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具備:隔開鼓風室(70)和設備室(80)的隔板(5)、具有總管(7)的熱交換器(1)、設置了隔板(5)和熱交換器(1)的基板(3)、被安裝在總管(7)的一部分上、利用該部分覆蓋總管(7)的第一隔離件(15)以及被安裝在第一隔離件(15)上、通過該第一隔離件(15)固定熱交換器(1)的固定件(17),第一隔離件(15)由樹脂或比形成熱交換器(1)的金屬更低級的金屬形成。
【專利說明】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例如安裝交叉翅片配管式熱交換器,該交叉翅片配管式熱交換器具備由使用鋁材料的翅片和使用銅材料的圓形配管構成的熱交換部和設在翅片端面的熱交換器側面板。
[0003]該交叉翅片配管式熱交換器的下表面是由寬度一樣的平坦翅片構成的無層差的平坦面,因此,交叉翅片配管式熱交換器被以在基板上與翅片進行面接觸的狀態(tài)安裝于室外機。
[0004]另外,隔開設備室與鼓風室的隔板被螺紋固定在基板上,背面板被螺紋固定在基板上,該隔板和該背面板在熱交換器側面板接觸。并且,利用設置在各個接觸面的螺孔部分進行螺紋固定,從而可以定位熱交換器的端面并穩(wěn)定地與框體固定。
[0005]另一方面,現有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有些安裝了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所述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將多個扁平配管和位于相鄰扁平配管之間的波紋翅片配置在兩根圓筒形的總管之間。這樣的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的四角上的圓筒形的總管的端部相對翅片的最上面、最下面產生凸狀的層差。因此,如果將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直接設置在基板上,則只有圓筒形的總管的凸部的下表面接觸,因此組裝時不穩(wěn)定。
[0006]目前有這樣的技術,即:通過將這樣的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的總管固定在設于基板的凹部,發(fā)揮在總管與扁平配管產生層差的結構特點,相對空氣調節(jié)器的框體進行定位(例如專利文獻I)。
[0007]另外,目前還有這樣的技術,即:將用鋁作為散熱片及配管的材料的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經由以與鋁相比電位更低的金屬(離子化傾向更高的金屬)構成的隔離件固定在室外機上,以便防止與構成室外機框體的鐵之間發(fā)生的電蝕導致鋁管出現點腐蝕(例如專利文獻2)。
[0008]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45029號公報([0042]、圖5)
[0009]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479207號公報([0011]、圖1)
[0010]但是,專利文獻I所示的室外機只在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的下端兩點被定位,因此形成以下端為支點而上端部不被約束的自由狀態(tài)。因此,具有以下問題,即:在被相對基板傾斜地安裝或在運輸時或運轉時熱交換器振動搖擺的情況下,過度的應力作用于所連接的制冷劑配管,制冷劑配管發(fā)生開裂,發(fā)生制冷劑泄漏或產生異響等故障。
[0011]另外,專利文獻I所示的室外機如果是使由鋁制的散熱片和配管構成的并行配管式熱交換器例如與鐵制的框體直接接觸并固定,則在水分等介于接觸部分的情況下,將成為異種金屬接觸。這樣,具有以下問題,即:在相對于鐵電位更低的鋁上發(fā)生電蝕,在總管或扁平配管上發(fā)生點腐蝕而導致制冷劑泄漏。
[0012]另外,專利文獻2所示的室外機具有這樣的問題,即:在市場上進行維修時或制造時,利用噴槍對熱交換器附近的配管進行釬焊時,噴槍的熱造成熱交換器變形而熔化。
【發(fā)明內容】
[0013]本發(fā)明是以上述課題為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得到抑制熱交換器電蝕的可靠性聞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
