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炒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爐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余熱利用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炒爐。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的炒爐見圖1至圖3所示, 一般是在炒爐10的上面直接放置炒 鍋20,爐頭12燃燒產(chǎn)生的火焰向上到達炒鍋20的底部,而爐頭12燃燒產(chǎn)生 的火焰的熱氣就沿著通道11直接排出外界。這樣的結構使得熱氣里帶有的熱 能沒有得以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并且還造成了高溫的使用環(huán)境,使炒爐 操作者如廚師不適。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炒爐沒有充分利 用到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里帶走余熱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利用余熱的炒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炒爐,包括爐 體,所述爐體設置有燃燒裝置,所述爐體包括將所述燃燒裝置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 的能量吸收的吸熱裝置,所述吸熱裝置為將吸收的能量傳導給水的吸熱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吸熱裝置包括導入所述燃燒裝置燃燒產(chǎn) 生的熱氣的通道和圍繞所述通道的水箱。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水箱設置有入水口和將熱氣能量吸收后 變熱的熱水導出的出水口。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爐體設置有儲存來自所述出水口熱水的 儲水池,所述儲水池與所述出水口之間設置有出水管。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入水口包括將自來水接入到的水箱的 第一入水口和將所述儲水池的熱水接入水箱的第二入水口 。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儲水池與所述第二入水口之間設置有第 二進水管,所述第二進水管中設置有增壓泵。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增壓泵為全自動熱水增壓泵。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燃燒裝置設置在進空氣的進氣管的一 端,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設置有鼓風機。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爐體設置有檢測火焰的離子探測器,所 述離子探測器為金屬鍋體離開爐體就自動熄火的離子探測器。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炒爐中,所述爐體設置有控制點火的開關。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炒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炒爐包括爐體,所述爐體設置有燃燒裝置,所述爐體包括將 所述燃燒裝置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的能量吸收的吸熱裝置,所述吸熱裝置為將吸收 的能量傳導給水的吸熱裝置,這樣的結構使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的余熱能夠被吸熱 裝置里的水充分吸收,提高了熱效率,同時也提供了熱水,還降低了爐體和周 圍環(huán)境的溫度。
下面將結合附圖^1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炒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xiàn)有技術炒爐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Q剖面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炒爐的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5是本實用新型炒爐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6是本實用新型炒爐的第一實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7是本實用新型炒爐的第一實施例的正面示意圖8是圖7仰視示意圖9是圖7的俯視示意圖;圖10是圖7的右視示意圖11是圖IO的A剖面示意圖12是圖8的B剖面示意圖13是本實用新型炒爐的第一實施例中吸熱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4至1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炒爐第一實施例中,炒爐包括爐體100、 炒鍋20、爐頭22,爐體100設置有燃燒裝置,爐體100包括將燃燒裝置燃燒 產(chǎn)生的熱氣的能量吸收的吸熱裝置40。爐頭22選用中國專利申請?zhí)?200810065335. 6的高效節(jié)能爐頭。
由圖4至12所示,爐體100為金屬所制,其左右側板為兩塊金屬方板, 在左右側板的上端連接有方板,方板的中間位置開有一個圓孔,圓孔上焊接有 一個環(huán)形限位件120,限位件120內(nèi)為垂直的圓柱面,在限位件120的圓柱面 里套有定位隔熱環(huán)30,定位隔熱環(huán)30的內(nèi)部為一個圓弧面301,圓弧面301 與炒鍋20的底面相貼合,這樣可以使熱氣減少外泄。定位隔熱環(huán)30的下面連 接著吸熱裝置40,吸熱裝置40為一個圓柱體,由上面的第一圓環(huán)401和下面 的第二圓環(huán)402連接而成,第一圓環(huán)401的內(nèi)側均布有四個沉孔403,在沉孔 403的底面向下開有圓孔,圓孔下連接有圓環(huán)形槽,在圓環(huán)形槽的外側有一個 排出孔。第二圓環(huán)402的開有中心孔,中心孔里面有燃燒裝置,在第二圓環(huán) 402里還開有一個與中心孔同心的水箱106,水箱106為一個環(huán)形槽,其作用 是裝入水。
