套設有第二套筒;
所述第二風葉容置在所述第一套筒與第二套筒之間的風道內,或者所述第二風葉設置在所述風道的端口上。
較好的,所述風道的的橫截面積自進風口至出風口逐漸變大,以使出口氣流加速,同時形成較強的旋轉風幕,用于罩住待吸排氣流,進一步增強龍卷風的吸排效果。
滿足所述風道的上端口的橫截面積大于風道下端口的橫截面積的結構有多種,例如喇叭形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較好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側壁縱截面可以呈S形;該結構對風道內氣流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導向和加速作用,且氣流阻力小。
為方便第二風葉的定位,可以在所述第一風葉的外端緣連接有第一套圈,所述第二風葉連接在所述第一套圈上;所述第一套圈能轉動地連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小口;
所述第二套筒支撐設置在多塊間隔設置的支撐件上,各所述支撐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口面積小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口面積。喇叭狀的第一套筒能夠對第二套筒所吹送氣流進行引導,形成外擴的風幕,同時第二套筒與第一套筒的風道出口變小,能夠加速氣流的流速,進一步增強風幕和龍卷風的效果。
所述第二套筒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套筒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二套筒套設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上部外側。該結構更有利于形成強力風幕,從而罩住其下方所對應的器具。
較好的,所述第一套筒的錐角可以為60~120°。
更好地,還可以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間還設有中間套筒,所述中間套筒容置在所述風道內并位于所述第二風葉的下方;
所述第二套筒與所述中間套筒的下端口之間形成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一套筒與所述中間套筒的下端口之間形成第二出風口;
所述第二出風口的送風方向相對于鉛垂線的夾角β小于所述第一出風口相對于鉛垂線的夾角α。
所述夾角α為30~60°,所述夾角β為20~50°,并且所述α-β為5~10°。
所述第二套筒的上端口面積小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下端口面積,并且所述第二套筒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中間套筒的高度。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電機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支撐件,較好的,可以在所述第一套圈上設有支架,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支架上。該方案電機的位置及裝配結構對龍卷風的干擾最小。
上述各方案中的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可以根據(jù)需要配套任意的設備使用,尤其適合配套在吸油煙機上使用。
使用上述一種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的吸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連接吸油煙機的蝸殼入口或集煙腔入口;所述第一風葉向上吹風,所述第二風葉向下吹風。
較好的,所述蝸殼入口或所述集煙腔入口與所述第一套筒之間還可以連接有連接套筒,以降低龍卷風的產(chǎn)生位置,從而進一步提升油煙吸排效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及吸油煙機通過一個風機同時驅動兩組旋向相反的風葉轉動,配合套筒產(chǎn)生龍卷風,避免了多個風機的使用,大大簡化了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的結構,減小了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的體積;將該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應用于吸油煙機上,配合吸油煙機離心風機,能夠將油煙罩住并在風罩內形成向上快速流動的渦旋,幫助離心風機的吸排,顯著改善油煙的吸排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縱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分解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各風道內氣流的流動方向示意圖(正視方向);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各風道內氣流的流動方向示意圖(俯視方向);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使用狀態(tài)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中間套筒裝配結構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6所示,該具有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的吸油煙機包括:
蝸殼91,蝸殼91內設有離心風機92,蝸殼的入口上連接有連接套筒9,連接套筒9的下方連接有能產(chǎn)生人造龍卷風的風機。
該能產(chǎn)生人造龍卷風的風機包括與連接套筒9相連接的第一套筒4。
連接套筒9還可以設置在吸油煙機的集煙腔的入口與第一套筒4之間。
電機1,設置在支架10上,本實施例中,支架10設置在第一套圈6上,電機1的輸出軸驅動連接第一風葉2。
支架10還可以根據(jù)需要設置在配套使用的設備上。
第一風葉2的外端緣連接第一套圈6,第一套圈6的外周壁上連接有第二風葉3。本實施例在第二風葉3的外端緣還連接有第二套圈13;也可以根據(jù)需要不設置第二套圈13。
電機1驅動第一風葉2轉動,第一風葉2帶動第一套圈6轉動,第一套圈6帶動第二風葉3和第二套圈13一起轉動。
本實施例中第一風葉2和第二風葉3的旋向相反,從而使第一風葉2向上吹風,第二風葉3向下吹風。
第一套圈6能轉動地設置在第一套筒4的上端口上,從而使第一風葉2對向第一套筒4的內腔。第一套筒4為喇叭狀,第一套筒4的上端口為小口,下端口為大口。
第一套筒4的縱截面?zhèn)缺谶€可以根據(jù)需要設計為其它形狀,例如波浪形、折角形或者弧形等等,使風道14的上端口面積大于下端口的面積且有利于增加風速即可。
第一套筒4的外側壁上間隔設有多塊支撐件7;第二套筒5套設在第一套筒4外并支撐設置在各支撐件7上。
本實施例中,第二套筒5的高度小于第一套筒4的高度,第二套筒5套設在第一套筒4的上部外側。
第二風葉3容置在第二套筒5與第一套筒4和連接套筒9之間的風道14內。
工作時,電機1同時驅動第一風葉2和第二風葉3轉動;第二風葉3轉動所產(chǎn)生的氣流從風道14內向下吹出,由于風道14自上至下橫截面逐漸變小,因此氣流的流速在風道的出口得到加速,風道內吹出的氣流沿第一套筒4的外壁螺旋轉動,沿著第一套筒4的斜面向下形成旋轉風幕,將下方的油煙罩住,有效避免油煙外泄,并產(chǎn)生正壓;與此同時,第一風葉2轉動產(chǎn)生向上抽吸的氣流,在風幕內產(chǎn)生負壓;正壓和負壓共同作用,形成由外而內向上快速流動的渦旋,產(chǎn)生龍卷風,將風幕內罩住的油煙向上抽吸,在離心風機92的抽吸下油煙被排出。
實施例2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可形成人造龍卷風的風機結構中:
第一套筒4和第二套筒5之間還設有中間套筒7,中間套筒7容置在風道14內并位于第二風葉3的下方,中間套筒7固定在支撐件41上。
第二套筒5與中間套筒7的下端口之間形成第一出風口81,第一套筒4與中間套筒7的下端口之間形成第二出風口82;
第二出風口82的送風方向相對于鉛垂線的夾角β小于所述第一出風口81相對于鉛垂線的夾角α。
夾角α為40°,所述夾角β為30°,并且所述α-β為10°。
第二套筒5的上端口面積小于第二套筒5的下端口面積,并且第二套筒5的高度大于第一套筒4和中間套筒7的高度。
工作時,第二風葉3旋轉所產(chǎn)生的氣流一部分從第一出風口81送出,在下方形成旋轉的氣流罩,對下方的煙霧產(chǎn)生正壓;另一部分從第二出風口82送出,將煙霧向中心位置微微收攏,防止煙霧在正壓氣流的作用下散開;第一風葉產(chǎn)生的氣流從第一套筒4的空腔內向上抽吸,在中部產(chǎn)生負壓;兩者配合作用,形成由外而內向上快速流動的渦旋,產(chǎn)生龍卷風效果;并且,本實施例中的龍卷風裝置不會打散待抽吸的煙霧,抽吸效果更好。
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