[0014]本發(fā)明的一種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該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具備:隔板,該隔板隔開鼓風室和設備室;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具有總管;基板,該基板設置了所述隔板以及所述熱交換器;第一隔離件,該第一隔離件安裝在所述總管的一部分上,并在該部分覆蓋所述總管;以及固定件,該固定件安裝在所述第一隔離件上,并經由該第一隔離件固定所述熱交換器;所述第一隔離件由樹脂或比構成所述熱交換器的金屬更低的金屬構成。
[0015]根據本發(fā)明,固定件經由第一隔離件被安裝在總管上。因此,可以得到抑制熱交換器電蝕的可靠性高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的立體圖。
[0017]圖2是搭載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的正視圖。
[0018]圖3是搭載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圖。
[0019]圖4是搭載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所安裝的第一隔離件的示意圖。
[0020]圖5是搭載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所安裝的第一隔離件的俯視圖。
[0021]圖6是搭載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所安裝的第一隔離件的正視圖,是圖5的Z-Z剖視圖。
[0022]圖7是搭載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所安裝的固定件的示意圖。
[0023]圖8是放大表不搭載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安裝了第一隔離件和固定件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24]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的部分立體圖。
[0025]圖10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搭載在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圖。
[0026]圖11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搭載在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所安裝的第二隔離件的立體圖。
[0027]圖12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搭載在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上的熱交換器所安裝的第二隔離件的俯視圖。
[0028]圖13是圖12的Y-Y剖視圖。
[0029]圖14是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的立體圖。
[0030]圖15是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的側視圖。[0031]圖16是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第一實施方式
[0033]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的立體圖。
[0034]圖2是安裝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正視圖。
[0035]基于圖1和圖2就室外機100的結構和作用進行說明。
[0036]如圖1所示,室外機100具備熱交換器1、基板3、背面板4、隔板5和螺釘6。
[0037]熱交換器I例如由鋁制的并行配管型熱交換器構成,被設置在室外機100的背面?zhèn)蒛。后面將就熱交換器I進行具體說明。基板3是上面開口的箱形,構成室外機100的底部。在基板3上載置被收容在室外機100內的熱交換器I等部件。背面板4是構成室外機100的側面部和背面部的一部分的板。隔板5是隔開設置風扇(省略了圖示)等的鼓風室70和設置壓縮機(省略了圖示)等的設備室80的板。螺釘6是用于連接室外機100內部的多個零件的部件。
[0038]另外,這樣彼此固定室外機100內部的多個零件的機構不僅限于螺釘6,也可以例如加工多個零件使其卡合來實現固定。另外,圖1所示的多個螺釘6例示出了設置于室外機100內部的螺釘6,并不限制螺釘6的數量。螺釘6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固定機構”。