為了支撐爐頭22和吸熱裝置40,在吸熱裝置40下部安裝有支架101,支 架101為金屬管和角鐵焊接而成。為了使爐頭22能得到充足的空氣,在爐頭 22下部連接著進氣管的一端,進氣管的另一端連接有鼓風機。
加水入水箱106有兩條管,這兩條管分別是將自來水接入到水箱106的第 一進水管和將儲水池60的熱水接入水箱106的第二進水管,在水箱106上與 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下相對應的開有第一進水口和第二進水口 。在第二進 水管上設有增壓泵104,在本新型里增壓泵104為全自動熱水增壓泵。在爐體100的上面安裝有儲水池60,而水箱106設置有入水口和將熱氣 能量吸收后變熱的熱水導出的出水口,儲水池60與出水口之間設置有出水管。 為了把儲水池60的熱水引入到水箱106里,在儲水池60和水箱106連接有管。 在本實用新型的爐體100上設置有一個用腳壓就可以打開點火的開關,本開關 和爐頭22為中國專利申請?zhí)?00810065335. 6的高效節(jié)能爐頭配合使用,可以 使當炒鍋20離開爐體100時,爐頭22設置有檢測火焰的離子探測器,感應到 產(chǎn)生離子數(shù)量不足或者檢測線路斷開就可以自動熄火。這樣可以保護燃燒不足 而導致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濃度過大造成危險或爆炸。
整個炒爐工作過程如下
首先,在爐頭22將來自鼓風機102的空氣和燃氣點燃,燃燒產(chǎn)生的火焰 比較短,長度約為為2.0cm直達炒鍋20的底面,由于圓弧面301與炒鍋20 的底面相貼合,使得熱氣就進入到第一圓環(huán)401的內(nèi)側均布的四個沉孔403, 再通過圓孔404進入到圓環(huán)形槽里,再通過圓環(huán)形槽的外側的排出孔排出,由 于圓環(huán)形槽的旁邊是裝有水的水箱106,因此圓環(huán)形孔的熱氣的熱量就傳遞給 水箱106里的水,使水溫升高變?yōu)闊崴?,熱水再通過出水管進入到儲水池60 里。
為了使圓環(huán)形槽里熱氣流動速度減慢,在圓環(huán)形槽里還可以安裝有若干隔 熱件107,隔熱件107可為"V"形板。為了使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不傳導到爐體 IOO,在吸熱裝置40和定位環(huán)30之間安裝有一塊由隔熱材料制成的隔熱板35。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構造使得本產(chǎn)品的點火裝置使炒爐在不炒東西時就熄 火。并且最后排出外界的熱氣溫度為攝氏60度左右,而此時的水溫也為60 度,當水溫為99度,廢氣溫度也為99度。本炒爐沒有使用到火磚而是用水箱 和隔熱板35,節(jié)約了60%的燃氣,并且還生產(chǎn)了熱水,還使得爐體100的溫度 得以降低,使整個工作環(huán)境更加的舒適。因此是對于環(huán)保有很重要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炒爐,包括爐體,所述爐體(100)設置有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100)包括將所述燃燒裝置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的能量吸收的吸熱裝置,所述吸熱裝置為將吸收的能量傳導給水的吸熱裝置。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熱裝置包括導入所 述燃燒裝置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的通道和圍繞所述通道的水箱(106)。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6)設置有入水口和將熱氣能量吸收后變熱的熱水導出的出水口 。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100)設置有儲 存來自所述出水口熱水的儲水池(60),所述儲水池(60)與所述出水口之間 設置有出水管。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包括將自來水 接入到的水箱(106 )的第一入水口和將所述儲水池(60)的熱水接入水箱(106 ) 的第二入水口。
6、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池(60)與所述 第二入水口之間設置有第二進水管,所述第二進水管中設置有增壓泵(104)。
7、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104)為全自 動熱水增壓泵。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裝置設置在進空 氣的進氣管的一端,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設置有鼓風機(102)。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100)設置有檢 測火焰的離子探測器,所述離子探測器為炒鍋(20)離開爐體(100)就自動 熄火的離子探測器。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100)設置有控 制點火的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炒爐包括爐體,所述爐體設置有燃燒裝置,所述爐體包括將所述燃燒裝置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的能量吸收的吸熱裝置,所述吸熱裝置為將吸收的能量傳導給水的吸熱裝置,這樣的結構使燃燒產(chǎn)生的熱氣的余熱能夠被吸熱裝置里的水充分吸收,提高了熱效率,同時也提供了熱水,還降低了爐體和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
文檔編號F24C15/00GK201242197SQ20082009514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林光湧 申請人:林光湧