[0039]如圖2所示,熱交換器I具有總管7a、7b、扁平配管10、散熱片11、側板12以及總管隔板13。
[0040]總管7a、7b是分別設置在熱交換器I的兩端的圓筒形的配管,被彼此平行地配置。在總管7a上連接入口配管8和出口配管9,所述入口配管8與連接壓縮機的排出配管(省略了圖示)連接,所述出口配管9與拉深部(省略了圖示)的拉深配管(省略了圖示)連接,從而形成制冷劑回路。入口配管8和出口配管9向著設備室80側突出。另外,如果使制冷劑的流動反轉,則入口配管8就與拉深部的拉深配管連接,出口配管9就與上述排出配管連接。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總管7a、7b統(tǒng)稱為總管7。
[0041]扁平配管10被在總管7a、7b之間配置多個,是與總管7a、7b垂直、即在總管7a、7b的長度方向被等間隔地平行配置的配管,使制冷劑流通的流路被設置在內部。總管7和扁平配管10例如利用釬焊材料接合,從而連通總管7內部和各扁平配管10內部。散熱片11是被設置在各扁平配管10的兩面的、例如波紋狀的翅片,被具有規(guī)定間隔地在水平方向配置多個。
[0042]側板12用于抑制散熱片11的變形,被配置在最外側(圖2的最上層、最下層)的散熱片11的單面,總管隔板13是為了在熱交換器I內部進行高效率的熱交換的部件,被設置在總管7a的內部。總管隔板13位于低于入口配管8且高于出口配管9的位置。
[0043]以下,就將熱交換器I作為冷凝器使用時的制冷劑的流動進行說明。
[0044]首先,制冷劑在排出配管內部流動,按照箭頭14a (紙面的上方向)的方向流入入口配管8的內部,經由熱交換器I內的總管7a流入扁平配管10的內部。具體是,制冷劑在被總管7a內部的總管隔板13隔開的上部空間內被分配后在各扁平配管10中流動。
[0045]然后,流入扁平配管10內部的制冷劑向著箭頭14b (紙面的右方向)的方向流動后向著總管7b,流入總管7b。在總管7b內流動的制冷劑向箭頭14c (紙面的下方向)的方向流動,重新流入扁平配管10內部。在總管7b內部,向著箭頭14b (紙面的右方向)流動后來自扁平配管10的制冷劑被分流,被分配到與出口配管9連通的扁平配管10。
[0046]然后,重新流入扁平配管10內部的制冷劑向著箭頭14d (紙面的左方向)的方向流動后向著總管7a,從出口配管9向箭頭14e (紙面的左方向)流動,形成冷凝制冷劑。
[0047]另外,在將熱交換器I作為蒸發(fā)器使用的情況下,制冷劑向著與將熱交換器I作為冷凝器使用時的相反方向流動。即,制冷劑按照出口配管9、總管7a、扁平配管10、總管7b、扁平配管10、總管7a、入口配管8的順序流動。
[0048]另外,總管7、入口配管8、出口配管9、扁平配管10、散熱片11、側板12以及總管隔板13的材質全都是由鋁材或者比后述的固定件17更低的金屬構成。
[0049]另外,扁平配管10與散熱片11、散熱片11與側板12以及總管7與入口配管8與出口配管9都通過釬焊材料接合。
[0050]圖3是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立體圖。
[0051]如圖3所示,在總管7a的上端安裝第一隔離件15a,在總管7a的下端安裝第一隔離件15b。第一隔離件15在將后述的固定件17固定在熱交換器I上時,介于熱交換器I與固定件17之間。以下有時將第一隔離件15a、15b統(tǒng)稱為“第一隔離件15”。
[0052]另外,在圖3中,為了便于說明,只圖示了在總管7a的上端和下端安裝了第一隔離件15a、15b,但總管7b當然也同樣安裝了第一隔離件15a、15b。通過在總管7b的下端也安裝第一隔離件15,在將熱交換器I放置在基板3上時,被分別安裝在總管7a、7b下端的第一隔離件15a、15b接觸,因此可以在保持熱交換器I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組裝室外機100。
[0053]另外,以第一隔離件15a被設置在總管7a的上端、第一隔離件15b被設置在總管7a的下端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不受此限制,例如第一隔離件15也可以被設置在比總管7a的上端和下端更靠近中央的位置,第一隔離件15的數量也不局限于兩個。
[0054]圖4是安裝于被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第一隔離件15的立體圖。
[0055]如圖4所示,第一隔離件15具有形成了將總管7夾入的空心而被分成了兩叉的形狀(之后將就具體形狀進行說明),例如由樹脂材料的部件構成。另外,第一隔離件15不局限于樹脂材料,也可以是與熱交換器I的材質(鋁)相比電位更低的金屬。
[0056]第一隔離件15被構成為可以從外側將總管7夾入。第一隔離件15由本體部15A和總管保持部15B構成,所述本體部15A由正面部15e、背面部15f、外面部15g、上面部15h以及下面部15i構成,所述總管保持部15B由正面?zhèn)妊由觳?5j、背面?zhèn)妊由觳?5k以及形成在正面?zhèn)妊由觳?5j與背面?zhèn)妊由觳?5k之間的總管插入槽15c構成。
[0057]正面?zhèn)妊由觳?5j是延伸正面部15e的一個端部而構成的,背面?zhèn)妊由觳?5k是延伸外面部15g的一個端部而構成的。正面?zhèn)妊由觳?5j、背面?zhèn)妊由觳?5k比正面部15e、背面部15f更薄地形成,可彈性變形。上面部15h形成為,正面?zhèn)妊由觳?5j與背面?zhèn)妊由觳?5k之間比總管7更細,正面部15e和背面部15f之間與總管7的外徑一樣。在此,第一隔離件15構成為可以從外側相對總管7拆裝。
[0058]在第一隔離件15的外表面形成螺孔16 (圖3的螺孔16a、16b),被與后述的固定件17進行螺紋固定。螺孔16被形成未到達內表面的深度,即使將螺釘6插入螺孔16,也不會貫通到內表面。因此,即使由于使用廉價的鐵制螺釘6而出現生銹,也可以抑制含有作為與鋁相比電位更高的金屬(離子化傾向更低的金屬)的鐵離子的水分到達熱交換器I。[0059]第一隔離件15b被安裝成在將熱交換器I組裝在室外機100上時在基板3接觸,與基板3接觸的面形成大于總管7的底面的面積。因此,熱交換器I不會傾斜,可以穩(wěn)定地組裝室外機100。
[0060]圖5是安裝于被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第一隔離件15的俯視圖。
[0061]如圖5所示,在第一隔離件15上形成圓筒形的總管插入槽15c。另外,在總管插入槽15c上突出地設置多個肋15d,其數量例如是三個。
[0062]若連接各肋15d的頂點的面形成圓周,作為該圓周的圓的直徑被形成為與總管7的直徑相同。因此,在將第一隔離件15a、15b與總管7嵌合時,肋15d推壓總管7,因此在制造時第一隔離件15不會從總管7脫落。另外,肋15d的數量不局限于三個。
[0063]圖6是安裝于被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第一隔離件15的正視圖,是圖5的Z-Z剖視圖。
[0064]如圖6所示,圖6中的(O相當于總管7突出的長度。
[0065]圖7是安裝于被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固定件17的示意圖。
[0066]如圖7所示,固定件17是形成了螺孔17a、17b、入口配管插通孔18和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截面為-字形的部件。固定件17例如使用廉價的可以保持強度的鐵等金屬。固定件17用于覆蓋第一隔離件15的一部分并固定熱交換器I。
[0067]螺孔17a、17b被形成在固定件17的上端附近和下端附近,形成可供螺釘6插通的大小。
[0068]入口配管插通孔18例如是被形成在中央稍上方的橢圓形的孔,供入口配管8插通。出口配管插通孔19例如是被形成在下端附近的圓形孔,供出口配管9插通。
[0069]圖8是放大表不在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安裝了第一隔離件15和固定件17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70]如圖8所示,固定件17被安裝在第一隔離件15a、15b上,在上下方向覆蓋總管7和第一隔離件15a、15b。
[0071]在此,固定件17由比鋁電位更高的金屬構成,因此為了防止與總管7、入口配管8以及出口配管9接觸而需要保持距離地配置。因此,固定件17的-字形的一條邊的長度大于總管7的直徑。
[0072]另外,在入口配管8、出口配管9的形狀是直管的情況下,入口配管插通孔18和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形狀例如可以形成為圓形或四邊形。在入口配管8、出口配管9的形狀是彎管的情況下,入口配管插通孔18和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形狀例如形成為橢圓形或長方形。即,根據入口配管8、出口配管9的形狀決定入口配管插通孔18和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形狀即可。
[0073]另外,基于入口配管8和出口配管9的直徑大小來設計入口配管插通孔18和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大小。具體是,入口配管插通孔18的大小被設計成,在將固定件17安裝在第一隔離件15上時入口配管8與固定件17不接觸,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大小被設計成,在將固定件17安裝在第一隔離件15上時出口配管9與固定件17不接觸。
[0074]另外,在固定件17被螺紋固定在熱交換器I上的狀態(tài)下開始空氣調節(jié)器的運轉,為了即使入口配管8和出口配管9進行振動等也不與固定件17接觸,最好將入口配管插通孔18和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尺寸分別設計成大于入口配管8和出口配管9的直徑。[0075]以下,就固定件17向熱交換器I的安裝進行說明。
[0076]首先,在將入口配管8和出口配管9分別插通在入口配管插通孔18和出口配管插通孔19的狀態(tài)下,使固定件17分別與第一隔離件15a、15b緊密接合。
[0077]然后,在該緊密接合的狀態(tài)下,將螺釘6依次插通于固定件17的螺孔17a、第一隔離件15的螺孔16a,同樣將螺釘6依次插通于固定件17的螺孔17b、第一隔離件15的螺孔16b。
[0078]通過這樣,完成固定件17向熱交換器I的安裝。
[0079]另外,固定件17的材質使用熔點比鋁高、廉價、耐熱性高的鐵材料。因此,在市場上進行維修時或制造時,利用噴槍對熱交換器I附近的配管進行釬焊時,可以防止鋁制的熱交換器I因噴槍的熱而發(fā)生變形或熔化。因此,可以抑制由于過失而導致鋁管熔化。
[0080]如上所述,室外機100具備:隔開鼓風室70和設備室80的隔板5、具有總管7的熱交換器1、載置隔板5和熱交換器I的基板3、安裝在總管7的一部分上并在該部分覆蓋總管7的第一隔離件15、以及被安裝在第一隔離件15上并經由第一隔離件15固定熱交換器I的固定件17,第一隔離件15由樹脂或與構成熱交換器I的金屬相比更低的金屬構成。為此,固定件17經由第一隔離件15被安裝在總管7上。因此,可以抑制鋁制的熱交換器I的電蝕,可得到可靠性高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
[0081]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構成為,總管7相互平行地被分別設置在熱交換器I的兩端,第一隔離件15被安裝在各總管7的下端。
[0082]因此,利用第一隔離件15彌補熱交換器I的結構上的特點,從而在制造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時,形成設置在基板3上的熱交換器I自立的狀態(tài)。因此,可以使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的組裝更容易。
[0083]因此,即使在運輸或運轉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期間受到過度的撞擊或振動,熱交換器I也不會搖擺,因此可以提供在產品的整個使用周期長期可靠的空氣調節(jié)器。
[0084]第二實施方式
[0085]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的部分立體圖。
[0086]如圖9所示,在基板3的前面?zhèn)鹊牧⑵鸩啃纬陕菘?a,在隔板5的前面?zhèn)认虏啃纬陕菘?a。因此,在使基板3的前面?zhèn)鹊牧⑵鸩康谋趁媾c隔板5的前面?zhèn)认虏拷佑|的狀態(tài)下,將螺釘6依次插通在螺孔3a、5a,從而可以固定基板3和隔板5。
[0087]另外,在隔板5的背面形成螺孔5c、5d,在固定件17的前面形成螺孔17c、17d。因此,在使基板3的背面與隔板5的前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將螺釘6依次插通于螺孔5c、17c,將螺釘6同樣依次插通于螺孔5d、17d,從而可以固定隔板5和固定件17。
[0088]如上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的基板3與隔板5通過螺釘6固定,隔板5與固定件17通過螺釘6固定。S卩,隔板5通過多個螺釘6被固定在基板3和固定件17上。因此,熱交換器I不直接接觸基板3和隔板5地被固定。因此,可以防止鋁制的熱交換器I的電蝕,可得到可靠性高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
[0089]第三實施方式
[0090]圖10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安裝于搭載在空氣調節(jié)器上的室外機100的熱交換器I的立體圖。
[0091]如圖10所示,在側板12a的上表面安裝第二隔離件23a,在側板12b的下表面安裝第二隔離件23b,各隔離件例如由-字形的樹脂制的部件構成。第二隔離件23a、23b位于兩個總管7之間。另外,“ ^字形”是指形成片假名“ 口 ”形的形狀。
[0092]另外,有時將側板12a、12b統(tǒng)稱為“側板12”。另外,有時將第二隔離件23a、23b統(tǒng)稱為“第二隔離件23”。
[0093]圖11是安裝于被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第二隔離件23的立體圖。
[0094]圖12是安裝于被搭載在室外機100上的熱交換器I的第二隔離件23的俯視圖。
[0095]圖13是圖12的Y-Y剖視圖。
[0096]如圖11所示,第二隔離件23被形成為與基板3接觸的面的寬度大于側板12的底面,與地板3接觸的接觸面積變大。因此,當第二隔離件23被安裝在側板12的下端而與基板3接觸時,熱交換器I被穩(wěn)定地安裝在室外機100內。
[0097]如圖12所示,在第二隔離件23a、23b的內面為了嵌入側板12和散熱片11部而設置2字形的側板插入槽24。在側板插入槽24的前端設置前端面25A、25B。在前端面25A、25B上分別設置向著內側突出的肋25a、25b。肋25a、25b的距離與側板12的寬度相同。因此,在使第二隔離件23與側板12嵌合時,肋25與側板12摩擦接觸,可以抑制在制造時第二隔離件23脫落。
[0098]如圖13所示,第二隔離件23的高度方向的厚度(從底部到底面25C的距離)被形成為規(guī)定的口尺寸。口尺寸與圖4所示的第一隔離件15的4厚度相同。
[0099]因此,如果在總 管7a、7b上分別安裝第一隔離件15b,而且在側板12b上安裝第二隔離件23b,則消除了在總管7的下端部和側板12b的下端部產生的凸形的層差。
[0100]如上所述,第三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是一對總管7被設置在熱交換器I的兩端,第一隔離件15被分別安裝在總管7的下端,熱交換器I具備沿著一對總管7的長度方向延伸并使一對總管7的內部連通的多個扁平配管10、和被分別設置在多個扁平配管10中的最外側上方和外側下方的扁平配管10上的側板12,分別設置被安裝在各側板12的一部分上并在該部分覆蓋側板12的第二隔離件23,熱交換器I經由被分別安裝在總管7的下端的第一隔離件15b和安裝在設于外側下方的扁平配管10上的側板12b上的第二隔離件23b被載置在基板3上,熱交換器I的下端被保持水平。因此,熱交換器I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被載置在基板3上。另外,熱交換器I的下端不局限于保持完全水平,也可以稍微傾斜地載置在基板3上。
[0101]第四實施方式
[0102]圖14是室外機100的立體圖。
[0103]圖15是室外機100的側視圖。
[0104]如圖14所示,在熱交換器I的前面?zhèn)仍O置電機固定件26。
[0105]電機固定件26用于支撐電機40,例如是從側面看呈大致-字形的部件。電機固定件26在其下部被與基板3螺紋固定,在其上部被與構成室外機100的前面的前面部27螺紋固定。因此,基板3和前面部27經由電機固定件26被牢固地固定。
[0106]在此,電機固定件26使用廉價、可保持強度的鐵等金屬,但由于是電位比鋁高的金屬,所以最好不與熱交換器I直接接觸地固定。因此,熱交換器I經由第三實施方式所示的第二隔離件23a被安裝在電機固定件26上。
[0107]以下,就熱交換器I的第二隔離件23和電機固定件26的固定方法進行說明。[0108]如圖15所示,在電機固定件26的下部設置L字形的接觸部26a,推壓第二隔離件23的前面。另外,設置在基板3側面的拉深部3b推壓第二隔離件23的前面的相反側的背面。因此,第二隔離件23b被接觸部26a和拉深部3b壓住,熱交換器I的下部被電機固定件26固定在室外機100上。
[0109]另外,在電機固定件26上設置有-字形的卡鉤26b??ㄣ^26b的內側寬度與第二隔離件23a的外側寬度相同。因此,卡鉤26b和第二隔離件23a被不會晃動地裝配。
[0110]在電機固定件26的上側,設置位于卡鉤26b的相反側的L字形的固定部26c。固定部26c被螺紋固定在前面部27。因此,設在電機固定件26上的卡鉤26b固定熱交換器I的上部。
[0111]如上所述,第四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具備支撐電機40的電機固定件26、和設置在電機固定件26的前面?zhèn)鹊那懊娌?7,電機固定件26被固定在基板3和前面部27,經由第二隔離件23被固定在熱交換器I上。因此,熱交換器I經由第二隔離件23被固定在固定于基板3和前面部27上的電機固定件26上。
[0112]第五實施方式
[0113]圖16是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的立體圖。
[0114]如圖16所示,以組合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的狀態(tài)將熱交換器I搭載在室外機100上。因此,熱交換器I在基板3上保持自立的狀態(tài),因此室外機100的組裝變得更容易。
[0115]另外,熱交換器I不與以電位比鋁更高的金屬構成的隔板5、前面部27等部件直接接觸,而在熱交換器I的上部和下部都被牢固地固定。因此,熱交換器I不會相對基板3傾斜,可以保持穩(wěn)定的組裝狀態(tài),另外,空氣調節(jié)器即使在運輸途中或運轉中受到過度的撞擊或振動,也可以抑制熱交換器I擺動。因此,可以提供長期可靠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
[0116]另外,通過安裝在總管7上的固定件17和電機固定件26,可以使得使用了鋁的熱交換器I的上部和下部的至少四處不與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100的框體接觸地進行定位固定。
[0117]因此,即可以避免熱交換器I的電蝕,而且能夠不使熱交換器I相對基板3傾斜地保持穩(wěn)定的組裝性。
[0118]本發(fā)明可以應用于例如具備翅片和配管材料都使用了鋁或鋁合金的全鋁制的熱交換器的房間空調、箱型空調等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
[0119]附圖標記說明
[0120]I熱交換器,3基板,3a螺孔,3b拉深部,4背面板,5隔板,5a、5c、5d、6螺釘,7、7a、7b總管,8入口配管,9出口配管,10扁平配管,11散熱片,12、12a、12b側板,13總管隔板,14a、14b、14c、14d、14e箭頭,15、15a、15b第一隔離件,15c總管插入槽,15d肋,15e正面部,15f背面部,15g外面部,15h上面部,15?下面部,15 j正面?zhèn)妊由觳浚?5k背面?zhèn)妊由觳浚?51空心部,15A本體部,15B總管保持部,16、16a、16b螺孔,17固定件,17a、17b、17c、17d螺孔,18入口配管插通孔,19出口配管插通孔,23、23a、23b第二隔離件,24側板插入槽,25、25a、25b第二隔離件的肋,25A、25B前端面,25C底面,26電機固定件,26a推壓部,26b卡鉤,26c固定部,27前面部,40電機,70鼓風室,80設備室,100室外機。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該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具備: 隔板,該隔板隔開鼓風室和設備室; 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具有總管; 基板,該基板設置了所述隔板以及所述熱交換器; 第一隔離件,該第一隔離件安裝在所述總管的一部分上,并在該部分覆蓋所述總管;以及 固定件,該固定件安裝在所述第一隔離件上,并經由該第一隔離件固定所述熱交換器; 所述第一隔離件由樹脂或比構成所述熱交換器的金屬更低的金屬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截面是-字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總管上安裝有在內部與該總管連通的入口配管以及出口配管, 在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供所述入口配管插通的入口配管插通孔, 在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供所述出口配管插通的出口配管插通孔, 在所述入口配管插通于所述入口配管插通孔、所述出口配管插通于所述出口配管插通孔的狀態(tài)下,所述固定件經由所述第一隔離件固定所述熱交換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通過多個固定機構固定在所述基板以及所述固定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總管在所述熱交換器的兩端設置一對, 所述第一隔離件分別安裝在各所述總管的下端, 所述熱交換器具備多個扁平配管和側板, 所述多個扁平配管沿著一對所述總管的長度方向延伸,并使一對所述總管的內部連通, 所述側板分別設置在所述多個扁平配管之中的最外側上方以及外側下方的扁平配管上, 分別設置有安裝在各所述側板的一部分上并在該部分覆蓋各所述側板的第二隔離件,所述熱交換器經由分別安裝在各所述總管的下端上的第一隔離件以及安裝在設置于所述外側下方的扁平配管的所述側板上的所述第二隔離件被載置于所述基板,所述熱交換器的下端被保持成水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調節(jié)器的室外機具備: 電機固定件,該電機固定件支撐電機;和 前面部,該前面部設置在所述電機固定件的前面?zhèn)龋? 所述電機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基板以及所述前面部,經由所述第二隔離件固定于所述熱交換器。
【文檔編號】F24F1/16GK103925654SQ201310629152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fā)明者】小田木廣征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